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蘭春
【摘要】低年級作為關(guān)鍵的起始階段,加、減、乘、除的入門學習是今后筆算、估算的基礎,對學生今后進一步學習有深遠的影響。因此,教師要十分重視低年級口算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口算技能。
【關(guān)鍵詞】低年級;口算技能;口算方法
一、注重算理教學,掌握口算方法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形成計算技能”是計算教學的重要任務。算理是算法的依據(jù)和核心,算法是算理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二者是相互聯(lián)系、有機統(tǒng)一的整體,缺一不可。因此,無論任何時期的計算教學,教師首先要把算理講透,引領(lǐng)學生深入理解算理,領(lǐng)會計算方法。例如在進行“9+4”進位加的口算時,我讓學生先擺9根小棒,理解9比10小,求9+4應該把4分成1和3,然后算9+1=10,10+3=13,并畫出9+4的口算過程思維圖,讓學生口算算理,然后進行鞏固練習,進而總結(jié)出進位加法法則:看大數(shù),拆小數(shù),湊成十,再加幾。學生在理解了9加幾的進位加法算理后,再學習8加幾、7加幾等的進位加時自然會進行學習的遷移,此后遇到類似的算式自然也能舉一反三,比如99+18=99+1+17=117。
二、鼓勵算法多樣,多中選優(yōu),提高口算速度
在實施“算法多樣化”的課堂里,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進行算法多樣化的優(yōu)化,引導學生由低層次向高層次思維逐層優(yōu)化,不斷提升思維能力,提高口算速度。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引導學生傾聽同學的算法,如:“我是這樣算的?!薄芭叮瓉硪部梢赃@樣算?!薄拔疫@樣算也可以,不過速度可能比你慢一點。”再從中比較,領(lǐng)悟,然后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
比如學生初學“33-7”時可能出現(xiàn)的算法大致如下:①有33根小棒,每次拿走1根,從而數(shù)出結(jié)果;②先拿出一捆小棒10根,從10根里面拿走7根,再將剩下的3根與23根合到一起(10-7=3,23+3=26);③13-7=6,20+6=26;④先算33-10=23,再算23+3=26。比較這四種算法,顯然第①種以數(shù)為主,完全依賴于具體操作,停留在較低的思維水平;第②種方法,能在操作中借助于“破十法”來解決問題,有一定的分析能力;第③、④種方法,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較強的思維基礎。學生不宜長時間采用第①種方法。再比較這四種方法,盡管思路有所不同,但使用起來各有優(yōu)勢,采用其中任何一種方法都是可以的。
因此,對于不同的算法,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比較、分析、評價,選擇自己理解并擅長的方法進行運算,多中選好,好中選優(yōu),要求學生盡量用比較簡便的方法。這樣的過程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探索空間和創(chuàng)新時機,讓學生在享受成功的愉悅,感受數(shù)學魅力的同時,又培養(yǎng)了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提高了口算速度。
三、豐富口算形式,提高口算技能
低年級學生的口算不僅要正確,還要有一定的速度。這就要求教師做口算訓練的有心人。常用的口算形式如下。
(一)口算接力
事先給每個小組準備好口算的條子,采用小組競賽的形式,從后面?zhèn)鳁l子到前排,小組內(nèi)的每個人在條子上寫2-3道口算題的答案。對算得又快又對的小組給予獎勵。
(二)指名算
即運用口算卡視算,可以按座位順序算,小組算,還可以像開火車似的一個接一個很快說出得數(shù)。
(三)聽算練習
教師口頭念題,讓學生在口算本上寫得數(shù)。教師念完題,找學生報得數(shù)。也可以連續(xù)找?guī)讉€學生報得數(shù)。這種練習形式難度大些,需要學生認真聽,積極思考,迅速地計算,耳、腦、手、口并用。
(四)課堂擂臺賽
練習時,大家推薦一名學生為擂主,手持口算卡片,讓全班學生輪流“打擂”。“打擂者”如能流利地答對“擂主”出示的5-10張卡片上的題目,就算打擂成功,而成為新的“擂主”。接著新的“擂主”再出示5-10張卡片上的題,其他同學“攻擂”。以此類推,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口算能力。
(五)小游戲
結(jié)合常用的小游戲,進行口算練習,如“找朋友”“對口令”“開火車”“摘蘋果”“奪紅旗”等。
(六)信息技術(shù)手段
借助信息技術(shù)平臺如速算盒子、貍米學習等,教師提前選題,布置口算題目,讓學生課后自主口算。系統(tǒng)會自動批改打分,教師登陸平臺就可以看到學生的答題情況,包括每道題的得分率,易錯題,哪些學生全答對等等,非常方便,值得推薦。
不論采取什么練習形式,教師都要精心組織,及時總結(jié),恰當評價。每次練習的時間不宜過長,而練習次數(shù)要多,還要使全班學生都參與進來,積極從事思維活動,提高口算的速度和準確率。
四、注重訓練,確保口算準確率
(一)堅持不懈地日常訓練,促進能力形成
日常基礎性訓練十分重要,是進行一切復雜口算的奠基石,必須讓學生扎扎實實地掌握好。如一年級20以內(nèi)、100以內(nèi)的加減法口算,二年級表內(nèi)乘除法口算,這些是基礎中的基礎。教師必須保證基礎人人過關(guān),達到熟練程度。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每天用3-5分鐘讓學生進行這些基礎口算訓練,并對訓練的內(nèi)容、進度、時間應做到心中有數(shù),要有目的性、針對性和系統(tǒng)性,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二)注重重點訓練
除了必要的日常訓練,我認為還應有重點訓練。如對于容易混淆的口算進行對比練。在表內(nèi)乘法口訣練習匯總時,可以挑選學生最容易混淆的進行集中對比練習。例如,7×8=56,6×9=54,8×8=64,48÷6=8,42÷7=6,7×9=63,4×9=36,9×8=72,81÷9=9。低年級學生對新知識接受得快,但遺忘也快。針對這種情況,應采用新舊知識同步練習的方法,減少學生對知識的遺忘。如學習20以內(nèi)退位減后,可以將其與20以內(nèi)的進位加法進行對比練習,使新舊知識能互相溝通,減少知識點遺忘,同時還能進一步認識加、減之間的關(guān)系,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而對于典型的錯誤,教師可讓學生當小老師、小醫(yī)生,讓他們找錯,議錯,糾錯,改錯,并及時選擇有針對性和對比性的題目加以練習,加強鞏固。這樣,學生的口算才可以掌握得牢固,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學實踐使我深深體會到,培養(yǎng)和提高低年級學生的口算技能是一項平凡而艱巨的工作,沒有什么特別的高招。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以學生為主,持之以恒地訓練,讓學生學得有興趣,精力用到恰當處。只有這樣,學生的口算能力才會達到理想的效果。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王蓓.提高小學低年級學生運算準確性的方法及對策[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03):64-6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