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鳳云
[摘 要] 教學“全等三角形”的起始課時,選用恰當?shù)膯栴}情境導入新的概念,定義全等圖形、全等三角形,并將三角形通過旋轉、平移、翻折等融入一些典例圖形中,安排學生辨識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對應角,能促進課時教學目標的達成. 且在教學難點處利用變式圖形進行反復訓練,能保證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能提升學生的幾何能力.
[關鍵詞] 全等三角形;情境;變式教學
“全等三角形”的起始課是各級教研活動、賽課活動經(jīng)常選用的課題,深刻理解教學內(nèi)容,精選問題情境導入新課,恰時恰點地追問跟進,促進師生互動,是我們在這個課題教學中的共同追求. 本文記敘了近期筆者參與的這節(jié)課的教學流程與相應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解讀,并跟進解讀教學立意,以提供研討.
“全等三角形”教學流程
1. 教學環(huán)節(jié)一:欣賞圖片,發(fā)現(xiàn)并定義全等?搖?搖?搖?搖
找出圖中(圖1、圖2、圖3)形狀、大小相同的圖形,這些圖形能夠完全重合嗎?
設計意圖?搖 圖形中蘊含著三種全等變換:旋轉變換、翻折變換、平移變換,讓學生從三個圖形中初步體會到三種全等變換,并識別全等形,進一步歸納全等形的定義:能夠完全重合的圖形叫全等形.
練習 找出圖4中的全等形.
設計意圖 了解全等形的概念,并得出全等形判斷的標準:(1)形狀相同;(2)大小相同. 進而類比得出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即能夠完全重合的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
定義之后,還可以安排學生根據(jù)全等形的概念,剪出兩個全等三角形,要求同桌之間互相驗證.
設計意圖?搖 通過動手操作,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全等三角形的印象,為后續(xù)研究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做準備.
2. 教學環(huán)節(jié)二:合作探究,歸納性質
將兩個完全重合的三角形中的一個通過平移、旋轉、翻折,改變其位置,得到一個新的圖形,并探究:改變位置后的兩個三角形是否仍然全等?哪些頂點是對應頂點?哪些邊是對應邊?哪些角是對應角?師生共同研究圖5,接著,學生運用類似的方法研究圖6和圖7.
設計意圖?搖?搖通過對圖5的研究,得出對應頂點、對應邊、對應角的概念,并讓學生嘗試尋找有公共邊、公共頂點的全等三角形的對應元素,在學生練習的過程中進行個別糾錯. 接著,在講評圖6、圖7的過程中糾錯,并歸納出全等三角形的性質.
歸納?搖?搖在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頂點叫對應頂點,互相重合的邊叫對應邊,互相重合的角叫對應角.
在此基礎上,安排學生識別對應關系,學習符號語言,針對圖5~圖7,找出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對應角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并嘗試運用符號語言表示.
設計意圖?搖?搖通過三個圖形的研究,歸納出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相等,對應角相等. 并培養(yǎng)學生初步學會運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質解決問題.
3. 教學環(huán)節(jié)三:例題講評,變式訓練
例題?搖 如圖8,將△ABC繞點A沿逆時針方向旋轉,得到△AEF,寫出全等的關系式,指出兩個三角形的對應邊和對應角.
變式1?搖 如圖9,△ABC≌△AEF,找出圖中相等的邊、相等的角.
變式2?搖?搖如圖10,△ABC≌△DEF,求證:BD=AE.
變式3?搖 如圖11,△ABC≌△BAF,求證:AF∥BC,AC∥BF.
設計意圖?搖 找出運用旋轉變換得到的兩個全等三角形中的對應元素,將圖8中的△AEF繼續(xù)繞點A旋轉得到圖9,將圖9沿著AB方向向下平移得到圖10,將圖10繼續(xù)沿著AB方向向下平移,得到圖11. 在這一組圖形中,由尋找對應線段、對應角開始,到尋找相等的邊、相等的角,最后到運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質證明線段相等、角相等,循序漸進地從圖形的識別過渡到圖形的證明.
4. 教學環(huán)節(jié)四:課堂小結,遷移練習
(1)本課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疑惑?
設計意圖?搖?搖從知識、技能、情感等多方面對本課進行總結,回顧本課知識要領,引導學生逐步掌握學習數(shù)學的方法:既要具有獨立思考、操作的能力,也要養(yǎng)成合作學習的良好習慣,在數(shù)學學習中品味快樂.
(2)做一組遷移練習題.
必做題?搖(1)如圖12,△ABC≌△ADE,若∠D=45°,∠C=75°,則∠DAE=______.
(2)如圖13,△ABD≌△CDB,若AB=4,AD=5,BD=6,則BC=______,CD=______.
選做題?搖?搖如圖14,△ABE和△ADC是△ABC分別沿著AB,AC邊翻折得到的,若∠BAC ∶ ∠ABC ∶ ∠ACB=28 ∶ 5 ∶ 3,求∠EFC的度數(shù).
設計意圖?搖 運用分層作業(yè)形式,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
課例立意的進一步解讀
1. 深刻理解教學內(nèi)容,明確課時教學目標、重點與難點
全等三角形是初中幾何的核心內(nèi)容,“上承”幾何基本概念,“下接”特殊幾何圖形性質的探究,又與尺規(guī)作圖緊密相連. 基于對幾何內(nèi)容的深刻理解,我們將課時教學目標確定為:理解全等三角形及相關概念,能夠從圖形中尋找全等三角形,探索并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質,能夠利用性質解決簡單的問題;在探索全等三角形性質的過程中,體會研究問題的方法,感受圖形變化的途徑;通過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觀察發(fā)現(xiàn),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是探索全等三角形的性質,教學難點是能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質解決簡單的問題,要求學生會確定全等三角形的對應元素,并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質.
2. 預設教學互動,促進師生對話
本節(jié)課由學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圖形引入,以學生自主探索、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為主,讓學生擔任課堂的主人,經(jīng)歷數(shù)學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過程. 通過幾何圖形的平移、翻折、旋轉三種基本全等變換,和學生一起體驗全等變換的過程,并研究圖中相等的量,讓學生懂得追根溯源學習知識. 通過復雜幾何圖形的研究,掌握基本圖形,能為后續(xù)學習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課堂上,筆者鼓勵學生到黑板上找圖片中的全等形,到講臺上展示自己通過全等變換得到的兩個全等三角形,筆者還投影展示了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以激勵學生在課堂上認真思考、積極發(fā)言,并對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生給予大力表揚,讓學生在數(shù)學課堂中快樂成長,愛上數(shù)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