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從篳路藍縷到音樂盛事
——中央音樂學院北京國際室內樂音樂節(jié)掠影

2018-01-24 22:09:33段召旭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2018年1期
關鍵詞:中央音樂學院室內樂音樂節(jié)

段召旭

近年來,由于對美育的迫切需要、古典音樂的普及和音樂演出市場的繁榮,由音樂會、比賽、大師課等活動組成的各類“音樂節(jié)”被大量引入到國內。但是縱覽這些“盛會”,實則多是以商業(yè)利益為主要目標。透過古典音樂“繁榮”的市場表象會發(fā)現(xiàn),真正高質量的、能讓專業(yè)與業(yè)余音樂學習者都能從中獲益、且具有持續(xù)性發(fā)展動力的音樂節(jié),其實仍屬稀缺。而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自2008年創(chuàng)辦至今,已舉辦十屆的中央音樂學院北京國際室內樂音樂節(jié),以高度的專業(yè)視角和開闊的國際視野,每年都為專業(yè)音樂工作者及廣大愛樂者奉獻著一場藝術盛宴。

室內樂藝術是歐洲古典音樂的精髓之一,中央音樂學院北京國際室內樂音樂節(jié)在創(chuàng)辦之初,面臨國內還未形成體系化的室內樂教學以及受眾寥寥的局面,敢于舉辦這樣的音樂節(jié),并在日臻成熟的過程中不斷給予參與者學術滋養(yǎng),體現(xiàn)出了主辦者卓越的學術品位和開闊的學術視野。北京國際室內樂音樂節(jié)的創(chuàng)始人兼藝術總監(jiān)、施坦威藝術家、中央音樂學院由熹教授就是一位這樣的學者。多年在國外的留學及演出生涯,使得作為獨奏家的她,深切地體會到鋼琴演奏與室內樂之間密不可分的“黏合劑”般的關系,并意識到室內樂這種既可視為大型交響樂的“縮寫體”、又可看作獨奏作品“放大體”的藝術作品形式,實際上應該成為每位音樂學習者的必修課;而諸多音樂大師也都在室內樂創(chuàng)作這一領域留下了大量不朽佳作,因此室內樂也應該是大眾欣賞活動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強烈的藝術使命感讓由熹萌生了發(fā)起一個融室內樂與鋼琴藝術于一爐的室內樂音樂節(jié)的想法,并于2008年成功舉辦了第一屆“中央音樂學院北京國際室內樂音樂節(jié)”。

十年來,北京國際室內樂音樂節(jié)一直秉承為學生打造自己的演出平臺,著力推動國內室內樂教學發(fā)展與革新的初衷,致力于搭建中國最優(yōu)秀、最年輕的藝術家交流平臺,并為表演專業(yè)新秀和作曲專業(yè)學生提供登臺演出和新作品演出的機會。正是出于這一目的,“琴緣·明日之星”(Enchanted)音樂會系列應運而生,并成為音樂節(jié)一項持續(xù)性的特色品牌項目。每年“琴緣”音樂會的演奏人員包括來自中央音樂學院附小、附中、大學的獲獎學生與青年教師,他們在演出中形成多樣的組合,選擇各個時期、各種風格的曲目,在充分展示技藝水平的同時,又兼顧了教學相長。

在展示青少年學生學習成果這一層面上,“小荷青青——童聲合唱團與民樂隊專場音樂會”是2017年第十屆室內樂音樂節(jié)的一次新嘗試。由陳冰擔任指揮和總監(jiān)、中央音樂學院附中民樂學科學生組成的中央音樂學院少年民族管弦樂團,為觀眾帶來了常平的《青春之舞》、王丹紅的《云想花想》、吳華改編的《夜深沉》和李濱揚的《空中花園》(由孫晶編配的民樂版)。這些作品的風格內涵和音響形式十分多樣,全方位地展示了這支樂團極高的藝術水準。演出當晚與他們同臺的有馬向華、戴亞、江洋、邸琳、喬佳等眾多名家,少年民族管弦樂團的孩子們沒有表現(xiàn)出絲毫的稚嫩,而是與這些實力雄厚的藝術家們相得益彰,共同展現(xiàn)出中央音樂學院民樂教學多年積累的創(chuàng)作、表演成果。

扶助當代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為優(yōu)秀作曲家的新作提供演出平臺,為音樂生活呈現(xiàn)經典、現(xiàn)代、跨界的多元樣態(tài),也是國際室內樂音樂節(jié)的重要使命之一。自音樂節(jié)創(chuàng)辦以來,上演了葉小鋼、譚盾、郭文景、唐建平、楊勇、賈國平、李濱揚、向民、徐之彤、常平、陳泳綱、高平、杜詠等當代作曲家的數十首新作,這其中的許多作品,后來被多次搬上國內外的舞臺。近幾屆還出現(xiàn)了專門為音樂節(jié)而創(chuàng)作的委約作品,參演藝術家們成功完成了這些作品的世界首演。

在這種創(chuàng)新理念下,第十屆北京國際室內樂音樂節(jié)開幕式音樂會“紫氣東來·中國原創(chuàng)、經典作品專場音樂會——謹以此獻給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淋漓盡致地呈現(xiàn)了音樂節(jié)多年來在“中西合璧”室內樂樂器組合形式上的探索。本場音樂會中有三部基于這一理念的委約作品:劉暢的《墨蘭幽香——為琵琶與弦樂四重奏而作》,其音響構成建立在作為核心的琵琶與弦樂四重奏的音色對比和聲部間的融合與交接上,在審美和表現(xiàn)形式上均實現(xiàn)了“中西合璧”;李博禪的《絲路拾光——為二胡、琵琶、大提琴和鋼琴而作》以極大的想象力發(fā)揮出了四件個性迥異的樂器各自的音響特點,并在整體音響上實現(xiàn)了堪稱完美的均衡效果;杜詠的《無境Ⅲ純真年代——為箏與大提琴而作的二重協(xié)奏曲》則嘗試通過樂器間的碰撞與和鳴表現(xiàn)“人與道的沖突與和諧”*見音樂會曲目介紹手冊。,以此來表達人與道的統(tǒng)一方為理想中的“無境”之境。開幕式音樂會上另外三首中國作曲家的新近作品,均以豐富、拓展器樂組合方式和音響效果為創(chuàng)作思維:李濱揚的《弦月清輝——為曲笛、琵琶和箏而作》的音響呈現(xiàn)碎片化,大量留白和噪音的運用,透露出神秘的自然主義;江洋的《望山行路——為民族室內樂而作》植根于中國傳統(tǒng)音樂基因,在傳統(tǒng)中國音樂思維基礎上運用了適當的不協(xié)和音程來豐富和聲色彩和旋律色調;開幕式最后一部作品,葉小鋼的《羊卓雍措——為室內樂隊而作》,以10件樂器的編制展現(xiàn)了西藏自然風光恢弘的視覺意象。

每年受北京國際室內樂音樂節(jié)邀請來舉行大師班、開辦專場音樂會的藝術家,均為聞名遐邇的國際大師。他們或往來于頂級音樂廳表演、或為國際知名唱片廠牌錄音、或在一流音樂學院任教??v觀十年來音樂節(jié)邀請的五十余位大師名單,真可謂是星光熠熠。

如在2009年,受邀在第二屆音樂節(jié)上舉辦大師課的匈牙利著名鋼琴家、指揮家托馬斯·瓦薩利(Tamas Vasary)。作為20世紀最杰出的鋼琴大師之一,世界頂級唱片廠牌“德國留聲機”(Deutsche Grammophon)為托馬斯·瓦薩里發(fā)行了20多張唱片,這個數量對于任何一位音樂家來說都是至高的榮譽。同時,執(zhí)棒柏林愛樂交響樂團、紐約愛樂交響樂團、倫敦交響樂團等十余個世界一流樂團的傳奇指揮經歷,也讓廣大愛樂人為他的藝術成就所折服。

大師課當天,瓦薩利如期而至。在一段不算短的“開場白”中,他談到自己的演奏觀、藝術觀,更直言不諱地談及身上的病痛和各種經歷。隨后的大師課上,瓦薩利更是在鍵盤上展示了他的“真知灼見”。比如對于琴凳高低問題,許多鋼琴老師都有不同的“清規(guī)戒律”,而瓦薩利本人的琴凳就十分有趣,需要用木塊把一個普通琴凳墊起來才行。而對于琴凳應該高些還是低些的問題,他表示,坐著舒服才是最重要的。大概出于瓦薩利是匈牙利人的考慮,來上課的中央音樂學院學生演奏的基本都是匈牙利作曲家的曲目,有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死之舞(獨奏版)》、巴托克的《奏鳴曲》等。大師對于學生演奏的精彩之處不吝贊美,更鼓勵優(yōu)秀學生應該去沖擊國際大賽。在授課過程中,瓦薩利對于作品中的休止符、歌唱性和“音符后面的意思”等問題的獨到見解都給了現(xiàn)場師生極大的啟發(fā)。

在對國際大師的邀約中,還有一個一直令音樂節(jié)感到驕傲的經歷?,F(xiàn)今已94歲高齡的美國鋼琴大師普萊斯勒(Menahem Pressler),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中國樂迷的愛戴。在現(xiàn)場感受大師的演奏風采,已經成為專業(yè)音樂人士以及發(fā)燒友的夙愿。然而近幾年,普萊斯勒預期在中國舉行的幾場音樂會,都在最后關頭因種種原因取消未能成行,令樂迷為大師可能今生都不會與中國音樂舞臺結緣而感到萬分遺憾。其實,早在2010年的第三屆北京國際室內樂音樂節(jié),就邀請到了普萊斯勒來演奏!那個激動人心的時刻發(fā)生在2010年10月14日晚上的中山音樂堂,在一首莫扎特《狄多的仁慈》序曲之后,普萊斯勒為觀眾演奏了莫扎特第17鋼琴協(xié)奏曲和貝多芬第4鋼琴協(xié)奏曲兩部作品。當時演出反響之熱烈自不必說,以今時今日視之,這場音樂會則更顯得意義非凡,體現(xiàn)出音樂節(jié)策劃的獨具慧眼和國際視野。

在剛剛結束的第十屆音樂節(jié)的閉幕式上,主辦方邀請了2000年肖邦國際鋼琴大賽的第三名、2005年范·克萊本國際鋼琴比賽的金獎獲得者、著名鋼琴家科布林(Alexander Yevgenyevich Kobrin)來擔綱演奏拉赫瑪尼諾夫《第三鋼琴協(xié)奏曲》,由中央音樂學院交響樂團協(xié)奏。當晚,這部協(xié)奏曲在演奏家和樂團的配合下得到了完美呈現(xiàn),令中央音樂學院歌劇音樂廳的觀眾們沸騰不已,也為本屆音樂界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除了陣容華麗的大師班之外,每年北京國際室內樂音樂節(jié)還會邀請一批國內優(yōu)秀的中青年音樂學者、音樂家來舉辦講座或演出。這些名家大多都有著自己較為獨特的研究領域和演奏心得,并在音樂節(jié)上為觀眾無私地展示自己的學術成果。眾所周知,音樂是一門與表演實踐息息相關的藝術,要想真正了解一部音樂作品、并將之傳達給別人,很多時候真的是“絕知此事須躬行”,需要通過親身表演和研習才能做得到。然而許多從事音樂表演實踐的藝術家沉浸在對樂器本身的操作之中、不愿或不善溝通,導致向大眾傳播音樂的話語權經常落入非專業(yè)人士之手。由于缺乏音樂表演實踐、對技術積累不足,因而在對作曲家和音樂作品的講解中,有可能會出現(xiàn)刻意回避對作品細節(jié)和操作技術層面的論述,過分夸大音樂與哲學、宗教、文學、歷史之間的聯(lián)系,過度解析音樂中精神性的部分,最終的效果就是以抽象解讀抽象,始終游離于音樂理解的核心之外。而曾在北京國際室內樂音樂節(jié)“專家講座”板塊中登場的許多中青年音樂家,都曾專注于對某一位作曲家的作品進行研究和演奏、將之搬上舞臺或錄制音像制品,可謂是“在樂器上實踐,在樂器下思索”。因此當他們在音樂節(jié)上講解起其人其作的時候,既有理論高度,又能在展示作品的細節(jié)和幽微之處,對作曲家實現(xiàn)其表現(xiàn)意圖的具體手法進行清晰展示,從而讓觀眾能夠極為有效地深入了解音樂內涵。比如2017年音樂節(jié)邀請到的國內首位錄制全套貝多芬弦樂四重奏的小提琴演奏家楊戈芳、與梅西安的音樂結下不解之緣的鋼琴家秦川教授、國內首位以專場音樂會形式演奏全套斯克里亞賓奏鳴曲的鋼琴家陳韻劼等,就都在各自的講座中生動地為觀眾闡述了這些作品的藝術精髓。

北京國際室內樂音樂節(jié)還有一個非常特別的部分,就是廣邀在音樂史、演奏史上曾經縱橫樂壇的老藝術家來“現(xiàn)身說法”,讓年輕學子獲得直接的學習體驗,從而實現(xiàn)真正的藝術傳承。這來自于藝術總監(jiān)由熹教授的“音樂活化石”理念,她認為音樂的“一脈相承”說起來簡單,而實際上并不是那么容易,很多知識通過書本的感知畢竟是有限的、缺少溫度的。當那些曾是音樂史事件親歷者的前輩泰斗出現(xiàn)在眼前,將自己的所見所感娓娓道來,那份感動和啟迪,是每一位有幸到場的觀眾非常難得的人生體驗。

在這個單元中最令人難以忘懷的,是鋼琴家周廣仁先生在2016年第九屆北京國際室內樂音樂節(jié)上所做的講座。生于20世紀20年代的周先生,可以說見證了中國鋼琴事業(yè)從無到有的發(fā)展歷程,并已成為中國近代鋼琴音樂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平日里為人低調的周先生,也很少接受講座或大師課的邀約,因此當講座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全院師生的翹首期盼。講座中,周先生從自己獨特身世談起,說到在上海時先后師從多位中外鋼琴教師的學琴經歷。從這些教師身上,周先生吸收到了多方面的學養(yǎng):有演奏法方面的、有教學方法上的、有教材使用上的、甚至還有室內樂演奏方面的……聽完周先生的講述會感到,那個特殊的年代反而給了她博采眾家之長的學習機遇。作為歷史親歷者,周先生真切地看到了祖國翻天覆地的變化、看到了人民生活水平的巨大提高和中國鋼琴事業(yè)突飛猛進的發(fā)展,從講座中,可以深深感受到周先生對于祖國的一片赤子之心。最后,她深情地說:“我感謝國家對我的培養(yǎng),所以我的理想就是一定要好好發(fā)展中國鋼琴事業(yè),中國一定會成為第一!”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正是在這樣的理想激勵下,周先生參與創(chuàng)辦了中國第一所社會鋼琴學校、中國最早的鋼琴考級體系和中國國際鋼琴比賽,并在社會上產生了深遠影響。然而,集無數盛名于一身的周先生本人卻無比平和謙遜,在講座中,多次表示自己并不是什么泰斗,只是幸運。

另一場令人印象深刻的“音樂活化石”系列活動,是七十多歲的石叔誠老師在2017年第十屆音樂節(jié)上,所做的關于中國鋼琴音樂發(fā)展歷程的講座。石老師是具有鋼琴演奏、鋼琴創(chuàng)作和指揮三重身份的樂壇常青樹,曾參與了《黃河》鋼琴協(xié)奏曲的創(chuàng)作。不論從演奏還是創(chuàng)作,石老師都曾與中國鋼琴藝術的發(fā)展風雨同舟。講座開始,石老師就提出了一個十分發(fā)人深省的關于中國鋼琴作品定義的問題:究竟什么是中國鋼琴作品?是指由中國人寫的還是具有中國風格的鋼琴作品?是應該以國別還是作曲家來劃分鋼琴作品?接著石老師就以其特有的坦率、詼諧聊起了自己所經歷過的中國鋼琴音樂創(chuàng)作在特定時代所發(fā)生的那些往事,聊起自己與《紅色娘子軍》《黃河》鋼琴協(xié)奏曲等作品別樣的情感聯(lián)系。期間不斷引發(fā)觀眾會心的笑聲,而當聽到《黃河》大合唱在當年竟然是反動的、禁唱的,觀眾不禁又暗暗驚訝。石老師繼而分析了特殊的政治背景對中國鋼琴音樂發(fā)展的消極和積極因素,引人深思。石老師認為,中國作品并不像有些人說的那樣“太少了”,作曲家寫的作品比鋼琴家寫的作品“經彈”,在中國作品的彈法上實際和彈外國作品沒有什么兩樣……字字珠璣都閃爍著一位演奏家睿智的思辨精神。石老師還談到,自己在學習和演奏中國鋼琴作品時,一點不比外國作品“省心”,只有這樣才能把中國作品彈得有說服力。最令觀眾感到驚喜的是,室內樂音樂節(jié)的忠實觀眾周廣仁先生也在現(xiàn)場,并接受石老師邀請欣然上臺對中國鋼琴作品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令講座氣氛達到了高潮!

可以看出,北京國際室內樂音樂節(jié)對于業(yè)界“大師”“泰斗”的邀約,絕不僅僅是簡單請來裝點門面,而是在深入了解每位藝術家的特點、研究領域和研究成果之后,找到最適合的切入點,確定講座或演奏會的主題,讓藝術家展示出自己最高的學術成就。能做到這一點實屬不易,這對于音樂節(jié)主辦者的藝術造詣和學術眼光有著極高的要求。

如今的北京國際室內樂音樂節(jié),已經從十年前音樂會不足三場、講座不足五場、每場觀眾不足百人的篳路藍縷之態(tài)發(fā)展為一票難求、場場爆滿、吸引了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和音樂頻道逐年對演出盛況進行轉播報道的文化現(xiàn)象和音樂品牌。音樂節(jié)一路走來,先后舉辦了60余場音樂會、30余場講座、230余課時大師課和三屆室內樂比賽。這其中的亮點難以悉數,筆者的寥寥幾千字只能是掛一漏萬、管中窺豹。相信往屆音樂節(jié)的精彩瞬間已經永遠地留在了每一位觀眾的記憶中,期待在未來的日子里,北京國際室內樂音樂節(jié)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喜悅和感動!

猜你喜歡
中央音樂學院室內樂音樂節(jié)
以《進步日報》看中央音樂學院初創(chuàng)歷史原貌
當代民族室內樂創(chuàng)作在音響上的新探索
中國音樂學(2020年2期)2020-12-14 03:07:34
中央音樂學院2020年新年音樂會
中央音樂學院·延安“10·15”藝術節(jié)
音樂節(jié)
小太陽畫報(2019年5期)2019-06-25 10:56:04
內蒙古自治區(qū)第六屆室內樂比賽成功舉辦
草原歌聲(2018年4期)2018-04-04 05:19:34
內蒙古自治區(qū)第六屆室內樂比賽圓滿落幕
草原歌聲(2018年4期)2018-04-04 05:19:30
早期——文藝復興時期小號的演奏和室內樂發(fā)展
北方音樂(2017年4期)2017-05-04 03:39:57
《走近音樂的世界》系列之三 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告訴你 藝術讓人學會感受幸福
風采童裝(2017年12期)2017-04-27 02:21:41
Hello音樂節(jié)!活力穿搭show不停
都市麗人(2016年7期)2016-08-03 10:01:40
东阳市| 商洛市| 罗平县| 莱西市| 明星| 阜南县| 宽甸| 阜阳市| 潜江市| 嘉黎县| 迁安市| 新乡市| 商河县| 临城县| 崇文区| 寿光市| 新宁县| 油尖旺区| 搜索| 尼勒克县| 汤原县| 沽源县| 区。| 威宁| 平远县| 扎鲁特旗| 城步| 南江县| 襄垣县| 德江县| 偏关县| 永安市| 澎湖县| 长宁县| 东城区| 长汀县| 汕尾市| 丹巴县| 梧州市| 南昌市| 沁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