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
摘要:本文深入研究了讀寫結合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有效運用,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希望對同仁起到借鑒作用,進而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 ? 閱讀教學 ? 讀寫結合教學法
在現階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較差。教師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將讀寫結合教學法引入閱讀教學中,提高自身對讀寫結合教學法的理解與認識,并在實際教學中結合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靈活運用,以激發(fā)學生閱讀與寫作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
在學生完成教學閱讀的任務與目標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與之密切相關的寫作任務,積極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有感而發(fā),將自己的真實情感表達出來。這種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不再畏懼寫作,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寫作熱情。同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分享自己的作品,加強師生間的交流。
如在教學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桂林山水》時,教師首先讓學生初次試讀課文,使學生全面把握課文內容;接著,教師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讓學生體會其中的情感;最后,教師帶領學生再次閱讀,引導學生分析文章的結構與內容。講解完畢課文后,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麗景色,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分享自己曾經游玩過的景點,并按照“總-分-總”的結構,進行景物描寫,注重情感的表述。這樣,不僅使學生更好地掌握了課文結構及內容,還使學生寫出自己喜歡的美景,進而促使學生真正喜歡上寫作。
二、積累豐富的寫作經驗
小學生記“流水賬”的現象比較嚴重,同時也缺乏真摯的情感。長此以往,不利于學生積累寫作經驗,還會使學生厭惡寫作?!白魑脑从谏睿指哂谏睢?,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讀寫結合教學法,讓學生通過閱讀感受文章的情感,進而體驗情感、獲得相應的情感。同時,教師可引導學生把這些情感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主動寫進日記,使日記中的故事飽含情感,打動人心,大大改善學生的寫作習慣。
如在教學小學五年級下冊《白楊》時,筆者首先對白楊的描寫進行了分析和重點講解,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借白楊表明自己志向的情感;接著,教師可以讓學生回家后觀察一種植物,然后寫一篇關于“我最喜歡的植物”的日記。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還能讓學生將自身的情感以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進而豐富學生的寫作內容。
三、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
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時,教師不能一味地進行灌輸式講解,而要精巧地設計教學形式,使學生能夠切實理解課文內容。小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教師可以積極引導,不局限于固定思維,使學生能夠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為學生提供廣闊的思維空間。
如在教學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賣火柴的小女孩》時,教師首先講解課文,使學生體會到賣火柴的小女孩在舉杯共慶的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悲慘故事。之后在進行寫作練習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無限的想象力:“想象賣火柴的小女孩沒有凍死,而是去了另一個世界,那么在她身上會發(fā)生怎樣的故事呢?”這種利用學生想象力對課文進行續(xù)寫的教學方法能夠提高學生寫作的欲望。由于學生體會到了賣火柴的小女孩悲慘的生活與不幸的命運,有利于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描寫小女孩將來幸??鞓飞睿瑥亩岣邔W生的寫作能力和想象能力。
四、結語
總而言之,讀寫結合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它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引導學生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提高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還能夠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經驗,豐富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的作文充滿情感,進而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與寫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與寫作習慣,最終提高語文教學的綜合水平。
參考文獻:
[1]范元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法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3).
(作者單位:江西省萍鄉(xiāng)市蓮花縣六市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