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飛英[杭州師范大學, 杭州 311121]
小人物承擔的社會角色較為廣泛,具體有新兵、小職員、小知識分子、鄉(xiāng)土農(nóng)民、和手工業(yè)者等。隨著作家創(chuàng)作的深入,小人物的形象漸趨豐富,表現(xiàn)為從夢想失落者到精神異化者再到孤獨逃避者。
(一)夢想失落者作家劉震云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首先開始關注農(nóng)村學子、新兵和小職員這些社會角色,描述了這類小人物在追尋夢想過程中存在的生存困境。
《塔鋪》講述的是一群農(nóng)村復讀生聚集在一起復習備戰(zhàn)高考的故事。書中的主人公“我”從部隊復員回家,在部隊里既沒有入黨也沒有提干,那個時候正值恢復高考的第二年,“我”帶著一百五十元的復員費來鎮(zhèn)上的中學復習班。“我”在班里當班長,結交了“王全”“磨桌”“耗子”“李愛蓮”這幾位好友。王全和“我”是中學同學,已經(jīng)三十多歲了,在“我”的印象里王全功課做得不好,腦筋也差,如今家庭經(jīng)濟情況糟糕,孩子和老婆不得溫飽,經(jīng)?!皵啻丁薄M跞诟呖记暗囊欢稳兆又惺叩脜柡?,雖然很用功,但精神狀態(tài)不佳,不久,王全退學了,觸發(fā)退學的導火索是家里的麥苗無人收割?!澳プ馈焙汀昂淖印眱蓚€人均成功地進入考場參加考試,但由于平時吊兒郎當,考試結果不盡如人意。此外,還有一個重要人物是李愛蓮,家中困難,父親多病,還有兩個弟弟和一個妹妹,平時通過割草賣錢支撐著學習的費用。李愛蓮一心熱愛學習并和“我”約定要一起上大學,卻在高考前不久,父親病重,李愛蓮為了得到五百元的醫(yī)藥費而將自己嫁給王莊暴發(fā)戶呂奇為妻,李愛蓮的求學希望不得已幻滅,這也直接地造成了“我”和李愛蓮的愛情悲劇。
不同于《塔鋪》將敘述目光集中于農(nóng)村學子的短篇小說——《新兵連》,它則講述了一群來自河南延津農(nóng)村的農(nóng)民參軍入伍的故事。主要人物有“我”“王滴”“元首”“老肥”“李上進”。新兵們懷著一腔熱血來到部隊,使出渾身解數(shù)拼命競爭,大多數(shù)人漸漸地舍棄了農(nóng)村人固有的善良和樸實,趨炎附勢,最終成為利益競爭的犧牲品。王滴原來的預設是獲得提干,當個公務員,而在最后,王滴被派遣照顧軍長的父親,為長期癱瘓在床的老人端屎端尿。班副“元首”則是坐著生產(chǎn)地的拉羊糞的卡車興高采烈地種菜去了?!袄戏省币蛩说母婷芏鴳K遭淘汰、離隊回家,最后不堪壓力而自殺。最典型的悲劇發(fā)生在李上進身上,他一心一意想要入黨,為此拼命表現(xiàn),經(jīng)歷了燒鍋爐,代理班長,給副連長擦背等事件后,連里最終卻要讓他復員不提拔他,李上進在絕望中喪失了理智,開槍擊傷了指導員,最后被判了十五年有期徒刑。
在《一地雞毛》《單位》等短篇小說中,作家把創(chuàng)作目光從農(nóng)村轉移到城市,展現(xiàn)了城市底層的小職員們因繁忙的瑣事和物質上的困窘而陷入絕望的生存圖景。小人物都曾有過雄心壯志,然而初具曙光的理想在生存困境的消磨下消失殆盡,帶著無盡的嘆息卷入到生活大潮中?!兑坏仉u毛》中的詩人“小李白”原先可以說是個“文人”,在年少時期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詩人,但后來成為賣烤鴨的小暴發(fā)戶。小說的主人公小林、小林老婆對“小李白”的生活真諦深有同感:“不要異想天開,不要總想著出人頭地,就在人堆里混,什么都不想,最舒服。” 《單位》中的大學畢業(yè)生小林,起初帶著滿腔熱血和拼搏的熱情來到單位,但在無形的規(guī)則下發(fā)展前景渺茫且耗費了多年光陰,失去了當初畢業(yè)時所具有的青春和銳氣。其他小人物如老孫、老何、女老喬均變成了生活的奴隸,處于理想失落和尊嚴部分喪失情況下的麻木狀態(tài)。
(二)精神異化者小人物從農(nóng)村來到了城市,無論是《一地雞毛》《單位》中的小林,還是《手機》的嚴守一,一方面他們想逃離故鄉(xiāng),拒絕回到鄉(xiāng)村,認為那是破壞理想的地方,同時他們又排斥著城市里的各種潛規(guī)則,在進退兩難的境遇之中,小人物的精神狀況發(fā)生著異化。
首先,社會上的潛規(guī)則加劇了小人物精神上的分裂和痛苦感,漸漸模糊其道德意識。小人物一開始明白潛規(guī)則的不正當性,《一地雞毛》中的小林起初會譴責老婆夜里偷水的不道德,后因別人送的大禮而假公濟私。小林剛開始會因對老師的招待不周而感到內(nèi)疚,為老師的逝世而傷心自責,可后來坐上班車,想起家里的大白菜還沒有拆堆散熱,就把老師的事放到一邊了?!秵挝弧分械男×帧⒗蠈O、女老喬等小人物為了提升自身的地位,利用著社會上有形或無形的規(guī)則來為自身謀利益,漸漸地失去最初的正義感并且產(chǎn)生了否定自我的價值觀。這些無休無止的瑣事和潛規(guī)則的糾纏以其巨大的銷蝕性磨損了小人物個性中的棱角,磨損其道德意識和理想追求。
其次,當遵循潛規(guī)則并進行長時間的努力而沒有達到理想效果時,小人物會產(chǎn)生絕望的情緒,在挫折的刺激下自暴自棄?!秵挝弧分械呐蠁叹褪沁@類可憐人的代表,一生大部分的時間用在了鉤心斗角上,她已經(jīng)五十多歲了,覺得自己是個普通的科員而精神崩潰。小林見風使舵,巴結一個卻又得罪另一個,白費苦心。在理想失落和尊嚴遺失的狀態(tài)下,小林對自己逆來順受的平庸生活感到心滿意足。老孫得知新任處長是老張時,憤憤不平,急火攻心,得了肝病,住進了醫(yī)院,出院后精神狀態(tài)也一直很差,已不再關心工作。
最后,精神家園的喪失加劇了小人物精神的異化,《手機》表現(xiàn)了鄉(xiāng)村游子在欲望的腐蝕下異化了的精神狀態(tài)。嚴守一是一個節(jié)目主持人,表面上光彩奪目,實質上卻是權力和金錢操縱下的玩偶,表里不一、道貌岸然。他的生活雜亂無章,圍繞著手機編織著各式各樣的豐富的謊言來掩蓋真相,不僅傷害了他人也埋葬了真實的自我。像嚴守一這類漂泊在城市的小人物,找不到鏈接城市和鄉(xiāng)村之間的道路,在追名逐利的同時無法安置他們的靈魂,緩和內(nèi)心的焦慮,遭受著鄉(xiāng)村和都市對他們的雙重放逐,他們既選擇不了前進的路,也找不到回家的路。
(三)孤獨逃避者劉震云在《一句頂一萬句》中塑造了不同行當、性格鮮明、處于社會底層的深受孤獨折磨的小人物,有趕車的老馬、傳教士老詹、先從事販驢后剃頭的老裴、開染坊的老蔣、縣長小韓、老史、傳教士老詹、殺豬的老曾、喊喪又做醋的羅長禮、賣饅頭的吳香香、彈棉花的老姜等,對小人物的生存困境進行了深層次的追問。
小說以楊百順的出走和牛愛國的尋找為上下兩半部的主要線索,主人公楊百順的成長環(huán)境里充斥著父親的冷漠和手足之間的猜忌,離家出走后投靠了殺豬師父向其拜師學藝,因給老賀家殺豬的時候抱怨了幾句師娘的吝嗇,話經(jīng)過了幾個人也就變了味,得了個忘恩負義的罪名,師徒情分破裂。楊百順在流浪中跟隨了傳教士老詹改名為“楊摩西”,之后嫁給了吳香香成為“吳摩西”。好景不長,吳香香跟著他人私奔,為顧面子的吳摩西走出延津假意尋找吳香香,在路上又丟失了唯一可以說得上話的養(yǎng)女。對于楊百順來說,血緣關系不可靠,朋友和夫妻之間無話可說,無處訴說的現(xiàn)實帶給楊百順無盡的孤獨感,加上信仰的缺乏,楊百順陷入孤獨的困境,漸漸“失言”,企圖以沉默來阻斷語言交流帶來的誤解和糾紛,孤獨郁結的楊百順十分羨慕好友羅長禮,因羅長禮可以百無顧忌以喊喪的方式與外界進行交流。楊百順經(jīng)過一次次改名,最后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楊長禮,這蘊含了楊百順濃烈的孤獨感,表達出楊百順孤獨感自我排解的一個方式。
楊百順的弟弟楊百利和老萬在一起喜歡“噴空”,“噴空”就是用有影的事和無影的事,你一言,我一語地搭建起一個事件的大廈來;縣衙里的老史與小旦蘇小寶喜歡“手談”,兩個人可以談到泣淚地步;竹葉社的老魯喜歡在心里“走戲”,自說自看;老蔣不喜歡與人交流,只是盯著人看;老秦遵循“無聲勝有聲”的原則,在與人爭辯時不喜歡主動地說,而是被動地聽別人講,然后抓住對方話里的漏洞,反敗為勝;教書先生老汪與東家老范對一些事物持相同的觀點,老汪不禁感嘆“有朋自遠方來”,但老汪更喜歡每月兩次在小路上不說話靜靜地行走,他認為“說得著”這個緣分會變;《一句頂一萬句》中的傳教士老詹是個例外,他是整部小說中內(nèi)心最充實的人,老詹在內(nèi)心里跟上帝訴說,在異鄉(xiāng)兢兢業(yè)業(yè)地履行著宣傳宗教的職責,雖然他一輩子在延津只發(fā)展了八個教徒,但其內(nèi)心平和,精神飽滿。概而言之,小說中所有以楊百順為代表的小人物大多為孤獨逃避者,有的自我麻痹,有的自我安慰,有的自欺欺人,有的不停地出走等以期獲得內(nèi)心的寧靜。
(一)對小人物生存困境的關注劉震云傾心于從民間立場出發(fā),關注著生存在社會底層、身份卑微、無力改變自己命運的人,并借助白描的手法和隱藏敘述情感的方式再現(xiàn)了“小人物”的生活軌跡,通過瑣碎的生活現(xiàn)象剖析小人物的生存狀態(tài)和人生百味。
《塔鋪》《新兵連》中的小人物為了改變嚴峻貧困的生活環(huán)境,選擇求學、當兵來擺脫貧困不堪的境遇?!兑坏仉u毛》將處于世俗洪流之中的小人物的真實狀態(tài)描繪出來,真切地表現(xiàn)了小林夫妻在世俗困境中的尷尬與無可奈何,不僅喪失了自己的部分尊嚴,人的感情也逐漸地麻木?!秵挝弧氛宫F(xiàn)了小人物在單位生活中的精神面貌,大學畢業(yè)生小林剛到單位時血氣方剛、充滿著熱情抱負,但幾年之后變得圓滑世故,做了別人認為是拍馬屁且自己也覺得難為情的事。《手機》表現(xiàn)了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困惑,真話與假話相互博弈,手機的出現(xiàn)使得人與人之間的信息溝通變得相對便捷,但人和人之間的心靈距離并沒有因此縮短?!兑痪漤斠蝗f句》這部小說涉及的人物眾多,年齡參差不齊,性格各異,但他們面臨著同樣的困境,即在人群中的孤單、精神上的孤單。他們以自己的方式抗拒著孤獨的侵襲,緩解著因孤獨所帶來的不安感。
(二)對小人物主體性的尊重劉震云是一個從農(nóng)村走出來的作家,對農(nóng)民的生存狀態(tài)比較熟悉,對“小人物”疲憊卻無奈的人生有著深刻的體會或認知?!端仭放c《新兵連》表現(xiàn)了農(nóng)村學子和新兵為了追求名利擺脫貧困的現(xiàn)狀而做出的努力;《一地雞毛》《單位》《手機》表現(xiàn)了小人物遠離鄉(xiāng)土,投向城市的奮斗史;《手機》《一句頂一萬句》等作品探究了小人物的精神的孤獨感。當代評論家洪治綱說:“在強調底層關懷的同時,如何表達底層生活或許是一個更重要的命題,因為它潛示了一個作家的全部情感和全部心智是否真正抵達了那些默默無聞的弱者,是否真切地融入到他們的精神內(nèi)部,是否成功地喚醒了每一個生命的靈性,并讓我們在復雜的審美體驗中,受到了藝術啟迪或靈魂的洗禮?!弊骷覄⒄鹪瞥浞掷斫夤P下的任何一個小人物,且?guī)е环N同情的批判進行創(chuàng)作,不僅表現(xiàn)了底層人民物質上的捉襟見肘,還表達了他們對于知己的渴望和精神自由的追求,較為完整地將底層小人物的樸實善良、積極上進、務實忙碌、庸俗世故、自私自利和孤獨焦慮的性格特征和緩解孤獨的情感需求真實地表現(xiàn)出來,讓人感受到作家對底層人民貼心的理解、真誠的尊重與博大的關愛,體現(xiàn)了文學上的濃厚的人文關懷,也具有了不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