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惠華
摘 要:新課程要求以學生為主,重視三維目標的落實,構建快樂課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課堂教學追求社會化、人性化教育,那么如何構建高效快樂語文課堂?著重從“激趣導入—師生關系—靈活教學”三個方面加以闡述。
關鍵詞:中學語文;傳統(tǒng)模式;快樂課堂
一、中學語文傳統(tǒng)教學模式
傳統(tǒng)的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是以語文教師為中心,一張嘴、一支粉筆、滿堂講,學生被動記。這種課堂沉悶低效,學生厭學情緒與日俱增,因此傳統(tǒng)教學模式已不適應新形勢的發(fā)展。教學新模式的出現(xiàn)才能有效提高課堂效率,構建快樂課堂。
二、快樂課堂
新型課堂模式:“三四五”模式
“三”指課堂教學三步驟:課前預習、課內探究、課后拓展延伸?!八摹敝刚n堂教學四個基本環(huán)節(jié):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精講點撥、有效練習。“五”指五種基本課型:閱讀教學、寫作評講課、測試講評課、專題復習課、專題探究課。在課堂上教師充當了以下角色:導演、舵手、記者、主持人、裁判員。如何才能做好角色,提高課堂效率,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內容。
1.激趣導入
良好的開端就是成功的一半。結合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談談幾種學生喜歡的導入方法。
(1)媒體導入法
根據(jù)課文內容巧妙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形象生動的情景,調動學生多種感官,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如《旅鼠》導入新課時,我下載央視的《人與自然》《旅鼠》通過視頻及解說將旅鼠的外形、習性有聲有色,有動有靜地再現(xiàn)在學生眼前。看完視頻后,我再根據(jù)課程要求提問,這樣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2)音樂導入法
音樂能使人獲得比其他藝術形式更直接、更豐富、更生動的感受。如《金色花》導入時,播放《媽媽的吻》我告訴學生這首許多年前的歌曲,今天聽來依然動聽,你們能聽出歌中蘊含的情感?借助音樂吸引孩子,讓他們快速進入課文的氛圍置身于相應的情境中,去感知作者所要寫的內容、表達的情感。所以說“善于始者,成功已半”。
除了以上兩種之外還有“圖文導入法”“直接提問法”“名言引入法”“故事導入法”“創(chuàng)設情境法”“收集資料導入法”“討論交流導入法”等等。
2.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1)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自主性、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樹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發(fā)展的主體、是未來的主人”的學生觀,教師的教育活動要始終以學生發(fā)展為起點,以學生發(fā)展為歸宿,真正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學生”。在上課時,有時學生對問題的看法不一,只要言之有理,我都給予鼓勵,這樣有助于孩子的發(fā)散思維訓練。
(2)信任學生,敢于放手
有些課型通過學習,還可以拓展延伸,例如排成課本劇,放手去讓孩子當導演、編劇、演員、劇務人員、化妝師……只要充分信任孩子,放手讓他們去鍛煉去發(fā)揮,你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如《鄒忌諷齊王納諫》孩子們排成課本劇,不僅吃透教材,理解內容,把握人物,還能加入現(xiàn)代元素選秀節(jié)目,古為今用,融會貫通,精彩紛呈。
(3)民主、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
教師要由教學的操作者、主宰者變?yōu)橐龑д?、激發(fā)者、組織者。這種師生會成為學習、探究、發(fā)展的伙伴,要多給學生一些思考、討論的時間、實踐活動的空間,多一些個性的張揚,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
3.靈活的教學方法
(1)講授法
很多教師都采用這種方法,其缺點會出現(xiàn)“滿堂灌”“學生被動聽”的局面。我稍微改變一下方式,學生借助參考書先預習,上課由學生來講、來分析,其他人也可以反駁他,提出自己的看法,而我從中穿插點撥,這樣既保留這種課型的優(yōu)點又改正缺點。
(2)討論法
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全班或小組為單位,圍繞教材的中心問題,各抒己見,通過討論或辯論活動,其優(yōu)點在于全員參與,可以培養(yǎng)合作精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獨立性,這也是平時教學過程中經(jīng)常采用的方法。
(3)表演法
這種教學方法視教材而定,有的可以改編成課本劇、小品。也可以舉辦朗誦會、演講賽。如《鄒忌諷齊王納諫》《變色龍》《木蘭詩》等等就可編排課本劇,還可以排練小品,選取身邊的題材如《上學了》《軍訓》《瞧!我們》等等都是孩子們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演得活靈活現(xiàn)。
還有問題探究法、讀書指導法、自主學習法、美文欣賞法、參觀教學法、練習法等等,只要合理科學地選擇和有效運用教學方法,教師能在新課程理念下熟練把握各種方法的特征,盡量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優(yōu)化組合,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
總之,理想的語文課堂應當是快樂的,在這樣的課堂上,師生們在平等互信的基礎上傳播知識傳遞情感,進行心靈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在這樣的課堂上,教師心中有學生,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體和伙伴;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心中有老師,把老師當成良師益友;在溝通、在交流、在合作、在對話,師生彼此敞開心扉,產(chǎn)生共鳴。
參考文獻:
[1]郭云祥.傳統(tǒng)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弊端、根源與對策研究[J].遼寧師范大學,2008.
[2]劉曉東.中學語文教學模式[J].中小學教育,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