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松益
摘 要:通過認真剖析學生“沉默”的原因,對如何有效調整物理教學方法與教學形式,從而構建高效的物理課堂進行了深入研究與思考。
關鍵詞:初中物理;沉默課堂;成因;方法
學生在課堂的表現(xiàn)是教育者對教學成果進行評判的標準之一。學生的思維是否被激活,潛力是否被激發(fā),直接表現(xiàn)于他們在課堂中是積極互動,還是沉默不語。近年來,“沉默課堂”現(xiàn)象在越來越多的中學教育中突顯出來,在物理教學中尤其明顯。導致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是學生自身原因,不喜歡課堂交流導致“不想說”;自身基礎差,準備不足導致“不敢說”;精力無法集中,興趣不高導致“不知說什么”,這些情況均會導致學生在課堂的“沉默不語”。另一方面是教師的原因,沒有與學生平等交流意識導致“不想學生說”、習慣自我解答導致“不讓學生說”以及集中在某些少數(shù)提問對象導致“只讓少數(shù)學生說”,這些也是導致“沉默課堂”的原因。基于上述原因,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改變現(xiàn)狀是物理教育者的當務之急。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對此展開了深入
研究。
一、用有趣的話題打破學生的“沉默”
在對中學生“沉默不語”成因的調查中可以看出,很多學生之所以在物理課堂選擇沉默是因為對物理知識不感興趣,或者是因為自身原因,聽不懂老師在講什么,所以根本無法完成與老師之間的問答互動。所以要想讓學生在物理課堂“開口說話”,就要將知識適當?shù)睾喕?,或者以學生感興趣的形式呈現(xiàn)在他們面前,讓他們有說話的想法與欲望。如在講“平面鏡”時,如果直接問:“物體是怎樣在平面鏡中成為‘虛像的?”相信90%以上的學生都會選擇沉默,但如果用一個有趣的魔術引入新課,效果截然不同:當老師拿出提前準備的“魔盒”時,學生已經(jīng)被它所吸引。這時展開互動:“大家先看看這個盒子里有沒有東西?”學生感到非常有趣,認真地觀察并告訴老師里面什么東西也沒有。接著老師將一張10元的人民幣放在盒子的開口處,再問:“有沒有看到有張人民幣?我是不是把它變沒了?”學生驚訝之余,不禁問老師:“人民幣變哪去了?怎么會這樣?這個盒子真的有魔力嗎?”課堂再也不是沉寂的,而是充滿著學生的質疑、思考與探究。
二、用挑戰(zhàn)性的任務讓學生主動交流
太過于平淡的課堂,沒有任何挑戰(zhàn)性的知識往往也會削弱學生“說話”的欲望。高中生總是對新鮮的東西充滿渴望,總是拿“老一套”的舊知識和死板的提問形式教育學生,就會消磨掉學生的互動興趣。學生交流溝通的心理如同彈簧,壓力越大,反彈越強烈;壓力越小,反作用越弱。所以需要教育者主動地引導學生交流,必要時可以適當?shù)貫橹R增加點難度,既可以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好勝心,也可以促進學生的智力發(fā)展。如在學習了“電與勢”,以及生活用電之后,教師可以結合現(xiàn)實生活給學生提一個生活化的問題:“大家回想一下在家里是不是有時候會在開燈時,白熾燈突然亮一下之后就被燒毀了,怎樣用物理知識來解釋這一現(xiàn)象?”一個問題就完成了從知識到生活的遷移,這無法在書本上找到答案的生活化問題給了學生思考與交流的欲望,一些同學忍不住向同學“求助”:“你曾經(jīng)遇到這種情況嗎?”而有類似生活經(jīng)驗的同學也很快就興奮地找到答案:“燈絲溫度在開燈時是比較低的,電阻小,在家庭電路電壓不變,白熾燈通過的電流如果增大,電能就會轉化較多的熱能,所以才會將白熾燈燒毀?!逼渌膶W生不由真心地感到嘆服,這時如果再拿出一個已經(jīng)斷了燈絲的燈泡繼續(xù)發(fā)問:“白熾燈如果某一端燈絲斷了,還能不能再亮起來?”這一下子就激起了所有學生興趣,他們自行的結成小組,互相交流意見,找到了“搭燈絲”的方法,白熾燈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終于亮了起來,課堂也呈現(xiàn)出活躍而又和諧的氛圍。
三、在積極地參與中讓學生暢所欲言
太多時候在物理課堂上并非是學生不想說話,而是沒有一個讓他們暢所欲言的環(huán)境,什么時候課堂的“話語權”掌握在學生手里時,什么時候課堂效率才能夠實現(xiàn)真正的提高。為了引發(fā)學生積極參與互動的意識,為他們營造一個可以暢所欲言的環(huán)境,物理教師可以將獲得知識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如在進行“變阻器”的物理實驗時,為他們提供器材與場地,其他均由學生自行完成。學生可以自己上臺進行操作,也可以結伴而行,但為了避免人人都想上臺,無法滿足所有人意愿的情況發(fā)生,臺下的學生手里都應有一張表格,其中有與實驗相關的幾種情況和幾個問題,臺下學生在臺上學生做完實驗后,可以按照表格中的內容對其進行提
問。這樣臺上做實驗的學生做得專注投入,臺下的學生觀察得細致入微,而接下來的問答互動環(huán)節(jié),所有學生參與熱情空前高漲。課堂成為了學生不斷交流討論、思考探究的一個平臺,即使再“沉默”的學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也不禁受到感染,踴躍地發(fā)言,大膽地質疑。
物理教育者大部分的教學任務都是在課堂完成的,課堂既是教學活動的重要場所,也是教學的主要組織形式,在這個重要場地要想讓學生不再“沉默不語”,需要教師向學生傳遞出互動的訊息,展現(xiàn)物理的魅力,讓學生不但想說,還愛說和敢說,讓物理課堂時時都有一雙雙高舉的小手,一張張歡快的笑臉。
參考文獻:
[1]賈秀芝.多民族地區(qū)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參與狀況調查與影響因素分析[D].陜西師范大學,2016.
[2]李瓊瓊.初中數(shù)學課堂中關于學生“沉默”的思考[J].讀寫算(教研版),2015(19).
編輯 李博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