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君華 胡嘉杰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yī)院長株潭分院康復醫(yī)學科 湖南 長沙 410100)
黎某,男,47歲,2017年3月19日被切割機割傷左手掌側,診斷“左手離斷毀損傷”,手術治療。術后出院后患者左手腫脹明顯,腕關節(jié)活動受限,指間關節(jié)僵硬,手指感覺功能減退。為求進一步治療于2017年5月12日轉入我康復科。
左手開放性損傷清創(chuàng)+左掌血管、神經、肌腱探查+左第1、4、5掌骨骨折克氏針內固定+左第2近指指骨骨折克氏針內固定+左第3掌骨頭骨折克氏針內固定+左第3掌指關節(jié)脫位克氏針內固定+左手肌腱斷裂縫合+左掌血管吻合術。
左手小指確如,左手掌心橈側可見一19cm不規(guī)則結痂術后傷口,左手掌心正中見一長約14cm不規(guī)則結痂術后傷口,左手掌心尺側見一長約7cm結痂術后傷口,均愈合可。手背見一2*2cm皮膚破損,紅色,少量液體滲出;關節(jié)活動度[1]:腕關節(jié)屈曲40°,背伸0°呈中立位,尺偏10°,橈偏0°;前臂旋前70°,旋后20°;手指呈僵硬狀態(tài),無明顯活動,大拇指與示指對指差1.5cm。左手圍度測量(見表1),拇指;示指、中指、無名指的近、遠指關節(jié)均伴感覺缺失,2PD感覺評估(見表2)。腫脹程度3級,腫脹分級標準[2]:1級:輕微腫脹或正常。2級:有明顯腫脹,皮紋尚存在。3級:有明顯腫脹,皮紋消失。4級:極度腫脹,皮膚上出現水泡?;颊咦允龌寄I結石20余年,發(fā)現脂肪肝5年,發(fā)現糖尿病1年余。
由于患者左手手背皮膚有破損且傷情復雜,手部皮膚有破損且骨折未完全愈合,同時身體伴隨多種慢性疾病,為防止治療過程中繼發(fā)損傷[3],第一周進行了關節(jié)松動術,紫外線照射治療和高頻微波療法[4]。一周后患者自述治療無明顯效果,并要求修改治療方案。跟蹤進行左手關節(jié)活動度評估(結果見表1),2PD感覺功能評定(結果見表2)。患者手背傷口基本愈合后,第二周加入中醫(yī)定向透藥治療?;颊咧鲃臃从持嗅t(yī)定向透藥治療效果較好。繼續(xù)治療跟蹤評定(結果見表1、表2)。第三周治療結束后,手背部出現皮膚紋,腫脹程度降為二級。
表1 手部圍度測量結果
食指近7 7 7 7 7.1 7 7 6.9端指節(jié)手 遠端掌20.4 20.5 20.5 20.5 20.5 20.5 20.4 20.5橫紋處手腕關17.1 17.2 17.1 17 17.1 17.1 17.1 17.1右節(jié)處
表2 手部2PD感覺評定結果
中醫(yī)定向透藥治療方法:儀器采用湖南產萬卓中醫(yī)定向透藥儀。藥物配方:紅花6g,丹參10g,生地黃10克,當歸10克,川芎6克,薄荷6克,100毫升開水混合。治療方法:將4cmX5cm的四層無菌紗布用配好的藥物浸濕,放置于治療部位,將電極片與紗布充分接觸用生理膠布固定于治療部位。根據患者耐受程度調整治療強度,導入時間20分鐘/次,每日一次[5]。治療結果:觀察表1、表2顯示,第二周加入中醫(yī)定向透藥治療后,左手圍度減小程度更比第一周更快,表明腫脹消除效果優(yōu)于第一周。手部感覺評定結果表明第二周后感覺恢復速度有明顯加。同時,后續(xù)評定表明消腫效果穩(wěn)定,手部圍度接近正常值。
消炎、消腫、恢復感覺是手外傷患者早期康復的基本原則[6]。手外傷術后由于長期制動,組織水腫等原因導致手部血液供應不佳,因而影響手功能恢復[7]。故而加速血液循環(huán),促進損傷部位新陳代謝對于手外傷的康復有重要意義。中醫(yī)定向透藥療法兼具電磁波療法、生物電藥導療法,熱療等不同治療方式特點[8],具有改善人體局部血液循環(huán),促進新陳代謝等作用,從而達到消除水腫,促進感覺恢復等治療目的[9-10]。中醫(yī)定向透藥療法適用于復雜性手外傷術后腫脹的康復治療,本例報告表明中醫(yī)定向透藥療法對手外傷術后腫脹有較好治療效果,值得在臨床中推廣使用。
[1]繆鴻石,主編.康復醫(yī)學理論與實踐[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0.1636-1654.
[3]王澍寰,主編.手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466.
[4]沈素娥,江立紅,李穎等.手及前臂外傷術中紫外線照射、術后早期超短波治療及功能訓練的臨床療效[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08,23(4):356-357.DOI:10.3969/j.issn.1001-1242.2008.04.020.
[5]燕鐵斌,主編.現代康復治療技術[M].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 社 ,1994.56—66.
[6]劉江.手外傷的治療原則和方法總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09(35):407-408.DOI:10.3969/j.issn.1671-8194.2011.35.321.
[7]楊俊興,方有生,趙京濤等.手外傷的后期功能修復與康復[J].現代醫(yī)院,2005,5(7):28-29.DOI:10.3969/j.issn.1671-332X.2005.07.013.
[8]李宗信,黃小波,敖平等.電離子導入技術國內外研究近況[J].中華理療雜志,2000,23 (6):372.
[9]魏新玲.直流電藥物離子導入療法發(fā)展概述[J].西南國防醫(yī)藥,2004,14(5):571-572.DOI:10.3969/j.issn.1004-0188.2004.05.065.
[10]江必明,張偉杰,尹東利等.中頻交流電藥物透入療法[J].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2004,26(2):118-119.DOI:10.3760/j:issn:0254-1424.2004.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