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小 力
趙尼在侯馬盟書中是最主要的誅討對象,出現(xiàn)多達200多次,“尼”字在盟書中字形如下*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編:《侯馬盟書》,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年,第304頁。:
第一種寫法出現(xiàn)最多,據(jù)整理者統(tǒng)計,共出現(xiàn)196次,其他寫法出現(xiàn)最多的也只有十多次,少的只出現(xiàn)一次,故第一種形體應(yīng)是此字的通行寫法。該字字形變化較多,學(xué)界的考釋意見頗不同,主要有釋“化”、“北”、“尼”、“弧/”諸說,新近又有釋“側(cè)”之說。
這個字也見于1977年河北平山縣戰(zhàn)國中山王墓所出銅器銘文:
在銘文中皆用為工匠之名。
釋“北”之說,由陳夢家提出*陳夢家:《東周盟誓與出土載書》,《考古》1966年第5期。,郭沫若后從之*郭沫若:《出土文物二三事》,《文物》1972年第3期。?!氨薄弊窒穸讼啾持?,二人形皆左右對稱,盟書之字大部分字形皆不從人,且左右不對稱,故釋“北”明顯有誤。
陽狐戈“陽狐”,地名。晉璽“命狐”,讀“令狐”,復(fù)姓。將上列從瓜之字所從瓜旁與盟書之字右半部分對比,可以看到,二者形體相同,故將盟書之字視作從“瓜”之字看似是十分合理的,且古文字中從尸、人、弓之字時有訛混*劉釗:《古文字構(gòu)形學(xué)》(修訂本),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339頁。,因此將盟書之字釋作“弧/”,從字形以及古文字演變的規(guī)律來看似乎十分合適。但這種釋法也是有缺陷的,上文提到,盟書之字以第一種寫法“”最多見,該字才是通行寫法,而該字左半部分并非從弓旁或人旁,乃是尸旁,如將右半部分視作“瓜”旁,則該字應(yīng)隸定作“”,而非“弧/”。右半部分雖然與“瓜”形相同,但也不能排除是“匕”加飾筆之形,且“”字不見于字書,故將右部視作“瓜”形并不合適,而且釋“弧/”之說未考慮到字形兩個偏旁左高右低的構(gòu)形特點,故此說并不可信。
在整理過程中我對這個字的各種寫法作了排比。排比的結(jié)果:如“北”字形即“”“”者七例;如“化”字形即“”“”者十八例;如“弜”字形即“”者四例;如“比”字形即“”者五例;如“”字形即“”者十例;如“尼”字形即“”者一百九十六例。從以上各種寫法的統(tǒng)計數(shù)字中看,如“尼”形者是普遍規(guī)律。正因為如此,我最后傾向隸定為“尼”字……當(dāng)我對“尼”字最后作隸定結(jié)論時曾經(jīng)考慮到另一方面的問題,即在侯馬盟書文字中,對左右邊旁相同之字是否存在著一種左高右低的習(xí)慣筆勢?如果是,那么仍不能排斥“北”字等可能性。因此,我從盟辭中的“”()字一例和“”(非)字二百九十九例來看,均無如“”(尼)字左高右低的顯明跡象。從而我認為這個字所以左高右低完全是字的結(jié)構(gòu)問題而不是筆勢問題。通過以上的考察進一步堅定了我對“尼”字的信心。*張頷:《侯馬盟書叢考續(xù)》,《古文字研究》第一輯,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第79頁,收入氏著《張頷學(xué)術(shù)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第91—92頁。
在所見256例中,左右不對稱者227例,其中包括右旁下部短小者6例(1:98、200:2、3:2、92:20、153:1、198:4)、右旁長大,左旁短小者7例(1:105、16:15、16:28、92:6、179:7、198:1、75:8);左右對稱者僅29例,其中還包括二旁之飾點左高右低者多例。這種情況證明,在當(dāng)年人們的心目中,此字的左右兩旁是不對稱的。這一認識使釋“弧”若“”之說也遇到了字形分析上的困難。*張世超:《侯馬載書盟主新考》,《中國文字學(xué)報》第五輯,第129頁。
這兩個字是于省吾考釋出來的,于先生指出“尼”之構(gòu)形像一人坐于另一人背上之形,并對其本義作了探討:“尼字的構(gòu)形既然象人坐于另一人的背上,故《爾雅·釋詁》訓(xùn)尼為止為定;人坐于另一人的背上,則上下二人相接近,故典籍多訓(xùn)尼為近?!?于省吾:《釋尼》,《甲骨文字釋林》,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第303—305頁。于說明確有據(jù),形義皆恰,已獲公認。西周春秋金文未見“尼”字,秦文字中的“尼”字作*王輝主編:《秦文字編》,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第1347頁。:
皆用為人名,字形已經(jīng)與《說文》小篆相同。
戰(zhàn)國晚期的中山王墓銅器銘文中的工匠名字“尼”,與盟書之字相比,左右兩個偏旁對稱,已經(jīng)體現(xiàn)不出“尼”字的造字本義了。
以上根據(jù)清華簡等新材料論證了“趙尼”的釋讀,我們來看“趙尼”所在盟書的文例:
這個人名在盟書中出現(xiàn)兩百多次,分別見于整理者所分的“宗盟類二、四、五”、“委質(zhì)類”和“其他類”盟書中,是主盟人,即當(dāng)時趙氏宗主首要的政敵,地位應(yīng)該十分重要,要探討“趙尼”的身份,需要首先確定盟書主盟人到底是誰。關(guān)于這個問題,學(xué)術(shù)界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盟主是春秋晚期的趙簡子趙鞅,這是整理者張頷提出的,盟辭內(nèi)容反映的是公元前497年由趙簡子跟邯鄲一支的趙氏之間的矛盾所引起的趙氏和范、中行之間的斗爭,“趙尼”是被趙鞅誅殺的邯鄲趙午之子“趙稷”。長期以來,這是學(xué)術(shù)界的流行看法。一種認為盟主是趙桓子趙嘉(盟書中盟主稱“嘉”,就指趙嘉),這是唐蘭首先提出來的,盟辭內(nèi)容反映的是公元前424年趙桓子和趙獻子之間的爭位斗爭,“趙尼”(唐蘭釋作“趙化”)就是趙獻子“趙浣”,后來高明、馮時等先生撰文贊成此說。
侯馬盟書有一片稱盟主為“子趙孟”(宗盟類二1:22),張頷據(jù)此說趙桓子是趙襄子之弟,“孟”為長之意,桓子不能稱“趙孟”。余聞榮研究后指出,從東周時期的宗法制度現(xiàn)狀和稱謂制度兩方面看,趙孟之名是東周時期趙氏宗主的特有稱謂,趙孟不一定是嫡長子, 無嫡庶之別*余聞榮:《論趙孟——侯馬載書盟主稱謂再討論》,《東南學(xué)術(shù)》2001年第5期。。如趙襄子并非長子,在《左傳》里卻稱“趙孟”(哀公二十年),這一點張頷也承認。故從稱謂的角度看,盟書中大量出現(xiàn)的人名“嘉”就是當(dāng)時趙氏的宗主——趙嘉。
此外,張頷在整理盟書過程中,在105坑發(fā)現(xiàn)一些墨書的盟書殘片,其中兩片有“中行寅”之名,而中行寅恰好是趙簡子的政敵,因此認為盟書的主盟人是趙簡子趙鞅,反對“嘉”為趙嘉之名。其實這個理由也不能成立。高明、馮時都指出,105坑跟其他坑的關(guān)系比較疏遠。這個坑里沒有一片其他坑所出的那種盟書,而且一個用墨書,一個用朱書,不能根據(jù)這個坑里面特殊的東西來證明其他坑的時代*高明:《侯馬載書盟主考》,《古文字研究》第一輯,第103—115頁;馮時:《侯馬、溫縣盟書年代考》,《考古》2002年第8期。。因此,即使105坑的盟書時代較早,也并不妨礙將名為“嘉”的主盟人確定為趙嘉。
趙嘉即趙桓子?!妒酚洝ぺw世家》:“襄子立,三十三年卒,浣立,是為獻侯,獻侯少,即位,治中牟。襄子弟桓子逐獻侯自立于代。一年,卒。國人曰:桓子立非襄子意。乃共殺其子而復(fù)迎立獻侯?!薄妒酚洝ち鶉瓯怼吩谥芡彝醵?前424年)下有趙桓子元年,索隱:“桓子嘉,襄子弟也。元年卒。國人共立襄子子獻侯晚。”根據(jù)《史記》的記載,趙桓子是襄子的弟弟,在位時間為公元前424年。主張盟書盟主為“趙嘉”的學(xué)者,多據(jù)此段《史記》的記載,認為“趙尼”即趙獻侯“趙浣”,盟書反映了公元前424年趙桓子和趙獻子之間的爭位斗爭。
《史記·魏世家》索隱引《世本》:“桓子名嘉,襄子之子。”桓子是襄子之子,與《史記》記載不同。趙桓子在清華簡《系年》也有出現(xiàn):
晉敬公十一年為公元前441年,趙桓子已經(jīng)是趙氏宗主,王政東據(jù)此推測趙桓子約于公元前443年至公元前424年在位,在位達20年*王政東:《趙桓子年代考》,《中國史研究》2014年第4期。。雖然趙桓子的具體在位時間還可以討論,但與《史記》的記載無疑是有很大的差距。根據(jù)侯馬盟書出現(xiàn)大量趙桓子主盟的盟書,我們也可以推測,趙桓子在位時間可能并非《史記》所記載的僅僅一年時間。
根據(jù)上文的討論,可以確定趙桓子就是侯馬盟書的主盟人,那么“趙尼”是誰呢?根據(jù)《史記》的記載,他是趙桓子的政敵,所以與趙獻侯趙浣聯(lián)系起來是十分自然的,比如過去唐蘭、高明、馮時等先生就認為“趙化”(即我們所釋的“趙尼”)即“趙浣”。但現(xiàn)在我們考釋出所謂的“化”乃是“尼”字,“尼”字古音泥母脂部,浣,匣母元部,古音并不相近,難以視作同一人名之不同寫法,故將“趙尼”視作“趙浣”并不可行。
如裘先生之說可信,則盟書中的趙尼就不可能再是趙浣,他只是被趙桓子驅(qū)逐出晉國的眾多政敵之一,當(dāng)然,趙尼的身份十分重要,惟史籍缺載而已。其實,在侯馬盟書被驅(qū)逐的人當(dāng)中,能與史書記載對應(yīng)上的人名幾乎沒有,不惟侯馬盟書,就是溫縣盟書,在公布的部分材料中,也有眾多政敵之名,在史籍中也找不到對應(yīng)的人名*參魏克彬:《溫縣盟書T4K5、T4K6、T4K11盟辭釋讀》,《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五輯,第324—336頁。,與侯馬盟書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