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香+李廷賢
摘 要:著名教育家贊可夫說:“我們要努力使學習充滿無拘無束的氣氛,使兒童和教師在課堂上能夠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這樣良好的教學氣氛,那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不可能發(fā)揮作用?!?/p>
關鍵詞:激發(fā);興趣;克服;厭學;鑰匙
一、 引言
那么怎樣才能造就如此和諧的教學氣氛,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呢?筆者認為:可從以下方面著手:
二、 用誘導激發(fā)學生“樂學激情”
巧妙的誘導是激發(fā)學生積極情緒的絕佳手段。在授課時,教師適當?shù)厥褂眠@一手段可以更好地發(fā)掘學生的心理潛能,使他們更快形成探索精神,由最初的興趣萌芽狀態(tài)進入主動探索、理解新知識的階段。如在教學《Where is my schoolbag?》時,我通過Are you a tidy student?Did you lost something?等問題調查學生是否愛整潔,是否有找不到自己東西或是丟失物品的經(jīng)歷。孩子們紛紛舉手,爭先恐后地回答我提出的問題,然后我話鋒一轉,點出課題,這節(jié)課孩子們聽得認真,學得扎實,很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三、 分層激發(fā),梯次展開,使學生“善學”
學生的學習基礎、思維模式各有不同,在對待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情緒上,應該采取“分層激發(fā),梯次展開”的策略,讓學生自己展開思維加工。因此,就要求教師的教授方法要與時俱進。全國名師丁帆老師在教學《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 Section B時,他沒有按照常規(guī)的教學法進行授課。而是他自己先把整篇短文泛讀了一遍,接著出示問題,并且問題的設計特別精當,難度逐漸加大。這樣的問題設計,很有梯度,既能照顧“學困生”,又能滿足成績較好的學生的需求。所以,我認為:就一節(jié)課而言,課前,可根據(jù)教學內容,由學生進行課前幾分鐘英語會話練習,自由演講,自由談論,自由歌唱,從而活躍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完成教學前的預熱活動。另外,英文歌曲、短片等也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課上,丁帆老師根據(jù)教學內容,課前播放了一段關于《米老鼠與唐老鴨》的視頻,然后由該視頻設計了許多能夠吸引學生們的問題;接著引導孩子們互相交流,引發(fā)他們思考,最終很好地解決了老師提出的若干問題,教學效果異常的好。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能照本宣科,要善于用教室的人和物、直觀的教具,如圖片、掛圖、播放視頻等設置情景。這樣學生才印象深刻,學得才有趣,掌握才準確。學生才會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四、 關注全體學生
在課堂上,教師更應關注基礎差的學生,讓他重拾起學習信心。不能只關注個別或小部分優(yōu)秀學生,更要想想那些“丑小鴨”,他們?yōu)槭裁磿小皢栴}”,這些“問題”是如何產(chǎn)生的,難道和我們教師沒有一點關系嗎?我們又該怎樣解決這些“問題”呢?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表明:人的需要有先后順序和高低層次之分。當?shù)蛯哟蔚男枨蠡镜玫綕M足后,就會產(chǎn)生高一層次的需求。孩子們更是如此。因此,在課堂中,教師要看到教室的每個角落,對孩子們一定要一視同仁,愛“天鵝”,更要愛“丑小鴨”。尤其是那些“問題”學生,他們生性敏感,比較自卑,但內心深處渴望被關愛、被關注的需求更強人一等。所以,作為教師的我們,不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中,應更多的關心他們,關愛他們,及時發(fā)現(xiàn)他們的問題所在,讓他們意識到老師并沒有放棄他們,而是期待他們的改變,看到他們的進步。當然,如果一時效果不明顯,也不要急躁、生氣?!皢栴}學生”的轉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轉化過程中,還可能會出現(xiàn)故態(tài)復萌,這是一種正常的現(xiàn)象。老師必須遵循教育規(guī)律,點滴抓、抓點滴,因勢利導,使“問題學生”保持不斷前進的勢頭。
五、 創(chuàng)造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興趣
想要學好英語,良好的學習氛圍不可或缺。實際生活中很難讓學生在英語的氛圍中練習,所以教師要努力在課堂之上營造一種學習英語的氣氛和環(huán)境,讓學生身臨其境,通過一系列的課外活動,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勁頭和興趣,也讓他們在學習之中感到了快樂,樂趣之中學到了知識,一舉兩得。例如在《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一課中,可以利用教師的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現(xiàn)豐富多彩的球類運動,分別對它們進行講解和說明,然后讓學生對球類進行自我理解的敘述和概括,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的總結概括能力,也提高了他們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是綜合的鍛煉。同時還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角色扮演、故事敘述等等多種形式,刺激學生的興趣點,讓教材不再死板,讓學生學到樂趣,如此這般,教學效果自然就好了。
再如在教學《This is my sister.》這節(jié)課時,課前我讓學生自己畫圖設計自認為比較滿意的全家福,然后在圖的下面配上要表達的單詞、音標以及句子,并在課堂上展開評比。孩子們特別期待,非常樂意完成我布置給他們的學習任務,并且期待自己的作品得到同學和老師的肯定和贊揚。在授課時,我指名讓孩子們拿出他們的“杰作”,并且用This is my father.This is my mother.That is your daughter.等練習造句。孩子們踴躍參加,積極表現(xiàn)。之后全班評比勝出者。如此教學,能大大激發(fā)他們學英語的興趣。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通過這些方法,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 幫助后進生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一個班級總體成績的好壞,絕大部分是由“后進生”決定的。如何有效地轉化后進生,讓他們變得主動、自主地學習尤為重要。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努力找到一條有效的、科學的轉化“后進生”的方法。我認為:就是要強化他們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改變不良的學習習慣。要想使他們完成轉變,只有不斷強化良好行為習慣,使之成為后進生自然而然的行為動作。
七、 總結
總而言之,我們作為老師要以學生為本,多從他們的角度來思考問題,讓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克服學習之中的心理障礙,同時改進和改變教育教學的方法,讓學生可以真正的寓教于樂,這樣才能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對于學習英語有了興趣,能有所學,有所得,不斷地提升自身各項能力,這是我們最終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賈麗艷.SPSS統(tǒng)計分析標準教程[M].人民郵電出版社,2010.
[2]鄧濤主編.新課程與教師素質發(fā)展[M].北京出版社,2005.
作者簡介:
高春香,甘肅省武威市,甘肅省古浪縣黑松驛初級中學;
李廷賢,甘肅省武威市,甘肅省古浪縣城關第三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