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耀,張 蔚,趙 欣(鄂州職業(yè)大學建筑工程學院,湖北 鄂州 436000)
“因材施教”—孔子《論語·為政》。指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出發(fā),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差別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發(fā)展。
建筑手繪技能和建筑歷史的技能一直是建筑學(本科)傳統(tǒng)核心課程,起源于建筑學專業(yè)的初始階段,即古羅馬奧古斯都統(tǒng)治時期,維特魯威在他的《建筑十書》里就闡述了其重要意義,在文藝復習時期,也就是建筑學專業(yè)正式形成階段,建筑手繪技能和建筑歷史的技能被正式確認為建筑學的主要核心技能點及課程,一直延續(xù)至今。在90年代以來,隨著計算機輔助技術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掀起反手繪,輕視建筑歷史的言論及小范圍波動,但很快發(fā)現其弊病,在建筑學發(fā)達國家很快又恢復了傳統(tǒng)課程的意義,同時也正確認識了計算機輔助設計的正確地位,兩者相輔相成,互相影響。在國內建筑學發(fā)達院校(老八校等)也認為兩者相輔相成,互相影響。這種正確的思想一直也是國內建筑學本科院校的主流思想,一直延續(xù)至今。
在建筑學??圃盒#ㄖO計專業(yè),據筆者初步調查,國內建筑學專科院校,由于學制較短,多數忽略建筑歷史與手繪的學習,也成一種普遍的現象,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原因是建筑史的學習較為枯燥,建筑學本科院校的建筑史教材有三本,分為一學年學習,專科院校在學時上和學生學習能力上與本科院校有較大差異,通常無法完成教學任務與目標,成為雞肋課程,但在實際的建筑設計業(yè)務中,建筑史知識的需求幾乎貫穿始終,從設計風格的參考,到與甲方的溝通,到與設計總監(jiān)的交流,同事的交流,簡單的說,能和客戶溝通,能和業(yè)內人士有共同語言。
反觀建筑手繪,由于容易出效果,容易教學,在建筑學的專科院校普遍相對重視,但是要警惕的是,很容易被認為是繪畫課,技法課,當然技法和美學也是手繪的核心技能,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手繪失去了載體,即為什么手繪?在計算機輔助設計之前,手繪和建筑史的學習是合二為一的,在當今的建筑學發(fā)達院校(老八校等)也是建筑史學習的重要部分。筆者的教研項目《手繪技能與建筑史教學核心技能點融匯研究》,主要目的在于重塑建筑手繪與建筑歷史課程學習的方式,主要的依據是??圃盒=ㄖO計專業(yè)的學時和學生學習能力的現狀條件,提出針對性的課程改革建議,進而為專科部分的建筑學教學提供參考依據,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建筑手繪課程核心技能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歸納:
1.透視和比例的把握:透視和比例的把握是建筑手繪的核心部分,透視錯誤會造成視覺上的錯誤,建筑設計專業(yè)的學生要熟練掌握,建筑設計專業(yè)要求的透視主要有一點透視,兩點透視,鳥瞰圖(包括軸測圖),這三種透視各有運用范圍,需要學生熟練掌握和互相切換,這需要系統(tǒng)的學習和一定強度的訓練;比例的把握也非常重要,這需要學生有較好的美學基礎,即素描和色彩的基礎,比例的把握需要長期的訓練,逐步提高學生的眼力和控制力。
2.色彩和質感的把握:這需要學生有較好的美學基礎,即素描和色彩的基礎,色彩和質感的把握需要長期的訓練,逐步提高學生的眼力和控制力。
3.細節(jié)的把握:這需要學生有綜合的素質,需要長期的訓練,逐步提高學生的眼力和動手能力。
建筑史課程核心技能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歸納:
1.主要歷史發(fā)展趨勢的把握:建筑歷史學習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要對建筑的歷史發(fā)展過程與趨勢有一個宏觀的把握,了解各個風格流派發(fā)展的源泉與背景,產生的社會原因,用來指導設計和理解設計。在學習過程中,重要歷史節(jié)點的學習,即重要建筑與規(guī)劃的學習起到重要的節(jié)點支撐作用,是建筑史學習的關鍵點。
2.重要歷史節(jié)點,即重要建筑與規(guī)劃的把握:重要建筑與規(guī)劃的學習,分為理論學習和設計分析兩方面,理論學習主要關注設計風格特點的提取,建筑師的思想與經歷;設計分析主要針對重要建筑與規(guī)劃的具體形式風格的分析,最重要的一個方法就是臨摹大師的方案,從平面圖,立面圖,透視圖及細節(jié)入手,這也是最傳統(tǒng)的方法,也是經過實踐檢驗最有效的方法,從臨摹到默畫,從中體會大師的設計思想。
從以上歸納可知,建筑手繪的核心技能點是根據已有建筑形體進行反復的臨摹與默畫,建筑史課程核心技能點是即重要建筑與規(guī)劃的把握,最重要的一個方法就是臨摹大師的方案,根據這一總結與歸納,筆者認為根據專科層次的建筑設計專業(yè)的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現有兩門課分開教學的弊端(存在問題里已經分析過)可以將建筑手繪與建筑史課程合二為一,以手繪為主要的形式進行建筑歷史的學習,雖然最后的結果必然會使建筑史課程的學習較為膚淺,但是會使學生多數掌握建筑發(fā)展趨勢的把握及重要建筑與規(guī)劃的把握,在高職高專注重專業(yè)實踐的大背景下,是可行的,是有必要的。
筆者作為建筑工程學院專業(yè)教師,在課改的背景下,結合以上原理對相關課程做了探討性的改革嘗試,具體如下:
建筑史課程根據重要的歷史節(jié)點分為若干項目,每個項目下分若干子項目,每個子項目是獨立的單元模塊,每個單元模塊有相應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素質目標,每個單元目標就是具體的重要建筑與規(guī)劃,學生的成果有具體的三大目標及具體的考核標準進行限制與考核(見表1)。(筆者通過了以戴士宏教授為主導的鄂州職業(yè)大學課改測試,以上思想源于戴士宏教授的課改思路)
表1 課程項目示例
圖1 多立克,愛奧尼柱式示例[1]
圖2 科林斯柱式示例[1]
以上表1為古希臘的建筑項目下屬的柱式任務的具體的能力目標,知識目標和考核任務,柱式是古希臘建筑的重要的基礎和知識點,多立克,愛奧尼和科林斯三種柱式是古希臘各種建筑的核心內容之一,在建筑史的學習中需要重點掌握的知識點;而在手繪課程中,如果要把古希臘建筑繪制的精確,神似,對三大柱式必須要具體而詳細的掌握,包括各個柱式的比例,柱頭,柱基之間的關系,這和建筑史的要求是相同的。能力目標中要求根據已有資料繪出三種柱式,就是要求學生根據課堂提供的資料精確和細致的繪制三大柱式,包括各個柱式的之間的比例,柱頭和柱基之間的差別和關系,通過能力目標的訓練進而實現知識目標的掌握,即掌握三種柱式的比例與細節(jié),為了鞏固能力目標和知識目標,要求課下默畫三種柱式作為考核任務,作為知識的鞏固。形成一個完整的學習單元,以手繪為訓練方式進而實現對建筑史核心點的掌握。
圖1,2為課堂教學用到的部分素材,首先簡單講解三大柱式來源與特點,激發(fā)學生興趣,然后提出繪制要求,要求學生在課堂完成,并及時輔導。學生通過課堂描繪,掌握了三大柱式的基本比例和樣式同時也訓練了手繪技能,當然,要達到理想的教學成果,必須在具體的能力目標和知識目標上更加合理的細化,這樣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此外,在課外的考核任務中,要求學生能默畫三種柱式,這樣,學生在反復的描繪與默化中將建筑史的核心技能點和手繪的核心技能點合二為一,形成綜合的能力,這也是筆者希望看到的,為以后的課程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建筑設計專業(yè)(建筑學??撇糠?通過這樣的嘗試性課程專題訓練,發(fā)現學生在手繪任務完成后能較為深刻的理解建筑史的各個知識點,并積累相關的手繪技法。比起傳統(tǒng)的建筑歷史教學,學生中有更多的學生能掌握教學目標規(guī)定的知識點,更多的學生愿意接受這樣的課程,有部分學生對建筑史的學習有更濃厚的興趣。更可貴的是,通過對那些不同時代、不同地點、不同風格和主題的建筑范例的臨摹繪制,學生們更加生動的掌握了重要的建筑史知識點,同時激發(fā)了對建筑史和手繪課程的學習興趣。實踐表明,建筑歷史同手繪課程作適當的整合,是可行而有明顯成效的。是真正能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
本文以鄂州職業(yè)大學建筑設計專業(yè)為例,通過分析手繪技能和建筑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手繪和建筑史課程的教學目標和要求以及??茖哟螌W生的學習特點,探討手繪技能與建筑史課程核心技能點的歸納與對接,重塑建筑手繪與建筑歷史課程學習的方式,提出針對性的課程改革建議,進而為??撇糠值慕ㄖW專業(yè)的建筑史和手繪課程教學提供參考依據,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1][英]克魯克香克. 弗萊切建筑史[M]. 知識產權出版社,1996.
[2]李曉峰.建筑設計與歷史課程教學整合的嘗試——傳統(tǒng)建筑意象設計教學[J].建筑學報,2003,(12):58-59.
[3]王蔚,嚴建偉.加強外國建筑史教學的目標性[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3):91-92.
[4]彭怒. 關于建筑歷史、歷史學理論中幾個基本問題的思考[J].建筑學報,2002,(6):62-64.
[5]陳惟. 復合型建筑設計人才培養(yǎng)中的中國建筑史教學改革[J].華中建筑, 2008 ,(07):209-210.
[6]邵鈳鈞.激發(fā)學習主觀能動性——外國建筑史教學方法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4,(21):35-37.
[7]陳薇. 意向設計:歷史作為一種思維模式[J].新建筑,1999,(2):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