江蘇省淮安市淮海路小學 周 婷
在新基礎教育的研究中,是將學生看成是“具體的個人”。凸顯人類發(fā)展的主動性,是新基礎教育中一直關注的重點問題。也就是說,在新基礎教育的背景之下,課堂教學的轉型變革是必然的趨勢。當然,要想成功地進行課堂教學的轉型變革,也要積極地學習和靠攏新基礎教育。本文在立足實踐的基礎之上,對在“新基礎”教育基礎下的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進行了分析。
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會擔心學生學不會,擔心不能在規(guī)定時間完成教學進度,經(jīng)常會一整節(jié)課采取的都是灌輸式教學。這樣,課堂的主體就變成了教師,學生扮演的是“容器”的角色。這種教學的方式從根本上限制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阻礙了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然而,在新基礎教育中提出:要將課堂教學歸還給學生,給予學生主動學習的空間和時間,以此作為課堂改革的起點和突破點,這樣就能夠讓學生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才華,促進學習的動力內(nèi)化。
例如,在教學《裝滿昆蟲的口袋》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給予學生15分時間,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和探究,之后再進行交流和分享。首先,閱讀課文,思考法布爾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教師可以讓學生劃一劃、想一想、注一注,并試著用簡明的語言概括一下自己的想法,且可以用文章中的內(nèi)容加以說明。其次,讓學生思考并討論:從課文中哪些自然段中能感受到法布爾對昆蟲的喜愛呢?可以從課文里找出相關的語句來說明嗎?這樣,學生在課堂上就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探究,并將時間和課堂都留給學生了,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這就是新基礎教育背景下的課堂,是學生的課堂。
新基礎教育中提出了一個“工具”概念,將工具通過兩個結構進行定義,即:教學內(nèi)容的結構、學習方法的結構,并在小學高年級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教會學生掌握“結構”,且在保證結構合理的前提下,將知識結構和方法結構運用到教學過程中,以此主動地學習新的知識,發(fā)展自身能力。
例如,在教學《清平樂·村居》這首詞的時候,教師在設計教學結構的時候,要能夠認真的研讀教學文本,找出該首詞中,最基礎的學習目標,哪些是班級中全體學生所必須完成的,哪些是拓展延伸的學習目標,讓語文基礎好的學生進行思維延展,再根據(jù)基礎目標和教學目標的區(qū)分,在課堂中安排教學的先后順序,保證教學內(nèi)容結構的合理性。如本詞中的初級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2)學會本課3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教學重點目標:(1)通過語言文字,感悟田園生活的美妙意境,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熏陶;(2)理解這首詞的意思,想象詞所描繪的情景,并寫下來;教學難點目標:引導學生通過評析“醉”字,體會詞人才華難展的心情以及渴望天下百姓都能安居樂業(yè)的偉大情懷。教師就可以根據(jù)教學目標的難易程度組織教學,以保證教學結構的合理性,以及學習方法結構的合理性。
課堂教學不是孤立的,它是一個雙邊的活動,如果是教師“單邊”發(fā)力,就造成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缺失;如果是學生“單邊”參與,就導致了課堂缺乏引導,很有可能會造成課堂混亂。新基礎教育中提出:讓學生在自主預習和獨立思考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想法,包含學生對于課堂的質疑或是自己不同的觀點……因此,在新教育基礎之下,教師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發(fā)問”的技能,豐富和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
例如,在教學《最大的麥穗》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先給學生出示一個思考題:蘇格拉底在什么時間、什么地方上課的?內(nèi)容是什么?學生在閱讀語篇的基礎上很快地回答了這個問題,這時有學生提問說:蘇格拉底為什么要上課???文中“大熟的季節(jié)”“滿是沉甸甸的麥穗”說明了什么?學生在教師提問的引導之下,學生提出了自己滿是疑惑的問題。如果班級學生在自主提問的環(huán)節(jié)不活躍,教師就要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試著打破學生思維的習慣,不斷培養(yǎng)學生提問的能力,將課堂提問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結 語】
總而言之,在新基礎教育的基礎之下,教師要擁有自己的情懷,在教學中找準自己的定位,最大限度地給予學生時間和空間,歸還學生工具,引導學生提問,在課堂上將重心下移到全班同學,關注中下學生,關注教學生成,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轉型變革,讓學生在小學語文高年級課堂之中獲得學習能力的增強和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