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興趣是人們最大的教師,不管學習任何東西,只要有了興趣,在學習中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職中學生對美術(shù)的學習也需要興趣,但是在我國的中職學院,學生對美術(shù)很難提起興趣,這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因此,教育工作者還需要對此進行努力。主要闡述了對職中學生美術(shù)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關(guān) 鍵 詞] 職中學生;美術(shù)興趣;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26-0075-01
一、采用多種教學形式
單一的教學方法已經(jīng)不再適用于職中學生的教學,教師應該積極尋求新型的教學形式,相互貫穿和融合,這樣能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今,我國的信息技術(shù)在不斷地發(fā)展,多媒體也逐漸應用在了課堂上,教師應該對多媒體進行充分的利用,提高職中學生對美術(shù)的學習興趣,從前古板的教學時代已經(jīng)過去,多媒體時代的教學才符合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
在中職美術(shù)的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就要讓中職學生閱覽大量的名畫,這時候就可以顯現(xiàn)出多媒體的作用了。美術(shù)課本上的名畫是有限的,不能滿足中職學生的閱覽量,教師可以在網(wǎng)上下載一些著名的畫作讓學生欣賞,例如,列奧納多·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和《最后的晚餐》、米開朗琪羅的《創(chuàng)造亞當》、文森特·威廉·梵高的《星空》等著名畫作,教師利用多媒體讓學生欣賞這些畫作,同時可以為學生進行簡單的講解,如在欣賞《蒙娜麗莎》的時候,教師可以告訴學生這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畫作,描繪了以為形象逼真、端莊秀麗的婦女形象,神秘的微笑是畫作中的亮點,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不同的效果,這幅畫作代表新興資產(chǎn)階級打碎教會精神的枷鎖。這些世界著名的作品展示給中職學生,可能不會被他們深刻地理解,但是對學生的審美能力會有巨大的提升,對學生未來的畫功也會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多媒體將更多的畫作展示給了學生。多媒體不僅能將作品直觀地展示給學生,還可以在學生作畫的時候為學生播放一些輕音樂,如貴族樂團演唱的《夢中的婚禮》,讓學生能充分地放松,美術(shù)是一門藝術(shù),中職學生放松的時候狀態(tài)會更好。因此,采用多種教學形式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能讓學生更加熱愛美術(shù)這門課程,在我國傳統(tǒng)的教學中,很多的教師專注于板書和講課,學生在下邊聽得昏昏欲睡,這樣的課堂氛圍將教師與學生分成了兩個主體,教師在這樣的教學氛圍中很難提高學生的興趣。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是一個很好的辦法。要想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教師應該和學生搞好關(guān)系,教師不能將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要將自己與學生平等地看待,爭取與學生成為朋友,這樣中職學生在學習美術(shù)的過程中遇到不懂的問題可以及時向教師請教,學生與教師成為朋友之后,教師能更加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了解學生需要什么樣的教學,這樣在未來的教學中才能給予學生最好的教學。其次就是在課堂上與學生更多地進行互動,讓學生融入學習氛圍中,這些方式都能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提起學習的興趣,更好地融入美術(shù)學習中。
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多與學生進行互動,這樣能讓學生更好地融入學習的氛圍中,如當教師為學生講述作品的時候,可以先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第一感覺對作品進行簡單的分析,每個人對作品的分析都是不一樣的,這樣就能讓學生懂得美術(shù)這門藝術(shù)的多樣性。如在學習《畫家之母》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猜測這幅畫表達的情感,以及作者創(chuàng)作這個作品的初衷;在學習《牧羊女》的時候,讓學生感受女子的內(nèi)心狀態(tài),有人可能會覺得孤單,有人可能會覺得心灰意冷,也有人會覺得充滿希望。當學生討論結(jié)束后,教師再為他們進行詳盡的解釋,這樣學生就會集中注意力聽講,從而知道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猜測正確能讓學生增強學習的信心,錯誤可以讓學生覺得更有挑戰(zhàn)性,在未來的學習中更加努力。互動的方式能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學生能提起對美術(shù)的學習興趣。
三、合理評價,為學生創(chuàng)造表現(xiàn)的舞臺
當學生完成一幅美術(shù)作品后,教師會給出評價,作品的評價對學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很多作品可能凝聚了學生的很多心血,因此,學生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得到認可。教師在評價學生美術(shù)作品的時候應該合理進行評價,多鼓勵學生,讓學生增強學習的信心,但是不能盲目地鼓勵學生,要讓學生知道他們作品中不足的地方,這樣學生才會改正,未來拿出更好的作品,總之對學生的鼓勵能振奮學生的信心,讓學生提起學習的興趣。同時,教師還應該多為學生提供表現(xiàn)的舞臺,讓學生充分展現(xiàn)自己,現(xiàn)在的學生大多數(shù)都是“90后”,這些學生希望能展現(xiàn)自己,得到別人的認可。
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玩游戲,游戲叫做“我畫你猜”,兩個人一組,班里的學生每個人將自己的姓名寫在一張紙條上,團成一團,其中一個人隨機抽取紙團,抽到誰就要畫誰,要在兩分鐘內(nèi)完成此人的畫像,另一個人猜測這個人畫得是誰,猜中了,小組加一分,猜錯了,小組扣一分,然后再換下一個組進行。進行游戲的時候,畫畫的學生可以同時進行,這樣可以節(jié)省時間。學生在進行肖像畫作的時候,會下意識地想到這個人的特點,與眾不同的地方,因為這樣更加能讓人猜中,這種游戲方式能增強學生的畫功,當學生成功了,會贏得所有的人的認可,這就是一個很好的表現(xiàn),游戲的方式能讓學生對美術(shù)課更加感興趣。
四、總結(jié)
興趣能使困難的事情變得簡單,變得更有意義,讓中職學生對美術(shù)產(chǎn)生興趣,能讓學生的學習效率更好,并且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更大的樂趣。
參考文獻:
英愛萍.中國繪畫藝術(shù)[M].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07: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