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鑠
摘 要:通過案例,對影響原油計量交接數據準確率中的“細節(jié)”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原油計量交接;準確率
中圖分類號:TB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36.096
A公司組建于1982年,主要從事石油煉制及石化產品的加工生產和銷售,現有原油綜合加工能力1800萬噸/年,擁有煉油、芳烴、熱電、烷基苯等先進生產裝置70余套。2017年,公司加工原油1771.56萬噸,實現銷售收入797.35億元,盈利58.08億元,上繳稅金177.36億元。
在煉化企業(yè)生產過程中,原油采購成本占到總生產成本的90%以上,所以如何降低原油途耗就成為企業(yè)降本增效最重要的手段。公司原油進廠分兩種途徑。第一,國外購買原油,通過一程船卸到沿海碼頭庫區(qū)后通過長輸管線進廠;第二,國外購買原油,通過一程船卸到沿海碼頭庫區(qū)后通過二程船水運進廠。在整個原油途耗可分為:提單量裝船損耗一二程船裝船損耗、一二程船運輸損耗以及卸船損耗和管輸損耗。影響途耗存在著如下的關鍵計量點:裝船和到港后的船量、罐實收量以及管輸末站交接流量計表量,因此如何準確的測量相應的船量、罐量就成了整個降耗工作中的重點。
1 船量
A公司管輸原油主要采購至中東、南美等地,經一程船運輸至沿海碼頭庫區(qū),一程船到達庫區(qū)后測量船量并以船檢純油量與庫區(qū)進行數量交割,因此如何準確測量船量就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船量測量主要測量船的吃水差,每個貨倉的液位、溫度和水量以及污水艙和燃油艙的數據。測量工具為量油尺、溫度計、油水界面儀、試水膏等測量儀器。整個測量過程會嚴格按照相關技術規(guī)范進行,通過長期實踐中總結出幾個“不起眼”的細節(jié),往往這幾個細節(jié)會影響整個船量的測量工作。下面通過幾個真實案例來說明這幾個細節(jié)是如何影響最終結果的。
案例一
2017年5月19日和21日“瓏凱”和“安德羅斯”兩條油輪裝載巴士拉原油??垦睾4a頭。油輪??壳芭c代理公司溝通提前得知:“瓏凱”源頭裝貨港明水820m3,運輸途中測明水1095m3;“安德羅斯”源頭裝貨港明水1430m3,途中測明水1820m3。得知該情況后,第一時間同商檢進行溝通并在現場重點進行艙內明水的測量。
測量“安德羅斯”油輪時發(fā)現船上配備的UTI設備陳舊,測量明水時聲音不變化,其液位測量與量油尺、雷達液位計數據比對正常,故液位、溫度數據由UTI測量得出,明水數據由試水膏測量得出。在測量明水時,船方提供試水膏也出現問題遇水不變色,此時庫區(qū)監(jiān)裝人員和商檢同時提供兩種不同的試水膏,而在實際操作中發(fā)現管道公司提供的試水膏測量明水數據比商檢提供的試水膏多。
初步懷疑庫區(qū)試水膏明水顯示異常,將其靜止空氣中十五分鐘后發(fā)生變色情況,空氣中水蒸氣就能使其發(fā)生顏色變化。從本案例中可以看出,一個小小的試水膏由于品牌和質量等問題就可能引起幾十噸甚至幾百噸的油量差異,因此這個細節(jié)絕對不可輕視。
案例二
2017年2月6日 FRONT SIGNE(福星)靠沿海庫區(qū)卸芒都原油,在登輪進行驗艙時發(fā)現該批次芒都原油含水率異常(含水率1.01%,正常值0.1%以下),發(fā)現數據異常后第一時間同商檢溝通并全程參與船量和罐量的檢測工作。在測量艙底明水過程中發(fā)現測量船艙明水時,UTI(油水界面儀)和試水膏兩種方式所得數據不一致 :UTI所測明水比試水膏大。主要原因是艙底明水為油水混合狀態(tài),UTI遇到水即有反應,而試水膏測量油水混合狀態(tài)時顏色不發(fā)生變化?,F場對艙底UTI(油水界面儀)和試水膏測量數據不一致的區(qū)域用采樣器進行采樣,并將樣品靜置8個小時,靜置后發(fā)現油水分層現象。從樣品分層現象看,艙底確實存在一定量的明水,但其明水比UTI測量值偏小,從樣品看明水約占總樣品的40%,即UTI測量值40%為明水其他為原油。在實際操作中若試水膏變色如圖則可認定測定明水變色范圍為實際明水測量范圍。若試水膏變色不是均勻而是點狀,表明存在乳化水或油包水現象,測量明水時應結合UTI根據實際情況測量。
2 末站交接
A公司管輸進廠在末站與管道公司進行計量交接,交接用計量儀器為刮板流量計和配套的溫度計、壓力表以及標定用的標準體積管。交接量為刮板流量計體積讀數和管線自動采樣器所采樣品分析密度、含水率計算得出。在末站交接過程中一些“細節(jié)”也能很大影響交接量的準確性。
案例一
在對樣品進行密度測量時,目前管道公司對原油密度測量之前進行預加熱,甬滬寧管線加熱四十分鐘;儀金管線加熱約一個小時,加熱至28℃后在放入恒溫水域(甬滬寧23℃、儀金28℃)內進行密度測量。
為了定量預熱過程和預熱溫度對于原油密度測定的影響,進行了不同溫度下、不同油種密度測定的試驗。結果如表1。
從試驗結果來看:
(1)溫度對于原油密度測定是有影響的,溫度高,測定的密度偏大。
(2)不同油種受溫度的影響不同。伊輕、沙重原油受溫度影響大,阿曼原油受溫度影響稍小,巴士拉原油受溫度影響最小。不同油種對試驗有不同的實現結果。
綜上,整個預熱過程對密度測量是有一定影響的,因此應避免長時間的預熱,常溫運輸的油種不需預熱直接按規(guī)程進行密度測量。
案例二
末站交接過程中,即使各個設備均能正常運行,在特殊情況下也能出現計量數據失準的現象發(fā)生。
2018年5月18日4:33分甬滬寧管線開始為A公司輸送巴士拉原油,5月21日18:33分開始管線安裝的質量流量計密度曲線發(fā)現異常開始上升,密度達到最大點0.9310g/cm3左右時開始下降至20:33分左右密度恢復正常,該異常時間段內平均工況密度為0.9072g/cm3,未發(fā)生密度變化時平均密度為0.8750g/cm3。
計算1#流量計油水混合量純水量過程如下:
密度異常前時間18:33表讀數23843934.28,密度異常后時間20:33后表數23846042.28,總量23846042.28-23843934.28=2108t。
V油ρ油+V水ρ水=2108( 噸 )(1)
V油+V水= V總=2323.633(m3)(2)
ρ油=0.8750g/cm3,ρ平=0.9072g/cm3,ρ水=1g/cm3
由上式可得到V水=598.570m3,m水=ρ水V水=598.570噸。
計算2#流量計油水混合量純水量過程如下:
密度異常前時間18:33表讀數17651037.31,密度異常后時間20:33后表數17653018.37,總量17653018.37-17651037.31=1981.03t。
V油ρ油+V水ρ水=1981.03( 噸 )(3)
V油+V水= V總=2183.675(m3)(4)
ρ油=0.8750g/cm3,ρ平=0.9072g/cm3,ρ水=1g/cm3
由上式可得到V水=562.510m3,m水=ρ水V水=562.510噸。
1#、2#流量計明水總量598.570+562.510=1161.080噸。
5月21日22時和22日6時管道公司和分公司開始對自動采樣器所采數據進行化驗分析數據如表4、5。
兩批次扣水量為136.479+108.822=245.301噸與A分公司質量流量計算水量差異1161.080-245.301=915.779噸。
自動采樣器采樣口插入管線內約1/2處,如果油水混合物比例超過一定數值后由于原油和水密度不一樣,密度較大的水就會沿著管徑外壁流動,同時原油沿著管徑內徑流動,這就造成了自動采樣器采樣口所采樣品代表性不強。而質量流量計可以通過整個管段內密度變化根據加權密度公式算出含水率,相對來講準確性比較強但目前質量流量計測量原油以及根據密度變化計算含水率雙方并沒有相關技術協議,故質量流量計只能作為一種監(jiān)控手段。
3 總結
通過以上幾個案例,我們可以看出在原油計量交接過程中,有許許多多的細節(jié),這些細節(jié)能極大的影響最終結果,因此如何在工作中發(fā)現、總結這些細節(jié)就變得尤為重要。希望廣大計量工作者能在工作中多多分享自己的案例和經驗,把原油計量工作做得更細、更準確。
參考文獻
[1]代俊波.油料計量技術發(fā)展現狀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yè),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