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宋代泰山詩歌論略

2018-01-28 05:11
泰山學(xué)院學(xué)報 2018年2期
關(guān)鍵詞:封禪泰山

沈 廣 斌

(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xué) 文法學(xué)院,山東 泰安 271018)

“在歷史的長河中,泰山承載了豐厚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1]宋代泰山詩在數(shù)量、規(guī)模上都超過了唐代,是泰山詩歌的重要組成部分。據(jù)筆者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兩宋泰山詩約有380余首,其中明確作者的有138人留詩360余首,佚名者22首。[2]從目前的研究狀況來看,學(xué)術(shù)界對宋代泰山詩歌已經(jīng)有所研究。[3]筆者擬在前賢研究基礎(chǔ)上繼續(xù)關(guān)注此題,希望能夠理清并細(xì)化宋代泰山詩的研究,彰顯其文化意義與學(xué)術(shù)價值。

一、宋代泰山詩的整體風(fēng)貌

宋代人文昌盛,兩宋名臣耆舊、文人墨客登臨泰山,留下了大量的泰山詩歌。整體看,兩宋泰山詩創(chuàng)作呈現(xiàn)出前多后少,也即北宋繁榮、南宋減少的特點。宋代泰山詩大多集中在北宋尤其是北宋前期。這一時期,文壇盟主歐陽修、理學(xué)先驅(qū)石介、名臣文彥博、張方平、劉敞、詩人梅堯臣、宋祁、宋癢等皆留有泰山詩。尤其是宋真宗封禪泰山前后,泰山聲望更隆,靈巖詩的創(chuàng)作也日益繁榮。進入北宋中后期,泰山詩壇更是名家輩出,司馬光、王安石、蘇軾、蘇轍、劉摯、黃庭堅、晁補之、晁說之、張耒、李廌等皆有名篇傳世,成就聲望不減前期。南渡之后,泰山詩壇幾近荒蕪,涉及泰山的詩歌數(shù)量大量減少,且缺少名家大作,影響有限。但陸游、葉適、呂宏、劉克莊、文天祥、汪元量、王奕等詩人在創(chuàng)作中,還是對泰山有所涉及。這些詩作大多流露出共度時艱、恢復(fù)中原的情愫,奏出了宋末詩壇的愛國主義遺響。

二、宋代泰山詩的題材內(nèi)容

較之前代,宋代泰山詩不僅在固有題材上有所加深,而且在范圍上又有拓展,舉凡封禪祭祀、山水紀(jì)行、酬唱贈答、詠史懷古等傳統(tǒng)題材均有所涉及,且內(nèi)容豐富多彩,體現(xiàn)出宋詩題材范圍的擴大。

(一)封禪祭祀

此類詩歌圍繞封禪活動展開,或表達對封禪活動的仰慕,或記錄封禪活動和儀式的過程,是宋代泰山詩的重要類型。

大中祥符元年(1008)十月,宋真宗東封泰山,由其親自導(dǎo)演的“降天書”與封禪鬧劇終于達到高潮。他登頂祭天,社首祭地,登朝覲壇,接受百官朝賀。后又下詔大赦天下,改泰山腳下乾封縣為奉符縣,作《慶東封禮成詩》,并下令群臣唱和?;鼐┖螅t定“天書”降于泰山之日為“天貺節(jié)”,并命人將其封禪泰山之行編成《大中祥符封禪記》一書。當(dāng)時重臣寇準(zhǔn)、王欽若、夏竦、郭賁、查道等皆有詩記錄此“盛事”,有些在藝術(shù)上尚可,如查道《登岱》:“凌空疊嶂絕凡埃,青帝高居絳節(jié)開。捧出海天紅日近,迓將蓬島碧霞來。石閭閃爍迎陽洞,玉簡光華封禪臺。一自祥符禋祀后,太平頂上最崔巍?!惫S《登太山》:“雙屐沖煙上泰臺,欲將老眼傍天開。春深疊嶂晴看雪,雨后飛泉夜聽雷。玉節(jié)攢蒼煙浩渺,群山裂翠壁崔嵬。目前齊魯何須問,千古登封只草萊?!蓖鯕J若《登泰山》:“四顧無云道路開,黃麾迎從六龍來。三神合祭光千古,萬旅傳呼動九垓。幽鳥似通昆閬信,真松深隱棟梁材。已知身世非常事,曾到天門十二回。”其他如寇準(zhǔn)《天安殿酬獻天書》,還有封禪敬神所用《封禪十首》、《祗奉天書六首》、《加帝號祭告八首》,或為應(yīng)制之作,或為頌詩,風(fēng)格沉悶,在藝術(shù)上并無值得稱道之處。

(二)山水紀(jì)行

漢魏以來,摹寫泰山勝景的詩作漸多,入宋以后更是進入了一個高峰期,尤其是北宋名家名篇輩出。

宋人首先關(guān)注的是泰山的自然和人文景觀。其中泰山日出最受關(guān)注,如梅堯臣《登泰山日觀峰》、蘇軾《送楊杰》、范致沖《日觀峰》等都描寫了泰山日出的壯觀景象。晁補之《謁岱祠即事》、王奕《賓日歌》則全面描寫了泰山勝景,甚至詳細(xì)記錄了登山的過程。此外,詩家對太平頂、王母池、竹林寺、大夫松、無字碑、秦刻石、呂公洞、回馬嶺、護駕泉、水簾洞、漢柏、中頂、封禪壇、仁安殿、會真宮、巖巖亭等景觀皆有寫及。

宋人對泰山的摹寫并不止于景觀,更多是對其品格、德性的關(guān)注。古人認(rèn)為,泰山處東方,主萬物生發(fā)。在“山水比德”的詩歌觀念下,登臨者無不稱贊其高峻、厚重之品格,并由此升發(fā)出對其德性乃至神性的崇敬。如理學(xué)先驅(qū)石介《泰山》:“七百里魯望,北瞻何巖巖。諸山知峻極,五岳獨尊嚴(yán)。寰宇登來小,龜蒙視覺凡。此為群物祖,草木莫鋤芟?!泵枥L泰山的峻極與威嚴(yán),強調(diào)其為群物之祖,“五岳獨尊”遂成為詠泰山的常用語。經(jīng)學(xué)家鮮于侁模仿屈原《九歌》作祭辭《九誦》,其中《岳神》其五以圣賢仁德配山川神祇:“云蓊蔚兮山之巔,瞻岳靈兮望青天。嶄巖崷崒兮磅礴無垠,巃嵸嵂勃兮寧一以為仁。”依騷韻而祭頌,頌揚東岳的崇高。王奕《和李太白泰山一首》:“泰山天地極,鄒魯圣賢關(guān)。周匝二千里,卓然們其間。……軒轅與羲暤,孔孟垂曾顏。正氣盡此出,高哉其可攀?!睂⑻┥叫蝿倥c齊魯厚重的人文色彩相聯(lián)系。劉大方《詠泰山》更是提出了泰山信仰的原因在于“都因敦厚大,不是崄巇高”。這些詩句正是對泰山“中正剛健”德性特點的詩性表述。

除了泰山本身,詩人還描寫了泰山周邊的山水景觀。其中摹寫最多的是靈巖。卞育《游靈巖記》記載:“齊有靈巖寺,居天下四絕之一。海岱間山水之秀,無出其右者?!盵4]靈巖寺位列天下四絕,不僅山水雋秀,而且是宗教勝場,名重一時。北宋時期,宦游齊魯?shù)某⒅爻?、文人雅士、名剎高僧日益增多,靈巖詩創(chuàng)作迎來了高峰。[5]據(jù)筆者統(tǒng)計,有宋共有60多位詩人留下了近百首靈巖詩,占到兩宋泰山詩的四成。諸如李迪、李冠、滕涉、杜堯臣、張揆、張掞、趙抃、姚辟、王安石、蔡延慶、劉摯、盛陶、韋驤、蘇轍等名家都有靈巖詩。代表者如李迪《靈巖》、蘇轍《題靈巖寺》、晁說之《游靈巖山寺》、仁欽凈照《靈巖十二景詩》、張雍《靈巖七詠》等,這些詩篇不僅描繪了朗公山、明孔山、雞鳴山、明空竅等名山奇峰、怪巖幽洞,而且描寫了置寺殿、般舟殿、證明殿、鐵袈裟、絕景亭、證明龕、定惠像、五至堂、辟支塔、三十二羅漢等寺內(nèi)景觀,還描寫了甘露泉、石龜泉、錫杖泉、白鶴泉等千年名泉和古樹名木,是泰山詩歌的重要組成部分。

宋人還將目光投向周邊區(qū)域,摹寫了東平、新泰、肥城等地的名勝。如龔適《游峙山》:“廟貌依巖曲,恩威自昔傳。交加多古木,澄澈一清泉。地有神龍隱,時無雨澤愆。鄉(xiāng)民多受惠,祭禱在誠虔?!痹诿枥L峙山風(fēng)光的同時,還提及了新泰盛行的神龍故事。茹庭堅《留題落石泉》:“精舍開基疊嶂前,須知神意出天然。驀從山上起飛石,特向巖隈生冷泉。積聚一池秋湛湛,放流滿院夜涓涓。濟民利物功殊大,豈止常程鼎飪煎。”描寫了肥城八景之一“龍沼春霖”?!疤J泉噴珠”為東平古八景之一,劉敞《蘆泉》詩寫出了泉水噴涌如珠的美景。

(三)酬唱贈答

酬唱贈答是宋人交游的主要方式,也是泰山詩的重要類型,這類詩的來源有兩方面:一是與泰山學(xué)派相關(guān)的交游;二是士人與僧道之間的交游。

前者主要是孫復(fù)、石介與名賢、弟子之間的交游?!疤┥较壬睂O復(fù),學(xué)問、品格皆為時人所重,石介曾在《南山贈孫明復(fù)先生》中稱贊他“大木磊磊節(jié)干奇,撐巖拄谷無處施”,又賦《贈孫先生》稱贊其“才似皋夔”,急切盼望其前來講學(xué)。孫復(fù)到泰山后,石介與張泂、李緼同執(zhí)弟子禮,并賦《乙亥冬,富春先生以老儒醇師,居我東齋》描述師生探經(jīng)研道的情景,甚至將其比作龍鳳,將自己比作追隨的眾鳥群魚:“鳳凰飛來眾鳥隨,神龍游處群魚嬉?!壬科鹱蒙?,口諷大易春秋辭。洪音瑯瑯鄉(xiāng)齒牙,鼓簧孔子與宓義。先生居前三子后,恂恂如在汾河湄?!碑?dāng)時名臣對孫復(fù)也很推崇,如范仲淹曾賦《送劉牧之推官之兗州》向其推薦孫復(fù):“故人孫復(fù)之,臥云生二毛。或作《梁甫吟》,秋風(fēng)共呼號?!骠娌菹?,可與相游遨。此行名與節(jié),須似泰山高?!睔W陽修也與其結(jié)下厚誼,作《送孫秀才》對其“時之所棄子獨向,無乃與世異取舍”的品格大加稱道。性情骨鯁的孔道輔慕名來訪,并作《訪隱居孫明復(fù)山齋》將其與孟子、揚雄并提:“日觀峰前訪隱淪,豈同沮溺異人群。軻能養(yǎng)浩雄能默,今復(fù)淵源見此君。”孫復(fù)病故后,梅堯臣賦《哭孫明復(fù)殿丞》痛悼,“世人無怪我,涕淚為之零”、“妻子將焉托,田園有幾何。汶陽秋樹里,黃鳥謾聽歌”,可謂情真意切。

“徂徠先生”石介與時賢也多有詩篇來往。歐陽修曾作《讀張、李二生文贈徂徠先生》詩稱贊石介好學(xué)之風(fēng)對魯人的影響:“先生二十年東魯,能使魯人皆好學(xué)。其間張續(xù)與李常,剖琢珉石得天璞?!痹凇舵?zhèn)陽讀書》中亦有對石介泰山講學(xué)生活的回憶和向往:“因憶石夫子,徂徠有茅堂?!瓍s尋茅堂在,高臥泰山傍。圣經(jīng)日陳前,弟子羅兩廂?!笔橐蛟姷玫湥瑧n憤而終,又遭誣謗,幾遇開棺之厄。歐陽修先作《讀徂徠集》哭悼,總結(jié)并評價石介坎坷的一生。憤而又作《重讀徂徠集》寄托對石介的哀思,在為其鳴冤的同時,高度評價其人“子道自能久,吾言豈須鐫”。石介生前曾著《辯謗》為劉概鳴冤,并有詩《訪竹溪呈孟節(jié)兼有懷熙道》。石介去世后,劉概作《哭守道先生》痛吊,尤其是“生前謗議風(fēng)霆震,死后文章天地齊”兩句對石介的遭際與成就給予了高度評價。另外,蘇軾有《遙祭徂徠先生詩》、張耒有《讀守道詩》懷念石介。其他如王沂公、蔡貳卿、張安道、士熙道、祖擇之等也與孫、石二人有詩文往來。南宋大儒吳芾也曾以孫復(fù)“底事窮年事奔走,厄貧廢學(xué)誠可矜。因留鄉(xiāng)校周所急,奉親為學(xué)使有成”的事跡,勉勵后學(xué)蔣生。

泰山書院培育了以張績、劉牧、姜潛、張泂、李緼等為代表的大批人才,師生之間的傳道授業(yè)與日常交流也記錄在了泰山詩中。如濮州張績善為文,石介《贈張績禹功》稱贊其“有慕韓愈節(jié),有肩柳開志”、“卒能霸斯文”。杜默詩風(fēng)豪放,如《上歐陽永叔》詩:“一片靈臺掛明月,萬丈詞艷飛長虹。乞取一杓鳳池水,活得久旱喘泥龍?!盵6]歐陽修《贈杜默》稱其“能吟鳳凰聲”。石介則作《三豪詩送杜默師雄》將其與石曼卿、歐陽修并提,并告誡“師雄子勉旃,勿便生驕矜”。濟北張泂長于《春秋》,石介賦《招張泂明遠》贊其“暫到東山慰愁抱,《春秋》之學(xué)說深微”。楚丘李緼蒙冤入獄,石介感傷,作《寄李緼》、《永伯、仲淵在獄,作九十二言傷之》二詩寬慰之。汶口姜潛歸鄉(xiāng)后建“讀易堂”講學(xué),石介有《赴任嘉州,初登棧道,寄題姜潛之讀易堂》詩贈之。雷澤張從道安貧樂道,石介亦賦詩贊譽“事事皆同我”。濮州李常、李堂有才,石介《贈李常李堂》贊其“志氣不可量”、“士風(fēng)實深長”。另外,駐泰士人對歐陽修等時賢亦非常傾慕,如英宗治平初年,費縣寺丞蘇唐卿曾將歐陽修《醉翁亭記》刻于石上并作詩記之,時任新泰令的張會宗曾作《和蘇唐卿詩》稱:“歐公亭記立滁陽,當(dāng)日瑯邪非醉鄉(xiāng)。暫守小邦侯服屏,待為隆棟國家梁?!盵7]這些詩篇或記錄孫、石二人與士林的交流交往,或記錄泰山學(xué)派師生之間的教學(xué)與日常生活,其中既有如沐春風(fēng)的諄諄教導(dǎo),也有言辭懇切的細(xì)心呵護。雖然不事雕琢,卻反映出泰山學(xué)派的成長及其與士林的交往。

后者主要是士人與靈巖僧道之間的交游。熙寧初年,靈巖寺由甲乙改為十方制,名僧大德陸續(xù)到此住持,文人士子賦詩相送,帶來了贈答詩的興盛。贈答的名僧主要有義公、重元長老、確公長老、行詳大師、載長老等。朝廷先后選派高僧義公、詳公主持靈巖。張掞作《送靈巖主義公上人》:“峨峨日觀出云層,西麓靈庵寄佛乘。金地闕人安大眾,玉京選士得高僧。雙刀斷腕群魔伏,鈿軸存心奧義增。顧我舊山泉石美,湔除諸惡賴賢能?!毕M苤卣耢`巖古寺。又與王安石、蔡延慶、蔡冠卿等賦詩為詳公赴寺送行,作《敕差靈巖寺主大師詳公赴寺》:“黃紙除書下九天,岱宗西麓鎮(zhèn)金田。鷲峰肅肅臻多士,蘭社熙熙撫眾賢。像室光華輝曉日,禪心清靜擢秋蓮。山泉自此增高潔,云集十方結(jié)勝緣?!蓖醢彩小端偷拦夥◣熥〕朱`巖》詩:“靈巖開辟自何年,草木神奇烏獸仙。一路紫苔通窗寐,千崖青靄落潺灄。山祗嘯聚荒禪室,象眾低摧想法筵。雪足莫辭重趼往,東人香火有因緣?!贝沓⒈磉_了對法師的囑托。熙寧六年,重元長老主持靈巖。期間趙抃賦《贈靈巖元長老》曾鞏《靈巖寺兼簡重元長老二劉居士》。熙寧末,鮮于侁巡游結(jié)識載長老,留下了佳作《留題靈巖寺七言一首兼簡載師長老》。元豐年間,確公長老住持靈巖。王臨護送其赴任并賦《送確公長老住持靈巖》一詩,對其重振古寺報以厚望:“瓶缽飄然別帝鄆,法音從此振東方。黃龍山下轉(zhuǎn)心印,白鶴泉邊起道場。甘露無時皆一脈,旃檀何處不清香。煩師更唱宗門曲,兔角龜毛任展張?!边@些詩均屬贈答詩中的佳作。士人與寺僧的酬唱贈答之作,涉及了靈巖寺的自然景觀和人文底蘊,體現(xiàn)了宋人對佛禪的理解,豐富了泰山詩歌的創(chuàng)作,促進了佛教文化在泰山的傳播。

(四)詠史懷古

宋代詠史詩作者眾多、數(shù)量激增,題材有很大拓展,吟詠主題更加深刻與多樣化,甚至出現(xiàn)了有意識創(chuàng)作的詠史組詩。[8]其中不少詩篇都涉及了泰山。

以憑吊封禪為契機發(fā)懷古之幽思,是此類詩歌的重點。如宋初李昉《題岱宗無字碑》開泰山詠史風(fēng)氣之先:“巨石來從十八盤,離宮復(fù)道滿千山。不因封禪窮民力,漢祖何緣便入關(guān)?!痹娙四慷脽o字碑和遍布泰山的宮殿、棧道,對秦始皇大搞封禪、窮竭民力提出批判。其后,張方平《登泰山天平頂》:“七十二君迷舊跡,空教秦漢傷心勞。”李廌《封禪碑》:“誣彼七十君,哀哉為民殃?!眲⒖饲f《登封泰山》:“安知千載后,樵者斧壇松。”范成大《讀甘露遺事二首》其二:“上林輦路草青青,誰向憑高識圣情。謾展東封圖畫看,不如醲酒亂平生?!倍几┭鲫愛E,反思帝王封禪之舉,發(fā)出深沉的歷史喟嘆。陳普《詠史》組詩《光武》其五云:“金匱哀章正共哀,又將符命議靈臺。太山千古黃泉路,底事鑾輿愛上來?!盵9]抨擊帝王封禪乃禍害之源。又有《玉山東岳》詩對“天齊仁圣帝”的封號提出質(zhì)疑。

除了對泰山封禪的反思,宋人還對與泰山周邊歷史人物和事件有所評價。如五代、后周大臣東平王樸,治國安邦,精通律歷,張方平《讀王樸傳》贊揚其功績:“世主英威動九陽,高賢事業(yè)出巖廊。何須夢卜疑千古,灼見云雷定四方。小國霸圖微管葛,當(dāng)時人杰自蕭張。不終制作成遺恨,律準(zhǔn)今猶在太常?!蔽鳚h經(jīng)學(xué)家東平夏侯勝,“善說禮服,以陰陽災(zāi)異推時政得失”[10],宋無稱贊道:“夏侯篤實古人風(fēng),禮服明言太子宮。近世臨文拘諱忌,經(jīng)筵久不講檀弓。”徐鈞卻批判其為利祿之徒:“精推洪范罰常陰,一語知幾聳在廷。卻道取青如拾芥,是貪利祿始明經(jīng)?!逼洹秳⑴枳印罚骸安俜醋R君為貴,絳服大冠真主出,解璽方知盜可羞。不先肉袒更何求。”對太山郡式縣劉盆子平庸但結(jié)局圓滿的一生和那段歷史發(fā)出了感嘆;其《東平憲王蒼》:“重修禮樂佐文明,樂善終能保令名。兩漢賢王誰與并,河間以后便東平?!睂⒕促t、好禮、望重的東平憲王劉蒼與河間獻王相提并論,評價甚高。又如陳普《高堂隆》:“負(fù)土衣冠亂滿園,不知曹德是軒轅。土山白盡忠臣發(fā),何似初來莫妄言。”高堂隆,泰山平陽人,為人剛正,直言敢諫。此詩卻認(rèn)為魏明帝大興土木與高堂隆學(xué)說有關(guān),待芳林園既成再進諫已晚,未能真正盡職;作者還批判高堂生將魏武列入五帝是不學(xué)之過??傮w看,徐、陳二人的詠史詩標(biāo)榜翻案,立論雖然不盡持平,但卻跳出了也因循蹈襲的窠臼,顯示出宋代詠史詩史識超拔、立意新奇的特點。

三、宋代泰山詩的藝術(shù)個性

宋代泰山詩雖然總體成就不如唐代,但也不乏大家名作,而且題材和藝術(shù)上也有所創(chuàng)新,體現(xiàn)出宋詩體物細(xì)、好議論、以理勝的突出特點。

一是體物細(xì)膩。宋人頗重物理、常理,故其對泰山風(fēng)物的觀察和描寫要遠比前人細(xì)膩。比如寫景觀,梅堯臣佳句“晨登日觀峰,海水黃金镕。浴出車輪光,隨天行無蹤。正視刺我目,攢集如劍鋒”生動描繪了泰山日出的壯觀。蘇軾“天門夜上賓出日,萬里紅波半天赤。歸來平地看跳丸,一點黃金鑄秋橘”以形象比喻極言日出的絢爛。范致沖《日觀峰》:“岱岳東南第一觀,青天高聳碧攢頑。若叫飛上峰頭立,應(yīng)見陽烏浴未乾?!毕胂笃嫣?,借“天雞喚日”傳說刻畫日出的雄奇。張方平《登泰山天平頂》:“區(qū)區(qū)魯國爭蝸角,矗矗齊城磔蝟毛?!睂懗隽她R城的繁華與稠密。又如寫封禪,蘇轍《岱下》:“車徒八方至,塵坌百里內(nèi)。牛馬汗淋漓,綺紈聲綷。喧闐六師合,洶涌眾流匯。無復(fù)問誰何,但自舍耽愛。龍鸞畫車服,貝玉飾冠佩。驊騮蹴騰騫,幡旆飛暗曖。腥膻及魚鱉,瑣細(xì)或蒲菜?!崩w毫畢現(xiàn),藝術(shù)地再現(xiàn)了泰山封禪的場景,反映出真宗封禪之行的奢靡。

二是議論化。宋人以議論為詩已成常態(tài),泰山詩也不例外。上乘者如歐陽修《重讀徂徠集》,此詩開篇睹物思人,悲從中來,“我欲哭石子,夜開徂徠編。開編未及讀,涕泗已漣漣”;讀之轉(zhuǎn)悲為歡,故人如在眼前,“勉盡三四章,收淚輒忻歡”、“如聞子談?wù)?,疑子立我前。乃知長在世,誰謂已沉泉”;繼而回憶二人交往,“昔也人事乖,相從??嗥D。今而每思子,開卷子在顏”;接著稱贊其文價值,“或落于四方,或藏在深山。待彼謗熖熄,放此光芒懸”;然后落腳到“三不朽”的傳統(tǒng)觀念,“人生一世中,長短無百年。無窮在其后,萬世在其先。得長多幾何,得短未足憐。惟彼不可朽,名聲文行然”;提出公正自有歷史來評判,“讒誣不須辯,亦止百年間。百年后來者,憎愛不相緣。公議然后出,自然見媸妍”;接著由宏闊的議論,轉(zhuǎn)到了石介遭謗、受誣的不幸經(jīng)歷,“當(dāng)子病方革,謗辭正騰喧。眾人皆欲殺,圣主獨保全。已埋猶不信,僅免斵其棺。此事古未有,每思輙長嘆”;詩人欲記其冤,“我欲犯眾怒,為子記此冤。下紓冥冥忿,仰叫昭昭天。書于蒼翠石,立彼崔嵬巔”;可惜因為其“兒女頑”,終未能落筆,“經(jīng)歲不見報,有辭未能銓”;最后,詩人筆鋒一轉(zhuǎn),心情已坦然,“忽開子遺文,使我心已寬。子道自能久,吾言豈須鐫”。此詩不僅見出了二人的深情厚誼,而且在藝術(shù)上由近及遠、虛實相間、議論精到,由現(xiàn)實聯(lián)想到歷史定律、由個體遭際上升到社會哲理,可謂宋代泰山詩的代表。其他如梅堯臣《登泰山日觀峰》:“草木既無命,必聞石間松。當(dāng)時一避雨,安得大夫封。人而茍不遇,抱簡誦六龍?!痹趯懢昂蠹崔D(zhuǎn)入議論,縱論人生際遇。陳普《玉山東岳》:“五岳視三公,稱帝何所考。益以天齊名,僭竊良不小。置司七十二,妄誕出意表?!备亲鞣肝恼?,以東岳大帝之號為僭越,以泰山信仰為虛妄。

三是以理勝。議論化伴生的是理趣化。宋人泰山詩在言理方面頗有亮點,如劉摯《靈巖寺》:“山疑圖畫曾經(jīng)見,地喜生平所未行?!睂懗隽寺眯腥说某R娦睦眢w驗。祖無擇《登泰山簡周行》:“日日塵中眼不開,暫登蒼翠喜游陪。莫辭辛苦經(jīng)難險,大有人生不到來?!标U明了奇景常在險遠之理。釋子明《登證明觀》“欲憑雙虎說家風(fēng),透頂清泉到處通。已覺心源無望礙,何須璨上證明峰?!睆堅伞稏|平劉左車坎止歌》“百年彈指法界觀,萬事過眼天女花。聊學(xué)兒曹作春甕,喚客取醉無等差?!苯允秋柡鹄矶U趣之作。

當(dāng)然,宋代泰山詩也有一些景情韻兼勝之作,如劉概《哭守道先生》:“萬種夢魂隨我作,百般禽鳥為君啼。孤墳一掩徂山下,汶水年年哭向西。”情感之真摯,筆觸之凝重,不減唐人。范致沖《竹林寺》:“竹林深處有招提,深掩禪關(guān)過客稀。檐葡花開春欲暮,泠泠鐘磬白云低。”寫竹林佛境,禪意盎然,雅趣橫生。汪元量《東平官舍》:“曉鞭驛馬入東州,瘦骨稜嶒怯素秋。天地不仁人去國,江山如待客登樓。市沽魯酒難為醉,座咽胡笳易得愁。日暮憑闌窮目力,一行征雁塞邊頭?!憋柡叭?,艱關(guān)愁嘆之狀”,深合“宋亡之詩史”之名。[11]此種詩雖然不多,但也體現(xiàn)出了宋代泰山詩的個性和多樣性。

四、宋代泰山詩歌的雙重意義

“安知有神靈,獨立萬物表。吐詩狀奇麗,思與云縹緲?!眲⒊ā蹲x鄰幾泰山十二詩》中的這四句詩,恰恰道出了泰山詩創(chuàng)作的基本精神,即通過景觀和信仰的神靈化來承載詩人的審美與文化理想。宋代泰山詩的創(chuàng)作,也具有了文學(xué)與文化的雙重意義。

從文學(xué)上看,宋人的泰山詩創(chuàng)作題材廣、內(nèi)容全。宋人不僅發(fā)揚了晉唐以來模山范水的傳統(tǒng),在傳統(tǒng)題材方面有所發(fā)展,而且開創(chuàng)了泰山詩詠史懷古之風(fēng)。不僅描寫了泰山的自然和人文景觀,而且涉及了泰山周邊的勝跡,為后世留下了一幅泰山全景圖。其體裁從古體到近體、從歌行到律賦,可謂眾體皆備。宋代泰山詩不僅促進了宋詩走向成熟,而且以不凡的創(chuàng)作實績?nèi)娴胤从沉颂┥降淖匀慌c人文狀況,豐富了泰山詩歌的寶庫。宋代泰山詩歌不僅在規(guī)模與數(shù)量上均超過了前代,而且在詩歌的題材、藝術(shù)特點、文化內(nèi)涵方面都呈現(xiàn)出了新的時代特點,在泰山詩歌史上可謂獨樹一幟。

從文化上看,宋代泰山詩歌一方面體現(xiàn)了宋人對泰山信仰和泰山文化的理解和認(rèn)知,另一方面又承載了宋人塑造泰山文化空間、參與宋型文化建構(gòu)的追求與努力。唐代以來,泰山宗教神山的意味不斷減弱。宋真宗封禪泰山后,這層神秘的面紗終于揭開。泰山不再是帝王皇家的禁臠,而是變成了文人雅士審美和論道的文化空間。透過泰山詩歌,我們看到了泰山學(xué)派對斯文的提倡和對道統(tǒng)的捍衛(wèi),看到了理學(xué)先驅(qū)的主張和宋學(xué)發(fā)軔期的概貌;透過泰山詩歌,我們也觀察到了佛道文化在泰山的傳播與發(fā)展;透過泰山詩歌,我們還注意到以泰山神和玉女為代表的民俗文化的生長。這些共同構(gòu)筑了宋代泰山的歷史文化空間,進而影響了宋代文化的構(gòu)建,詩中的某些觀念影響到了金元乃至明清時期。

猜你喜歡
封禪泰山
唐代泰山封禪文新變谫議
“封禪”與“登極”:中國傳統(tǒng)政治宣誓制度的“天道”視域
泰山之行
泰山日出
《登泰山記》的打開方式
漢武帝封禪
泰山封禪
泰山崩于前,你瞟一眼
雨中登泰山
《文心雕龍》與《文選》“封禪”文體的比較
新沂市| 沁水县| 江门市| 临西县| 房产| 横山县| 景德镇市| 德化县| 本溪| 九龙坡区| 灵宝市| 青川县| 天水市| 大丰市| 靖远县| 探索| 海原县| 体育| 大兴区| 兴隆县| 莎车县| 息烽县| 修文县| 綦江县| 中方县| 武义县| 无锡市| 志丹县| 广宁县| 黑山县| 同德县| 沾化县| 湾仔区| 颍上县| 华亭县| 双城市| 连州市| 柏乡县| 盐山县| 新疆| 北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