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從“三美”原則看許淵沖的古詩英譯

2017-12-30 10:54:59
西安航空學(xué)院學(xué)報 2017年4期
關(guān)鍵詞:音美三美許先生

張 珍

(西安航空學(xué)院 外國語學(xué)院,西安 710077)

從“三美”原則看許淵沖的古詩英譯

張 珍

(西安航空學(xué)院 外國語學(xué)院,西安 710077)

中國古典詩詞因其獨特的體裁和語言特點使其成為翻譯界的一大難題。在古詩英譯的問題上,翻譯家們也是各敘其理,提出了不同的古詩翻譯原則。許淵沖先生提出的“三美”原則開啟了古詩翻譯和譯文評價的先河。在中國古詩英譯時,許淵沖先生體現(xiàn)了自己提出的“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原則,并再現(xiàn)了中國古詩的藝術(shù)之美。

古詩翻譯;“三美”原則;許淵沖;藝術(shù)美

中國古典詩詞是中國古典文學(xué)的精華,它通過凝練形象的語言、鮮明的節(jié)奏、和諧的音韻將詩人豐富的感情充分地傳達出來。古詩精美的體裁形式使其成為“文學(xué)中的文學(xué)”。翻譯難,譯詩更難,尤其是中國古典詩詞英譯常被人認為是徒勞的。美國詩人佛羅斯特對詩歌作了一個不尋常的定義:詩歌就是在翻譯中丟失的東西[1]。從翻譯的角度看,這句話道出了許多詩歌譯者的無奈和尷尬。國內(nèi)翻譯界很早就存在著關(guān)于古詩可不可譯的爭論,直到許淵沖先生將美學(xué)引入古詩的翻譯中,才給古詩翻譯理論和實踐帶來了新的啟示和評價標(biāo)準。許淵沖先生認為,中國古詩翻譯更大意義上是一種美學(xué)活動,而不是翻譯技術(shù)活動。沒有美學(xué)價值的翻譯,古詩將不再成為古詩。他在漢詩英譯的理論建設(shè)方面功勛卓越,在翻譯理論上創(chuàng)立了“三美”說,即意美、音美、形美。古詩結(jié)構(gòu)形式的美、音韻節(jié)奏的美及意境意象的美構(gòu)成了古詩總體的美?!叭馈笔窃S淵沖先生根據(jù)魯迅先生《自文字至文章》一文中“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這段話引申過來的[2],只不過魯迅談?wù)摰氖菍懳恼?,許淵沖把這個理論用在了古詩翻譯中,“三美”是古詩翻譯追求的最高境界。許淵沖指出,譯詩不但要傳達出原詩的意美,還要盡可能傳達它的音美和形美。后來他又提出了三美之間的關(guān)系:譯詩應(yīng)首先追求意美, 其次求音美, 再追求形美, 并力求做到三者統(tǒng)一[3]。

一、意美

根據(jù)許淵沖的翻譯理論,在中國古詩翻譯中,應(yīng)當(dāng)盡量再現(xiàn)原詩的意美、音美和形美,其中意美排在首位。意境是古詩的靈魂,是賞詩的最高境界,意美傳達的是一種“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情境,盡管意境是一種看不見的抽象概念,多以隱喻的形式呈現(xiàn),但它可以通過詩詞中具體的意象,傳達出詩人的內(nèi)心感受,古詩的精髓在于意象的安排和處理。因此,古詩意美的體現(xiàn)關(guān)鍵在于古詩中意象的處理和翻譯。許淵沖在古詩翻譯實踐中保留了古詩中原有的意象,更好地傳達出原詩的意美?,F(xiàn)以許先生翻譯的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里的詩句為例。

原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譯文:The crows at moon-set cry, streaking the frosty sky Dimly lit fishing boats, neath maples sadly lie.

原詩中的“月落”“烏啼”“霜滿天”的意象在許淵沖的英譯本中都有保留,分別用“moon-set” “crow” “frosty sky” 表達。在中國文化中,月亮、烏鴉和風(fēng)霜都指代某種特定的意境:月亮讓人產(chǎn)生思鄉(xiāng)之情,烏鴉和寒冷的風(fēng)霜天氣給人一種凄涼的感受。這些意象幫助讀者體會詩人漂泊在外的思鄉(xiāng)之情。因此,在古詩英譯時,意象的保留是傳達古詩的主題,是體會古詩意美的關(guān)鍵。許先生還通過增加富有感情色彩的副詞來反映古詩想要傳達的意境,比如dimly (昏暗的)和sadly(傷心的),類似這樣一種富有意象和情感的完美的英譯向讀者傳達了原詩的意境。

再以唐代詩人杜甫《春望》一詩中的兩句,賞析許淵沖先生古詩英譯的意美體現(xiàn)。

原詩: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譯文:Grieved over the years, flowers make us shed tears; Hating to part, hearing birds breaks our heart.

《春望》表達了杜甫在經(jīng)歷安史叛軍作亂,攻陷長安后,詩人身處逆境思家情切,卻不能與家人團聚的悲苦心情。為了表達自己的思鄉(xiāng)之切,詩人寫下了詩句“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其中“花”和“鳥”,“淚”和“驚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通常情況下,人們提到“花”和“鳥”就會和生機勃勃的春天聯(lián)系在一起,讓人充滿活力,而詩人此時看到花開卻“濺淚”,聽到鳥叫卻“驚心”,這種獨特的感受表達了詩人當(dāng)時離別思鄉(xiāng)的傷感心境,即使看到美麗的鮮花,聽到悅耳的鳥鳴都不能讓他的心情愉快,美景鳥鳴反而更讓詩人愈加悲傷,愈發(fā)思念自己的親人?!盎ā薄傍B”“淚”“驚心”這四個字詞屬于截然不同的意象,將對比強烈的字詞放在一組詩中,真實準確地表達了詩人當(dāng)時內(nèi)心特有的傷感。

從以上例子不難看出,中國古詩多采用“以物寓情”的浪漫主義風(fēng)格,通過山、水、花、鳥、人物等客觀事物的描寫,抒發(fā)作者心中“美的感受”。古詩中的意象,無論是具體的還是抽象的,視覺的還是聽覺的,都能準確地表達詩人特有的情感,讀者也因古詩當(dāng)中的意象,亦能體會詩人同樣的心情并和詩人產(chǎn)生共鳴。因此,意象是傳達詩人內(nèi)心世界及感受的工具,也是古詩美學(xué)和藝術(shù)價值的體現(xiàn),詩中每一個意象都是經(jīng)過詩人精心構(gòu)思和安排的。因此,在古詩英譯時,不能隨意替換或省略古詩中的意象,否則古詩的意境就會被破壞。許淵沖先生為了最大限度地傳達中國古詩的意美,在中國古詩的譯作中幾乎保留了原詩中所有的意象,在翻譯中竭力體現(xiàn)這種“意境美”。

二、音美

唐詩宋詞是中國古典詩詞的巔峰,這一時期形成了固定的古詩形式,對古詩的行數(shù)、節(jié)奏及押韻都有著嚴格的要求,尤其是律詩和絕句。中國古詩源于音樂,古詩的音樂性是古詩固有的本質(zhì)特點之一。在古詩翻譯時,詞語的選擇,首先服從于“意美”的原則,同時也要服從“音美”和“形美”的原則。這里的“音美”就涉及到韻律的問題[4]。許淵沖先生曾說:“詩要有節(jié)奏,押韻,順口,好聽,這就是古詩的音美”[5]。在中國古詩英譯時,要達到音美就必須與原詩在韻律和節(jié)奏上達到一致的效果。中國古詩的平仄或仄平和英詩的抑揚或揚抑格兩者的功能十分相似,都起抑揚頓挫的作用,增添了古詩的音樂美和感召力。英詩也有1、3和2、4行押腳韻即abab韻,還有1、2和3、4行押韻腳韻即aabb韻兩種格式。因此,一首出色的英譯詩同樣可以有音韻和格律,與讀唐詩一樣,抑揚頓挫,瑯瑯上口。

許淵沖先生在中國古詩翻譯時曾提出“在不破壞古詩意美的前提下,要盡量保證古詩原本的音樂性”[6]。 在翻譯絕句時,許淵沖先生的譯作基本保持了押韻這一特征。例如,東晉詩人陶淵明《責(zé)子》詩中的兩句: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許淵沖先生的譯文是:Yong-twan is thirteen now, And yet I do avow He can′t discarnate, The figures six and eight! 為了保留古詩的韻律美,許先生把“六與七”譯成了“six and eight (六與八)”。這樣的處理不但不影響譯文在意義上對原文的忠實,而且押韻的效果也使得古詩更有音樂美。

現(xiàn)以唐代詩人李紳的《憫農(nóng)(其一)》來看許淵沖英譯古詩時音美的體現(xiàn)。

原詩: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nóng)夫猶餓死。

譯文:Each seed when sown in spring, Will make autumn yields high. What will fertile fields bring? Of hunger peasants die.

這首詩揭示了封建統(tǒng)治階級對貧苦農(nóng)民的壓榨。農(nóng)民們在土地上勞苦了一年,但有些人最終還被餓死,詩人表達了對他們的同情。詩中第二句“子”和第四句“死”押尾韻/i/,這兩個仄音的尾音產(chǎn)生了深沉且悠長的效果,有助于古詩主題的表達。許淵沖在翻譯這首詩時也保留了押韻的特點,譯文1、3 句中的最后一詞都押尾韻/ing/; 2、4句中的最后一詞都押尾韻/ai/。 /ai/在英語中的發(fā)音和漢語中的感嘆詞“唉”發(fā)音相同,“唉”是感嘆詞,表示一種無奈的嘆息,從而表達了詩人對封建社會農(nóng)民悲慘命運的無助感嘆和同情。許先生的譯文不僅達到了“音美”,產(chǎn)生了古詩韻律美的效果,并且更加深了對原詩主題的傳達。

迭字(reiteration)是中國古詩中常有的一種現(xiàn)象,讀起來更加朗朗上口,形成古詩的音樂美。為了再現(xiàn)原詩在迭字上的音樂美,許淵沖先生在英語中也尋找與原詞相對應(yīng)的單詞進行迭字修辭,通過頭韻、腳韻和類韻的效果形成音樂美,即通過介詞或連詞連接兩個相同的單詞形成英語短語,如果沒有相關(guān)的英語短語,便用逗號把兩個相同的單詞隔開,達到迭字的修辭效果。下面以唐代詩人陳子昂的《感遇》及詩人杜甫的《登高》來體會古詩英譯在迭字音美效果上對原詩風(fēng)格的保留與再現(xiàn)。

《感遇》(陳子昂):遲遲白日晚,嫋嫋秋風(fēng)生。

譯文:Slowly, slowly shortens the day,Rippling, rippling blows autumn breeze.

在這兩句詩的譯文中,許先生用 “slowly”和“rippling”對應(yīng)原詩中的“遲遲”和“嫋嫋”,體現(xiàn)了原詩迭字的語言風(fēng)格。其中“rippling”還再現(xiàn)了秋風(fēng)拂面時的聲音和形象,頗具形象感。

許淵沖先生還有下面一首英譯詩,常被當(dāng)作經(jīng)典來鑒賞,其中迭字語言特色被許先生翻譯得傳神且有音樂性。

《登高》(杜甫):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譯文:The boundless forest sheds its leaves shower by shower,The endless river rolls its waves hour after hour.

原詩句中迭字“蕭蕭”和“滾滾”不僅在韻律上產(chǎn)生了音美效果,“蕭蕭”還體現(xiàn)出了葉落時的沙沙聲,“滾滾”描繪出了長江之水翻涌不息的場景。許先生把“蕭蕭”譯成“shower by shower”。shower這個單詞的頭韻/sh/與漢字“沙沙”在發(fā)音上非常接近,英譯本讓我們感受到了葉落的聲音?!皾L滾”被譯為“hour by hour”?!癏our ”這個單詞表示時間(小時),“hour by hour”的重復(fù),體現(xiàn)出長江之水永不停歇的奔流狀態(tài)。

古詩源于音樂,許淵沖先生在翻譯中國古詩時再現(xiàn)了原詩的韻律,保留了古詩在迭字修辭中的語言特色。他在“音美”上追求極致,讓讀者體會到了古詩的音樂美。

三、形美

“形”主要針對古詩的體裁而言。古詩之所以區(qū)別于其他文學(xué)體裁主要在于其形式上的特殊性。古詩的獨特形式體現(xiàn)在它以分行進行排列。一首詩由并列的詩行組成,詩行組成詩節(jié),詩節(jié)組成整首詩。古詩的這種結(jié)構(gòu)形式的美,再加上音韻節(jié)奏的美、意境意象的美,構(gòu)成了古詩總體的美。許淵沖先生認為,古詩精煉的措辭是中國古詩形式美的重要特點。對古詩而言,它在形式上的要求比其他文學(xué)體裁都要嚴苛,所以許先生在翻譯古詩時提出“形美”的要求,正如著名作家老舍所言:“有詩才的譯者應(yīng)以詩譯詩地去譯這些作品,使讀者不但知道書中說了什么,而且知道怎么說的”[7]。這正說明了古詩翻譯除達意之外,再現(xiàn)原著的文體特征尤為重要。為了讓國外讀者了解中國古詩的藝術(shù)美并欣賞其在形式上的精煉之處,譯者應(yīng)竭盡全力保留原詩的行數(shù)?!靶蚊馈本褪且M最大努力再現(xiàn)原作或在譯作中創(chuàng)造出語言的形式美或者視覺美,它要求譯文要和原詩在行數(shù)上盡量對等,除此之外,還要求詩行的長短和原詩盡量一致。許淵沖在翻譯中國古詩時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古詩的音步、行數(shù)、對仗、詩節(jié)等特點,因此,他的古詩英譯無一例外都是再創(chuàng)造的韻文,最大程度的再現(xiàn)了古詩的“形美”。

翻譯一首詩,如果僅僅是再現(xiàn)古詩的的語義,產(chǎn)生的譯文就不再是詩,而成了散文。只有再現(xiàn)原詩的文體特點,譯詩才算得上是詩[8]。下面以唐代詩人孟浩然《春曉》的兩種英譯版本的比較為例,由此來看許淵沖先生“形美”原則是如何體現(xiàn)的。

原詩: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

翻譯家翁顯良的譯文如下:

Late! This morning as I awake I know. All around me the birds are crying.

The storm last night, I sensed its fury, How many, I wonder, are fallen, poor dear flowers![5]

翁先生的譯文從內(nèi)容上看,更像是對原詩意思的解釋。從形式上看,這個譯本每行的音節(jié)數(shù)量相差較大,而且沒有固定的押韻模式,每行的結(jié)尾音節(jié)各不相同。因此,從嚴格意義上講,翁顯良先生的譯本忠實于原詩的內(nèi)容,但沒有保留中國古詩的形式,失去了古詩“形美”的韻味。孟浩然的這首詩屬于五言絕句,每句詩只有五個字,其中第二句和第四句押/ao/韻,正是古詩嚴格的結(jié)構(gòu)和韻律才形成了它的藝術(shù)美。所以在這一點上,翁顯良的譯本沒有再現(xiàn)古詩的藝術(shù)美。下面是許淵沖先生對這首詩的英譯。

A Spring Morning

This spring morning in bed I′m lying, Not to awake till birds are crying.

After one night of wind and showers, How many are the fallen flowers!

在形式上,譯文共四句,每句八個音節(jié)。每句的八個音節(jié)分別形成了整齊的四個揚抑格。一、二句押尾韻/ing/, 三、四句押尾韻/auez/。因此,許先生的譯文在形式上要求非常嚴苛,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古詩形美的特征,國外的讀者也能體會中國古詩形式上的精煉與整齊。

中國古詩的句式并不都像上面這首五言絕句一樣整齊劃一,古詩的形美還包括句式的長短及交錯之美。如若原詩并不以各句字數(shù)相等為美,而是以字數(shù)的不等為美,譯者也應(yīng)再現(xiàn)這種“變化、交錯”之美,以忠實原詩的藝術(shù)。下面以許淵沖先生翻譯的《釵頭鳳》的上闕為例。

原詩: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墻柳。 東風(fēng)惡,歡情薄。 一悲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譯文:Pink hands so fine,Gold-branded wine, Spring pains the willows green palace walls can′t confine.

East wind unfair, Happy times rare. In my heart sad thoughts throng: We′ve severed for years long.

Wrong, wrong, wrong!

許先生的譯文用了三組尾韻,音美效果不言而喻。就形美來看,原詩按照句式長短可分為三種:(1)三字一句。例如:紅酥手,黃藤酒。/東風(fēng)惡,歡情薄。/錯,錯,錯;(2)四字一句。例如:一悲愁緒,幾年離索;(3)七字一句。如:滿城春色宮墻柳。從譯文的長短句可以看出,譯文保留了原詩的長短交錯之美。許先生還極力保持譯文和原詩句子長短一致或接近, “East wind unfair, Happy times rare”實現(xiàn)了與原詩句字數(shù)上完全對應(yīng)。“Pink hands so fine, Gold-branded wine”在音節(jié)數(shù)目上和原詩基本保持一致(都是三個音節(jié))。最后一句譯文“Wrong, wrong, wrong”也與原詩句“錯,錯,錯”實現(xiàn)了字數(shù)相等,音調(diào)重復(fù)。像這樣保留原詩形式美感的藝術(shù)佳作在許先生的譯作當(dāng)中不勝枚舉。

四、結(jié)語

中國古詩作為眾多文學(xué)體裁的一種形式,集諸多美學(xué)因素于一身。中國古詩英譯絕非易事,古詩翻譯是翻譯藝術(shù)的頂峰,是一門復(fù)雜的綜合性藝術(shù)。在眾多的古詩翻譯理論中,許淵沖先生的“三美”原則結(jié)合了古詩意美、音美、形美的藝術(shù)特征,要求中國古詩翻譯成英文詩時也應(yīng)保留原詩的藝術(shù)美。雖然在進行古詩翻譯時達到“三美”要求非常難,但精益求精的許淵沖先生在古詩翻譯方面給我們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領(lǐng)作用,讓譯者認識到,只要多下功夫,雖不能有出神入化的詩筆,但佳譯之作也是可以預(yù)判的。

[1] 李明.翻譯批評與賞析[M].武漢:武漢大學(xué)出版社,2006:203.

[2] 辜正坤.中西詩比較鑒賞與翻譯理論[M].北京:清華大學(xué)出版社,2003:374.

[3] 許淵沖.文學(xué)與翻譯[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3:11-12.

[4] 黨爭勝.翻譯名篇欣賞[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xué)出版社,2008:55.

[5] 許淵沖.中詩英韻探勝[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7:36.

[6] 許淵沖.唐詩三百首(中英文對照)[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7:157.

[7] 老舍.談翻譯[M]//翻譯研究論文集(1949-1983).北京: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1984.

[8] 翁顯良.古詩英譯[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89.

[責(zé)任編輯、校對:東艷]

AnAnalysisofXuYuanchong′sTranslationofClassicalChinesePoetryfromthePrincipleof"ThreeBeauties"

ZHANGZhe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Xi′ an Aeronautical University, Xi′ an 710077, China)

Poetry, especially the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has become the most difficult part in translation field for its unique literary form and language characteristics. Translators have put forth different principles in dealing with poetry translation so far. However, Xu Yuanchong′s theory of "Three Beauties" has achieved highest with poetry translation practice. 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how Mr. Xu translates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by realizing "Sense Beauty" "Aural Beauty" and "Form Beauty" of the poem and get to know how he retains the artistic beauty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in his translation.

poetry translation; "Three Beauties" principle; Xu Yuanchong; artistic beauty

2017-03-28

張珍(1982-),女,陜西咸陽人,講師,主要從事文學(xué)翻譯研究及大學(xué)英語教學(xué)。

H059

:A

:1008-9233(2017)04-0073-05

猜你喜歡
音美三美許先生
《詩經(jīng)·關(guān)雎》英譯中音韻美學(xué)的比較研究
開在心里的花
攀爬的姿態(tài)
許先生,謝謝你的扒雞
女士(2017年8期)2017-08-08 07:31:09
許先生,謝謝你的扒雞
家庭百事通(2017年3期)2017-03-14 16:30:41
中國飲食文化中的“三美”
從“三美”理論看杜甫隴右詩的翻譯
東方教育(2016年18期)2017-01-16 12:48:20
許淵沖的“三美”理論視角下《上邪》三個英譯本的比較研究
東方教育(2016年14期)2017-01-16 11:30:53
探析《紅樓夢》對聯(lián)翻譯中三美的再現(xiàn)
淺談高考記敘文的“三美”
贵溪市| 富源县| 襄垣县| 南康市| 定西市| 六安市| 桃园市| 铁岭市| 南丰县| 迁安市| 宝山区| 余干县| 榆中县| 玉田县| 东城区| 霍林郭勒市| 察隅县| 吴忠市| 辛集市| 灵台县| 贵定县| 汝州市| 陈巴尔虎旗| 手游| 德格县| 友谊县| 尉犁县| 余姚市| 尼木县| 舟山市| 罗定市| 乐亭县| 连州市| 慈溪市| 镇雄县| 疏勒县| 顺平县| 神池县| 云梦县| 乳山市| 泗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