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英
(民和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婦科,青海 民和 810800)
宮頸癌是婦科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是危害女性健康、生命的主要疾病,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能夠顯著改善預后。目前宮頸癌篩查已經成為我國婦科臨床常見的篩查項目。TCT檢測是常用的宮頸癌篩查方法之一,是對宮頸細胞現(xiàn)狀的判斷,能夠發(fā)現(xiàn)癌前病變。高危HPV感染與宮頸癌的發(fā)生密切相關,因此HPV篩查也是目前臨床上宮頸癌的初篩方法之一。c-myc基因是一種可易位基因,可使細胞無限增生,與腫瘤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1]。本研究分析TCT、HPV檢測及c-myc基因檢測對宮頸癌篩查效果,現(xiàn)具體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我中心行婦科健康體檢者1526例為研究對象,年齡21~60歲,有性生活史3年,既往無陰道鏡宮頸活檢史,未行宮頸手術治療;排除妊娠期、哺乳期、月經期、子宮切除術史、女性生殖系統(tǒng)惡性腫瘤病史、確診為CIN患者。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行液基細胞學、HPV檢測及c-myc基因檢測,采集標本前24 h內禁止性生活、陰道沖洗、盆浴、陰道用藥;暴露宮頸,采集宮頸分泌物,用專用液基細胞學塑料毛刷取宮頸外口及宮頸管處脫落的細胞,標本置入含ThinPrep保存液專用瓶子保存。①TCT標本置入TCT處理器,行程序化處理,細胞學診斷根據The Bathesda system判定。②HPV檢測共檢測24種HPV,采用HC-2方法檢測。③c-myc基因檢測采用熒光原位雜交技術。1526例研究對象中,上述三種篩查方法任一一種為陽性者則進行陰道鏡下宮頸多點活檢計數(shù),判斷病理結果,并作為金標準,以上篩查均為我中心嚴格采樣后送金域完成[2]。
1.3 觀察指標:計算三種檢查方法的陽性率;TCT檢查結果與病理結果符合情況;TCT陽性時HPV結果與病理符合情況。三者聯(lián)合與病理結果符合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5.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TCT、HPV檢測及c-myc基因檢測與病理結果對照:①TCT結果與病理檢查結果對照,正常準確率為59.7%;其中CINⅠ準確率42.3%,CINⅡ準確率為25.7%,CINⅢ準確率為35.7%,癌的準確率為31.3%。②HPV感染結果與病理檢查結果對照,正常的準確率為52.1%,異常準確率為67.3%。③c-myc檢測結果與病理檢查結果對照,正常的準確率為92.4%,異常準確率為61.3%。
2.2 TCT、HPV檢測及c-myc基因檢測聯(lián)合檢測與病理結果符合率:病理結果為CINⅠ中,TCT、HPV、c-myc聯(lián)合檢測的符合率最高,與TCT、HPV相當,顯著高于TCT、c-myc聯(lián)合與HPV、c-myc聯(lián)合,對于CINⅡ、CINⅢ以及癌的篩查中TCT、HPV聯(lián)合與TCT、HPV、c-myc聯(lián)合篩查陽性率均達到了100%。
影響宮頸癌發(fā)病的因素包括婚育因素,病毒感染因素以及其他,其中HPV感染是宮頸癌的病因。多產與宮頸癌也具有密切的關系,分娩次數(shù)越多,宮頸癌的發(fā)病率越高。高危HPV感染是宮頸癌發(fā)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其中以16、18型與宮頸癌的發(fā)生關系最為密切[3]。其他病毒感染還有皰疹Ⅱ型病毒感染,在宮頸癌的發(fā)生中也有重要的作用,但目前來看其與宮頸癌的關系不如HPV與宮頸癌關系更為明確。HPV檢查是臨床宮頸癌篩查方法之一,但大多數(shù)HPV感染者并未發(fā)展為宮頸病變,存在篩查宮頸癌假陽性率較高的特點。TCT是對宮頸細胞現(xiàn)狀的判斷,價值是發(fā)現(xiàn)癌前病變,無創(chuàng)。TCT是目前臨床上最先進的一種宮頸細胞學檢查技術,明顯提高了宮頸異常細胞檢出率[4]。c-myc基因是較早發(fā)現(xiàn)的一組癌基因,其中c-myc擴增是宮頸癌發(fā)生發(fā)展的重要指標之一,該基因異常擴增,提示可能已經存在癌前病變,甚至是宮頸癌,需要進一步檢查明確診斷[5]。因此,臨床上聯(lián)合TCT與HPV檢測篩查宮頸癌是一種有效且經濟的一種篩查方法,對于有條件的患者可增加c-myc篩查以提高對CINⅠ的早期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