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 賈林祥
摘 要: 賦能既是一個過程又是一個目標。個人層面的賦能即心理賦能,它包括個體對自我的認知、對社會環(huán)境的分析理解、相信自己有改變所處環(huán)境的能力,并且付出行動對環(huán)境施加控制、影響社會政策、努力實現(xiàn)目標。心理賦能有助于培養(yǎng)青少年的批判思維和批判意識,使其形成準確的自我角色定位,增強對生活的控制感,減少越軌行為等。盡管目前對青少年心理賦能的實證研究較少,但是已有研究證明心理賦能可提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
關鍵詞: 社區(qū)心理學;賦能;心理賦能;控制感
中圖分類號:B84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1-7836(2018)11-0098-04
近年來,隨著社區(qū)心理學研究的興起,對賦能(empowerment)的研究逐漸深入和擴展開來。賦能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個人、組織和社區(qū)三個方面,個人層面的賦能即心理賦能(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心理賦能主要包括個人能力的信念(自我效能)、對社會政治環(huán)境的分析理解以及施加控制的努力(心理控制),明確完成目標的成功因素(積極歸因)并付出行動努力實現(xiàn)目標(結果預期)[1]。本文擬在對心理賦能這一社區(qū)心理學核心概念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青少年心理賦能及其策略等,旨在引起社會各界關注青少年心理賦能,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一、賦能及心理賦能的內(nèi)涵
目前,國內(nèi)外學者對賦能的內(nèi)涵尚未達成共識。Solomon(1976)認為,賦能是一個“減少無能感”的過程,通過發(fā)掘“無能者”的權能障礙,協(xié)助他們消除非直接權能障礙的效果與直接權能障礙的運作[2]。Rappaport(1984、1987)指出,賦能是通過民眾、組織和社區(qū)掌控其事物的一種過程,一種機制[3—4]。Torre(1985)認為,賦能是一個過程,通過這個過程,人們變得夠強壯而足以去參與影響他們生活的事件與機構,并分享在這些事件與機構的控制下他們所發(fā)生的改變[5]。Swift和Levin(1987)認為,賦能是一種精神狀態(tài)、一種對權力的再分配、一個過程以及一個目標。
由此可以看出賦能是一個多水平的概念,不僅強調(diào)自上而下的權力授予或者上級對下級的放權,而且更加強調(diào)的是自下而上的主動參與、主動索取等。比如,一個組織可能會賦能于一個小團隊,讓他們做日常決策,這即為自上而下的賦能。再比如,一個人越來越懷疑傳統(tǒng)權威,反對不公正,并愿意更多地主動參與,這即為自下而上的賦能[6]。只有上級選擇釋放自己的部分權力,讓個體或者小組織進行日常基本決策,并且參與到一個更大的團體或者組織中,努力地掌控自己的日常生活及命運,達到二者的交互融合,才能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賦能。
賦能同時還是一個多層次的概念,個人、組織和社區(qū)都可以賦能。個人層面的賦能即把個人的控制感、對生活的積極態(tài)度和對社會政治環(huán)境的批判意識整合在一起;組織層面的賦能旨在通過有效的資源競爭、與其他組織的合作或者擴大組織影響力來提高組織的有效性和成員的技能,促進成員的相互支持從而影響組織的變化;社區(qū)層面的賦能指的是人們在有組織的工作環(huán)境中一起工作,從而提高他們的集體生活質量,增強個體與社區(qū)組織的聯(lián)結[4]。賦能是一個復雜而矛盾的現(xiàn)象,這就是為什么人們在特定環(huán)境中使用該術語并且要在具體的維度、環(huán)境、條件、價值觀、期望和時間框架上進行闡明的重要原因。
個人層面的賦能,就是心理賦能。Kieffer(1984)研究了社區(qū)積極分子中的心理賦能問題,認為他們的心理賦能在經(jīng)歷了進入、提高、合并和承諾四個階段之后,便能形成相應的“參與能力”[7]。Zimmerman(1986)認為,心理賦能指的是自己有能力做決定并控制自己的生活,與自我效能的含義大同小異,皆強調(diào)自我能力的發(fā)展,使之具有覺察到的控制感以及能力,可以使一個人充滿活力,促進個人成長[8]。1995年,Zimmerman進一步指出,心理賦能是一種建構過程,將個人的優(yōu)勢和能力、自然形成的助人體系和主動行為與參與社會政策和社會改革的主動性聯(lián)系起來[9]。陳永勝、王琪等人(2010)結合中國國情對心理賦能的含義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解釋,同時對其進行了規(guī)范化、操作化的界定,認為心理賦能的要素主要包含參與能力的自我評價、基于變革的批評傾向和參與動機的主動調(diào)控[10]。
我們認為,心理賦能是指個人在特定環(huán)境中對自我能力的認知及對社會政治環(huán)境的分析理解(自我效能)、對環(huán)境施加控制和影響社會政策的努力(心理控制)、明確完成目標的成功因素(積極歸因)并付出行動努力實現(xiàn)目標(結果預期)。
二、青少年的心理賦能
青少年應有自己的角色定位和身份認同,應注重培養(yǎng)自我價值和自我效能感。缺乏有意義的角色定位可能會導致青少年產(chǎn)生越軌行為,難以與家庭、學校等主要活動場所形成積極的聯(lián)系,從而影響其健康發(fā)展。減少“無角色”是一個支持青少年參與的活動,可為青少年提供有意義的參與角色的機會,增強其對生活的控制感并獲得賦能感。Chinman和Linney (1998)認為,青少年發(fā)展中的諸多理論,如身份發(fā)展、無角色、社會控制等都涉及到賦能理論,賦能過程對于青少年積極探索周邊環(huán)境、形成適切的社會認知都有重要的影響[11]。
青少年階段是個體自我意識發(fā)展最為重要的階段,這一階段的青少年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獨立意識和獨立活動能力,渴望獲得并行使自我主導的權能,即他們在心理上極為渴望能被賦能,以便進行自我決定。但由于他們還未實質性獨立,認知水平和知識廣度有限,社會、學校和家庭也不可能將自我決斷的權能完全交由青少年個體。因此,青少年的心理賦能要在社區(qū)監(jiān)控下從社會制度、人際支持、個體心理三個方面來進行。
1.社會制度方面
隨著社區(qū)心理學對社區(qū)內(nèi)涵和外延研究的擴大,學校也被看作是一個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yǎng)青少年學生的社區(qū),教育是學校社區(qū)中青少年的主導性活動;而社會制度則可保障青少年公平地接受教育,只有通過社會制度的賦能,青少年才能真正獲得主動權、支配權、自主權。在實際生活中,青少年的心理賦能需要科學合理的引導,這就需要我們在科學理念和相關理論的指導下草擬制定相關的措施,來指導青少年的心理賦能[12]。在社區(qū)中,我們要有意識地給青少年賦能,強化他們在社區(qū)中的作用和地位,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主體地位,不斷擴大自己的自主權。Trickett等人(1991)的研究發(fā)現(xiàn),如果允許學生在學校社區(qū)中創(chuàng)建自己的教育課程并將其納入?yún)⑴c式治理結構,那么白人學生比黑人學生可開發(fā)更多的社區(qū)課程,可更多地參與治理,這主要是由原有社會制度導致的白人和黑人學生之間的歷史文化差異所導致的[13]。
2.人際支持方面
賦能是一個需要時間和互動的動態(tài)發(fā)展過程,無能則表明青少年與社區(qū)互動失敗或者無法持續(xù)互動。所以,在青少年賦能的過程中,家人、朋友、教師、團體、組織等要盡可能地提供支持,支持性的環(huán)境可以給青少年賦能營造一種良性互動的氛圍,讓青少年有信心、有激情、持續(xù)地在自己社區(qū)中獲取賦能[14]。Itzhaky和York(2003)不僅探尋了社會支持對心理賦能的影響,而且考察了個人的親戚、朋友的支持同心理賦能的關系,結果證實無論是何種形式的社會支持,都能有效促進心理賦能[15]。
3.個體心理方面
個體的心理賦能包含兩個重要的方面,一個是權能意識,另一個是主體意識。權能意識是青少年對賦能的初步認識,這是青少年在心理層面對賦能的追求和認可,是青少年的一項基本社會權利;主體意識是青少年在社區(qū)參與過程中形成的自主、自助觀念和選擇與決策意識[16]。心理賦能的目標是增加價值感、自我效能感和控制感。個體心理賦能可以增強自我效能感,形成自我賦能觀念。個體的心理賦能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層面:第一層面是青少年對自身的認知和調(diào)適,第二層面具體體現(xiàn)在青少年對人際關系的正確認識以及對人際關系間的有效處理,第三層面是青少年對社區(qū)生活、政治生活的深入了解以及自身對兩方面的影響[16]。
三、青少年心理賦能的策略
青少年心理賦能的目的在于降低無助感,提高自我掌控能力,減少越軌行為的發(fā)生。個體心理賦能可以幫助青少年更加全面地了解成人角色,使其意識到自己是一個有著自主意識的獨立個體。青少年心理賦能著重于意識的提升和批判性思維的建立。因此,青少年心理賦能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實施:
1.意識層面
要對青少年進行心理賦能,首先應該從意識層面下手,強調(diào)青少年意識的覺醒,使青少年能夠通過意識去改變他們對事物原有的認知、態(tài)度,引導他們的價值觀,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其主動察覺到自身是以一個獨立能動的主體存在的,并不是被外物所操控的客體,從而積極找尋解決問題的方法、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途徑等[16]。
為此,我們可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加強宣傳教育,二是喚醒青少年的自我意識。宣傳教育可以積極引導青少年廣泛而深刻地認識心理賦能,從而增強賦能意識,獲得自主感;也可以讓家長、學校以及社會認識到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的迫切需要,增加社會各界對青少年心理賦能的關注,為青少年心理賦能營造良好的社會文化氛圍,逐步喚醒青少年想要獲得心理賦能的自我意識。一旦喚醒青少年的自我意識,他們將不再需要來自外界的督導,而是可以自主參與社區(qū)生活并獲取與自身相關的資源和利益。徐慶輝(2011)在對廣州城市青少年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青少年公民意識的覺醒更多地體現(xiàn)在對權利意識的覺醒,表現(xiàn)出對涉及自身利益和公共利益的事件和現(xiàn)象會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展現(xiàn)出已有的社會認知和價值標準 [17]。由此看來,意識覺醒是青少年心理賦能的首要策略。
2.行為層面
行為層面的策略主要強調(diào)的是參與過程,Zimmerman(1988)對大學生群體和社區(qū)居民進行了長時間的研究,發(fā)現(xiàn)了發(fā)展賦能的一個重要機制,也就是社區(qū)的決策通過青少年自身的參與可以對其產(chǎn)生影響[18],參與過程強調(diào)兩個方面:一是通過外界引導,青少年的被動參與過程;二是青少年個體的自覺主動參與過程。
社區(qū)和學校要進行有效的引導,通過舉辦各式各樣的活動吸引青少年參與社區(qū)活動,使他們在各種活動中充分認識自己,在互動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特長領域,從而達到樹立自信之目的。自覺參與社區(qū)活動,積極探索周圍環(huán)境,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求公正解決問題,這就是一個主動參與的賦能過程。
姚進忠等人(2012)認為,賦能最終要落實到社會參與上[19],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拉近人際距離,提高賦能水平。只有鼓勵青少年參與社區(qū)活動,才能真正從行動上實現(xiàn)賦能的意義。
3.支持層面
青少年心理賦能策略中的社會支持主要強調(diào)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青少年對社會支持的感知能力,另一方面是外界對青少年提供的支持,父母、同學和朋友是青少年主要的社會支持來源。只有通過社會支持滿足青少年基本的歸屬感,才能使青少年從心理上得到認可,從而發(fā)揮其潛能。青少年不僅是社會支持的接受者,而且還是社會支持、社會資源的重要傳遞者。運用社會支持策略,可以幫助青少年正確地看待自己、看待社會,平等地對待身邊人,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
研究發(fā)現(xiàn),沉迷于通過手機網(wǎng)絡與他人進行互動交流的青少年,往往在現(xiàn)實生活中缺少足夠的關注和關愛,缺乏認同感和歸宿感。通過網(wǎng)絡互動,能夠減輕他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孤立無助感,獲得相應的成就感和安全感,進而彌補他們因缺少必要的社會支持產(chǎn)生心理不適的空缺[20]。
雖然具有較多社會支持的青少年也有可能沉溺于網(wǎng)絡交流,但是相對來說,社會支持不足的青少年更容易陷入網(wǎng)絡世界無法自拔。嚴標賓(2003)發(fā)現(xiàn),不同來源的社會支持能夠緩解個體在交往過程中由于壓力和不滿對主觀幸福感造成的傷害,從而間接影響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21]。因此,社會支持在青少年探索社會以及爭取切身權益的過程中具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對青少年進行心理賦能的過程中,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喚醒青少年的權利意識,為心理賦能打下基礎,其次要積極引導青少年參與社區(qū)活動,并提供各種社會支持,以確保青少年心理賦能的順利進行。
四、心理賦能對青少年健康發(fā)展的啟示
雖然對心理賦能影響結果的實證研究較少,但是心理賦能所產(chǎn)生的積極結果是毋庸置疑的。已有研究表明,心理賦能可提升人們的心理健康水平。Chavis和Wandersman(1990)的研究表明,雖然人們參與的團體在變革中沒有取得真正的成功,但他們?nèi)匀豢赡馨l(fā)展更大的控制感[22]。Zimmerman(1995)認為,青少年心理賦能可以幫助青少年了解成人角色[9]。陶志瓊(1996)認為,賦能是培養(yǎng)學生主體精神的途徑,可以激發(fā)學生的主人翁精神,培養(yǎng)順境不驕傲自滿,逆境不卑不亢的精神境界[23]。徐勝等人(2010)的研究發(fā)現(xiàn),心理賦能可以提高青少年障礙者的自我決定能力[24]。趙宗孝(2010)認為,“賦能”的核心在于讓學生通過批判性研究而獲得一種被稱為全新的“權力認識能力”[25]。因此,在青少年心理賦能的過程中,不要害怕賦能失敗帶來的傷害,因為即使賦能失敗,青少年仍然可以體驗到主動爭取賦能的樂趣。
1.批判意識是青少年健康發(fā)展的關鍵
批判意識是指主體在反思的基礎上進行的自覺性與能動性的思維活動。批判意識是賦能的核心,賦能就是通過創(chuàng)造集體批判意識來實現(xiàn)的。當代青少年在社會中處于對知識、對社會甚至對自我本身的“無能”狀態(tài),批判意識就是讓青少年擺脫這種狀態(tài),成為“有權”探索、“有權”質疑、“有權”發(fā)言的主動者。具有批判意識的青少年往往非常樂于探索和觀察周圍世界,認識和發(fā)現(xiàn)自己的力量并探索它們在世界上存在的方式和價值。具有批判意識的青少年不會滿足于固有模式,他們充滿了使命感與責任感,同時又充滿了憂患意識,他們以社會為審視對象,通過反思—質疑—駁斥而提出建設性的新觀念,從而達到更合理、更完美的境界[26]。
2.角色感和控制感會減少青少年越軌行為的發(fā)生
越軌行為的發(fā)生很大程度上是青少年自我角色不清,對生活沒有控制感和責任感,為了自我存在的價值或者吸引他人的注意力而產(chǎn)生的行為[27]。缺乏有意義的角色定位會導致青少年產(chǎn)生越軌行為,而“無能”則會使青少年失去對美好生活的感知,難以體會自身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從而失去生活的價值和意義,反而更容易產(chǎn)生越軌行為。青少年心理賦能有助于降低青少年的無助感,提高其對自我生活的掌控能力,減少越軌行為的發(fā)生。
3.心理賦能可以增強青少年自我決定的能力
自我決定是個體在充分了解自己和正確評價環(huán)境信息的基礎上,對行動做出自由選擇和裁決。青少年自我決定建立在對自身的認知和調(diào)試、對人際關系的正確認識和有效處理以及對周圍環(huán)境(社區(qū)環(huán)境、政治環(huán)境等)的深入了解的基礎之上[28]。賦能實際上是為了方便自我決定。在生活中,青少年之所以可以自我決定,是因為他們所處的人際關系和社會關系賦予了他們相應的權能。
青少年心理賦能對青少年健康發(fā)展的積極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青少年心理賦能的過程中,家庭、學校和社區(qū)應承擔其應有的責任,為青少年心理賦能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以使青少年順利實現(xiàn)心理賦能,并得到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陳曉娟.城市居民心理賦權水平的干預研究[D].金華:浙江師范大學,2012.
[2]王慧娟.增權:一個理論綜述[J].長沙民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4):20—23.
[3]Rappaport J. Studies in empowerment: Introduction to the issue[J].Prevention in Human Services, 1984(3):1—7.
[4]Rappaport J. Terms of empowerment/exemplars of prevention: Toward a theory for community psychological[J].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987(15):117—148.
[5]付再學.增權:老年服務工作新理念[J].黑龍江社會科學,2008(2):164—167.
[6]詹姆士·H.道爾頓,等.社區(qū)心理學——聯(lián)結個體和社區(qū)[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7]Kieffer C.H. Citizen empowerment: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J].Prevention in Human Services, 1984(3):9—36.
[8]Zimmerman M.A. Citizen participation, perceive control, and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J].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 1986.
[9]Zimmerman M.A.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Issue and illustration[J].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995,23(5):581—600.
[10] 王琪.城市居民心理賦權:結構與測量[D].金華:浙江師范大學,2010.
[11]Chinman M.J. & Linney J.A. Toward a model of adolescent empowerment: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evidence[J].Journal of Primary Prevention, 1998,18(4):393—413.
[12]蓋青.賦權視角下城市社區(qū)服務政策研究[D].楊凌: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5.
[13]Trickett E.J., Schmid K.D. & Leone P.E. The social ecology of adolescents receiving special education services: School and interpersonal contexts[J].Monograph in Behavioral Disorders, 1991(14):76—84.
[14]沈黎,汪光珩.青少年社會支持研究綜述[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3):22—25.
[15]Itzhaky H., York A.S. Leadership competence and political control: The influential factors[J].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003,31(4):371—381.
[16]郭靜.社區(qū)心理學視角下城市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研究[D].新鄉(xiāng):河南師范大學,2014.
[17]徐慶輝.城市青少年公民意識的覺醒與引導——以廣州為例[J].學理論,2011(26):33—34.
[18]Zimmerman M.A. & Rappaport J. Citizen, participation, perceived control, and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J].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988(16):725—750.
[19]姚進忠,巨東紅.立體賦權:農(nóng)村留守兒童社會支持網(wǎng)絡的建構[J].當代青年研究,2012(12):25—30.
[20]姜永志,白曉麗.大學生手機互聯(lián)網(wǎng)依賴對疏離感的影響:社會支持系統(tǒng)的作用[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14(5):540—549.
[21]嚴標賓,鄭雪,邱林.社會支持對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影響[J].應用心理學,2003(4):22—28.
[22]Chavis D.M. and Wandersman A. Sense of community in the urban environment: a catalyst for participation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J].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990(18):55—82.
[23]陶志瓊.授權——培養(yǎng)學生主體精神的途徑[J].教育評論,1996(6):16—17.
[24]徐勝,張福娟.美國殘障人士自我決定研究及對我國的啟示[J].心理科學,2010(1):235—237+228.
[25]趙宗孝.學生成為批判性研究者:賦權和教師的教學傳奇[J].高等理科教育,2010(3):27—31.
[26]孟娟,張登巧.論學生批判意識的缺失與對策[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3):118—121.
[27]賈林祥.社會控制視野下的青少年生命意義教育[J].心理學探新,2016(5):392—396.
[28]劉海燕,閆榮雙,郭德俊.認知動機理論的新進展——自我決定論[J].心理科學,2003(6):1115—1116.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the Healthy Growth of Teenagers
LI Ting-ting, JIA Lin-xiang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221116, China)
Abstract: Empowerment is both a process and a goal. The empowerment of the individual level is the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which includes the individuals understanding of the self, the analysis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social environment, the ability to change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action to control the environment, the impact of social policy, and the effort to achieve the goals.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can help train adolescents critical thinking and critical consciousness, so that it can form an accurate self-role positioning, enhance the sense of control of life, and reduce deviant behavior. Although there are few empirical studies on the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of adolescents,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can improve the mental health of adolescents.
Key words: community psychology; empowerment;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sense of contr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