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 李桔元
[摘要]作為教師課堂反饋,表揚和鼓勵受到教育學者普遍關注,但是二者通常被當作同一個概念加以討論。本文以英語課堂為例,通過對比討論表揚和鼓勵的差別。文章認為,表揚和鼓勵存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差異。理論上,二者心理機制、評價的價值標準、對學生產(chǎn)生的效果和心理作用都不同。實踐上,二者使用對象和表現(xiàn)形式不同。本文對教師在教學中如何正確使用兩者提供了建議。
[關鍵詞]表揚;鼓勵;區(qū)別;課堂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 5918( 2018) 14- 0151- 03
doi:10. 3969/j.issn.1671- 5918.2018.14. 066
一、引言
作者發(fā)現(xiàn)教師課堂用語的文章主要關注點都放在表揚和批評的對比上,建議老師應該多表揚和鼓勵學生,但其中卻很少對表揚和鼓勵進行區(qū)分,而在這些少量的文章中,即使有提到表揚和鼓勵的區(qū)別,也只是在宏觀的學校教育以及家庭教育上進行研究,如孫曉姝( 2006)提出,在教育中表揚和鼓勵有密切的關系,像相交的圓。但其并未從具體的學科上進行更深入地探討,比如在英語課堂教學上。作者認為盡管表揚和鼓勵都屬于積極的反饋語,但是表揚和鼓勵卻有天壤之別,產(chǎn)生的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在教育實踐中,我們常常過多地使用表揚,正如Nunan(1981)研究表明:籠統(tǒng),機械的積極反饋(表揚),如“Excellent”“ Well done”,并不能產(chǎn)生很好的效果。如果我們能很好地區(qū)分表揚與鼓勵并準確地運用于教學實踐中,那教師的課堂反饋語將得到更好的實際效果,這里實際效果是指教師的話語能最大限度地利于學生的課堂學習活動(程曉堂,2009)。本文旨在從理論和實踐角度探討表揚和鼓勵作為教師課堂反饋的主要區(qū)別,基于二者的區(qū)別,提出在英語課堂中的注意事項。
二、表揚和鼓勵在理論與實踐上的區(qū)別
根據(jù)《現(xiàn)代漢語詞典》的釋義,“表揚”含有贊揚、贊美的意思,是指對好人、好事公開稱贊;“鼓勵”指激發(fā),勉勵,也指振奮精神。二者在基本釋義方面很相似,均為褒義。但是從相關理論和具體課堂實踐看,可以發(fā)現(xiàn)二者具有多方面差別。
(一)所依據(jù)的心理機制不同
表揚的理論基礎主要是斯金納(1956)的強化理論。強化理論認為,如果對一種行為給予肯定或否定的反饋(報酬或懲罰),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會決定這種行為在今后是否會重復發(fā)生。而表揚的出發(fā)點是好的,為了強化學生某種好的行為,但其實際效果還有待考量。
鼓勵的理論基礎是羅森塔爾效應(楊東亞,2006),這是由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羅森塔爾(1968)提出來的:期望者通過強烈的心理暗示,使被期望者達到他的預期要求。鼓勵就是老師通過表達對學生的強烈期待,使得學生朝著某個方向改進并且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二)評價價值標準不同
表揚是一種絕對評價法,絕對評價法是在被評價對象的整體之外,確定一個客觀標準,將被評價對象與這個客觀標準進行比較,以判斷其是否達到標準程度的一種評價方法,即表揚與否取決于學生的回答與教師設定的答案是否一致。如果與教師的不一致,則表揚不成立,例如:
Teacher: How many fingers do I have?
Student A:9
Teacher:No!
Student B:You have 10 fingers.
Teacher: Very well.
鼓勵是一種個體內(nèi)差異評價法,個體內(nèi)差異評價法是以被評價者自身某一時期的發(fā)展水平為標準,判斷其發(fā)展狀況的評價方法。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充分體現(xiàn)了尊重個體差異的因材施教原則,并適當?shù)販p輕了被評價者的壓力,例如:
Teacher: What do you think of your summer holiday?
Student A:I enjoy my summer holiday, and did many things,such as swimming, hiking--
Teacher: Great. How about you?
Student B:Good. ( Student B usually speaks English in a lowvoice and lacks self - confidence.)
Teacher: What did you do in your summer holiday?
Student B:Help mother do housework.
Teacher: At home you are a good boy because you help yourmother. In school, you make a great progress because you an-swered the question much loudly than ever before.
在這個例子中,學生A的回答充分運用了課堂中學習過的詞匯,按照一般的課堂回答評價標準,堪稱完美,而學生B的回答未達到教師預設的回答目的(即:回答出關于評價假期的詞和進行具體做了什么)。但是該老師并沒有將學生B與學生A進行比較,因為學生B的基礎較差,還不能夠用完整的句子表達意思,再加上學生B的性格比較內(nèi)向,回答問題聲音也小,于是該老師便抓住這個特點對學生B實行了情感教育上的鼓勵。一方面鼓勵其在家中多幫助父母,另一方面鼓勵其在課堂中回答問題的聲音越來越大。這樣一種沒有與他人的比較的鼓勵,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三)對學生產(chǎn)生的心理影響不同
表揚需要充分考慮被表揚學生的個性特點。比如自我意識太強的學生,過多的表揚常常使他們失去自我,容易變得驕傲自滿,或感到壓力大,也就是“輸不起”,從而心理失衡,適得其反(孫曉姝,2006)。施霞珍( 2008)也指出,表揚的數(shù)量與程度應依學生的實際表現(xiàn)而定,是恰當?shù)摹⒕唧w的,而不應是泛濫的、空泛的。
反觀鼓勵,鼓勵以充分認同學生的個人潛能為前提(楊東亞,2006),常常用于當學生沒有將正確答案反饋給老師,或者學生的答案還不夠完整的時候,例如:
Teacher: What is wrong with the sentence“the alien go homeby spaceship.”?
Student: There is no alien.
Teacher: You give us a creative answer, but if you can answerthis ques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rammar, it will be better.
在這種情況下,老師的鼓勵還體現(xiàn)了教師的機智,學生可能并非刁難老師,只是不知道答題方向,這時候通過鼓勵的途徑教師可以很好地指引學生,使學生在沒回答對問題的情況下,不僅不會太沮喪,反而能讓學生建立信心,清楚地意識到該改進的地方。
(四)所適應的對象不同
首先,從表揚和鼓勵適用對象看,表揚的對象只能是地位較低的一方。鼓勵對象則可以是同地位的人。
表揚多使用于上級對下級,長輩對晚輩,我們常常聽過父母表揚孩子,老師表揚學生,但沒聽過孩子表揚父母,學生表揚老師,同樣,在英語課堂上,老師能跟學生說“Good job”,但學生卻不能跟老師說“Well done”,因此表揚者和受表揚者存在等級劃分,不符合教育提倡的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教師站在高點對學生進行評價,盡管是正面,但拉開了彼此距離,不利于構建平等的師生關系。
相比,鼓勵的適用范圍就很廣了,長輩對晚輩,同輩之間都適用,這更能夠體現(xiàn)平等的師生關系。這樣平等的對話結合青少年的心理發(fā)展特點(青少年更喜歡傾聽同伴的話,而不是父母,老師等長輩的教導),足以說明鼓勵會更容易讓學生“聽進去”,即老師對學生的指導會更有效果。
其次,表揚的對象只能是成績好、表現(xiàn)好的學生。鼓勵對象則可以是好學生,也可以一般學生,還可以適用于學困生。
表揚對象是在課堂上回答出正確的答案的學生,而學困生很少主動回答,所以就很難有機會得到老師的表揚,這對學困生各方面發(fā)展都是不利的。而鼓勵的對象范圍就很廣,無論學習成績?nèi)绾?,他們的回答是否正確,都能得到老師的鼓勵,利于每個人更好地全方面發(fā)展。
(五)語言表現(xiàn)形式不同
表揚通常話語簡短,只包括對學生做出籠統(tǒng)積極的評價,常以形容詞結尾,如:Good;great;your answer is amazing.
鼓勵話語較長,包含兩個部分,一是對學生具體肯定的評價,二是對學生的指導建議,如:Good,you answered the questionin a loud voice but if you can answered the question more specific-ally,it will be better.
三、如何正確使用表揚和鼓勵
(一)如何正確使用表揚
雖然表揚的效果有時會不盡如人意,但是并非一無是處。有些情況下,表揚能起到鼓勵所代替不了的作用。總的來說,運用表揚時從宏觀到微觀需要考慮以下因素:
1.教育意圖
首先考慮教育意圖是想促進個人還是促進班級整體發(fā)展,如鼓勵具有很強的指向性,目的是促使個別學生更好地發(fā)展,而通過表揚可以來激勵更多的學生共同進步,所以表揚的教育意圖的影響范圍更廣泛(孫曉姝,2006)。
2.學生個性特點
鄒洪燕(2015)曾指出,教師的隨意表揚忽略了學生個體的差異和個性化發(fā)展、忽視了表揚對象的接受和反應情況。朱志華(2017)也指出表揚應該分層次,這樣才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如果是性格方面自我意識很強的學生,應主要以鼓勵為主,切不可表揚過多;反觀另一種情況,如果該學生本身個性比較膽小,性格內(nèi)向,很少回答對問題,那教師就應抓住機會好好地表揚該生。
(二)如何正確地使用鼓勵
雖然前文中提到了鼓勵的種種好處,但是要想在英語課堂中將鼓勵的作用發(fā)揮得恰到好處,還是得注意以下幾點:
1.鼓勵話語中肯定的部分必須要具體
劉弘,王冰(2013)指出,教師給予學生積極反饋的時候,應盡可能明確這些反饋語的指向,以避免學生的誤會??辗旱墓膭畈荒墚a(chǎn)生很好的效果,因為學生不清楚被肯定的地方,這對學生好行為的強化效果大打折扣。如:反例:“You did a goodjob and I trust you can do better if you can relate to yourself."正例:“Your answer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assage. It is good, but Itrust you can do better if you can relate to yourself.”
2.鼓勵話語中期待的部分必須要具體
教師的鼓勵話語中不僅前一半的肯定部分要具體,后一半的期待部分也同樣不能空泛,因為這其實就是教師給學生指引的改進方向。教師的指導建議十分重要,如果這個目標方向不明確,那么學生便會不知所措,如:反例:“Good,you answeredthe question in a loud voice but it will be better next time.”正例:“Good, you answered the question in a loud voice but if you cananswer the question more specifically, it will be better.”
四、總結
綜上所述,通過上文將表揚和鼓勵進行對比研究發(fā)現(xiàn),兩者在理論和實踐中都存在著巨大的差異,英語教師在課堂話語使用時,應當充分考慮各種因素,最終選擇適合的反饋語,但是本文作者建議英語教師盡可能多地使用鼓勵,運用表揚時則需要斟酌再三。
參考文獻:
[1] Nunan,D.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M].Hemel Hempstead: Prentice Hall, 1991.
[2]程曉堂,英語教師課堂話語分析[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9.
[3]呂叔湘,丁聲樹,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社,2012.
[4]劉弘,王冰,對外漢語教師課堂積極反饋語研究[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3(3):32 - 40.
[5]施霞珍,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有效表揚藝術[J].寧波大學學報,2008(1):150 - 151.
[6]孫曉姝,不吝鼓勵,慎重表揚[J].班主任,2006(3):45 -46.
[7]楊東亞,也談鼓勵與表揚[J].班主任,2006(8):47 - 46.
[8]趙曉紅,大學英語閱讀課教師話語的調查與分析[J].外語界,1998(2):17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