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小草始于精 大草源于情
——草書創(chuàng)作之我見

2018-01-05 06:35:25
大觀(書畫家) 2017年4期
關鍵詞:大草狂草章草

紀 松

小草始于精 大草源于情
——草書創(chuàng)作之我見

紀 松

紀松 1975年5月出生,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江蘇省青年書法家協(xié)會副秘書長,泰州學院副教授,泰州市教育系統(tǒng)書法協(xié)會主席,泰州市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南京藝術學院書法碩士,師從徐利明教授。

書體的演變遵循的基本規(guī)律是“趨于簡而便”,草書的發(fā)展演變亦是如此。隸書經(jīng)過兩漢的發(fā)展,不僅達到鼎盛,也在不同的風格類型上得以完善。但是由于書寫的便利和社會發(fā)展的不平衡,隸書的常規(guī)書寫逐漸被打破,隨著筆畫書寫的連帶和省減,原有的橫向舒展的隸書字形也逐漸打破,章草隨之出現(xiàn)。章草的出現(xiàn)不僅是簡單字體的演變,更加是漢字書寫方式和結字方式的革命性變化。在隸書和篆書的書寫時代,書寫不太注重連續(xù)性,每一個筆畫的書寫完成都可以停頓。但是章草的書寫方式卻是不同,它非常強調(diào)筆畫的前后承接和筆意的連貫,因為只有連貫的書寫才會提高書寫的速度,才能達到“簡而便”的目的。另外,由于要進行筆畫的省減,所以,用筆過程中的快慢節(jié)奏和提按節(jié)奏也發(fā)生了變化,也才會從方折向圓轉(zhuǎn)變化,才會有大量點的出現(xiàn)(點是筆畫的省減和概括的最小單位)。在結字方式上,由于章草的出現(xiàn),隸書橫向取勢的單一字形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各種字形的出現(xiàn)。隨著章草的進一步發(fā)展,一直到唐代,韻秀宛轉(zhuǎn)的今草和連綿肆意的狂草也相繼成熟。草書連綿的筆勢,跌宕起伏的動感以及其書寫過程中對意、情的側重,歷來備受書家喜愛。

第205頁至209頁均為紀松作品

唐張懷瓘《六體書論》指出“草乃文字之末,而伯英創(chuàng)意,庶乎文字之先。其功鄰乎篆籀,探于萬象,取其元精,至于形似,最為近也。……草法貴在簡易……”徐利明先生《中國書法風格史》中對書體演變的依據(jù)定為“便捷與貫氣”??梢哉f,草書在實用功能的驅(qū)使下,對原有正書進行了“簡而易”的處理,并逐步形成了獨具特征的新字體。隨著草書的繼承發(fā)展,其原有的實用功能已經(jīng)褪去,進而漸漸走向了審美層面。

在草書的發(fā)展過程中,歷經(jīng)了幾個階段,也出現(xiàn)了不同的風格。依此,各書法史教程中依據(jù)不同階段和風格特征,對草書進行了分類。一般我們將草書分為章草與今草兩種。章草是隸書草化的一種書體,是草書最早的一種成熟形態(tài)。而今草則在章草規(guī)范的基礎上,結合楷書以及行書的用筆方法而形成的筆勢連綿的書體。章草雖然書寫快捷、筆畫省簡、筆勢連綿,但是今草的字勢連綿、用筆率意豐富、因勢取態(tài)的特征,章草卻是無法比擬的。所以說,今草較之章草更加連綿和貫氣確是主要的區(qū)別。劉熙載《藝概·書概》說:“昔人亦有謂各字不連綿曰章草,相連綿曰今草者。”這樣的說法不無道理,但是不能簡單理解,準確講應該是章草不講究字與字之間的行氣貫通,而今草則注重字與字上下的筆意連貫,這樣的連貫可以是實連,也可以是虛連,實連就是實線,虛連就是虛線。

今草根據(jù)表現(xiàn)方式不同,一般分為小草、大草兩種,至于狂草則是大草的強烈表現(xiàn)形式。大草和小草之“大小”之分,并非僅指字的大小和幅式的大小,而更重要的是指筆勢連綿程度以及草書“情”“意”表現(xiàn)的強烈程度。所謂小草,指“今草”中形體較小、筆畫雖省略但較易識、筆勢連綿相對較少、字與字連筆較少者。其筆法相對規(guī)范而謹嚴。小草之名起于宋朝,宋朱長文《墨池編》卷九《續(xù)書斷上》說:“唐玄度,文宗時詔翰林。精于小草書,有楷則?!薄缎蜁V》卷第十九《草書七》“懷素”條,將懷素晚年所作《千字文》名之為《小草千字文》,以區(qū)別于懷素其他草書。

我認為書法的審美分成兩種,一是優(yōu)美典雅型,一是壯美奔放型。小草書的審美大抵是屬于優(yōu)美典雅型,這就要求小草書在書寫過程中以順鋒斜切的筆法為主。順鋒書寫不僅有利于速度的變化,也利于曲線的表現(xiàn)和筆畫之間的連帶呼應。唐孫過庭《書譜》中就講“草貴流而暢”,所以,流暢應該是小草書的最為重要的關鍵所在,而順鋒直下的筆法顯然是最能體現(xiàn)流暢的筆法。另外,小草無論是書寫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也都與大草不太相同。小草的執(zhí)筆宜低,不宜過高,因為要表現(xiàn)細膩的用筆,只有較低的執(zhí)筆方可靈活地控制毛筆;書寫姿勢上,由于小草字形較小,所以,一般采取坐姿書寫。因此說小草的筆法講究精到細致,并且要能筆筆到位精準,否則就顯得粗糙?!缎l(wèi)瓘傳》中說:“張伯英因而轉(zhuǎn)精甚巧,下筆必為楷則,號‘匆匆不暇草書’”,至今寶為草圣?!逼洹熬迸c“巧”則就是講的小草的筆法要點。

所謂大草,應該是筆畫較“小草”更簡省,體勢更放縱,用筆連綿飛動,尤其是字與字的連綿加強,筆勢激越跌宕,以情主運,直抒情性的一種草書。清朝魯一貞、張廷相《玉燕樓書法·一則》說:“張伯英(芝)益從而肆之,連環(huán)鉤鎖,神化無窮,謂之大草?!憋@然,大草書的創(chuàng)作在激情的揮灑下,對于筆法的精微和細膩已經(jīng)不能夠面面俱到了,只能在自我性情的御使下,對各種對比關系進行統(tǒng)籌表現(xiàn),對各種矛盾關系進行適時調(diào)節(jié)和統(tǒng)一。但是,大草的書寫絕不是隨意的揮灑,如果是不講法度的肆意狂放,那只能是一種毫無規(guī)矩的撒野。清包世臣《藝舟雙楫·答熙載九問》有言:“大令草常一筆環(huán)轉(zhuǎn),如火箸劃灰,不見起止。然精心探玩,其環(huán)轉(zhuǎn)處悉具起伏頓挫,皆成點畫之勢。由其筆力精熟,故無垂不縮,無往不收,形質(zhì)成而性情見,所謂畫變起伏,點殊衄挫,導之泉注,頓之山安也。后人作草,心中之部分,既無定則,毫端之轉(zhuǎn)換,又復鹵莽,任筆為體,腳忙手亂,形質(zhì)尚不備具,更何從說到性情乎!”只有遵循一定的法度的任情揮灑,才能夠發(fā)性情于形質(zhì)之中。

而大草中極為狂放肆意者,則稱之為狂草。歷來大多將狂草與章草、今草并列。我認為不妥。因為狂草與大草都是一種生命力量的迸發(fā),都是一種情感跡化的產(chǎn)物,從風格和形態(tài)上不能明確分辨,只是狂草更甚。徐利明先生在《中國書法風格史》一書中也稱“狂草乃大草書的極端境界”。所以,歷來眾多書法理論家在論及大草時,一般都以狂草為例,正因為狂草在大草書中極具代表性和獨特性。

清朱履貞《書學捷要》曰:“元李雪庵運筆之法八,曰落、起、走、住、疊、圍、回、藏。施之于側、勒、努,則八運筆皆備。此法蓋用之于大字,是以元時禁中匾額皆雪庵所書,雖趙松雪亦推讓之。至明景泰中,李淳進八十四條結構法,蓋從李雪庵八法運筆及陳繹曾、徐慶祥書法增減而成者,此乃題署擘案大書法也。今人收作小字,以教初學,殊失古人立法本意。”由此可見大草或者狂草書,從筆法上看與小草是截然不同的,倘若用大草筆法寫小草,或者用小草筆法創(chuàng)作大草,無疑是緣木求魚,因而筆法也是判斷一件草書屬于大草還是小草的重要指標之一。

大草書乃至狂草的創(chuàng)作是在感性的原野上理性的馳騁,也是創(chuàng)作主體性情能夠充分發(fā)揮和展示的途徑。所以項穆《書法雅言》中講“隨情而綽其態(tài),審勢而揚其威。每筆皆成其形,兩字各異其體。草書之妙,畢于斯矣?!倍鴦?chuàng)作主體不同的情感驅(qū)使下,瞬間的表現(xiàn)也會有不同,體現(xiàn)在筆墨上主要是提按輕重的變化、線條連斷的處理、筆鋒與紙張摩擦方式和速度力量的變化、用墨濃淡枯濕的變化等等,而這些又都是大草書乃至狂草的語言要素,因此,不同的情感必然會產(chǎn)生不同的草書樣式。顏真卿在創(chuàng)作《祭侄文稿》時,從其篇首到末尾,無論是筆墨還是線條的變化乃至章法上的起伏,很明顯可以看出其悲痛欲絕的心境。王澍在《虛舟題跋》中也有這樣的感受“《祭季明稿》心肝抽裂,不自堪忍,故其書頓挫郁屈,不可控勒?!槭虏煌瑫ㄒ嚯S以異,應感之理也?!彼哉f,情性是草書的靈魂,缺少了這一靈魂,草書就失去了打動人的魅力?“往時張旭善草書,不治他技。喜怒、窘窮、憂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無聊、不平,有動于心,必于草書焉發(fā)之。觀于物,見山水崖谷,鳥獸蟲魚,草木之花實,日月列星,風雨水火,雷霆霹靂,歌舞戰(zhàn)斗,天地事物之變,可喜可愕,一寓于書。故旭之書,變動猶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終其身而名后世。”(韓愈《送高閑上人序》)當然,大草書乃至狂草的創(chuàng)作不是完全脫離技法,而是要使技法成為表現(xiàn)的一種手段,只有這樣才會創(chuàng)作出既有法度又具有情性的完美作品。

近年來,我一直在探索大草書和小草書的創(chuàng)作,通過不斷的實踐和探討,我得出“小草始于精,大草源于情”的結論。當然,任何事物都要辯證看待,小草書在精微的基礎上也應該注重情性的表現(xiàn),而大草書在情性的驅(qū)使下的揮灑更加要注重技法基礎的錘煉。

猜你喜歡
大草狂草章草
近現(xiàn)代章草觀念及其創(chuàng)作(上)
中國書法(2023年3期)2023-08-23 05:08:38
當代大草創(chuàng)作被什么局限
中國收藏(2021年6期)2021-06-20 14:36:25
討源皇象 規(guī)模右軍 試論趙孟頫對章草的復興
紫禁城(2020年5期)2021-01-07 02:14:00
瞬變電磁法在四川鹽源大草深部隱伏鉛鋅礦探測中的應用
談張耀山的簡章
中華書畫家(2020年6期)2020-07-06 06:33:46
章草對聯(lián)
海燕(2020年2期)2020-02-29 04:07:04
讀林鵬《丹崖書論》有感
文史月刊(2019年8期)2019-10-11 04:12:32
大草書體中“筆斷意連”的重要意義
狂草:笑為花開,花因笑發(fā)
醒獅國學(2017年2期)2017-03-09 20:33:28
狂草
黎平县| 南城县| 左云县| 宝坻区| 中超| 石屏县| 荔波县| 江源县| 上栗县| 个旧市| 宁阳县| 水城县| 酉阳| 饶河县| 响水县| 绥滨县| 繁昌县| 政和县| 永新县| 龙川县| 重庆市| 留坝县| 绥德县| 中西区| 连平县| 泉州市| 大化| 枣阳市| 伊通| 岱山县| 福海县| 灵宝市| 克拉玛依市| 八宿县| 安福县| 都江堰市| 枝江市| 雅安市| 白河县| 吉隆县| 三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