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志斌
摘要:各種各樣新的教改方案不斷涌現(xiàn),但作為從古至今就有的一種語文學習中的誦讀方法卻逐漸被淡忘了。本文通過對誦讀意義及其作用的分析,提高老師對誦讀的認識,正確運用誦讀方法來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語感和提升人文素養(yǎng)。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誦讀;作用
0 引言
在應試教育的今天,在唯分數(shù)論的考試指揮棒下,老師、家長和學生都急功近利,記住要考的、理解會考的,對不參與考試的誦讀不再理會,更不用說去關(guān)注誦讀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要了。尤其是小學語文,本來就有大量的課文需要學生去讀,帶著感情去讀、模仿作者的心情去讀,結(jié)果現(xiàn)在的小學語文課堂卻聽不到多少朗朗的讀書聲,即使讀,也是讀那些需要背誦的內(nèi)容,也缺乏老師的誦讀指導?,F(xiàn)在的課堂上仍是以老師的分析和講解為主,學生只需要認真聽、認真做筆記,課下認真背,考試能考高分就認為是把語文學好了。對誦讀的認識片面理解為就是讀和背,那么什么是誦讀?它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又有什么作用呢?
1 誦讀的含義
誦讀是我國從古至今就有的一種語文學習方法,是一種有益于積累、有效提高語文能力的方法。究竟什么是“誦讀”?不少人理解為“誦讀”就是簡單的“朗讀”、“朗誦”,就是念出聲來的看書,其實“誦讀”的含義比“朗讀”、“朗誦”復雜得多?!痹凇墩f文解字注》中,鄭玄說“倍文日諷,以聲節(jié)之日誦?!倍斡癫迷谄浜笞⑨屨f“倍同背,謂不開讀也;誦非直背文,又為吟詠以聲節(jié)之?!边@里的“誦”是什么意思呢?“誦”不是下意識的隨便、含糊的念出文辭,而是在對文辭的念上要上升到“吟詠”,發(fā)出的聲音要比念更大,并且這種聲音還要是婉轉(zhuǎn),有韻律和節(jié)奏?!耙髟仭逼鋵嵕褪且环N情感的抒發(fā),就是要帶著感情去讀,把文中蘊含的感情誦讀出來。
2 誦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誦讀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小學語文文本中蘊含了作者豐富的情感,對這些情感的表達也是采用了很多表現(xiàn)手法,如象征、對比、襯托、聯(lián)想、想象、烘托、設(shè)置懸念、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前后呼應、欲揚先抑等,而作者豐富的感情和形象生動的表現(xiàn)手法都需要我們的讀者通過認真的誦讀去體驗和領(lǐng)會。誦讀也不是簡單地張嘴讀,而是需要學生的眼、耳、口、腦多種生理機能共同參與、協(xié)調(diào)動作,逐漸把書面語言轉(zhuǎn)化為口頭語言。在誦讀的過程中既能訓練學生正確的語音語調(diào),更能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和記憶。清代的唐彪也曾說過“讀書須將本文熟讀,字字咀嚼有味?!弊x書百遍,其義自見。熟讀成誦后,文中表達的情感已經(jīng)轉(zhuǎn)化為讀者自己的情感,通過誦讀可以積累語言素材、培養(yǎng)語感,通過誦讀可以品味體驗文本中蘊含的美、投入情感、從而在潛移默化中達到熏陶感染的目的,這是提高閱讀理解感悟能力的前提,也是培養(yǎng)學生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徑。
誦讀可以讓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素材。誦讀不是簡單的記憶,它是代著感情的熟讀。對小學生而言,他們需要積累大量的語言材料,加之小學語文課文篇幅不長,特別適合學生采用誦讀的方式去理解和記憶。只有把文章讀到爛熟于口,那些語言精華才會被儲存在心中,一旦成功儲存,這將是一輩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帶著感情去讀的文字,記憶才會深刻。每當讀到某段文字時,其文字所反映的場景就會浮現(xiàn)在我們的頭腦中,下次遇到類似場景時就不用絞盡腦汁去想用什么語言來表達,那些被你誦過的文字詞句會被你信手拈來,讓你脫口成章?!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說的就是只有積累了大量的語言素材,胸中有東西,才會寫出一手好文章來,可見誦讀是學好語文寫好作文的前提。
誦讀可以陶怡學生情操,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提升人文精神?,F(xiàn)在的很多語文課堂都離開了學生的主觀感受老師代替學生去理解文本內(nèi)容,最后把理解的結(jié)果高三學生,這對學生來說,沒有通過自己親自去領(lǐng)會文本的過程,老師的講解就只是概念化的、空洞的,學生體驗不到文本中所蘊含的豐富內(nèi)容,這種語文教學方式很難激起學生的興趣,語文學習效果很難提高。對小學生們采用誦讀的方式學習課文,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在聲情并茂的誦讀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自己去體驗、感悟文本中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和思想。大量的誦讀讓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和價值觀。通過誦讀讓學生親自欣賞到了文中所蘊含的語言美、結(jié)構(gòu)美、音韻美、節(jié)奏美、意境美等,在欣賞中陶怡了情操、凈化了心靈,明辨了美丑,提升了審美能力。在誦讀中通過對文字的理解達到與作者同樣的心情,達到感同身受、心領(lǐng)神會,與作者在情感上產(chǎn)生共鳴。“長期堅持誦讀,能使人對語言信息作出迅速、準確的反應?!弊x書可以品味人生,誦讀是對千百年來人類通過文字傳承下來的人文精神的直接解讀,在誦讀中體會古今中外的人文精神,這是語文教老師在教學中要達到的目標。
為了更好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好誦讀教學,老師們首先要轉(zhuǎn)變觀念,相信我們的學生,放手讓學生去讀、去理解和感悟,不要事事為學生代勞。當然這種放手不是當甩手掌柜,學生誦讀之前一定要做好誦讀指導。有些老師布置了一大堆應背的名篇、名句讓學生回家去背,卻不作任何指導,導致學生死記硬背的多,背后應付完老師的檢查后很快又忘記了。下次要考試了又死記硬背一盤,這樣學生學得辛苦還體會不到其中蘊含的美感。所以,在要求學生誦讀之前老師要做好范讀,做好指導。
總之,老師要盡可能地提供更多適合小學生誦讀的內(nèi)容,讓他們快樂地去誦讀,享受誦讀帶來的樂趣,提升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唐彪輯.清.讀書作文譜.岳麗書社,1989-10.
[2]蔡俊.讓瑯瑯的書聲重回課堂.語文教學之友,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