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程的實施,師生關系由原來的控制和被控制轉變成為平等、對話,而新課程的課堂表現(xiàn)也更加富有生機和活力,這種生機和活力是教學藝術的本真,是“純粹的”“自然的”教學之美。但是,教師們在努力構建“真實自然”的課堂教學時,普遍存在著具有共性的“兩怕”問題:一怕,“預設”小于“生成”;二怕,課上“突發(fā)事件”的處理。
事實上,在某些公開課、評優(yōu)課等重大教學活動中,有些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的失敗也往往是因為課上的“意外”處理失當。當然,也有些教師的成功是因為巧妙地處理好了課上的“節(jié)外生枝”。正如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在《人是教育的對象》一書中所言:“一個教師如果缺乏教育機智,他無論怎么研究教育理論,也永遠不會成為實際工作上的好教師?!笨梢?,做“好教師”就要具備過硬的教學機智,這也是新課程的需要,是人本主義的需要,是課改能否走向成功的需要。
那么,如何才能“招架”好課上的“意外”,使課堂在“意外”下生成意外的生命精彩呢?在省課題《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教師課堂教學機智的策略研究與實踐》中,本人與課題組成員經過兩年多的實踐與研究,積累了一些運用教學機智收獲精彩課堂的成功案例,整理如下,以此見證教學機智對課堂教學這門藝術的深遠影響。
首先,我要先談一下什么是教學機智。對這個概念,目前主要有三種說法,即“能力說”“實踐說”和“藝術說”。本人認為,教學機智就是教師在長期的教學活動中,為適應教學的需要,不斷積累起來的對課堂教學中的意外事件、教學預設之外的“突變”,做出快速、恰當、正確的反應,并能靈活自如、隨機應變地駕馭課堂教學進程的有教育意義的行為能力,它是一種創(chuàng)造力,更是教師通過實踐升華而成的教學智慧。誠如“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一樣,意外事件的處理是有一定規(guī)律和方法的,從下面的案例中就能歸納總結出一些規(guī)律和方法。
一、將錯就錯,巧妙施教
課堂上,教師因種種原因,常常會出現(xiàn)一點小失誤,一旦出錯,教師一定要保持冷靜,不要急于改錯,有時將錯就錯還能出現(xiàn)意外的奇跡,生成更加別樣精彩的課堂。
比如,我校有位年輕教師在上公開課的時候,由于緊張,把“干燥”寫成了“干躁”。一位學生站起來吃驚地說:“老師你寫錯了,‘干燥’的‘燥’是‘火’字旁?!逼渌瑢W也相繼喊起來:“對,那是‘急躁’的‘躁’”……騷動的課堂讓老師有些局促,但很快她就平靜了下來,她看了看自己的失誤,然后神情自若地說:“我要表揚這位同學,他看得很仔細。平時在書寫時,有不少同學會和老師犯同樣的錯誤?!苯又蠋熡謫枺骸澳銈冎馈稍铩摹铩譃槭裁词恰稹峙詥??”學生們七嘴八舌地回答:因為缺水才干燥呀。老師點點頭說:“對,同學們說得很有道理,‘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說著,還著急似的跺了跺腳?!跋嘈?,同學們以后不會犯和老師同樣的錯誤啦!”同學們都笑了。
就這樣,這位年輕的教師運用教學機智很好地化解了一場課堂危機,既挽回了自己的“面子”,也使教學在將錯就錯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因勢利導,適時引發(fā)
課堂上,特別是高年級的學生,他們有自己的思想,見識也比較廣,為此,常常能聽到他們與眾不同的想法和見解,有些冷僻的問題,還會使教師措手不及,一時不知如何解答。但是,教師不要置之不理,更不能含糊敷衍,在肯定學生積極思考的基礎上,教師要及時向學生所提出的問題給予合理的處理,糾正學生的錯誤認識。
本課題組有位教師在上《武松打虎》一課時,學到武松打虎的動作描寫時,老師問:“你們從這些動作中能體會到什么?”很多同學都紛紛表達出對武松的敬仰和崇拜,都說武松是一位了不起的打虎英雄。這是課文要表達的。但一位同學卻發(fā)出了另外的聲音:武松很殘忍,他的行為已構成了犯罪。這與教師的預設,甚至與文本的意圖都是背道而馳的,更是教師始料不及的??上驳氖牵@位教師并不因為學生當著聽課教師的面提出不同的觀點而氣惱或逃避,而是因勢利導,讓學生充分討論,發(fā)表自己意見。最后,全班學生從保護野生動物的角度出發(fā),推翻了課文的觀點,想出了很多解決老虎害人的辦法,針對老虎傷武松也議出了不少脫險但不打死“大蟲”的妙計。
當學生的觀點與課本、教師有不同之處時,教師不是簡單地否定或批評,而是因勢利導,適時引導學生進行討論、比較或辨別,達到意見的統(tǒng)一或者留著懸念讓學生課后進一步探討?!按蚧ⅰ币泊蚱屏宋ń滩氖菧?、唯教參是準的狹隘觀念,體現(xiàn)了真正意義上的“以生為本”,教學效果自然大不一樣。
三、尊重個性,保護自尊
“愛表達”是一年級學生的最大優(yōu)點,一些學習成績稍落后的孩子同樣有自我表達的欲望,可惜很多時候,老師并不相信他們,也不愿在他們身上浪費課上的寶貴時間。如果老師能多關注這樣的孩子,說不定就會收獲精彩的課堂呢?
課題組教師在講一年級語文課《春雨的顏色》時,老師問:“你們知道,春雨是什么顏色的嗎?”同學們爭先恐后地根據課文里小動物們的回答,說出了春雨是紅色的、綠色的、白色的、黃色的。坐在最后一排的一個小男孩突然站起來,指著同學們大聲說:“你們被騙了,春雨是沒有顏色的,哈哈?!币魂嚧笮Υ驍嗔私虒W的正常進行。其他同學也不示弱,爭辯說,課文就是那么寫的。
在一場爭吵即將上演時,老師走到小男孩身邊,摸著他的頭說:“你說,我們被騙了,是怎么回事?”小男孩眨眨眼,有些不好意思地說:“課文把我們騙了,雨水是透明的,根本沒有顏色?!苯處熇^續(xù)追問:“那課文為什么這樣寫,你知道嗎?”他搔搔頭,老師沒有放棄,而是讓他讀讀課文,想一想再回答。只一會,小男孩就驚喜地說:“我知道了,春雨落在桃花上,桃花是紅的,看上去春雨就是紅的了。”
由于教師能以尊重學生個性、保護學生自尊為準則,不斷地引導后進的同學深入地讀書,給予機會,才有了課上精彩的瞬間,才能曲徑通幽地讀懂課文內容,體會到文章表達的方法。
四、幽默糾錯,組織課堂
小學低年級學生有意注意時間少,好動、好玩是天性。數(shù)學課上,老師正在教學枯燥的豎式加法,有個胖女孩可能是覺得沒意思,也坐不住了,就在下面自顧自地玩起來,時不時地還發(fā)出“咯咯”的聲響。講得正起勁的老師急中生智,她整整衣襟,突然說:“xxx,你看老師今天穿的這件衣服漂亮嗎?”胖女孩站起來,不好意思地說:“漂亮。”“老師漂亮嗎?”“漂亮?!薄澳蔷拖蚶蠋熯@看?!闭n堂一陣笑聲之后,很快地步入了正常的教學秩序,那個胖女孩聽得也格外認真。
課堂上批評不注意聽講的同學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不予理睬又會助長學生開小差的壞習慣,甚至危及到教學質量,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采用幽默法,組織課堂紀律,讓搞小動作的孩子重新回到課堂還不至于影響學習情緒。范梅南認為:“幽默是在教師和學生之間保持一種友好、輕松、開誠布公、相互體諒的氣氛的奇妙策略,幽默感是有益于重建和平衡師生間良好關系的力量,幽默的機智能創(chuàng)造新的可能。”這位教師面對搞小動作的行為以幽默糾錯,既顯示了教師的詼諧大度,又讓課堂井然有序,還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自我教育的良好情境。
(作者單位:營口市站前區(qū)長征小學)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