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娥
(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內一科,河南 南陽 473000)
慢性心衰多發(fā)于老年人群,其發(fā)病率呈現(xiàn)逐年上升的趨勢,是由于心臟收縮或者舒張功能出現(xiàn)障礙所引發(fā)的疾病[1]。慢性心衰患者臨床癥狀不一,病程較長,嚴重影響到患者的日常生活[2]。本文主要對慢性心衰患者實施個性化心理護理結合健康教育干預對其生活質量的影響作分析,如下文。
選取在我院接受醫(yī)治的慢性心衰患者56例,排除患有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等疾病的患者。選取時間為2015年11月22日~2016年11月20日,根據(jù)其就診順序的差異對所有入選患者進行分組,28例慢性心衰患者為一組。
實驗組慢性心衰患者中,年齡處于43~82歲之間,年齡均值為(62.19±3.12)歲;其患者中,冠心病9例,心肌病4例,原發(fā)性高血壓8例,風濕性心臟病7例;男女比例為14/14。
對照組慢性心衰患者中,年齡處于45~80歲之間,年齡均值為(61.97±3.56)歲;其患者中,冠心病10例,心肌病3例,原發(fā)性高血壓7例,風濕性心臟病8例;男女比例為16/12。
2組慢性心衰患者均知情同意、自愿接受相關治療、護理干預。實驗組與對照組慢性心衰患者的一般資料無差異,P>0.05,可進行比較。
對照組慢性心衰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具體內容為:(1)給予患者講解長期用藥的重要性,使患者的用藥依從性得到提高。(2)告知患者長期用藥的注意事項以及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叮囑其按照醫(yī)囑用藥。(3)定期展開慢性心衰健康知識講座,提高患者對相關疾病知識的掌握,使其堅持接受治療,有助于提高慢性心衰患者的生活質量。
實驗組慢性心衰患者接受個性化心理護理結合健康教育進行干預,具體內容為:個性化心理護理:護理工作人員積極主動與患者進行友好的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耐心解答患者心中存在的疑慮,疏導其負性心理情緒,使患者能夠積極樂觀的接受治療,有助于患者病情提前康復,縮短住院時間,從而減輕了患者家庭的經濟支出。健康教育:干預方法同對照組慢性心衰患者。
對2組慢性心衰患者接受護理干預后的生活質量評分進行記錄分析。
對實驗組和對照組慢性心衰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使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其中,生活質量評分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若兩組數(shù)據(jù)之間P<0.05,則代表實驗組與對照組慢性心衰患者在生活質量方面,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組慢性心衰患者護理干預后的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物質功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如表1。
表1 兩組生活質量情況對比(±s,分)
表1 兩組生活質量情況對比(±s,分)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組別 n 時間 心理功能 軀體功能 物質功能 生活質量總評分實驗組 28 干預前 62.09±5.99 61.96±2.41 60.28±0.71 61.29±5.13干預后 78.52±8.26* 78.06±1.19* 79.52±0.63* 78.93±8.36*對照組 28 干預前 61.57±5.93 62.32±2.26 60.34±0.85 61.32±5.46干預后 68.65±7.21 67.35±0.97 68.01±0.56 68.47±7.29
慢性心衰疾病的臨床癥狀嚴重影響到患者的生活質量[3],在醫(yī)治過程中由于患者對自身疾病不夠了解,常常會發(fā)生擔心過度或者忽略自身癥狀的情況,造成嚴重的后果,不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復。個性化心理護理能夠更好的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以及存在的問題[4],并給予解決;良好的護患關系,疏導其不良情緒,有助于增加患者醫(yī)治的信心。健康教育的干預有助于患者及家屬對相關疾病知識的掌握,為不良反應情況的發(fā)生做好準備[5]。
研究結果得出:2組慢性心衰患者經過護理干預后,實驗組患者在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物質功能評分上均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慢性心衰患者接受個性化心理護理結合健康教育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使患者保持愉悅樂觀的心態(tài)接受醫(yī)治,對患者的病情康復起到促進作用,效果顯著。
[1]董 璠.個性化心理護理干預結合健康教育對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10(22):253-255.
[2]黃妙琴.6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調查及護理對策分析[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7,30(9):1384-1385.
[3]項穎卿,羅 萍,章國良,等.心理護理對慢性心力衰竭伴焦慮抑郁患者治療依從性和生存質量的影響[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4,30(2):307-308.
[4]王丹丹.心理護理對慢性心力衰竭伴焦慮抑郁患者治療依從性和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5,6(31):190-191.
[5]呂素潔,李金鋒,邢愛軍,等.心理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影響[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7,20(4):481-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