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躍華
我是不大懂茶的。家里面母親愛喝茶,每天早上第一要事就是煮茶,喝罷再煮兩鍋,存在茶壺里,預備一天里隨時可以喝。有時候我回家口渴了,就倒出母親的茶來,咕嚕咕嚕灌上一杯。這種喝法,恐被風雅人譏為“牛飲”的。最好的喝法,大抵是知堂老人《喝茶》里面講的:
喝茶當于瓦屋紙窗之下,清泉綠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飲,得半日之閑,可抵十年的塵夢。
梁實秋先生也寫過同題文章,說,清茶最為風雅”,且言及“造訪知堂老人,主客相對總是有清茶一盂,淡淡的、澀澀的、綠綠的‘。此二公是民國名士,講求生活藝術,擅寫閑雅小品,凡事都能弄出些風情來,喝茶自然不在話下。
我家里以前常喝的是母親的“剁剁茶”,也叫姜茶,其基本煮法,要“三響”:先在明火上燒熱鐵茶鍋,后放老姜,用光潔硬朗的油茶樹千削制的.<7;字型茶剁剁在熱鍋里“啪啪啪”用力剁碎老姜;鍋熱姜香,再放清水,“吁——”一聲,茶鍋冒出微微白煙,有姜香撲鼻;再放一撮茶葉,放適量鹽,武火燒沸,茶水翻滾,微瀾騰躍如花,似雨漸瀝。待沸騰一小會兒,熄火,用三寸余扁木嵌入茶鍋柄,端起茶鍋,分斟入小白瓷杯(一鍋茶一般夠篩五六個半杯),其色紅里帶著亮黃,姜與茶混合的香隨升騰的熱氣四散開來。主客吹著熱茶,抿上一小口,香辣爽快,風味儼然。全州正宗姜茶,當推兩河、龍水兩個鄉(xiāng)鎮(zhèn)。兩河茶以茶葉多而濃著稱,外鄉(xiāng)人初嚷輒蹙眉曰“苦茶”;龍水茶則以姜多而辣為特色,每煮一兩鍋即加生姜小塊。上好生姜的產地,全州以石塘鎮(zhèn)為代表。煮姜茶的茶葉最好是茶樹上相對老而厚實一點的茶葉,以便經得起多次剁煮。少時我在家鄉(xiāng)兩河所見,凡生日宴請,親客往來,必先茶后酒,更碟換盞輪番上陣。吾鄉(xiāng)有“寧可一日無飯,不可一日無茶”的俗話,清晨下地回來總要煮上幾鍋喝了再吃早飯,即便農忙時節(jié),中午或晚間也得補缺。冬日雨天無事,鄰里鄉(xiāng)親串門,七姑八嬸叔伯爺們,不拘男女,坐下來就是剁茶喝,熱熱鬧鬧,一煮常是半天。
桂北地區(qū)冬春兩季多濕寒,有喝茶的傳統(tǒng)。全州的姜茶,灌陽、恭城的油茶,都有名氣,煮法配料又各自不一,但都以豐富精湛的佐茶小吃為特色。一頓茶下來,什么米花、米皮、煎餃、炒粉、船上糕、子耙把,逐一品嘗,味蕾過癮,腹中飽脹,勝過大餐。近十余年來,全州的茶市綜合了桂北各地的品種,茶的名目也多起來,姜茶、油茶、鳥茶、苦丁茶、紫蘇茶等,配水果雜食,一應俱全,茶客各取所好。每到華燈初上時,夜色下的濱江路及附近兩條街的小茶坊門面,友朋小聚,同事相慶,或閑暇散步之余,倚坐茶肆,熱茶上桌,茶食成碟,品茗啖食而神聊,當為一大樂事。
賈平凹先生說,我喜歡沿用古語:吃茶。一個“吃”字,加重了茶在生命中的重要性。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比之于酒,更為居家必需品。楊絳先生在一篇談茶的文章中提到,西方人初遇中國茶葉,烹煮后將水倒掉,加糖專食茶葉,蓋異邦不知茶葉為何物也。當然,也有的說泡煮后的茶葉其實也是一道養(yǎng)生好菜;嚼嚼茶葉,還可祛除口腔異味。而當代國人仍有此話柄:全州人結伴外出玉林等地務工,租住城中村,當地老嫗見全州人用帶來的茶鍋早晚都煮那紅黑相間的熱湯喝,大惑不解,遂拽一全州人低問:你們是不是得了同一種病,天天喝那一味中藥?
全州姜茶濃烈,且鍋鍋放鹽,對于體力勞動不多而“三高”不少的人,久坐辦公的人,不宜多喝?,F在大家多以清茶為主。暮春初夏時節(jié),邀伴進東山,逛了一圈澄碧幽長的盤龍湖,帶著湖光山色的自然之氣,在白竹村山路邊的茶園,吃農家飯,品瑤鄉(xiāng)云霧茶。茶園主人沏來春茶,明前,雨前,叫我們品辨。兩種茶先后入口之后,雖嘗出味道有差異,但對明前、雨前的名目一時實難分辨。明前茶,采于清明前(清明前一日為寒食節(jié),古人又稱“火前茶”。春茶細分,有“社前茶”“火前茶”和“雨前茶”三種),芽葉細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因數量有限,尤為珍稀;雨前茶采于清明后谷雨前,芽葉生長期較快,內含物較豐富,香氣揚、味微苦,滋味鮮濃而耐泡。明前、雨前,蘊含了一冬的霧靄霜雪,為茶中極品與上品。座談品茗,角落的音響里有絲竹之音,窗外的茶園嘉木成行,春光煦風漏進來,綠意盎然,愜意盎然。至此,可以味到知堂老人所云“得半日之閑,可抵十年的塵夢”果言不虛。
中國名茶多矣,家鄉(xiāng)茶雖名不見經傳,也自有清爽悠長余味。鄙人曾受友人之托,為茶道活動寫過一個《桂北茶賦》,不妨錄之,供方家一笑:
楚南桂北,五嶺橫亙。靈山嘉木,雨露垂珠。東君送暖,厚土滋養(yǎng)?;蒿L和暢,幽發(fā)清芳。日月菁華,天外仙芽。
清明谷雨,手把鮮綠;俏影村姑,衣袂輕舞。山鄉(xiāng)薄霧,青天白鷺;琴茶詩畫,輕歌飛度。花葉相持,落英繽紛玉盞里;春潮帶雨,三才化育甘露美。長亭柳依依,朝雨浥輕塵;陽關復三疊,煙云一徑深。小橋畫舫,汲水作哺,滌杯掇案,窗明幾凈;沸水歡騰,復綻云霞,澤明色郁,味醇韻深。弦樂清平,香茗細沏,余味隱隱,雅趣橫生。
是茶也,解凡俗之困乏,養(yǎng)居士之心性,參佛家之禪理,發(fā)騷客之幽思。弦上渭城聆知己,杯中龍珠悟天機。品茶低語,人海漫途;物與神合,益愛益美。和敬清寂,佳人君子。
因為有茶有茗者,才有老舍先生的《茶館》名劇,才有阿慶嫂唱出“壘起七星灶,銅壺煮三江……人一走,茶就涼”這一段詞曲俱佳的經典。唐時盧全的一段《七碗茶歌》,夠千年后的人還記得到他。陸羽的十章《茶經》,到現在,不知是否還有茶人的諷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