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陽,張 楊
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即教育主體按照一定的道德準則、道德信條、道德思想等對受教育者實施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培養(yǎng),以期使受教育者形成符合社會發(fā)展需要的思想道德品質。[1]從更深的層面來看,道德教育是對生活在社會范圍內的人的思想行為的規(guī)范、引導和約束,比法律、規(guī)則等更具自覺性和深刻性。對于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來說,道德教育在內容、方式以及所取得的效果方面又各有不同??偟膩碇v,道德教育無論在哪一個國家中,所強調的都是使人追求向上、向善的美德教育,是社會在物質發(fā)展的條件下人文精神素養(yǎng)的與時俱進。道德教育不僅對個人的全面發(fā)展至關重要,也是人追求完美人格的必然需要,而且對于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是不可缺少的條件。
自古以來,無論是西方遠古時代的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還是東方的孔子、老子都無不重視對個人品德的培養(yǎng),甚至把德育至于一切教育的核心地位。道德的發(fā)展是一個人真正的發(fā)展,也是最能體現(xiàn)一個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指標。革命導師馬克思曾指出,人的發(fā)展的最高層次,是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是追求一個人自身各方面的發(fā)展,而人的發(fā)展中最基本的是一個人的道德的發(fā)展,沒有道德的發(fā)展不僅是對他人的威脅,更是對整個人類社會的威脅。[2]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尤為重視美德的教育和規(guī)訓,孔子提倡“仁者愛人”,孟子提出“君輕民重”的思想。這就要求一切人都要用“仁愛”之心去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愛護人、幫助人的思想,是中華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德育內容。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倡導“愛國、明志、誠信、知恥、厚仁、勤儉”等,為為人處事樹立基本的道德觀念,也是人類社會進行物質生產、促進自身生存發(fā)展以及社會進步的基本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3]“仁、義、禮、智、信”這五個道德要求,從文字記載看,距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隨著社會演變和文明的推進,逐漸得到明確、規(guī)范、升華、豐富和發(fā)展。在當代中國,德育非但沒有減弱,反而在進一步發(fā)展了的道德思想的指導下得到進一步加強,雖面臨諸多困境和矛盾,但仍取得了較大的進步和成效。
美國在繼承傳統(tǒng)道德思想上遠遠不如中國具有優(yōu)勢,美國的建國歷史時間較短,并且缺乏深厚的歷史積淀,但當代美國關于愛國主義、民主自由、愛自己愛他人等德育思想的教育不得不說是成功的。美國是一個多民族、多種族的國家,學生來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qū),因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傳統(tǒng)、生活習俗和宗教信仰等,所以在美國的德育中既要避免出現(xiàn)種族歧視和文化沖突,又要考慮到民族習慣的不同,就必須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適用于所有民族的道德教育體系。學校對學生的道德要求主要是強調基礎性和共同性的道德準則,即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要能夠做到沒有民族或種族差異、符合合格市民的基本素質。因此,在對德育的理解和認知中,美國有其自身的一套區(qū)別于中國的德育思想體系,對美國國民是適用的,對中國的德育也是有借鑒意義的。
道德教育的內容是其收到預期效果的基礎和關鍵,也是德育之所以能夠得以進行的基本要素。在中美德育的內容比較分析中,因社會文化背景、歷史因素、現(xiàn)實因素等各方面的差異致使兩國在德育內容設定時也會出現(xiàn)較大差異,最終的目的是不同的。誠實、仁愛、勇敢、愛人、自律、寬容等不僅是每一個國家在發(fā)展自身的過程中所必需的美德,也是大部分國家道德教育活動的基本內容。除去這些道德教育的基本內容外,中美兩國在道德教育的內容方面具有明顯的不同之處,這主要是基于不同的歷史背景、文化傳統(tǒng)、指導思想以及現(xiàn)實國情等因素。
在中國的德育內容中更多的是強調德育的認知,而缺少德育的辨析,即缺乏對學生什么是真、善、美這類道德素養(yǎng)的行為辨析引導。中國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因此在設定德育內容時使傳統(tǒng)美德與時代相結合,以達到道德素質培育的目的。比如在建設社會主義的過程中,不僅要強調集體主義、愛國愛黨,也強調對個人立言、立信、立行的培育和教化。[4]美國在德育內容設定方面具有很強的政治性,在美國人中流行著這樣一句話:“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做什么,要問你能為國家做什么。”美國人民有很強的民族自豪、自信和責任感,這是首要的也是必然的。建立在資本主義個人主義精神之上的道德準則更多的是強調自由、平等、誠信、愛國等德育思想。在尋求個人的發(fā)展層面,美國的德育更凸顯了追求個人的自由發(fā)展,但這一自由發(fā)展的前提卻是資本主義的個人主義的自私情感,因而德育的內容不免就會更傾向于追求獨立的個人的利益的滿足。此外,美國德育與美國文化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美國德育的核心理念和主要內容都得來源于美國文化,美國在道德價值觀的灌輸中更多的是愛國主義、美國精神、消費方式、美國文化、美國最優(yōu)等,旨在按照統(tǒng)治階級的統(tǒng)治理念和方式來規(guī)訓國民,以期達到統(tǒng)治階級維護階級統(tǒng)治的需要,維護統(tǒng)治階級的統(tǒng)治地位。[5]在教育內容的選擇上,美國也會根據時代的變化設定不同的道德培養(yǎng)精神。比如在上世紀中葉,在新技術革命的引領下,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業(yè)精神是時代發(fā)展亟須的精神素養(yǎng),美國加緊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業(yè)精神,其直觀效果是使美國成為這次科技革命的領軍者。本世紀初,全球化的加強,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社會各主體已不再是獨立地能夠完成一項工作的個體存在,并且經濟時代的到來要求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美國在此時代要求下,開啟了培養(yǎng)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戰(zhàn)略計劃。
德育方式是達到德育目的的重要條件,以及能否達到預期效果的重要因素。中美在德育方式選擇方面有相同點,但在方式選擇的著重點上有很大的區(qū)別,一方面是由于兩國的歷史文化背景的不同,另一方面則是由于兩國所處的現(xiàn)實條件的不同。中國德育重視校園教育,并且把德育的重要責任歸于校園的思想政治教育課,在承擔德育的職責方面,其余課程則沒有嚴格的要求。并且德育方式往往只停留于課堂上教師的單向道德思想的灌輸,[6]這一方式有其優(yōu)勢,反復的解釋和灌輸有助于學生自兒童時代就對道德思想有一個深刻的印象,但其劣勢也是顯而易見的。其一,這一單向灌輸方式缺乏實踐的養(yǎng)成,不能形成內化于心的道德準則的遵循。其二,學校思想道德教育脫離家庭、社會單方面地歸于思想政治工作者,這不但加重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量,而且不利于思想道德的培育工作的完成。我國在單獨設立思想政治教育這一學科來進行相關思想道德的培育和研究方面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這對于緊跟時代要求和個人發(fā)展要求與時俱進地更新和發(fā)展思想道德準則具有重要意義。
美國的道德教育方式更多地選擇隱性教育方式,在道德培育上更加注重在實踐活動中自然養(yǎng)成,美國除去通過專門的德育課程如道德哲學、西方倫理哲學等課程設置來培育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還十分注重實踐教育,主要是通過社區(qū)活動、社團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感受美德、養(yǎng)成美德。[7]并且一個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對兒童從小養(yǎng)成較好的道德習慣是至關重要的,美國是一個習俗道德很強的社會,但與此同時,貧富差距的擴大,使生活在貧民窟或是底層社會的人們缺少了受到良好道德教育的環(huán)境氛圍。此外,美國在德育的方式選擇中,非常重視運用宗教的道德教育功能,宗教在美國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據重要地位,信仰宗教的美國人習慣于用上帝的震懾力量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舉止,培養(yǎng)自己的道德情操。每任美國總統(tǒng)都會有明確的宗教信仰,雖然達不到歷史上的全民信教的態(tài)勢,但絕大多數國民都會有自己的宗教信仰。而宗教信仰是很好的德育的一種方式,現(xiàn)如今,在美國的宗教信條中,很多會被借鑒到政治話語下的德育中,這一借鑒不僅有利于國民接受和會意德育中的價值理念,更有利于團結和凝聚民心。從歷史的沿革歷程來看,宗教在教化國民中的作用是比任何政治性的教育說教更具有長久性、持續(xù)性、深刻性。[8]宗教曾在西方社會的歷史上扮演著絕對重要的作用,甚至對于一個國家的崛起和覆滅都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因此,在當代社會,美國的德育沒有丟棄這一重要的國民教化方式。大眾傳媒在美國的德育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是相對來說較為隱蔽的方式,但效果卻更易顯現(xiàn)且更強烈。大眾傳媒使國民的熱情更易于被調動起來,是情感的積聚場,也是情感迅速傳播和感染彼此的重要領域,從而使德育得以迅速在目標受眾中迅速擴展。政治與教育不可分隔,愛國主義、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與好萊塢電影、美國英雄相對應,這一教育形式不僅對于培育美國公民的愛國主義情懷產生了重大成效,而且通過電影的輸出,對世界其他國家的國民也產生了重大影響,使美國的價值觀念、思想理念得以在本土以外的地區(qū)生根發(fā)芽。
教育效果是評判教育行為是否成功的重要標準,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的教育行為只能被評價為失敗的教育行為。在中美德育的效果比較分析中,可見兩國在選擇各自不同的教育內容、教育方式的過程中已經決定了兩國所收到預期效果的程度。在選擇效果的評判標準中,中美也有不同之處。在中國德育效果的評判和分析中,存在傾向于簡單的以分數的高低來劃定一個人的道德境界或道德素養(yǎng)的現(xiàn)象,但在更大的程度上,社會對一個人的道德素養(yǎng)的評價更多地則是根據一個人對他人、對國家、對社會所做貢獻的程度以及精神影響價值。以分數高低來評價一個人的道德境界往往存在于校園教育中,雖然這一評價方式和體系便于教育部門指導和考查德育成效,但在無形中卻形成了以分數論成效的片面化指導思路,這樣一種評分或是按答題效果來評判或是按照老師個人印象來評分,帶有很大的主觀性。因此,雖然在我們的校園教育中一再強調德育,但這種形式化的評價體系卻使德育效果甚微。
中國正是因為堅持不懈地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把德育與建設社會主義以及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緊密結合起來,并且把德育設立為專門的學科由學校來進行,不僅培養(yǎng)了大批的既有專業(yè)知識又有高尚道德素養(yǎng)的專業(yè)人才隊伍,而且也使社會主現(xiàn)代化建設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歷史性成就。人才隊伍的培養(yǎng)是中國崛起的才智根基,沒有人才的發(fā)展,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就成了無源之水。當代中國德育雖有諸多弊端,但從總的效果或是長遠來看,收到的效果依然是巨大的。在網絡傳媒時代背景下,先進人物的先進事跡更是得益于網絡載體而得以迅速傳播,使人們在感受道德的美好的同時也有了學習的榜樣和標桿,尤其對青少年或是成年人的道德塑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9]而美國在德育中,雖沒有直接的思想道德教育這一專業(yè)課程的設置,但卻寓于一切學科和一切活動中,幾乎是無時無刻不在傳播道德教育,尤其是對愛國主義、自由民主等現(xiàn)代道德思想培育。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美國在利用現(xiàn)代傳媒、大數據等新技術的條件下,對國民的道德教育效果要遠比中國成功,我們應借鑒其成功之處,但更重要的是學會辨識其中不適合中國國情的成分。
在當代中國德育領域中存在諸多的矛盾和沖突,德育思想在與時俱進層面上相對來說是遲緩的,社會主義新中國建立之初,在經受慘痛落后就要挨打的沉痛教訓之下,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了發(fā)展生產力上。雖然道德教育從來沒有缺場,但相對于人才智力培育來講,德育實際上是處于從屬地位的。并且在道德教育過程中,對于思想道德準則的確定缺乏一定的穩(wěn)定性和確切性,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的沖突是道德領域的主要沖突,也是其他沖突產生的社會背景因素。尤其是隨著信息時代的快速發(fā)展,傳統(tǒng)的慢與朽和現(xiàn)代的快與變,人們的思想道德就無所依,道德變得沒有底線和準則,如果不加以引導,將給社會的發(fā)展和個人的發(fā)展帶來巨大的阻礙。并且,在快速發(fā)展的現(xiàn)代社會,價值觀和價值理念形成的時間非常短,轉瞬間,前一時期形成的價值觀和價值理念就會被拋棄在時代的長河中。正如美國著名未來學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所提出的:人類歷史正經歷著由信息技術和生物技術所引領的第三次文明浪潮,而這一文明浪潮比前兩次的農業(yè)文明、工業(yè)文明的浪潮要迅猛得多。[10]如果借用這一理論來察看當今時代的中國,顯現(xiàn)于思想價值層面的是人們價值觀念的不穩(wěn)定性。在越來越倡導獨立和自由的價值理念下,一些越軌行為也會被當作自由的代表被倡導,被頌揚,成為青少年追捧的目標和對象。這樣一種現(xiàn)象彰顯的是道德教育沒有及時根據時代的發(fā)展和人們思想的發(fā)展變化進行內容和方式的更新,致使道德教育的正統(tǒng)方式被網絡碎片化的思想潮流所引領。在當代中國,必須加強道德教育的與時俱進,才能夠真正避免德育無所依的尷尬境地。
德育沒有一套完整的教育方式、方法,仍然停留在簡單的道德詞匯的說教和解釋中,沒有跟進了解和分析學生的受教育心理、道德素養(yǎng)的現(xiàn)狀、即成價值觀等一系列因素,這對于進行符合整個社會發(fā)展需求和中國文化要求的道德教育是很大的障礙因子。在進行德育之前首先必須厘清諸多關于德育的因素,如:德育內涵、外延等,此外,還要根據時代發(fā)展及人們需求變化不斷充實德育內容,擴展德育方式方法,增加德育主體和載體,加強德育硬件工程建設。而在如今的德育中,對學生的價值引導方式更多的是在指向質疑、打破傳統(tǒng)價值觀的大氛圍下進行的。在道德教育中,只注重理論填鴨式的教學方式,簡單地認為德育老師的職責只是把書本上的道德思想、價值觀念灌輸給學生,而不注重學生是否真正的理解和接受,接受的程度如何等一系列事關德育成敗的關鍵性因素。在中國的教育思維方式中存在著一種即可見效的緊迫感,每一教育活動都要有一個能夠衡量的標準以標示著教育目的的達到,在追趕式的發(fā)展過程中,國民教育更傾向于加強和發(fā)展見效果、成果佳的智力教育,而對于成效期漫長的德育往往因見效慢以及難度大而被忽略、被推遲,因此,對于德育方式的選擇更多地傾向于時間短、投入少的一種考量,往往會選擇簡單、便利的一些德育方式,這樣對于德育成效的獲得無疑造成了很大的阻礙。
內容空洞缺乏現(xiàn)實指向性,道德說教多于道德引領和道德實踐,當課堂上所講授的道德準則遭遇現(xiàn)實情境而出現(xiàn)偏差時,就會受到個體質疑和排斥。[11]這種思想與現(xiàn)實的脫節(jié)使得現(xiàn)代德育實踐不僅困難,而且收效甚微。另一方面,學校中機械式的道德規(guī)訓和道德律令的灌輸和說教式的德育培育方式不僅使學生難以接受,不會從內心深處去感受道德的美好和重要性,而且會使學生因逆反心理而產生強烈的抵觸。顯性的德育雖然是重要的道德培育方式,但是太過于死板和形式化,就會走向徒勞無果的境地。當學生沒有或缺乏很好的自我認知和社會認知時,簡單的或機械的理論灌輸,很容易使學生在現(xiàn)實中不知如何利用理論知識,不知如何在社會實踐和社會活動中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形成內化于心的道德素養(yǎng)。
家庭、學校、社會對學生的道德教育是脫節(jié)的,甚至是完全不同的,這種道德共識的不一致性會導致孩子不同的人生階段會有不同的價值觀念注入,會形成價值的個體沖突,因此,在對這些價值觀念的選擇中,孩子就會陷入迷茫和困惑的境地。這對于形成穩(wěn)定的、持續(xù)的、深刻的道德規(guī)范來說是異常困難的。中國德育如今更多地依賴學校來進行,尤其是獨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家長對孩子的溺愛越來越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即便家長本身具有較高的教育水平,但在對孩子的道德教育問題上,往往在不自覺中便采取了無視或缺乏正視的態(tài)度和方式。加之,在時代快速發(fā)展的當今,大家庭越來越多地分散為小家庭,即由父母和孩子組成的家庭,在小家庭組織中越來越少地繼承原來在大家庭中的種種祖訓、家訓、家風,小家庭更注重新觀念、新思想,然而在對孩子的道德教育層面便出現(xiàn)了無范式所依的窘境。
隱性道德教育具有無意識性、潛移默化性、影響深遠性以及廣泛的滲透性等特點,這些特點正是顯性道德教育所不具備的,也是我們當今時代所最需要的教育方式。[12]尤其是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幾乎每一個人都成為了信息的傳播者和接受者,并且網絡信息的海量性以及傳播的即時性、快速性,使得學生對課堂的簡單理論傳遞已經失去興趣,因此,必須利用好新媒體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思想道德的培育。個體在面臨新事物呈幾何數增長以及海量信息時,個體對新事物的接受更加厭煩簡單的說教,必須把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結合,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隱性教育不僅要寓于網絡信息中,還要寓于一切教育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中,尤其是道德環(huán)境的建設。良好的環(huán)境氛圍是一個人健康成長的關鍵因素。環(huán)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即便一個人兒童時期形成了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但如果后期將他置于一個混亂的糟糕的環(huán)境中,那么,他在后期的環(huán)境熏染下也會成為后期環(huán)境中的一員。家庭環(huán)境、校園環(huán)境、網絡環(huán)境甚至是更大范圍的社會環(huán)境等對一個人的成長越來越成為關鍵性的因素。隱性道德教育有顯性道德教育所不具有的諸多優(yōu)勢,加強道德建設,必須轉變教育思維方式,使教育方式多樣化,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單純地依靠學校教育來進行德育具有片面性。兒童在成長的初期對家庭的依賴遠大于學校,而在個人道德養(yǎng)成中,社會給予個人的影響遠超于學校。即便是在學校已經形成了某種道德觀念,如若在家庭和社會上得不到鞏固和認可,那學校德育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在一個人成長的過程中,在學校學習的時間是有限的,而在家庭和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更多更廣泛,因此,這兩者對個人的人格養(yǎng)成具有更加持久的影響。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道德教育中,特別強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把家風、家訓、家規(guī)等列為教育子女形成良好思想道德的重要準則,家庭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開始。而在當代社會,隨著自由、民主等思想的傳播,家庭對孩子的個體要求逐漸減少,更加注重孩子自身的自由發(fā)展,甚至大多數家庭已經沒有了家風、家訓、家規(guī)等道德理念,轉變?yōu)榧议L的口頭教育和行為引導。在某種意義上講,社會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擴展,社會教育應當加強和鞏固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道德教育理念,并且進一步引導和確證擁有美好道德的重要性。德育本身就屬于教育的一部分,教育分開來講就是教和育的共同組成。而在現(xiàn)實的學校教育中,更加注重的往往是教,而忽視了對學生的培育。在多數教師看來,對學生的道德培育是德育教師或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職責,自己的職責僅僅是負責學生的智育,即知識的傳授工作。因此,在學校教育中應處處體現(xiàn)思想道德教育的引導。在當代社會條件下,必須把家庭、學校、社會道德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完善的系統(tǒng)的道德教育環(huán)境,使道德教育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向來主張“知行合一”,在這一認知中,中國古代哲學家提出:個人在行事的過程中不僅要知(認識),而且要尤為重視行(實踐),只有把知和行相統(tǒng)一,才能稱得上是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陽明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中道德修養(yǎng)、道德實踐的重要思想。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在當代中國社會,在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進程中,這一思想仍可見其先進之處,德育理論教育是德育最初最易入手的地方,理論的正面教育和培養(yǎng)是德育不可或缺的,但是空談理論教育使學生缺少了對德育理論從入耳到入心的契機,因此,必須把道德理論教育與社會實踐密切結合起來,在實踐中檢驗和深化對理論的認識和理解。馬克思講,社會實踐活動是人的根本性活動,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和動力,沒有實踐,進一步的先進認識就無法產生。同樣,先進的認識不用于指導實踐也將是無用的。英國思想家斯賓塞曾明確地對教育進行了劃分,提出了智育、德育和體育,并且認為,對德育的評定是要根據行為的結果來對兒童進行道德的培育,讓他在自己的行動過程中自覺習得道德的準則,在行為發(fā)展中逐步接受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必須結合社會實踐,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加強對思想道德理論的感受、感知。
德育的目標和內容要契合實際要求和時代發(fā)展,循序漸進地按步驟和階段實施。德育必須嚴格剔除和禁止形式主義的教育方式,把德育的培養(yǎng)目標劃階段來進行,從整體上規(guī)劃學校德育體系。眾所周知,一個人在他人生的每一階段都是不同的,這是個人成長規(guī)律和成長環(huán)境的自然發(fā)展和變化,因此,德育也必須遵循規(guī)律而進行。在幼兒初級教育階段以及小學教育階段,兒童對學校教育的信任和依賴是非常強烈的,在可理解的范圍內接受程度是非常高的,并且兒童時期的教育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持久而深遠的,因此,在這一階段,德育就需要對兒童的道德認知有一個明確的指引,必須有明確的道德準則的培育,不僅要培養(yǎng)兒童尊重父母、團結友愛、尊重他人、助人為樂等美好品德,而且要培養(yǎng)兒童對道德準則的尊崇和自覺堅持的態(tài)度。在青少年時代會出現(xiàn)逆反心理,如果沒有或缺失正確的引導,那么就會把學生引入歧路。因此,在這一階段要更加關注青少年的心理變化,加強與他們的對話和交流,引導和疏通其思想上的不解和困惑,繼而培育他們的自尊心、自信心以及對祖國、對祖國文化的自豪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成年人的道德培育要根據其現(xiàn)實生活環(huán)境、工作環(huán)境、學習環(huán)境而進行,培育成年人的責任感、集體主義、合作精神、愛國主義等思想道德情感。道德教育按規(guī)律分階段循序漸進地進行有利于把握受教育者的心理,易于達到預期效果。
美國教育家杜威曾經就道德教育提出過諸多切實可行的理論,他主張,道德教育不能單純依靠教育者的單項灌輸,要尋求受教育者能夠自然接受的興致點,要與受教育者商量和探討某些道德律令和準則,并且在自覺判斷和自然消化中達到對受教育者潛移默化的道德教化。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分析和辨別學生的主體意識,洞悉學生的個體思想動向,并且要秉持著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來進行思想道德理論的探討。學校德育模式和理念需要改變,在人與人之間,沒有誰可以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任意地批判和指責另一個人,更不能因教師站在傳道授業(yè)的位置與受教育者形成權威與服從的關系。學生與教師是平等的,在教與學的關系中,學生處于主體地位,是教育得以進行的核心角色,道德教育的思想理念和思想道德準則必須能夠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培養(yǎng)健全人格為目的。此外,道德的判斷標準不應以有沒有維護誰的利益而設定,而是應該站在超越世俗人際關系的角度去考量,真正地站在人的角度去衡量,去思考。社會的主體是人,人的發(fā)展是最根本的發(fā)展,道德教育是使人成為更加完善的人的重要途徑,必須堅持受教育者的核心地位,注重人文關懷,形成良好社會風尚,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