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靈?!∨朔记?/p>
摘要:語言是民族文化的載體,也是反映該民族文化的一面鏡子。通過分析一個民族的語言特點,或多或少我們能了解到這個民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不同的民族會使用不同的語言,不同的民族會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兩種不同的語言就會反映出兩個國家不同民族文化的不同。漢語作為中國人所使用的語言與作為越南人所使用的語言——越南語也不例外。因此,就漢語與越南語進行的對比工作有助于揭示中越兩國之間的文化差異。
關(guān)鍵詞:漢語 越南語 動物成語 文化 對比
一、漢、越動物成語的文化內(nèi)涵對比
中國與越南山水相連,自古以來就有著密切的交往。兩國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都離不開語言的交流。在漢語長時間的影響下,大量漢語詞借入越南語里,其中也有不少漢語成語被越南人借用,成為越南語成語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于兩國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某些方面的認知也有所不同。從漢語和越南語中的動物成語就可以看出兩國的文化內(nèi)涵的異同之處。
漢語和越南語中的動物成語,都是借用動物的形象來比喻或評價人們生活中所遇到或看到的一些事物和現(xiàn)象。如果從生物學角度來看,每種動物都有自己的生存特點,并且許多動物之間有著互相依存的關(guān)系。然而,在人類的情感世界里,有的動物的名稱帶有貶義,有的動物名稱卻帶有褒義。其實,動物之所以有褒貶之義,是因為被人類冠以或寄托感情。換句話說,某種動物若是得到人們的喜愛,就會被賦予褒義的感情色彩。反之,如果被人厭惡的話,就會被賦予貶義色彩。人對動物的情感是屬于主觀的,多取決于人們的文化信仰。例如:眾所周知的“狗”,在西方文化是“可愛、忠誠”的代名詞。但是在東方文化里,“狗”大多數(shù)都與卑鄙、貪婪、不知恥辱等詞語相聯(lián)系。
本文從四川辭書出版社出版,宋永培、端木黎明編輯的《漢語成語詞典》中統(tǒng)計出823條與動物有關(guān)的成語;從越南胡志明市出版社出版,由阮力、梁文壇編輯的《越南成語》中統(tǒng)計出459條與動物有關(guān)的成語。根據(jù)已收集與統(tǒng)計的數(shù)量,我們將其分成了6組(如下表所示):
下面我們就漢、越動物成語中共同出現(xiàn)的一些動物形象,結(jié)合成語的褒、貶色彩進行考察,借以分析兩國人民對各種動物的認知與文化觀念。
二、漢、越動物成語的文化內(nèi)涵分析
由于中越兩國的歷史、文化不同,因此,有些動物的名稱相同,但是它們的文化內(nèi)涵有不同。第一,有些動物的名稱一樣,但是中越兩國的文化;第二,同一種事物或現(xiàn)象使用不同的動物成語來描寫。不同的文化對待每種動物的態(tài)度不同,動物詞便具有不同的象征意義。比如“?!痹谥袊幕小袄宵S?!薄叭孀优!钡恼f法都是褒義的。在中國,“老黃牛”是農(nóng)民勞作的伙伴,它具有吃苦、耐勞、奉獻等精神。?!俺缘氖遣?,擠出來的是奶”。這句話表現(xiàn)出了牛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
在越南文化中“牛”卻有負面的聯(lián)想意義,用來比喻“笨、悖逆”。例如:“Ngu nhtr bo”(笨如牛);“Dau bo au buou”(愣頭愣腦)。
中國人認為“兔子”的象征意義和它的生活習性與生活技巧密切相關(guān)。兔子隨時都靠靈敏的聽覺和視覺來探測周圍的動靜,如果有什么風吹草動,兔子先是一動不動,精待其變,如果真有危險,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飛奔而去。因此,中國古代就有了“靜如處子,動若脫兔”的說法。于是兔子象征著高度的警惕性和容易受到驚嚇的品性。而且兔子善于挖掘復雜的洞穴,于是還象征著具有迷惑性的人,或者有多種應急能力的人。兔子高度的繁殖力成為色欲和生育能力的象征漢語中關(guān)于“兔”的成語有“兔死狗烹”、“守株待兔”等。在越南語,“兔”的象征意義是膽怯,如:“Nhat nhu tho(e)”(膽怯女Ⅱ兔)。
“馬”在中華民族的文化中地位極高,“馬”是游牧民族的象征?!榜R”在漢語中是積極進取,勇往直前的象征?!榜R”還是“能力、圣賢、人才、有作為”的象征,古人常常以“千里馬”來比擬人才。因此,“馬”對中國人的文化風俗有深刻的影響。談到“馬”,人們常常聯(lián)想到“馬不停蹄”“萬馬奔騰”“馬到成功”等成語。在越南,“馬”常用來形容性格很壞的人,如:“Ngu a non hau a”(好踢之駒),“Nhu ngua bat kham”(不堪之馬)。
三、對中級漢語水平(B1級)的越南學生漢語動物成語的教學
(一)漢越成語的教學
可見,以上漢語詞及成語大部分是與其對應漢越詞的詞形對應。從這個層面來看,可能有的人會認為與漢越詞形式相同的漢語詞數(shù)量多就會給越南學生學習漢越互譯時帶來正遷移。但是,漢語詞與其對應漢越詞除了形式上有異同之外,它們之間的詞性、詞義也有所不同。
為了了解越南學生對漢語成語的理解能力,我們把30個漢越成語直接列出(與漢語成語語素完全對應的漢語越南語10個;與漢語成語語素不完全對應的漢語越南語10個;與漢語成語語素完全不對應的漢越成語10個),讓學生翻譯成其對應的漢越成語。根據(jù)學生翻譯的具體詞語來確定哪種漢越詞會在學生學習漢語時起正遷移或負遷移作用,并在此基礎(chǔ)上找到更合適的教學方法。
調(diào)查結(jié)果可知,越南語和漢語成語的異同之處都給學生帶來不同的干擾。越南學生把漢越成語翻譯成漢語的錯誤率如下:
從上表可以看出,B1級漢語水平對漢語成語的掌握非常有限。值得注意的是,高級漢語水平的學生在翻譯時,對“與漢語成語語素不完全對應的漢越成語”的翻譯錯誤率相當高,超過50%。
與漢語成語語素不對應的漢越成語也給學生帶來負遷移作用。學生從越南語的成語對譯成漢語成語,習慣直接轉(zhuǎn)換漢越南語素成漢語語素,造成“半漢半越”的成語。例如:把chi cong votu、mon dang ho doi、thien binh van ma分別來自漢語成語大公無私、門當戶對、千軍萬馬。但是,學生總按照漢越南語素翻譯,分別譯成至公無私、門燈戶對、千兵萬馬。
證明,語境對語文有很大的影響。在具體的語境下,學生受語義和語法的干擾而翻譯不準確。如果學生對漢越詞與漢語詞詞義的不同之處掌握和分辨得不好,就更容易產(chǎn)生混淆。教師如果能掌握這些特點,就容易教授漢語成語,讓學生能盡快掌握好漢語成語并準確地運用。
(二)漢越動物成語的教學
動物在中越兩國人民的生活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包含動物構(gòu)詞語素的成語寓意深刻、象征性強。由于兩國的社會背景、思維方式和風俗習慣不同,因而對動物的感受和聯(lián)想不盡相同。成語的語義差異反映了各自的文化內(nèi)涵,從字面上是無法理解的。越南學生在學習漢語動物成語時容易受母語影響而產(chǎn)生偏誤。
總而言之,動物在中越兩國人民的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包含動物構(gòu)詞語素的成語寓意深刻、象征性強。由于兩國人民的社會背景、思維方式和風俗習慣不同,對動物的感受和聯(lián)想不盡相同,漢越動物成語的概念意義與比喻意義等方面也有所差異。語義差異反映了各自的文化特色,也導致越南學生在學習漢語動物成語時容易受母語影響而產(chǎn)生偏誤。
將漢語和越南語動物所反映出的文化背景與其所運用的動物形象的文化內(nèi)涵進行對比。從而進一步去認識中、越兩國文化的共性和個性。從動物形象的文化內(nèi)涵方面來看,中越兩國人民對很多;動物的感情色彩是相似的。漢語和越南語的動物成語還反映出兩國之間的文化差異。這些差異屬于“同中有異”。對越南漢語學習者和中國的越南語學習者來說,細微的差異往往容易造成混淆,產(chǎn)生偏誤,因而需要我們引導學生認真辨析,做到準確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