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楠
[摘要]本文將以最新版英漢(漢英)石油化工詞典為例,基于尤金·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總結石油雙語詞典所具有的特點,對其中的詞目翻譯進行研究,并從實用角度出發(fā)探究石油雙語詞典的編纂內容,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這一研究領域的空白,更好地服務于讀者。
[關鍵詞]雙語詞典;石油;翻譯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7)12-0172-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12.076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隨著各國政治,經濟等各領域日益頻繁的交流以及全球化的飛速發(fā)展,使得語言這一重要的交流工具成為時下發(fā)展的熱門,而其中雙語詞典作為溝通兩種語言的橋梁更是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筆者通過調查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后發(fā)現(xiàn),雖然對雙語詞典的研究已構建起基本的翻譯理論框架,但絕大多數的研究都僅僅局限于普通的英漢漢英雙語詞典中,針對石油雙語詞典的翻譯研究幾乎為零。基于此,筆者欲借鑒當前對各類雙語詞典的翻譯研究,依據尤金????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對石油雙語詞典的詞目翻譯進行初步探究,找出石油雙語詞典與其他詞典翻譯的不同之處,并從石油雙語詞典的實用性出發(fā),提出可行性建議,以便更好的服務讀者,從而彌補這一研究領域的空白。
一、石油雙語詞典的發(fā)展背景
(一)英漢、漢英石油化工詞典的出版現(xiàn)狀
1996年6月,石油工業(yè)出版社出版了由孫濟元主編的第二版《英漢石油技術詞典》。該書依據第一版石油技術詞典,通過反復增減、修訂,最后收錄各類專有名詞15萬條,涉及石油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探,鉆井,測井,油氣開采和開發(fā)等內容。相應《漢英石油技術詞典》也于1999年12月出版發(fā)行。該詞典詞目豐富,專業(yè)性強,完全適用于廣大讀者對專業(yè)術語的查詢。2012年4月,張鍵主編的《英漢石油化工詞典》由中國石化出版社出版發(fā)行,該詞典與2001年8月出版的《英漢石油化工大詞典》相比,收錄詞條數由15萬降至8萬,許多不常用的專有名詞都被刪減掉,如abaca(馬尼拉麻;焦麻);ABblock copolymer(AB型嵌段共聚物);Abderhalden dryer(阿布德哈登干燥器)abrasive belt grinding lubricant(砂帶研磨潤滑劑)。這樣使新版石油化工雙語詞典更加簡明,實用。其它一些小型詞典如《英漢(漢英)石油化工常用詞匯》,收錄詞目8000余個,其特點是方便,易于攜帶,在此不作贅述。
(二)英漢、漢英石油化工詞典的性質
詞典是一種工具書,它同文學,經濟,法律等書籍的翻譯有很大差異,具備自身獨有的性質,即“以詞目詞為核心,將詞,短語作為獨立的處理單位翻譯”。現(xiàn)根據石油雙語詞典其自身特點,總結出如下性質:
1.專業(yè)性
在石油雙語詞典中,專業(yè)性術語占據很大一部分比例,這也是其自身特殊性的一種體現(xiàn)。通過研究最新版《英漢石油化工詞典》,我們可以得出:對“石油”一詞的翻譯普遍為“petrole-urn”,少數情況下也可譯為“oil,但對“原油”的翻譯只能為“crude oil”.再如對“making a connection”的翻譯,通常情況下我們會根據上下文直接譯為“連接,接通”,這種譯法不涉及任何領域,但一旦進入某個專業(yè)范疇就帶有不同的含義。在《漢英石油化工詞典》中譯為“接單根”(油田鉆井時,在鉆進過程中每當井眼加深了一根鉆桿的長度后,就向鉆柱中接入一根鉆桿的過程)。因而,石油化工中大量專業(yè)詞匯的出現(xiàn)使得石油雙語詞典無疑具有異于一般及其它領域的特殊性。
2.示范性
據筆者不久前針對校內100名研究生所做調查結果表明,當翻譯石油化工類相關專業(yè)術語時,近九成學生表示石油雙語詞典和課本是他們查閱相關內容的主要途徑。雖然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更新與進步,互聯(lián)網已逐步走進人們的生活,但就研究生纂寫學術論文來講,由于論文本身具有權威性,網絡上專業(yè)詞目的準確性仍有待進一步核實。相比較而言,石油雙語詞典和專業(yè)課本的編寫均由國內專家學者經多方查證共同探討,編寫而成,其所具有的專業(yè)性和權威性不言而喻,因而石油雙語詞典中詞目的翻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示范作用。
3.單一性
詞典翻譯不同于其它文本的翻譯,很少出現(xiàn)意譯,這是因為詞典,尤其是專業(yè)詞典本身的詞目就具有一定難度,加之其翻譯與句子的翻譯不同,使詞對詞翻譯成為可能。石油雙語詞典中多數詞目的翻譯做到了詞性一致,這使其更具有表面性,單一性。如“井眼”譯為“well bore”,“水驅機理”譯為“water drive mechanism”,“鉆桿”譯為“drill pipe”,“熒光X射線”譯為“fluorescent X-ray analysis等,這些詞目都是采取直譯的方法,一一對應譯出的,這樣的譯法有時雖有失偏頗,但方便讀者理解,也便于記憶。因此,石油雙語詞典詞目翻譯的單一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它的推廣與傳播。
4.簡潔性
石油雙語詞典本身內容的專業(yè)性要求在對其翻譯時力求簡潔,以減少讀者閱讀相關文章時的難度。詞典中很多詞目的翻譯簡單明了,這使得具備相關專業(yè)知識的讀者容易猜出詞目的意思。比如:“固定閥”譯為“standing valve(SV)”,“游動閥”譯為“traveling valve(TV)”,熟悉后可直接使用縮寫“SV”或“TV”,“大功率”譯為“high power”,縮寫為“HP”。石油雙語詞典所具有的簡潔性在單一性的基礎上進一步促進了讀者更好地理解詞目,但這只是針對詞目翻譯而言。有時為了完全解釋詞義,應在譯后作相應注釋,這一部分內容將在后面提到。
二、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在石油雙語詞典翻譯中的應用
(一)奈達和他的“功能對等”理論
尤金·奈達(Eugene A.Nida)于1914年出生于美國俄克拉荷馬州。早年師從當代結構主義語言學大師布隆非爾德(Leonard Bloomfield)等語言學家。畢業(yè)后供職于美國圣經協(xié)會,并終身從事《圣經》翻譯和翻譯理論的研究,是公認的當代翻譯理論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奈達一生著作等身,他單獨或獨自出版著作40余部,發(fā)表論文250余篇。他的第一本著作是1946年出版的《(圣經)翻譯》(Bible Translating),最有影響的是1964年出版的《翻譯的科學探索》(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其次是《翻譯理論與實踐》(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系1969年與查爾斯·泰伯合著。
奈達所提理論的核心思想是“功能對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功能對等”的前身是“靈活對等”(dynamic equiva-lence),后改成“功能對等”是為避免被人誤解?!肮δ軐Φ取奔醋屪g文和原文在語言的功能上對等,而不是在語言的形式上對應。翻譯不僅是在詞匯意義上的對等,還包括語義、風格和文體上的對等,翻譯所要傳達的信息既包括表層詞匯信息,也有深層文化信息。動態(tài)對等中的“對等”包括四個方面:(1)詞匯對等;(2)句法對等;(3)篇章對等;(4)文體對等。由于現(xiàn)存石油雙語詞典中只有詞目的翻譯,所以下面將重點研究詞典中的詞匯對等。
(二)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在石油雙語詞典翻譯中的應用
上文我們也提到過,迄今為止的石油雙語詞典只有詞目詞的翻譯,在尤金·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中,句法、篇章、文體對等暫時不能用來分析。就詞匯對等而言,筆者欲從“直接提供對等詞”和“括號提供對等詞”兩方面加以闡述。
1.直接提供對等詞
劉宓慶在其著作《當代翻譯理論》中詳細列出4種英漢對等的詞匯,包括:①人稱代詞;②數詞及其組合式和各種數理公式;③無歧義的科學技術名詞和專業(yè)術語;④無歧義的名詞、無歧義的固定搭配及常用的自由搭配。顯然,在石油雙語詞典中絕大多數的詞目都屬于專業(yè)術語,直接提供對等詞適用于大部分石油化工詞目。例如在漢英石油化工詞典中,“鉆”譯為“au-ger”;“鉆機”譯為“driller”;“最初餾出物”譯為“forerunning”;“鉆頭”譯為“drill”等等,這些詞目的翻譯是無歧義的,公認的專業(yè)術語??梢哉f應用“功能對等”理論中的詞匯對等在直接提供對等詞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2.括號提供對等詞
語言是各個國家特有的文化符號,雖然各種翻譯理論和實踐已經達到可以讓目標讀者知曉其意的程度,但各國不同的語言,尤其是中英文屬于不同語系,如若做到完全對應還是十分困難的。在英漢石油化工詞典中,括號提供對等詞相對來說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如“fluoration”譯為“氟化(作用)”,括號里加“作用”,有專業(yè)背景的讀者就知道是指一種用碳氫化合物底物氟化的方法?!癴luorescent polyester fibre”譯為“熒光(增白)聚酯纖維”,括號中的詞起到幫助解釋原詞的作用。可見就翻譯詞目詞來講,在不能直接提供對等詞的情況下,括號提供對等詞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一問題。
三、石油雙語詞典的發(fā)展趨勢
歷數當今已經出版的各類石油雙語詞典,均只含對詞目詞的翻譯,區(qū)別只是收錄詞目數量的多少,以及新版詞典對某些詞目翻譯的修改之類。筆者系西南石油大學英語筆譯專業(yè)研究生,通過自身掌握的知識及對本校石油與工程學院研究生在纂寫英文摘要或論文時專業(yè)術語的翻譯查詢做了問卷調查。依據調查結果,并從詞典本身的實用性出發(fā),筆者總結出以下可能的發(fā)展趨勢。
(一)增加國際音標和詞目釋義
在對我校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院研究生進行調查時,筆者發(fā)現(xiàn)近七成受訪人群都希望對詞目增加國際音標和注釋,以便在攥寫論文時對相關術語有更清晰的認識。然而,石油化工類術語本身的專業(yè)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詞典編寫難度,這就需要編者在前期做大量搜集,整理資料的工作,多方查證,熟悉中英不同的表達方式是否代表了石油化工領域的同一操作,盡可能避免絕對對應詞與部分對應詞混淆。如若為詞目增加注釋,編纂期間的反復修改,多方探討是不可避免的,相關研究也需要持續(xù)進行,但一旦編寫成功,其實用性將造福相當數量的讀者。
(二)適當增加例句
通過對我校石油專業(yè)研究生關于使用雙語詞典情況的調查問卷顯示,對相近詞目增加例句有助于讀者更準確了解詞目含義,并容易區(qū)分相似詞目意義的不同。例如對“shaped charge perforator(聚能射孔器)”和“shaped charge gun(聚能射孔槍)”的理解。乍一看讀者也許并不能明白這兩個詞目間有什么區(qū)別,可一旦增加例句如“The charges are arranged in a tool called shaped charge gun that is lowered into the well opposite the produ-cing zone.Usually the gun is lowered in on wirdine.(射孔彈是安裝在射孔槍內,一般是采用鋼繩把射孔槍下放到產層的井眼段)”。讀者就會明白射孔槍只是射孔器的一部分而并不等于就是射孔器。
四、結語
綜上所述,與其它雙語詞典相比,石油雙語詞典具有專業(yè)、示范、單一、簡潔四個特殊的性質,但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仍適用于詞典中詞目的翻譯。對石油專業(yè)研究生的問卷調查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適當增加音標,注釋及例句的方法,從雙語詞典的實用性出發(fā)是可行的,但因此為詞典編纂帶來的更大難度問題仍有待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