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莉
摘 要:在班級中既不是尖子生,也不是后進生,很平凡、很普通的群體就是“中間生”。缺乏教師的關注,就會變成后進生;得到教師的重視,就會躋身于先進的行列?,F(xiàn)實中這些學生得到的往往是忽視,需要教師探索出一條合適的教育之路。
關鍵詞:教育;關注;中間生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02-016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2.106
一、中間生——教師最容易忽視的群體
走上教師崗位,很多人都受到了“關注差生”“保護弱勢群體”“抓兩頭促中間”等教育思想的影響,目光自然聚焦在班里最好和最差的學生身上。差學生抓緊了,及格率就上去了;好學生學透了,教師的水平就顯出來了。有了這樣的好處,教師的精力一定在這兩類學生那里。
作為教師,都熱愛自己的工作,也自認為熱愛每一個學生。多年后,當有人問起教過的最優(yōu)秀的學生是誰,肯定會滔滔不絕地把心目中的優(yōu)秀生從德、智、體、美、勞各方面都夸一遍;當有人問到學困生時同樣可以從各方面進行評價。對于所謂的優(yōu)秀生和差生,大部分教師都能如數(shù)家珍。可是當有人問到一個名字、一個不起眼的中間生時,往往要恍惚一下,然后想一想,卻還是不知從何說起,只能用一句“還行吧”來概括。因為教師并不是特別了解這些學生,他們是教師眼中的“中間生”,不需要操心,更不會留下深刻印象,是被長期忽視的群體。
二、中間生——教師眼里飄過的影子
教師的愛和父母的愛有很大的區(qū)別。
父母眼中全是自己的孩子,和他們天天生活在一起,對于他們的生活更加了解,一言一行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
教師面對的是幾十個學生,目光常常被特別的學生所吸引。看到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總會用充滿鼓勵的眼神看著他,希望他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也會在全班學生遇到“坎兒”的時候,用手勢、眼神啟發(fā)他們的思維,讓他們成為全班學生的榜樣。這樣的學生總會給教師帶來滿滿的自豪,教師自然會對他們倍加呵護。看到調(diào)皮搗蛋、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教師多數(shù)時候出現(xiàn)的是嚴厲的眼神,讓學生一接觸到這樣的眼神就會有所收斂,不敢輕舉妄動。更有甚者,教師會使出絕招,盯著調(diào)皮的學生不出聲,讓他們感覺到空氣中都是無形的壓力。相比之下,中間生是空虛的,教師的目光不會過多地停留在他們身上。正是由于普通,他們不會讓教師難堪,不會給教師制造麻煩,不會讓教師有成功的巨大喜悅,也不會讓教師有莫名的煩惱。中間生成了教師眼中的影子,一晃而過飄忽不定。有誰知道,中間生可能也想讓教師多盯一會兒,哪怕目光如刀。
三、中間生——教師身邊的空氣
一位年輕的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了問題的嚴重性,她在教學反思中做了具體闡述。
有一天的語文家庭作業(yè)是一篇小練筆,一般由小組長檢查,教師上課進行抽查并講評。上課抽查的時候一般會選擇兩種作業(yè),第一種是特別優(yōu)秀的,第二種是特別臟亂差的,其目的很簡單,優(yōu)秀的當作示范,差的進行批評教育。當那節(jié)課快結(jié)束時,教師隨意掃了一眼班上的學生,發(fā)現(xiàn)有一個學生目光閃爍,把頭埋得很低,他是一個教師不常關注的中間生。于是教師叫了他的名字,不出所料,作業(yè)完成得格外糟糕;但又出人意料,他本是一個讓教師放心的中間生。課上的他就如同一個犯了天大錯誤的學生,低著頭不說原因??墒?,后來叫到辦公室聊天的時候,學生說的話卻對教師的管理方法有了很大觸動。
“有一次,我覺得自己的作業(yè)寫得很好,可是您還是不會念我的;有好幾次我的作業(yè)胡亂寫的,您也沒說我。只要我不干壞事,成績不下降,您也不會發(fā)現(xiàn)我的作業(yè)是胡寫的。我就想湊合著寫,糊弄一下組長就好了?!睂W生的話樸素簡單,卻給教師留下了思考題:教師對中間生究竟忽視了什么?是他們的自信,是他們本身的閃光點,還是本該屬于他們的前程?就如同這個學生,他出色完成作業(yè)時沒有得到教師的肯定,他敷衍完成作業(yè)時沒有得到教師的批評,他變成了教師身邊的空氣。教師總會對大家說會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實際上卻忽視了中間生。他們本該擁有教師的愛,但教師卻把自己的愛分到兩頭,什么也沒留給他們。
中間生不是空氣,也需要教師的關注。歷經(jīng)考驗的“抓兩頭、促中間”教學策略,大多數(shù)只完成了抓兩頭的目標,另一個變成了“放中間”,這是教育者最不應該形成的教育陋習。
四、教師的關注,會讓“中間生”擁有更寬廣的舞臺
曾經(jīng)有一個女學生,學習成績中等,文靜內(nèi)向,沒有特別要好的朋友,但能和學生和諧相處。教師交代的每一項任務她都能完成,唯一的缺點就是個人衛(wèi)生不好。一天,這個女學生來辦公室交作業(yè),教師看了看她的頭發(fā),問她:“你覺得你美嗎?”她不說話,臉憋得通紅。教師把她的頭發(fā)用皮筋整整齊齊地扎了起來,微笑著問:“你現(xiàn)在再看看,你是不是比剛才更漂亮?”她輕輕地點點頭,離開了辦公室。第二天大家就看到了一個不太一樣的她,比以前干凈整潔了很多。從此,這個女學生開始一天天地蛻變,變得愛干凈、愛學習、愛笑、愛和學生嬉鬧了?,F(xiàn)在,早已小學畢業(yè)的她在街上遠遠遇見教師,會笑著朝教師邊跑邊打招呼。
這個女學生的變化,說明中間生并不一定就是一個中間,他們本身可以得到升華,但是卻被人忽視。在忽視中他們逐漸缺乏自信,逐漸放任自流。也許他們的升華只需要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句鼓勵,一次簡單的引導。簡單來說就是教師的關注。
中間生相比優(yōu)秀生上升的空間更大,他們相比學困生上升得更容易。他們占據(jù)了班級非常大的比例,所以改變中間生,更容易改變班級的學習氣氛。
所以,教師應對中間生多一些關愛,讓這些學生得到應有的發(fā)展。不要讓教師的忽視扼殺了這些學生的夢想。讓教育者共同努力,把中間生的激情點燃。
參考文獻:
[1] 劉徽.點燃學生的熱情——讀《第56號教室的奇跡2》[J].現(xiàn)代教學,2011(11).
[2] 趙蕾.賞識理念下“學業(yè)中間生”教育問題的探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