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湖南長沙,410083)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多元文化傳播、多種價值交鋒、多樣生態(tài)共存的以“多”“新”“快”為主要特征的開放型網絡空間逐漸構建起來,其輻射式傳播方式打破了傳統(tǒng)教育意義上的固定主客體關系及較為閉塞的信息獲取通道,新媒體技術運用的“開源形式”造就了教育領域的“開放空間”。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新媒體帶來的影響遠非簡述一下外部客觀環(huán)境上的變化就可闡釋清楚的,更為關鍵的是在由新媒體建構起來的整個場域中,個體與整體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和交往方式發(fā)生了深層次改變。這種深層次改變的最突出表征,即是思想政治教育原有的實效性在教育環(huán)境為新媒體所解構的情況下大幅度降低,教育者、教育對象及教育環(huán)境之間的一致性關系被打破。然而,這種人與環(huán)境的失衡狀態(tài)并不會永遠持續(xù),因為人的自覺能動性能夠在“變革的實踐”[1]中找尋再平衡的辦法,用以重新續(xù)接人與環(huán)境的一致性關系,人也因此才能實現對自我的超越。也就是說,新媒體打破的思想政治教育既定模式環(huán)境會隨著人的能動性發(fā)揮而發(fā)生嬗變,從而營造出一種人與新媒體互融互通的全新環(huán)境。
那么,這個辦法具體是指什么呢?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fā)展和期待”[2]。即是說,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與針對性是使人與環(huán)境一致性關系恢復到平衡狀態(tài)的著力點。針對性是能被較好理解的,即思想政治教育在問題導向下的“有的放矢”;那么,親和力又該如何來把握呢?就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的本質來說,它就是使教育對象在情感層面主動接近、高度認可、積極參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與歸屬感,教育對象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可以順暢地實現身份、價值及未來發(fā)展的自我建構與他者建構,即是思想政治教育使教育對象喜歡上自己的能力。那么,是否意味著只要“投教育對象所好”就能提升親和力呢?親和力絕對不是迎合力,而是朝著預期教育目標的引導力,讓教育對象成為整個思想政治教育系統(tǒng)所需要的那類人,而非隨心所欲地成為精致的個人主義者。尤其是在新媒體語境中,人人都具有教育的話語權及做出實際話語行動的可能性,如何避免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的異化,呈現原原本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顯得尤為重要。
新媒體平臺作為一種可運用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一種途徑,有兩種基本解釋維度:其一,技術觀維度,即對某類技術的好與壞、優(yōu)與劣、有用與無用等的評價;其二,語境維度,即某類技術給相關的政治、經濟、文化等造成了何種影響,這些影響整合在一起,就是我們平常所言的語境[3]。夯實與提升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必須正視新媒體作為教育語境這個重要的前提,從語境中把握原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技術不適用性,從而打造拓寬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媒體視野。
語境是環(huán)境的近義詞,二者都表示對某一具體存在物起著直接或間接影響的時間、空間、情感等各種因素的集合。但語境不能等同于環(huán)境,這是因為“語”是一種更為特殊的意義性存在,它是由人建構起來的、用以投射及表達特定“意識”的必要介質,是人能夠實現自我對話及人與人之間正常交往的關鍵手段。形成語境的有幾個要素:一是公認的概念,即公眾都認同某一“語”及由此派生出來的詞義;二是能借由介質進行傳播,可復制,并形成一定的影響;三是這種影響具有彌久性,在相當一段時期內不會被取代;四是可更迭,具有能讓人產生聯想的文化意境。因此,新媒體語境指借由新媒體傳播手段,諸如微信、微博、QQ、論壇、貼吧等新媒體平臺,來實現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互及虛擬互動,在公眾之間培育共認共享意識,從而讓人產生聯想,以此具有彌久影響的文化意境。
然而,新媒體作為語境,與以往任何其他技術語境相比的最大特點在于,它的全部技術表征在其作為語境的運用過程中被抽空了,即沒有人會刻意察覺到新媒體給使用者所帶來的深層技術體驗,而只是關注由技術所編織的信息交互視覺觸感體驗,強調與現實生活平行的網絡虛擬生活。此時的新媒體語境已經成為了一種隱喻——通過把某一事物和其他事物做比較來揭示該事物實質的辦法,本體是現實社會人與人的交往活動,喻體是現實投射在網絡空間中的虛擬交往活動,通過隱蔽但有力的喻體暗示來展現本體世界。具體來說:其一,語境以人的交往為前提產生,在以新媒體為代表的網絡空間中,人不是真實在場,而是以虛擬的符號存在,并以符號實現意義在場,客觀形成“人-符號”的隱喻起點;其二,新媒體語境中人的自主性獲得極大“釋放”,這正是人的交往需求、自由渴望、價值認同等社會屬性的隱喻,人所產生的一切意識都不至于脫離這個世界,網絡空間中構建起的社交關系是現實中的延伸,形成“現實-虛擬”的隱喻;其三,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改進,交往方式實現了由以文字為中心向以形象為中心的轉換,表現為“讀圖時代”的到來。表情包、GIF動圖、小視頻、直播等逐漸成為新媒體的寵兒,這種視覺化的信息獲取方式使人的信息處置效率、信息情感關聯達到最大化。例如,我們可以快速地從一張圖中可以讀出快樂,也可以讀出悲傷;可以讀出年輕少女,也可以讀出耄耋老婦,不一而足,從而形成“圖像-情感”的隱喻??傮w而言,在新媒體語境中,數字化的存在成為人繼肉體存在、精神存在的另一存在形式,人們在三者之間構建起交叉的隱喻關系,通過此關系“幫我們將這個世界進行分類、排序、構建、放大、縮小和著色,并且證明一切存在的理由”[4](11)。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并不只是一個簡單討論讓人“喜歡”思想政治教育的問題,而是一個復雜的、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系統(tǒng)問題。要妥善回答且處理好這個問題,必須著眼于基本范疇,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現象之間本質與穩(wěn)定的特性關系。即強調從“主體、客體、介體、環(huán)體”以及“主體與客體、思想與行為、灌輸與疏導、內化與外化”[5]出發(fā),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的要素及過程分析清楚。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的構成,主要有四要素,即主體親和力、客體親和力、介體親和力以及環(huán)體親和力。其一,所謂主體親和力,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作為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主體,必須要具備并提升其自身的人格魅力、知識魅力、情感魅力、道德魅力、形象魅力等,使得教育對象能夠從教育者豐滿的形象中獲得親密感與認同感,正如馬克思所言:“如果你想感化別人,那你就必須是一個實際上能夠鼓舞和推動別人前進的人?!盵6]其二,所謂客體親和力,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對象作為思想政治教育“行為環(huán)”完整閉合的另一端,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水平、人際關系、參與教育活動的意愿”[7]等,沒有教育客體的積極配合,教育主體的任何主觀教育建構都是毫無用處的。其三,所謂介體親和力,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內容、原則及方法等,對教育對象的認知、情感、意志、行為的培養(yǎng)與塑造應具有正向積極作用,即以介體的科學性、價值性、真理性、和諧性、實踐性、貼合性等使得教育對象如沐春風、樂于接受。就當前而言,介體的親和力的重要評價標準,就是指介體在多大程度上遵循“立德樹人”的目標,介體的親和力能量就有多大。其四,所謂環(huán)體親和力,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行為發(fā)生的具體時空環(huán)境必須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實現及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協(xié)同發(fā)展,環(huán)境是否美麗和諧、是否寬松自由、是否具有文化氛圍與人文關懷等,都是衡量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的重要指標。
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的生成過程而言,主要應關注四個過程,即主體與客體的互動過程、思想與行為的匹配過程、灌輸與疏導的調適過程以及內化與外化的同一過程,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的形成與提質過程必須依托于四個過程聚合完成。其一,對于主體與客體的互動過程而言,親和力產生于主客雙方相互認識、贊賞、鼓勵、信任等接觸之中,沒有主客體的彼此正視、尊重與包容,情感層面的親和力也便無從談起。其二,對于思想與行為的匹配過程而言,親和力既彰顯為思想上的肯定,也表現為行動上的認同,但思想與行為不合一、不匹配是常態(tài),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的出現就是思想作為行為先導、行為作為思想檢驗、思想同行為相輔相成的必然結果。其三,對于灌輸與疏導的調適過程而言,親和力還產出于思想政治教育灌輸與疏導的平衡狀態(tài)中,“灌而不疏”將導致內容過載、壓力過大、信息過滯,“疏而不灌”又將使得目標不明、規(guī)范不夠、后勁不足,灌輸與疏導的有機結合才是形成親和力的最佳教育土壤。其四,對于內化與外化的同一過程而言,親和力的最高境界在于將“他者教育”視為“自我教育”,而要達到“自我教育”就必須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即用思想政治教育說服自我、感動自我、實踐自我,從自我出發(fā)的思想政治教育才最具親和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研究必然要納入新媒體語境,新媒體語境也必然要進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視野,這是形勢使然。一方面,以隱喻為本質的新媒體語境正悄然改變著人們的知、情、意、信、行方式:一是模糊了教育關系中的主客體界限,隱匿了主客體的真實身份,避免了直接教育中雙方的角色定位和局限;二是瓦解了較為封閉的教育場域,以新媒體為代表的網絡交往空間具有開放性,使網民的主體性極大張揚,直接教育的固定時間、地點的場域被“無時不網、無處不網”的技術特征所瓦解;三是新媒體語境注重“信息黏度”,即什么東西吸引人,什么東西就能黏住教育對象,就能“增粉”,如商業(yè)化的運營模式就因能夠緊扣教育對象心理而粉絲甚眾,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審慎思考的重要問題之一。
從另一個方面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適應新媒體語境亦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畢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與發(fā)揮新媒體語境正向作用是可同構的,原因有三:一是主體的親緣性,當前大學生是網絡時代的“原住居民”,是新媒體技術使用的主力,絕大多數大學生都有新媒體賬號,對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教育對象在哪,工作就要做到哪;二是目標的一致性,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也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盲區(qū),牢牢把握網絡空間意識形態(tài)陣地是當前網絡安全建設的根本目標,同樣,在新媒體語境中促進大學生的價值認同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旨歸,兩者具有一致性;三是理念的契合性,新媒體語境開放共享的理念悅納不同群體,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可以通過提升教育對象的親近感、認同感而獲得其對所傳遞價值理念的悅納,二者理念契合。
現實審視即實踐的現象學審視,即強調在實踐辯證法基礎上對某一特定事物的材料、內容、表征及原則的批判性認知。新媒體語境不是一個純正向語境,也不是一個純負向語境,而是一個中性的人文技術語境。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的現實審視,就是既要看到這一全新語境所帶來的機遇,也要理性思考它可能所帶來的困境。
第一,教育主體吸引力增強的機遇。新媒體語境客觀增強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動性,“大眾媒介正演變?yōu)閭€人化的雙向交流,信息不再被推給消費者,相反,人們將所需要的信息拉出來,并參與到信息的活動中”[8]。去中心化、去權威化打破了明顯的教育主客體分野,處在不同網絡端口的主體以平等姿態(tài)處于同一場域,形成相互探討的教育格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動將自己置于新媒體語境,想學生之所想,用學生之所用,化身為“網紅”“段子手”,在相互了解、傾聽、交流中做出理性、科學的評判,并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互動。教育者可以充分發(fā)揮理論素養(yǎng)深厚的優(yōu)勢,用隱喻將想要傳達的價值理念、道德規(guī)范等配成一道道可口的“菜肴”,通過微博、微信推送、直播、小視頻等方式實現價值滲透。
第二,教育時效提升的機遇。高校傳統(tǒng)的課程思政教育形式存在傳播瓶頸。一則教師數量有限,要承擔整個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教育,“大水漫灌”的形式會削弱教育效果;二則空間固定,下課即意味著“離場”;三則時間有限,致使傳遞的內容有限。新媒體語境改變了這種時空受限的局面,教育者通過多樣的途徑發(fā)布、點贊、分享、轉發(fā)相關的信息,可以極大提高傳播效率;再者,全體教育者在自己的朋友圈推出具有教育意味的內容,能基本覆蓋全體學生,形成強有力的教育場合,這是傳統(tǒng)教育形式無法比擬的;學生在新媒體語境中自由表達觀點、看法,其留下的信息可以讓教育者了解到其真實的動態(tài),有的放矢地進行引導,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滴灌”。
第三,教育形式豐富的機遇。新媒體時代,快捷、便利、多樣的移動終端和開放軟件,極大豐富了高校思想政治形式。如在當前的網絡直播中,學生可以通過評論、彈幕等形式進行實時互動;如微信公眾號,可以通過推文、H5頁面等圖、文、聲、色,獲得更直觀、更持續(xù)的感受;如虛擬現實VR技術,通過仿真視覺體驗實現歷史情境的“穿越”,深化教育的效果。有學生的地方,有交流的地方,都可以在當前新媒體技術為主導的語境下實現教育的融入。
新媒體語境之為“新”,在于其顛覆、改變了以往的形式,這既是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推陳出新的機遇,同時也使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在形成和傳播上面臨著困境——“形成難”困境與“圈層化”困境。
親和力“形成難”的困境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在思維結構上存在差異。當前高校大學生年齡構成以“95后”居多,這一代是伴隨著中國互聯網發(fā)展的一代,其對網絡具有天生的敏感度、接受度、依賴度、信任度。任何新興網絡事物都必然會迅速進入他們的視野,并快速“上手上道”,可以說,這是含有互聯網基因的一代。相較之下,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大都為60后、70后和80后,由于認知方式、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業(yè)已成型,其對以新媒體為代表的網絡還存在一定的“鈍感”,在接受度、應用度上遠不如95后,這種思維結構的差異,體現為教育的“鴻溝和隔閡”。如在當前大學生中流行的網絡用語,教育者可能聽不懂、聽不進、聽不慣;在大學生對動漫、cosplay、手機網游、亞文化的追崇上表現出不解和拒斥,就會造成“你不接受我的freestyle,我自然不接受你的教育方式”的惡性循環(huán),進而無法實現教育的親和力。
二是傳統(tǒng)話語慣性。在新媒體語境中,大學生的主體意識日益增強,關注自身的需求和發(fā)展,期望彰顯自我,他們更愿意接受貼近日常生活、表達個性情感的新媒體話語?!坝捎跉v史及現實原因,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多以政治話語、文本話語、權力話語呈現,疏離了對現實生活世界的解釋與關照?!盵9]長期以來,思想政治教育的這種慣性支配地位,使其忽視了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感受,導致教育因缺乏對人情感的關懷而親和力不足,被學生貼上“教條化”“枯燥化”“呆板化”的標簽。慣性的勢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未從傳統(tǒng)的話語體系中抽離出來,傳統(tǒng)語境必然會與新媒體語境形成沖突。面對這種沖突,有些教育者未能及時察覺學生接受方式的變化;有的察覺到了但囿于長期以來的理念的固化而難以“轉型”;有的則刻意回避與排斥,在教育過程中無所適從。因此,自然談不上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
“圈層化”困境主要體現為:新媒體的發(fā)展推動了信息傳播模式的更迭,推動了信息生產方式和交流方式的改變,尤為突出的是它順應了大學生對信息發(fā)布、獲取的個性化需求,大學生能夠獲得較為封閉和獨立的信息空間,形成因“價值觀而聚合,以興趣點而分眾”的圈群。這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面臨傳播中的“圈層化”困境:一是有親和力內容卻無法傳遞,學生有專屬信息獲取通道,對非圈層內的信息會進行過濾。由于很難保證這些內容跟大學生圈層信息同頻共振,具有親和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會在信息傳遞中失靈。二是教育者難以獲得學生圈層內的信息,很難進入圈層內部,更不必說對不良信息進行把關、引導、干預。三是大學生圈層內的信息是大學生思想動態(tài)較為真實的體現,但若學生的設置準入要求,教育者也就無法捕捉把握到學生的真實動態(tài)。這種圈層化的信息壁壘阻礙了真實信息的有效傳播,一定程度上使教育者、教育對象陷入信息交互困境中。
總體來說,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的困境就是外在親和力困境及內在親和力困境。因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是外在與內在的有機統(tǒng)一,“形”與“神”的完美結合[10],即思想政治教育在外在形式上需要做到形式靈活多樣、貼近大學生學習生活、令人喜聞樂見;在內在實質上需要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動人、將心比心。而一方面,新媒體雖然適用范圍非常廣,但新媒體語境也會不可避免地導致教育代際之間的差異、教育話語之間的張力,在形式上無法做到教育者與教育對象的同頻同拍;另一方面,新媒體語境因為信息選擇閱讀、定向流動、自設門檻等特點,使得理不可闡明、情無法伸張、心無力交融,這樣必然導致教育者與教育對象之間,甚至教育對象之間的隔閡。這導致的最終結果是“形”散“神”消,新媒體語境成為攔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間的一道“鐵幕”。
語境以“語”為要,無論在何種教育活動中,都以語言為基本載體,只不過語言的外延隨時代變化而日益寬泛罷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亦是如此,其親和力必定要以話語為載體,在新媒體語境下,話語親和力不足,語境自然無法成型,隱喻的力量也就無法有效發(fā)揮。因此,完成話語轉變是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實現的有效路徑。
在傳統(tǒng)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中,教育者是話語的中心,擁有向受教育者闡釋一定價值觀念和設定道德規(guī)范的權力,在整個教育關系中,教育者表現出權力話語特征。一是話語的排他性,思想政治教育者是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代言人,必然具有正當排斥錯誤價值觀念、不良社會思潮的權力;二是教育法規(guī)制度所賦予的教育強制力,如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了《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等文件,就明確指出要堅持黨對高校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三是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帶來的知識的權威性,這種權威性表現為教育交往中的主導及給予他者必須服從的壓力。如前文所述,新媒體語境中的傳播遵循分散、輻射、多中心的網狀模式,權力話語自然消解,若依舊抱守權力話語則無法實現親和力。完成權力話語到權利話語的轉變也就勢在必行。
權利話語注重教育對象在教育關系中的感受和地位。然而,實現權力話語到權利話語的轉變并非讓渡意識形態(tài)的主導權,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態(tài)度曖昧,不能動搖基本政治立場,不能被錯誤言論所左右,必須以堅定的政治定力實現話語權的主導;也不能一味地尋求點擊率、點贊率、轉載率、曝光率而喪失底線、原則,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走向庸俗、低俗、媚俗。
在堅持基本原則下該如何轉變。一是營造親和場域。在新媒體語境下,場域的塑造就是培育新媒體運用上的良性互動機制與互信氛圍,就是把新媒體語境統(tǒng)領下的現實教育指向,以一種非外在強迫式的、和諧自覺式的教育模式呈現出來,來營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場域。這就要求教育者把握規(guī)律,對擁有平等的姿態(tài)、淵博的知識、風趣幽默的語言、樂于持久投入的熱情。
二是實現平等對話。平等的對話是雙方進行精神交流、思想碰撞的前提。在教育過程中,教育者要尊重學生的尊嚴和話語權,喚醒他們的主體意識,以貼近他們的話語開展對話,引導學生理性思考、明辨是非,在對話中提供論據及論證的工具,讓學生在行動中做出自己的抉擇,并認知到自己所負責任的意義。
三是融注真情實感。情感在親和力實現中有催化劑作用,不得不說,新媒體語境消融了具象化的個體,而以符號作為隱喻,越是如此,學生越渴望教育過程中情感的注入,教育者要關注學生的內在需求和情感需求,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引導學生情感的注入,從而實現其對教育的親近。
在高校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偏重于宏觀的價值預設,并以此為主線進行敘事,宏大敘事誠然能引導學生將自身發(fā)展、成長系于國家民族的富強振興,然而持續(xù)性的宏大敘事由于過于關注宏大層面的要求,忽視了學生作為個體的“小確幸”,而被貼上“廟堂之上”的標簽。新媒體語境下每個個體的自我表達都是生活中的細細碎碎,這些微小的敘事因離自身更近而顯得更有溫度,如此,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的實現也需完成宏大敘事話語向微小敘事話語的轉變。
如,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風格給我們以啟示,他既有高屋建瓴的宏大敘事、高瞻遠矚的戰(zhàn)略眼光、心系人類命運的深沉情懷,擲地有聲,鏗鏘有力,也有“打鐵還需自身硬”“鞋子合不合適,只有腳穿了才知道”“扣好人生的第一??圩印钡任⑿⑹略捳Z,贏得了廣大人民的接受和認可,并被尊稱為“習大大”,在新媒體語境中廣為傳播。
微小敘事話語的主要特征就是接地氣、生活化。人們除了更為高遠的精神世界,也有生動質樸的生活世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對的是學生的生活世界,要構建的是精神世界。大學生的生活豐富多彩,這就要求教育者要接納、尊重、理解其生活的多樣性,并走入他們的世界,從他們鮮活的生活中挖掘、提取、凝練、傳播話語素材。新媒體語境已經滲透于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教育者應主動與學生共建生活化場景,用他們的話語內容、話語符號、話語風格等,主動地融入到他們的“圈層”中,與他們互訪互動、互評互贊,用真心真情打破“圈層化”的信息壁壘。除了融入學生的生活圈子外,把學生拉到教育者的圈子也是破解“圈層化”困境的有效路徑。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徐川將“黨課”講得入心入耳,場場爆滿,其話語風格從不迎合聽眾,但十分受歡迎;既有意思,又有意義;十分通俗,又不庸俗,贏得一大批學生“粉絲”??傊?,話語只有“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才能真正具有親和力。
“我們的文化正處于以文字為中心向以形象為中心轉變?!盵4](10)在新媒體語境中,正經歷著以文字為中心的“鉛字文化形態(tài)”向以形象為中心的“視覺文化形態(tài)”的轉型,“文字的重要性被逐漸降低,人們也會盡量地把文字簡單化、形象化、符號化,成為視覺圖像的組成部分和重要補充”[11]。抽象的認知方式逐漸讓位于形象的認知方式,表情包、gif動圖、小視頻、微電影、漫畫、直播等逐漸成為新媒體語境中的主要表達形式。
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需順應趨勢,把握運用形象話語。常用形象話語,有圖有真相,一圖勝千言,在高校不同的場地,如教室、寢室、圖書館、路標、辦公場所等都可以設置教育化形象,在不同的載體如微信、微博、門戶網站等都可以傳播教育化形象;也可以充分發(fā)揮大學生的創(chuàng)作才能,結合一定的教育素材,創(chuàng)造多樣的形象。當前新媒體具有可以一次發(fā)布九張圖的功能,教育者要充分利用這一功能,長發(fā)圖、發(fā)好圖,以象征、隱喻、敘事的形式將圖中蘊含的教育信息傳遞給學生。巧用形象話語,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強調:“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訴人們什么是應該肯定和贊揚的,什么是必須反對和否定的,做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盵12]形象話語具有文本話語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在教育過程中要充分放大這一優(yōu)勢,用學生喜聞樂見的素材和形式來表達,如“圖說”一帶一路、供給側改革、十九大報告等通過圖,以漫畫的形式將嚴肅的政治話語轉化成淺顯易懂的生活話語;如漫畫版的中南大學“三起救人事件”,在學生和社會中得到廣泛傳播,弘揚了真善美的價值導向;再比如中南大學法學院的銅豌豆工作室推出的“不一樣的馬哲大課堂”系列漫畫,將馬列主義、社會主義理論知識融入到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漫畫中,用新媒體的傳播方式造就廣泛影響。總之,在新媒體語境中,形象話語素材來源廣泛、形象活潑有趣、傳播迅速便捷,但也要注意防止形象話語中可能蘊含的非社會主導意識形態(tài)信息對思想政治教育主導意識形態(tài)的消解,真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和引導力。
那么,這是否意味著只要形象話語而拋棄文字話語呢?這種絕對的觀點也是站不住腳的。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情況而言,文本話語依然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對文本話語的理解與運用不僅僅關系著傳統(tǒng)的教育慣性,更為關鍵的是文本話語更能夠提高教育雙方的認知能力、抽象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價值判斷能力??尚兄ㄊ?,文本話語向形象話語轉變過程中要把握一個度,要走文本話語與形象話語有機結合的教育發(fā)展之路,尤其是在新媒體語境下,這種話語的有機結合是極為方便快捷且成本低廉的,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的提升邁向更深層次。
[1]馬克思, 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59.
[2]習近平.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 2016?12?09(01).
[3]倪鋼.技術本質的隱喻理解及其微觀解釋[J].科學技術與辯證法, 2004(6): 75?78.
[4]尼爾·波茲曼.娛樂至死[M].章艷, 譯, 北京: 中信出版社,2015.
[5]鄭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15?23.
[6]馬克思, 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42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9: 155.
[7]李建.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構成要素及形成機理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 2017(3): 36?39.
[8]尼古拉·尼葛洛龐帝.數字化生存[M].胡泳, 范海燕, 譯, 海口: 海南出版社, 1996: 49.
[9]畢紅梅, 付林溪.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轉換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 2015(5): 12?15.
[10]白顯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需把握的幾重關系[J].思想理論教育, 2017(4): 17?22.
[11]孫婷婷, 駱郁廷.圖像時代的核心價值觀認同教育[J].教學與研究, 2016(1): 70?78.
[12]習近平.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 2014?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