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盼
死亡哲學(xué)
生來就挨宰的屌絲
如同天天被剃的胡子
一根一根 不停地
用每個大清早扼殺自己
行尸走肉的背影
漸行漸遠 無聲無息
有一天 走到生命他鄉(xiāng)
墜入落日的地府里
殊不知 大難當頭
排山倒海壓頂
要臨時上陣
調(diào)用酒囊飯袋的軀體
忽然拔地起
像插上翅膀似的
縱身飛奔 凌空沖頂
流星隕落下去
梁潮老師曾經(jīng)給我們講授死亡哲學(xué)的課題,我起初只是當作一次和學(xué)分掛鉤的學(xué)習(xí),一種課堂任務(wù)式的討論,真正理解梁潮所描述的死亡哲學(xué)是在他的詩作里面,他對于死亡的哲學(xué)思考,對于生命的深入探究,讓我再一次看到他那種深切真摯的姿態(tài)。
在梁潮的詩集里,有一組專門討論生與死的詩,而且還有兩首詩的命名——《死亡哲學(xué)》、《死的意思》——直接跟死亡相關(guān)。這兩首直接討論死亡的詩作都寫于作者53歲之時,在這一個知天命的年紀里,我們看到作者對死亡投以一種冷幽默的態(tài)度,付與一絲黑色幽默的微笑?!吧鷣砭桶ぴ赘畹膶沤z/如同天天被剃的胡子/一根一根,不停地/用每個大清早扼殺自己”,“大面積的滿地找牙/不得不永遠放下筷子”,人的感知向來都對自己不能經(jīng)驗的領(lǐng)域感到畏懼,更何況死是一片無淵的黑暗,所以死從來都帶有神秘恐怖的意味。但在梁潮的詩中,我們看到的卻是,他將死化解成為日常生活里常見的事情,這或許是歷經(jīng)半百的滄桑之后,對待生命最真切的態(tài)度——越是尋常,就越是抽薪似的反抗,接受就是對待不能容忍之事最嚴厲的態(tài)度。接下來,我們看到詩人繼續(xù)對死亡進行瓦解,“從人世間出一趟遠門/那路途,最長最久最孤寂”,“行尸走肉的背影/漸行漸遠,無聲無息/有一天,走到生命他鄉(xiāng)/墜入落日的地府里”,在這里,死亡和人世間的孤獨相聯(lián)系,在詩人看來,死亡只不過是一場踽踽獨行的遠去,沒有任何捉摸不透的東西,所以這份踽踽獨行的孤寂之中似乎也蘊含著幾分淡然的人情味,詩人讓文字的神游停留在人世間。聯(lián)系梁潮所講述的死亡哲學(xué),我忽然間讀出其中的虛無主義意味。
“虛無主義”是一種否定哲學(xué),虛無主義者的言論就是進行徹底否定的活動。按照尤金·諾斯《虛無主義:現(xiàn)代革命的根源》的說法,無論是自由主義、實在主義、生機主義,還是毀滅主義,強調(diào)的都是對基本文明價值的否定,在虛無主義者的眼中,傳統(tǒng)神學(xué)的認識論、宇宙觀和價值觀都已黯然失色,在尼采的“上帝已死”的口號下,進行“最高價值的自行廢除”,放棄終極真實、目的和整體關(guān)聯(lián)性,一切存在、真實與意義都已蕩然無存。我說梁潮詩作的死亡哲學(xué)中有虛無主義的意味,并不是說他是一個虛無主義的崇拜者,而是說他的多篇詩作都嘗試徹底打破死亡的神秘性,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解構(gòu)死亡的神壇,這一點和虛無主義的徹底否定精神有某種相似的同構(gòu)性。對于死亡,普通人多多少少都懷有幾分恐懼或敬畏,雖然現(xiàn)代科學(xué)對于死亡的解釋早已充斥人們的耳目,但又有誰真正能夠以完全理性的心態(tài)泰然處之呢?文學(xué)作品中關(guān)于死亡的文字數(shù)不勝數(shù),但有時候那種文字所渲染的氛圍僅僅是字面上的裝飾,而不是內(nèi)容上的需要,浮淺和空虛需要以一種故弄玄虛的高深來進行填充。所以,如果不是聽過梁潮講課,不了解他的人生,或許我也不敢肯定他的詩作背后的骨感。在他的另一首詩《片段性》中,他雖然沒有直接對死進行探討,但我們?nèi)匀豢吹秸自姵两谝环N黑色的冷幽默當中,“老巫婆”、“黑夜”、“打瞌睡”、“最后出門”和“先走一步”等一系列云譎波詭的意象,造成詩作整體氛圍的冷清,仿佛一道嚴峻冰冷的目光,直射讀者心底,正是由于他持虛無主義的態(tài)度對待死亡,所以他能夠以旁觀者的眼光透視一切生與死,無所謂生的高尚,無所謂死的神秘,每一個片段性的事情都只在片段性的生活中存在意義,無需披上皇帝的新衣。
但《片段性》似乎也透露出一絲生活的孤寂和無奈。尼采曾經(jīng)分析過兩種虛無主義思想,即積極虛無主義和消極虛無主義的不同后果。在上帝精神體系崩潰之后,如何重建意義、價值和真理顯得尤為重要。打破敬畏死亡的神秘性祭壇后,詩人勢必要面對另一個極端,那就是對待生的態(tài)度,如果只是無休止地沉浸在“精神權(quán)利消退”的痛苦中,無以自拔,那么詩人的精神價值將會迎來更大的毀滅性打擊。所以,《片段性》之中那種冷清與孤寂是否是詩人關(guān)上死亡的神秘之門后無所適從態(tài)度的顯現(xiàn)呢。尋找答案,我們必須去解讀幾首詩人在關(guān)鍵時間點上的詩作。
梁潮年輕時候的詩作,總有一種“春風接管”式的勇氣噴薄而出。21歲時寫的《最初的歌謠》,性靈猶如飛奔的跑車、馳騁的野馬和洶涌的洪流一樣桀驁不馴;25歲的《合歡樹》,那一方庭園雖然天地狹小,卻跳躍著詩人的青春與躁動;26歲—28歲的《女人家》和《洋洋》,一傾初為人父的喜悅與責任。所以,在詩人的年輕之作中,我們看到的是他對現(xiàn)實存在的積極追求,對人生熱情的感性觸摸。文字能夠以橫豎明確的筆畫對抗世事人非,堅持寫作者的初心,不過,心靈卻不一定。進入中年之后,我們明確地感到詩人的詩風變化,那份積極沖動已趨平緩。在《浮生負荷》一詩里,那一句“返本歸根的路,更加飄泊/浮蕩的負荷隨波逐流”,瞬間增添了生命的厚重感。生命結(jié)過些許花果,同時詩人也看到了風雨不測的繽紛所帶來的凋寂,但細細品讀,二十多歲的時候那種關(guān)于生命喜悅的積極追求在這里并沒有被否定,生存的現(xiàn)世意義也沒有被否定,只不過是多了幾分淡然的平靜,仿佛滄海桑田之后的一種豁達。而后,他53歲的《拂曉史》,將天亮的過程比喻成出生的過程,第一絲光明猶如剖腹刀口的慘白反光,結(jié)束了無底洞似的的漫漫長夜。也許是因為意象慘淡的冷色調(diào),此詩多多少少有幾許悚然的味道。但這首詩歌和《片段性》以及《浮生負荷》具有相似的意味,在訴說無所謂死的神秘性的同時,也對人生進行平靜淡定的參悟。的確,在這幾首漸入中年的詩作中,詩人沒有一如既往地保持那種朝陽似的噴薄與奮發(fā),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關(guān)于生的淡定從容,太多的波折與不如意最后只化為一句“最后出門記不住回家的路”,就淡淡釋然。這里,我們也許可以總結(jié)詩人對于生的態(tài)度了,《片段性》中的那種無奈與孤寂,其實并不是詩人的無所適從,因為在這里,詩人將死的神秘性投向無底深淵的同時,對生的復(fù)雜微妙已經(jīng)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他將年輕時的朝氣奮發(fā)積淀下來,從心底深處更加珍視關(guān)于生的意義的探求。由于歷經(jīng)滄桑后,每一份生活的感動都來之不易,每一次心靈深處的愉悅也彌足珍貴,詩中冷色調(diào)似的平靜,正是詩人年輕時候“春風接管”式的勇氣的另一種表現(xiàn)形式,只不過,這種對生活的勇氣伴隨著他的年齡在詩中進行了變形置換。
每個人的青春都是一段多愁善感的興嘆年紀,對于文學(xué)愛好者而言,尤其如此,經(jīng)常隨手握著一支筆,讓筆尖和紙面輕輕摩擦,或者用指尖匆匆敲擊二十六個字母,隨性寫出一些仿佛也曾經(jīng)滄海的話語。但最后,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被簌簌摩擦與咚咚敲擊的聲音感動了,還是被字紙上黑白相間的色調(diào)刺激了雙眼,總覺得寫些老氣橫秋的話語會讓自己贏得掌控人生真諦的優(yōu)先權(quán),從而以先知者般的目光投在同輩身上。在知人論世的園地里,我們文學(xué)工作者插上文字的翅膀,比別人早到一步,所以高傲。在寫作討論時,當我把自己的作品拿出來給大家閱讀的時候,曾會心一笑,解釋說是我在某個風朗氣清的午后寫出來的,作品中的那種憂郁傷感只是因為文學(xué)的需要,甚至僅僅是覺得沒有這種感慨就配不上那天的天氣。當然,我并不否認少年話語也有滄桑感,顧城的《天外的光亮》中那一句“樹枝想撕裂天空,但卻只戳了幾個微小的窟窿”,正是少年老成的話語,使12歲的他就有這種跟同齡人不一樣的心理體驗和勇氣。也許我自己的手指和筆尖所構(gòu)筑的半徑還太小,圈起來的只是那么一個小圓圈,根本裝不下大千世界的千姿百態(tài)。不過,所屬的學(xué)科時常要求我自己保持一個文學(xué)研究者應(yīng)有的姿態(tài),去思考文字之中的生命質(zhì)感——文學(xué)青年的矯揉書憤之辭可以有,但我更敬重梁潮那種經(jīng)過磨礪的真情實感,那種真切一旦傾瀉在字里行間,就絕對不是一種忸怩的呻吟。
因此,我在梁潮的詩作中才真正理解他講述的死亡哲學(xué)。對于死,他有著執(zhí)拗的意志,不遺余力地打破死亡的神秘性,將之從人生的祭壇上解構(gòu)出來;另一方面,他又懷著無比崇敬之情,肯定每一次人生叩首探步的意義,肯定有關(guān)生存的價值。聯(lián)系前面的話語,我想我真正看見聽見了,一個長輩在用他自己的人生足音發(fā)出一聲聲呼吁與吶喊,這些詩行內(nèi)在的鏗鏘有力是任何矯揉造作無病呻吟所不能比擬的。曾有人問我為什么學(xué)文學(xué),幾經(jīng)反思,我也終于找到一個最滿意的答案——文字游戲無非為你設(shè)一場風月無邊的局,你可以選擇以任何角色的身份進入游戲,感受不同的人生體驗,笑過、哭過之后,這時游戲便已不再是游戲,而你的人生卻依舊要繼續(xù)演繹。所以,我敬重文字背后的那份滄桑和風骨,它的真實成就了文字游戲的真誠與真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