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幼兒來說,學習是一種模糊抽象的意識形態(tài),他們無法做到像成人一樣去解讀教授者傳遞的理論知識。因此,針對幼兒教育的特殊性,目前我國大多實行集體教學活動模式,而且從實際情況來看,集體教學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幼兒園集體教學不僅有助于幼兒啟蒙教育,還能夠提升教師的專業(yè)技能,促進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改善教學質(zhì)量。本文將從四川省綿陽市少年宮幼兒園目前開展集體教學活動的現(xiàn)象中總結(jié)分析,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為幼兒教學活動提出一些關(guān)鍵措施。
關(guān)鍵詞:幼兒教育;集體教學;有效措施
一、 引言
在當前社會,集體教學活動作為幼兒園教學的主要方式之一,不僅要讓幼兒掌握簡單的知識,更重要的是鍛煉和培養(yǎng)他們的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嘗試讓他們掌握一些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從而提高幼兒集體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完成教育目標,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然而,由于教師專業(yè)能力不強、教學方向出現(xiàn)偏差等原因,降低了集體教學活動的效率。針對這樣的情況,本文認為急需找準問題所在,改變策略,進而保障幼兒集體教學活動的有效和發(fā)展。
二、 現(xiàn)狀分析
(一) 教師專業(yè)技能不強
教師作為集體教學活動的主導者,必須要有強大的專業(yè)教學能力,否則很難展開有效的教學活動。然而,在當今的幼兒教育環(huán)境中,教師專業(yè)能力的不足仍舊是阻礙集體教學活動有效進行的嚴重問題之一。幼兒的學習過程是其性格和人格養(yǎng)成的初級階段,他們的心智發(fā)育尚不健全,控制能力弱,但又存在模仿能力強和極具依賴性等特點,因此特別需要教師去做正確的示范和引導。但是在教師隊伍中,也有一些綜合素質(zhì)不高、教育知識有限且對幼兒心理不重視的人,他們的錯誤教導會對幼兒教學產(chǎn)生嚴重的影響,甚至阻礙幼兒的健康成長。
(二) 不重視非智力因素
在幼兒園的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往往非常急于看到自身的教學成果,因此對幼兒的智力方面要求頗高,常言道顧此失彼,因為過于專注提升幼兒的能力,所以并不會重視乃至忽視幼兒的其他方面發(fā)展。例如,對幼兒在集體教學活動中的情感體驗、心理素質(zhì)建設(shè)、興趣開發(fā)等重視程度嚴重不足,導致幼兒在教學活動的實踐中無法得到充分而全面的鍛煉。此外,教師對幼兒情感、情緒和心理的感知程度不足,會直接影響幼兒的心理健康發(fā)展。立足長遠來說,這樣的方式不僅無法滿足當今的社會形勢和社會要求,也不夠科學,甚至無法保證集體教學活動的有效。
(三) 思維引導缺失
在幼兒園的集體教學過程中,“問答”是二者溝通交流的主要方式。通過教師有效的提問,幼兒來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并作出自己的回答,進而保證二者間良好的互動,保證幼兒教學的有效性,因此提問的質(zhì)量是集體教學活動水平的重要體現(xiàn)。然而,在目前的幼兒教學中,部分教師的提問缺乏技巧,甚至會問出一些過于簡單的程式化、單一化的問題,無法對幼兒的思維引導發(fā)揮作用。例如,有教師會直接問:“小朋友們,你們說這樣對不對?”這種單一的無效提問,會嚴重阻礙幼兒思維的發(fā)散,對幼兒形成邏輯思維能力有重大影響。
三、 改善措施
(一) 明確教學目標
在幼兒園開展集體教育之前,教師首先要明確本次教學的目標任務,即通過組織本次的集體教學活動幼兒會學習哪種技巧,能夠發(fā)展幼兒的哪一方面智力或情感,本次采取的教學方式是否具有可行性和針對性等。例如,四川省綿陽市少年宮幼兒園教師在開展一次“火災安全教育”集體活動時,就將目標制定為:讓幼兒學會最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識,如發(fā)現(xiàn)火災時應該怎么做,火警電話是多少,如何求救,如何自救等。在活動過程中,通過知識教育、模擬演習相配合的形式培養(yǎng)幼兒的實踐能力,使其樹立消防安全意識,掌握基礎(chǔ)的消防常識。
(二) 面向整體教學,加強非智力教育
幼兒集體教學活動的開展,需要教師設(shè)計出既能夠面向所有孩子,又能夠滿足個性發(fā)展,既能夠保證智力教育,又能夠強化非智力方向全面提高的活動形式。依舊以四川省綿陽市少年宮幼兒園為例,教師借更換墻飾開展集體教學活動,讓幼兒也參與到布置中來。這一過程不僅組織了所有孩子,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但又會要求每個孩子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提出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個性。在這個活動中,教師以正確的引導,讓幼兒去積極地思考、分析和研究事物本質(zhì),通過非智力因素加強集體教學活動的有效性,進而促進幼兒綜合素質(zhì)的整體提升。
(三) 提升教師能力,優(yōu)化教學方式
在集體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的專業(yè)能力是極其重要的一方面,提升教師的專業(yè)能力有助于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的有效進行,因此需要幼兒園在平時對教師展開培訓和考核,針對幼兒實際情況組織教研討論活動,提升教學技能,優(yōu)化教學方式,讓幼兒能夠更加快速地學習和記憶知識,強化幼兒的心理體驗。
四、 結(jié)束語
幼兒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的各種能力尚在養(yǎng)成階段,因此在幼兒的集體教學活動當中,必須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和手段。作為教學活動的主導者,教師必須就幼兒教育過程中產(chǎn)生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思考,尋找有效的解決方式,并且針對幼兒的實際情況,采取因地制宜的教育形式。此外,教師更應不間斷地修習提升自我的專業(yè)能力,重視幼兒的非智力因素教育,進而保證教學活動的有效性,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蔡定梅.關(guān)于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有效教學的反思[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6(26).
[2]胡冬美.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探討[J].青春歲月,2017(26).
[3]劉子涓.新時代背景下對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的重新審視[J].學前教育研究,2017(11).
[4]陳思宇.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的師幼互動[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5(1).
作者簡介:
雷麗,四川省綿陽市,綿陽市少年宮長虹世紀城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