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信息偶遇及其研究的理論基礎分析

2018-01-02 23:26田梅
現(xiàn)代情報 2017年12期
關鍵詞:理論基礎

〔摘 要〕[目的/意義]明晰信息偶遇在信息行為框架中的定位并進一步探討闡釋信息偶遇研究的理論基礎對于信息偶遇研究有著重要意義。[方法/過程]針對代表性概念與模型進行分析,探討了信息偶遇在信息行為框架中的定位以及與其他信息行為之間的關系;從信息偶遇過程研究與影響因素研究兩個方面,結(jié)合具體研究成果,闡釋了相關研究的理論基礎。[結(jié)果/結(jié)論]信息偶遇與信息搜尋、信息搜索等共同構(gòu)成了信息行為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又與兩者存在交叉;可以基于非線性理論、關聯(lián)主義學習理論、意義構(gòu)建理論等認知科學理論以及自我效能理論等心理學相關理論對信息偶遇相關研究進行闡釋。

〔關鍵詞〕信息偶遇;信息行為;理論基礎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7.12.007

〔中圖分類號〕G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821(2017)12-0042-06

〔Abstract〕[Purpose/significance]It is important for information encountering research to clarify the position of information encountering in the framework of information behavior and further discuss its theoretical base.[Method/process]This paper analyzed the typical concepts and models of information behavior and encountering,and then discussed the location of information encountering in the framework of information behavior and the connections with other information behaviors.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rocedure and influence factors,this paper demonstrated the theoretical base of information encountering with introducing some specific research works.[Result/conclusion]Information encountering not only performed as a vital component of information behavior with information retrieval and search,but also had cross part with them.Current researches about information encountering could be elaborated from the cognitive science,e.g.,nonlinear theory,relevance learning theory,meaning building theory,and psychological theory,e.g.,self-equivalence theory,etc.

〔Key words〕information encountering;information behavior;theoretical base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信息行為的研究范式從“以系統(tǒng)為中心”轉(zhuǎn)變?yōu)椤耙杂脩魹橹行摹盵1],用戶信息行為研究(Users Information Behavior—UIB)受到了不同學科眾多學者的關注,也是圖情領域的重點研究領域之一。根據(jù)學者Wilson的信息行為定義[1],人類的信息行為不但包括有目標主動信息獲取行為,也包括無目的被動信息獲取行為,并且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被動信息獲取已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方式,在滿足用戶信息需求、拓展知識面及創(chuàng)新問題解決方案等方面有著重要意義。信息偶遇作為信息被動獲取的一種重要方式,已經(jīng)得到了信息行為領域許多學者的關注與研究,圍繞信息偶遇的概念、特征、發(fā)生情境、過程模型、影響因素等方面產(chǎn)生了諸多成果。但是根據(jù)文獻調(diào)研,到目前為止信息偶遇尚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定義,探討有關在整體信息行為框架內(nèi)信息偶遇的具體定位以及與其他信息行為關系的研究較少;其次,相關理論是用戶信息行為研究的基礎,信息行為研究與認知科學、心理學、社會學、圖情學、傳播學、教育學等學科存在交叉融合,利用相關理論解釋與闡述行為特點、發(fā)生機制、影響因素作用機制是信息行為研究的重要支撐。然而在目前信息偶遇相關研究中,相關理論基礎探討分析的研究較少?;谝陨媳尘?,本文將通過對現(xiàn)有研究進行梳理,探討兩個問題:第一,明晰信息偶遇在信息行為研究框架中的定位問題以及與其他信息行為的關系;第二,探討信息偶遇研究的基礎理論,并結(jié)合已有研究予以分析闡釋。

1 信息偶遇及其相關概念

用戶在無目標的網(wǎng)絡瀏覽、網(wǎng)上交互或搜索其他目標的過程中,往往會意外獲得“感興趣”或“有用”的信息,這種經(jīng)歷被稱為信息偶遇。與有目標的主動信息獲取不同,信息偶遇是一種“無目的”或“他目的”的“低預期”的被動信息獲取行為。在過去的20余年中,信息偶遇已引起了Erdelez[2-4]、Foster & Ford[5]、McBirnie[6]、Williamson[7]、Heinstrm[8]、Miwa[9]、Toms[10]等諸多學者的關注與研究,許多學者提出了相關概念及定義,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Incidental Information Acquisition(Williamson)、Information Encountering(Erdelez)、Information Source Encountering(Miwa)和Serendipitous Information Retrieval(Toms)。endprint

“Information Encountering”由Erdelez于1995年提出,并把它定義為“一種偶然發(fā)現(xiàn)有用或有趣信息的難忘經(jīng)歷”[2]。在后續(xù)的研究中,Erdelez又進一步將“Information Encountering”定義為“在主動搜索其他信息的過程中所發(fā)生的信息偶然獲得”[3]。強調(diào)“Information Encountering”是發(fā)生在主動目標信息搜索過程中的偶然信息獲取,是信息偶遇的一種特定類型。

1996年,學者Williamson在國際會議提交的“Information Seeking in Context”一文中[7],以202名老年人為研究對象,研究了信息偶遇行為,并提出了“Incidental Information Acquisition”的概念,定義為“在從事其它活動中,出乎意料的獲得了信息”。而Heinstrm將其定義為“在沒有專門查找的情況下,獲得有用或有趣的信息”[8]。

2000年,Miwa在其博士論文中提出了“Information Source Encountering”的概念,認為在使用網(wǎng)絡查找信息時,許多用戶當他們偶遇一個不了解但看起來有用的信息資源,會有一種機會性獲取信息的期望[9]。但學者Erdelez指出,資源偶遇不同于信息偶遇,用戶在使用偶遇資源時,常常進行的是有目標的主動查找,部分用戶會轉(zhuǎn)換信息搜尋目標,進行其他主題的信息查找。資源偶遇與期望機會性信息獲取之間的聯(lián)系與傳統(tǒng)信息搜尋研究中的相關性判斷有關[9]。

2000年,Toms[10]在“Serendipitous Information Retrieval”一文中對瀏覽情境下的信息偶遇進行了探討與討論,認為在不同主題間進行信息瀏覽的過程中,用戶會專注于他們意外發(fā)現(xiàn)的有趣及有用的信息。

目前關于信息偶遇還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定義,由以上代表性的概念與定義可以看出,雖然不同學者的定義及闡述存在差異,但都在表述中都強調(diào)了信息偶遇過程中用戶的“低參與度”與“低預期”兩個本質(zhì)特征以及偶遇信息與用戶興趣或問題相關的突出特點。結(jié)合國內(nèi)外學者的相關研究,在本文中將信息偶遇界定為“是指一種信息獲取行為,特指利用網(wǎng)絡終端進行各種信息活動時,用戶在無目的、低預期的情況下意外獲得了自己感興趣的信息或是覺得有用的信息”。

2 信息偶遇在信息行為模型中的定位

2.1 信息偶遇與Wilson的信息行為嵌套模型

Wilson于1999年在“Model in Information Behavior Research”一文中提出了信息行為嵌套模型(Nested Model)[11],模型描述了信息行為(Information Behavior)、信息搜尋(Information Seeking)與信息搜索(Information Searching)之間的關系,是現(xiàn)有信息行為研究中較有代表性的模型之一。在對模型的論述中Wilson指出,信息行為是涵蓋有關研究的一個綜合概念,包括信息搜尋與信息搜索,也包括不在信息搜尋內(nèi)的其他無目的或被動的信息行為。2000年,Wilson進一步將信息行為定義為“與信息資源及信息渠道有關的所有人類行為,包括主動和被動的信息搜尋及信息利用”[1],強調(diào)了被動信息獲取是信息行為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嵌套模型中沒有明確標明信息偶遇的位置,根據(jù)Wilson的論述,信息偶遇與信息搜尋同是信息行為框架下的重要部分,如圖1所示。

2.2 信息偶遇與Bates的“采莓模型”

1989年Bates在“The Design of Browsing and Berry picking Techniques for the Online Search Interface”一文中首次提出“采莓模型”[12],Bates認為檢索的本質(zhì)是演進式的,信息搜尋是由一連串的搜尋行為組成,而不是單一行為產(chǎn)生的結(jié)果。此模型提出后,受到了眾多學者的廣泛關注。

不同于傳統(tǒng)的信息檢索模型,“采莓模型”被形象的稱為“一次一點的檢索”(Bit-at-a-time Retrieval)。Bates指出真實的信息搜索過程中,搜索過程并不是設定好的一種最優(yōu)模式,用戶的問題與提問會發(fā)生變化與改進,繼而搜索過程也會發(fā)生變化。Bates認為在搜索過程中用戶遇到的每一條新信息,都可能帶給他們新的想法或新的方向,在接下來的信息搜索中,用戶不僅僅可能會修改搜索策略,也可能會使用新的概念進行提問與查找。在信息搜索過程中,用戶零零星星的收集著信息,這些信息改變著用戶的問題認知與信息需求,也會改變信息搜索的主題方向,在整個過程中,信息搜索用戶使用著多種多樣的搜索技術(shù)與信息資源。雖然Bates在“采莓模型”中沒有明確提出信息偶遇,但其論述暗示了在零星信息收集過程中的信息偶遇,強調(diào)了這些偶遇信息對于信息搜索的發(fā)展過程有著關鍵的影響作用,如圖2所示。

2.3 信息偶遇與Ellis的信息搜尋行為模型

1987年,Ellis在其博士論文中提出了信息搜尋行為模型(Model of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13]。與其他模型不同,他從信息搜尋過程所經(jīng)歷的階段歸納出開始、瀏覽、鏈接、區(qū)分、監(jiān)測、采集、判定、結(jié)束8個行為“特征”,并進一步構(gòu)建了基于“特征”的信息搜尋行為模型。其中,瀏覽、鏈接與監(jiān)測是描述信息搜尋行為的特征。“瀏覽”指從感興趣的內(nèi)容出發(fā),對一個相關領域進行“非定向的或半結(jié)構(gòu)化的搜尋”;“鏈接”指通過資料的腳注、參考文獻、引文與引用鏈接進行搜索,包括“向前”或“向后”追溯相關資源;“監(jiān)測”指通過定期跟蹤相關信息源與數(shù)據(jù),以保持具有最新的搜尋狀態(tài)和搜尋途徑。從以上“特征”的論述可以看出,在“瀏覽”、“鏈接”及“監(jiān)測”階段,都有可能偶遇未知的、感興趣的或有用的信息,繼而在這些信息的引導下,確定瀏覽領域、選擇相關鏈接,根據(jù)瀏覽的數(shù)據(jù)情況,改變信息搜尋途徑或方向,如圖3所示。endprint

2.4 信息偶遇與Agarwal的拓展信息行為嵌套模型

在Wilson的信息行為嵌套模型基礎上,2015年,Agarwal[14]將信息偶遇嵌入信息行為模型之中,提出了拓展信息行為嵌套模型,如圖4所示。

信息偶遇與信息搜尋、信息回避、信息加工、信息利用及其他信息行為一起構(gòu)成了信息行為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信息偶遇與信息搜尋及信息搜索行為存在交叉,這與已有研究所證實的信息偶遇既可以發(fā)生在無目的被動信息獲取情境中,也可發(fā)生在有目標的主動信息獲取情境之中一致。在信息行為嵌套模型基礎上,Agarwal進一步闡明了在信息行為的大框架下,信息偶遇與有目標及無目的的信息搜尋之間的關系[14],如圖5所示。

通過對以上相關研究進行分析,可以明晰信息偶遇在信息行為框架中的定位。信息行為的概念可分為廣義和狹義,前者是指用戶在工作、生活和學習等過程中涉及到所有與信息源、信道相關的活動總和。狹義的信息行為則是指某單項的信息活動,如信息搜尋、信息搜索或信息偶遇等。信息偶遇作為信息獲取的一種特殊形式,一方面與信息搜尋、信息搜索等共同構(gòu)成了信息行為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又與信息搜尋及信息搜索行為存在交叉,并且信息搜尋及信息搜索過程中的信息偶遇對于改變用戶的信息獲取旅程起著關鍵性的影響作用。

3 信息偶遇研究相關理論基礎

3.1 過程研究相關理論基礎

3.1.1 非線性理論

非線性是自然界復雜性的典型性質(zhì)之一。在數(shù)學領域,非線性是指兩個變量間不是線性關系而是呈曲線、拋物線或不能定量的關系[15]。與線性關系相比,非線性關系是指不按比例,不呈直線關系,代表著不規(guī)則的運動和突變,更接近客觀事物性質(zhì)本身。在各變量的相互作用下,使得整體不再是簡單地等于部分之和,而是可能出現(xiàn)不同于“線性疊加”的增益或虧損。非線性理論起源于自然科學,主要用于闡釋運動系統(tǒng)量化研究認識復雜知識的重要理論之一,目前,已廣泛應用于社會學、管理學、經(jīng)濟學等社會科學領域之中[16]。

在信息行為研究領域,不少學者從非線性視角分析信息搜尋行為,已涌現(xiàn)出不少成果,如Spink多任務信息搜索行為(Multitask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信息偶遇(Information Encountering)及Foster非線性信息搜尋行為模型等。結(jié)合已有研究,從兩個方面分析信息偶遇過程研究的非線性理論基礎。

1)信息偶遇過程中的“不規(guī)則運動和突變”

信息偶遇過程中存在著典型的“不規(guī)則運動和突變”,即非線性的表現(xiàn)形式。首先,2000年,Erdelez在“Towards 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 Encountering on the Web”一文中提出,信息偶遇由5個環(huán)節(jié)構(gòu)成:注意—停止—檢查—獲取—返回。根據(jù)Erdelez的相關論述,信息搜尋過程中,在“注意”與“停止”階段,用戶注意力被偶遇的信息吸引,發(fā)生了轉(zhuǎn)移,從“前景問題”轉(zhuǎn)移至“背景問題”,停止原有“前景問題”信息行為,轉(zhuǎn)向?qū)ε加鲂畔⒌摹皺z查”。經(jīng)過“檢查”階段的信息評估后,進行“獲取”與“返回”。Erdelez[4]強調(diào)了并不是這5個階段都會出現(xiàn)在信息偶遇過程中,根據(jù)具體信息環(huán)境等因素的變化,真實的信息偶遇模式會不盡相同。由此可以看出,由于受到信息環(huán)境、個人因素、信息因素等多個因素的多重作用,信息偶遇無法按某種既定的“線性”方式進行,而是在行為特點上表現(xiàn)出高維的非線性特征。其次,從具體的過程階段來看,用戶注意力在“前景問題”與“背景問題”間的轉(zhuǎn)換,也決定了信息偶遇過程中的“不規(guī)則運動和突變”。此外,從偶遇信息所滿足的信息需求來看,可能是用戶現(xiàn)在的需求,也可能是用戶過去或?qū)淼男枨骩17],即在偶遇信息滿足用戶需求的時間分布維度方面,信息偶遇也表現(xiàn)出了非線性特征[16]。

2)信息偶遇產(chǎn)生了高于“線性疊加”的增益

通過對跨學科研究人員的信息行為研究,2003年,F(xiàn)oster & Ford[5]在“Serendipity and Information Seeking:An Empirical Study”一文中,論證了信息偶遇在科學研究中的作用,認為“信息偶遇可以加強和鞏固科研人員對所研究問題的理解和解答,也可能會改變科研人員對問題的原有理解,從而把研究帶到一個新的方向?!庇纱丝梢钥闯觯畔⑴加龅男Ч⒉粌H僅是加固加深原有基礎(對問題的理解和解答)的“線性疊加”,而是可能激發(fā)轉(zhuǎn)換思路,改變方法與路徑的創(chuàng)新策略,即“線性疊加”的增益。

3.1.2意義構(gòu)建理論

在構(gòu)建主義學習理論影響下,Dervin對信息本質(zhì)、人的主體性等問題重新加以思考,認為申農(nóng)有關信息的“狹義”定義,更適用于通信領域。在信息活動中,“人”不是被動、機械的信息接受者,人在接受信息過程中的主觀作用也應引起關注。在此基礎上結(jié)合研究結(jié)果,Dervin提出了意義構(gòu)建理論(Sense Making Theory),該理論認為,信息的意義建構(gòu)是內(nèi)部行為(認知)和外部行為(過程)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意義構(gòu)建理論被稱為是信息行為學“元理論”,其基本原理包括3個方面:信息使用不是簡單的信息傳遞過程,而是一個意義建構(gòu)過程;應該從用戶角度而不是從傳遞者角度認識信息使用;信息使用是一個動態(tài)過程而不是一種恒定狀態(tài)。意義構(gòu)建理論特別強調(diào)了信息活動中“個人的主觀認知”以及“情境”的重要意義[18-19]。

1)信息偶遇“過程—認知二元性”的特征分析

2008年,McBirnie[6]在“Seeking Serendipity:The Paradox of Control”一文中提出了信息偶遇的雙重性特征,即“過程—認知二元性”(Process-perception Duality)的概念,是意義建構(gòu)理論在信息偶遇研究中的典型應用。通過對已有研究中的有關定義以及調(diào)研對象的信息偶遇經(jīng)歷進行分析對比,McBirnie發(fā)現(xiàn),“過程”(Process)是信息偶遇的一個基本要素,但是信息偶遇還包括著除“過程”之外的另一個要素—“認知”(Perception)。“過程”是指用戶客觀的外部行為,而“認知”是指用戶個人的主動觀察、思考即主觀認知。在復雜的信息搜尋過程中,因為不可能保證結(jié)果與搜尋意圖完全匹配,所以必然會出現(xiàn)預料之外的信息,問題是如何識別評估這些信息,因此,McBirnie強調(diào)了用戶個人的主觀“認知”是信息偶遇的核心要素?!斑^程”與“認知”是相輔相成的,一方面主觀“認知”必須要基于客觀“過程”中的“意外信息”;另一方面,離開個人的主觀認知,意外的信息只能被看作是“錯誤的”或“不相關的”。endprint

2)信息偶遇研究中的不同情境

“情境”在意義構(gòu)建理論中有三層涵義:對于同一用戶,同一信息在不同環(huán)境中意義不同;在同一環(huán)境中,不同用戶對同一信息理解不同;信息接受者所理解的信息含義與信息生產(chǎn)者的本意不完全相同[18]。有不少學者提出“ 以認知為中心” 的研究范式最重要的研究視角就是基于情境的用戶信息行為的研究。情報學范疇的情境(Context),即認知行動者在信息行為過程( 如信息查尋與檢索)中所處的特定環(huán)境和狀態(tài)[20]。信息行為與個體所處的情境密切相關,不少學者提出了基于情境的信息行為模型。信息偶遇相關研究,多圍繞基于“信息搜索”、“信息瀏覽”、“信息交互”情境進行。Erdelez[4]、粟村倫久[21]分別提出了信息搜索情境下信息偶遇發(fā)生過程模型。基于信息瀏覽情境,Toms[10]在受控環(huán)境下成功激發(fā)了信息偶遇;我國學者潘曙光[22]、袁紅,王志鵬[23]針對信息瀏覽情境下偶遇信息的特征與信息偶遇的關系進行了研究。Williamson[7]針對信息交互情境下居民日常信息偶遇現(xiàn)象進行了研究。Tingting Jiang,F(xiàn)ang Liu,Yu chi[24]構(gòu)建了基于信息搜索、信息瀏覽、信息交互情境下的信息偶遇過程模型并探討了相關影響因素。

3.2 影響因素研究相關理論基礎

3.2.1 知識非常態(tài)理論

Belkin從個人認知角度,探討了情報科學的相關概念,于1977年提出了知識非常態(tài)理論(Anomalous State of Knowledge,ASK)。ASK理論是基于個人認知的信息需求觀點,其核心是個人的“知識非常態(tài)”導致了信息需求的產(chǎn)生,當人們感知到已有知識架構(gòu)不足以滿足任務目標時,就會產(chǎn)生相應的信息需求[19]。信息偶遇的突出特征是在“無目的”、“低預期”的狀態(tài)下意外獲取了信息,但是這種“無目的”、“低預期”的狀態(tài)并不是沒有“信息需求”。研究表明,偶遇的信息通常與“問題”、“興趣”相關,其中“問題”包括與現(xiàn)在、過去和將來有關的“問題”,這里的“問題”也即是信息需求[2-3]。不過,偶遇與“問題”相關的信息,與信息搜尋任務的“前景問題”無關,而是滿足了“背景問題”的信息需求,這也是發(fā)生信息偶遇時用戶感到“意外驚喜”、“出乎意料”的原因。ASK是個人內(nèi)隱信息需求的支撐,基于ASK,我們可以嘗試從信息需求角度探討激發(fā)信息偶遇發(fā)生的相關影響因素。

3.2.2 關聯(lián)主義學習理論

信息搜尋過程中會遇到很多信息,根據(jù)信息偶遇“過程—認知二元性”的特征,要通過個人的主觀認知才可能將它們與內(nèi)隱信息需求(問題或興趣)建立關聯(lián),發(fā)生信息偶遇。如何建立關聯(lián)以及如何提高建立關聯(lián)的效率從而激發(fā)信息偶遇,可以基于關聯(lián)主義學習理論進行探討。2004年,加拿大學者喬治·西蒙斯首先提出了“關聯(lián)主義”(Connectivism)的概念和理論,認為學習的起點是個人,在個人知識基礎上構(gòu)建的個人知識網(wǎng)絡可以融入各種組織與機構(gòu),通過相關知識與信息的貢獻與回饋,促進個人的學習和科研。在這種新型學習模式中,學習不再僅僅是內(nèi)化的個人活動,知識也可以通過線性模式以外的方式獲得[25]。Erdelez[26]、Kristine[27]探討了利用信息素養(yǎng)框架模型提升信息偶遇能力的可能性;田梅,朱學芳[28]從關聯(lián)主義學習理論角度對此觀點進行了理論論證,并利用以Kuhlthau信息搜索模型、Big6問題解決模型為代表的信息素養(yǎng)模型進行了具體的實踐模型探討。

3.2.3 認知負荷理論

20世紀80年代,Sweller等提出了認知負荷(Cognitive Load)理論,該理論是指在信息加工過程中人所必需的心理資源總量。認知負荷理論的基礎之一是資源有限理論[29]。根據(jù)資源有限理論,人的認知資源是有限的,特別是短時記憶容量,如果同時從事的多種學習活動或多個問題解決所需要的資源量超過了個體資源總量,就會出現(xiàn)“認知負荷過重”影響學習效率[30]。

粟村倫久[21]在Erdelez[4]提出的信息搜索情境下信息偶遇發(fā)生過程模型(注意—停止—檢查—獲取—返回)基礎上進行了修正,認為信息偶遇的發(fā)生過程是由注意,停駐,檢驗,分享、使用與存儲,結(jié)束或返回階段構(gòu)成。提出在檢驗階段對偶遇信息完成評價后,會做出信息的分享、使用或存儲行為,隨后可能“返回”到原有任務,也可能進入“結(jié)束”階段。當用戶注意力發(fā)生轉(zhuǎn)移,就會以偶遇信息相關的“背景問題”為目標,開始一段新的信息旅程。以“背景問題”為目標的搜尋結(jié)束后,是否會返回“前景問題”還是進入“結(jié)束”階段受到了個人因素(性格、認知特點、信息素養(yǎng)等)、時間、網(wǎng)絡等多因素的影響,其中,認知負荷理論可以部分解釋為何用戶選擇進入“結(jié)束”階段。

3.2.4 自我效能感理論

1982年社會學習理論的創(chuàng)始人Albert Bandura 提出了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理論,從社會學習的觀點出發(fā)解釋在特殊情境下動機產(chǎn)生的原因[30]。自我效能感是指在行動前個體對自身完成該活動有效性的主觀評估,評估結(jié)果直接影響到個體對行為的選擇。個體對自身完成任務的能力評價高,就會有較高的自我效能感,會促使個體付諸積極的行為完成任務,反之可能就不會采取行動或者放棄。有關信息偶遇影響因素的研究多圍繞信息偶遇的三大要素進行,即個人因素、偶遇信息及信息環(huán)境[4,7]。Erdelez[2]按照用戶信息偶遇的頻次,將信息偶遇人群劃分為非偶遇者、巧合偶遇者、偶遇者和超級偶遇者,其中超級偶遇者是指信息偶遇頻次非常高,把信息偶遇當作信息獲取的重要方式,甚至依賴信息偶遇獲取信息以尋找靈感與創(chuàng)新。相關研究表明,曾經(jīng)的信息偶遇經(jīng)歷對以后的信息偶遇行為有著積極的影響作用。由于豐富的信息偶遇經(jīng)歷,這類人群在通過信息偶遇獲取信息的過程中有著較高的自我效能感,所以對信息偶遇這種信息獲取方式非常認可、接受甚至依賴。endprint

3.2.5 游戲和娛樂理論

1967年William Stephenson在“Play Theory of Mass Communication”一書中提出游戲理論(Play Theory),認為大眾傾向于在日常工作中貫穿游戲娛樂以及通過尋找樂趣以規(guī)避痛苦的思想。根據(jù)游戲和娛樂理論(Play and Entertainment Theory),個體在獲取和使用信息的過程中,會將“娛樂”作為選擇信息的重要標準,而將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作為第二標準[19,31]。該理論可以用于闡釋信息偶遇影響因素中信息因素的作用機制,比如袁紅,王志鵬[32]使用搜索實驗和問卷相結(jié)合的方法,對16位碩士研究生和8位教師進行了基于數(shù)字圖書館資源利用的信息偶遇現(xiàn)象研究,研究發(fā)現(xiàn)無任務瀏覽情境是信息偶遇的理想環(huán)境,且偶遇的信息多與個人“興趣”相關,而任務情境下的偶遇信息多與“問題”相關。

參考文獻

[1]Wilson T.D.Human Information Behavior[ J ].Special issue on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2000 ,3(2):49-56.

[2]Erdelez.S.Information encountering:An exploration beyond information seeking[D].Syracuse:Syracuse University,1995.

[3]Erdelez.S.Information encountering: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accidental information discovery[C]//Proceedings of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search in Information Needs,Seeking and Use in Different Contexts.London:Taylor Graham,1997:412-421.

[4]Erdelez.S.Investigation of information encountering in the controlled research environment[J].Information and Processing Management,2004,40(6):1013-1025.

[5]Foster,A.E.& Ford,N.J.Serendipity and information seeking:an empirical study[J].Journal of Documentation,2002,59(3):321-340.

[6]McBirnie,A.Seeking serendipity:the paradox of control[J].ASLIB Proceedings,2008,60(6):600-618.

[7]Williamson,K.Discovered by chance:the role of incidental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in an ecological model of information use[J].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1998,20(1):23-40.

[8]Heinstrm,J.Broad exploration or precise specificity:two basic information seeking patterns among student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a,57(11):1440-1450.

[9]Erdelez,S.,Toms,E.G.,Rioux,K.,& Miwa,M.Opportunistic acquisition of information:The new frontier for information user studies[J].Sponsored by SIG USE.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2,39(1):521–522.

[10]Toms,E.G.Serendipitous information retrieval.In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DELOS Network of Excellence Workshop on Information Seeking,Searching and Querying in Digital Libraries,Zurich,Switzerland,December,11-12,2000:17-20.Sophia Antipolis,F(xiàn)rance:The European Research Consortium for Informatics and Mathematics.Retrieved from http://www.ercim.eu/publication/ws-proceedings/DelNoe01/3_Toms.pdf (Archived by Web Cite & reg;at http://www.webcitation.org/6Z0DcZYZK).

[11]Wilson TD.Models in Information Behaviour Research[ J].Journal of Documentation,1999,55(3):249 -270.endprint

[12]Bates MJ.The Design of Browsing and Berrypicking:Techniques for the Online Search Interface[ J].Online Review,1989,13(5):407-424.

[13]Ellis,D.A behavioral approach to information retrieval design[J].Journal of Documentation,1989,45(3):171-212.

[14]Agarwal N K.Towards a Definition of Serendipity in Information Behaviour[J].Information Research,2015,20(3).

[15]非線性[EB/OL].http://www.baike.com/wiki/非線性.htm,2017-05-30.

[16]王知津,韓正彪,周鵬.非線性信息搜索行為研究[J].圖書館論壇,2011,31(6):225-231,281.

[17]Erdelez S.Information Encountering:Its More Than Just Bumping into Information[J].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1999,25(3):26-29.

[18]喬歡,周舟.意義構(gòu)建理論要義評析[J].圖書館雜志,2007,26(5):8-10.

[19]喬歡.信息偶遇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74.

[20]曹錦丹,蘭雪,李桂玲.基于跨理論模型的信息行為情境及其相關變量關系探討[J].情報資料工作,2016,(2):11-15.

[21]王文韜,謝陽群.信息偶遇模型回顧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4,58(21):130-135.

[22]潘曙光.信息偶遇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0.

[23]袁紅,王志鵬.數(shù)字圖書館利用中信息偶遇現(xiàn)象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4,58(17):104-111.

[24]Jiang T,Liu F,Chi Y.Online information encountering:modeling the proces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J].Journal of Documentation,2015,71(6):1135-1157.

[25]左菲菲,嚴丹.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關聯(lián)主義學習理論和信息素養(yǎng)教育[J].現(xiàn)代情報,2013,(5):6-8.

[26]Erdelez.S.,Basic,J.& Levitov,D.D.Potential for inclusion of information encountering within information literacy models[J].Information research,2011,16(3):489-502.

[27]Kristine N.& Josipa Basic.Information encountering and management in information literacy instruction of undergraduate,students[J].Informatio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14,34(2):74-79.

[28]田梅,朱學芳.基于現(xiàn)行信息素養(yǎng)模型的大學生信息偶遇能力培養(yǎng)[J].圖書情報工作,2015,59(17):41-46.

[29]張慧,張凡.認知負荷理論綜述[J].教育研究與實驗,1999,(4):45-47.

[30]孫玉偉.用戶信息行為研究的理論基礎探源(上)[J].圖書館雜志,2011,30(10):7-12.

[31]孫玉偉.用戶信息行為研究的理論基礎探源(下)[J].圖書館雜志,2011,30(11):9-13.

[32]袁紅,王志鵬.數(shù)字圖書館利用中信息偶遇現(xiàn)象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4,58(17):104-111.

(本文責任編輯:孫國雷)endprint

猜你喜歡
理論基礎
師范教育中實踐性課程的理論基礎初探
微視頻在化學教學中的調(diào)查、實踐、反思
高職專業(yè)群建設的機理、理論、動力和機制
淺議中職計算機基礎課自主學習教學模式
會計準則變革的非預期效應理論框架構(gòu)建
政府雇員制歷史與理論邏輯
乌什县| 疏勒县| 于都县| 龙胜| 商都县| 扎赉特旗| 闵行区| 正阳县| 金溪县| 全椒县| 日喀则市| 从江县| 晋城| 高安市| 荔浦县| 贺州市| 陇川县| 武功县| 墨玉县| 聂荣县| 唐海县| 花垣县| 丰镇市| 靖远县| 昌吉市| 荃湾区| 长垣县| 保定市| 威海市| 延安市| 明溪县| 马尔康县| 兰西县| 寻乌县| 德兴市| 孝感市| 萨迦县| 根河市| 昌黎县| 德昌县| 河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