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弋戈
古代的牌坊與旌表
■文/弋戈
“中華敬老第一坊”——雙壽承恩牌坊
在安徽省黃山市歙縣許村昉溪高陽廊橋橋頭,大觀亭的邊上,有一座四柱三間五樓的石牌坊,名為“雙壽承恩坊”。話說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朱載垕敬老倡“瑞侶”,徽商許世積樂善好施,生平多義舉,曾捐建萬年橋、善化亭等,夫婦皆為老壽星,分別為101歲和103歲,朝廷旌表他們?yōu)椤叭巳鹬畟H”,勅封“征仕郎晉贈奉直大夫”,賜建“雙壽承恩坊”。這是中國古代牌坊中,迄今發(fā)現的唯一一座為一對百歲老夫妻祝壽祈福而建造的牌坊,在全國極為罕見,被譽為“中華敬老第一坊”。
雙壽承恩牌坊建于明隆慶三年(1570年),選用安徽黟縣青巖石建造,形制為四柱三間五樓,高9.73米,寬8.12米,第三層鐫刻著“雙壽承恩”四字,下書“徵仕郎許世積孺人宋氏”等字。第五層中部立一顯赫“龍亭”,內刻“恩榮”,字為雙龍纏繞。牌坊的柱、梁、拱、隔扇各主要部位栩栩如生地雕刻著“獅舞壽球”“龍鳳呈祥”“松鶴延年”“猴獻壽桃”等12組圖案,楹柱兩側雕刻有奔獅圖。
敬老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朝歷代都曾經以朝廷的名義制訂或頒布過一些有關養(yǎng)老的禮儀和法規(guī),對長壽老人禮遇有加。古代的牌坊也稱牌樓,古名綽楔,是一種中國特有的門洞式建筑,用以宣揚封建禮教,標榜功德兼祭祖,以供后人瞻仰學習。著名古建專家劉敦楨先生在《劉敦楨文集〈牌樓算例〉》中指出:“考古代民居所聚曰‘里’,里門曰‘閭’,士有‘嘉德懿行,特旨旌表’,榜于名上者,謂之‘表閭’?!焙髞恚氨黹偂敝饾u變成了一種旌表制度,具體說來,“表閭”即朝廷官府對有功德的人進行嘉獎,將牌匾懸于閭里之門上或刻石立于閭里之門,即起到樹立善行榜樣之用,又可廣而告之,供人效仿。
“生不能封萬戶侯,但愿死得一旌表。”旌表制度是中國古代歷代王朝倡導封建禮教,為道德優(yōu)秀的人樹立如匾額、碑石、牌坊等物化標志對其進行彰顯和標榜,以美化風俗、教化民眾的一種制度。自秦、漢以來,歷代王朝對所謂義夫、節(jié)婦、孝子、賢人,以及累世同居等大加推崇,由地方官吏申報朝廷,獲準后則賜以匾額,或由官府造牌坊,以彰顯其功德和氣節(jié)。獲得旌表是彰德行、沐皇恩的重要榮譽,因而官民普遍以能獲得皇帝的旌表為光宗耀祖、流芳千古的大事。
明清時期,朝廷極為重視養(yǎng)老問題。清代皇帝將壽民作為仁政的一種標志, 對“期賾耄耋,龐眉皓首之人”均大力旌表,以彰顯德政。雍正時期明確對110歲以上老人“按其壽算加增”的賞賜原則,對百歲老人旌表和賞賜。據《大清會典則例》記載,康熙四十二年( 1703年)頒布: “百歲老民給予‘升平人瑞’匾額,并給銀建坊。節(jié)婦壽至百歲者,給予‘貞壽之門’ 匾額,仍給建坊銀兩?!?/p>
《清史稿·孝義傳》曾經這樣總結清代的旌表制度:“清興關外,俗純樸,愛親敬長,內憨而外嚴。既定鼎,禮教益?zhèn)?,定旌格,循明舊”。“旌格”指有關旌表的規(guī)章制度?!办焊瘛币?guī)定:父母健在竭力奉養(yǎng),父母去世按禮守喪;父母遠行,千里尋之,或將父母接回,父母若客死他鄉(xiāng),要將尸骨帶回故里安葬;兄弟和睦,“五世同堂”“七業(yè)衍祥”這樣的人家朝廷則賜以“義門”的封號。旌表制度讓草民百姓留名青史,在守孝盡義的傳統道德面前,草民不讓公卿,樹碑立傳——激勵官員、化育百姓的旌表制度與律法一并構成了古代社會完備的法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