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世毅
一九六四年(北京)
一月二日
午前,張院長(指張庚副院長)傳達周揚同志報告。下午,戲曲史室開會。自今年起,中國戲曲學院改中國戲曲研究院。
一月四日
補錄周揚同志報告:
(甲)方向問題。為工農(nóng)兵,為社會主義。承認它不等于認識它,還當看實踐怎樣。要始終不模糊、不搖擺,就有的做得好,有的做得不好。新民主主義文化是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对谘影参乃囎剷系闹v話》才提出了為工農(nóng)兵。可知為大眾是根本的。應當由為大眾逐漸變成大眾自己的。新民主主義時代是打倒帝國主義、打倒封建。今天是建設社會主義,反帝、反修。今天和《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時已不相同?,F(xiàn)在為工農(nóng)兵與為社會主義是一件事情。(一)直接觸及無產(chǎn)階級文化,批評資產(chǎn)階級文化。(二)對全部文化實行社會主義改造。使全部文化為社會主義服務,至少不抵觸。(三)大規(guī)模地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在《座談會》的時代,社會主義文化只是一個指導因素,但因上層建筑要和基礎適應,因素就必須擴大成為領導的東西。社會主義因素散布在農(nóng)村的分量很少,反社會主義的東西卻很猖獗;社會主義文化不曾鞏固陣地,有許多陣地還不曾占領。封建文化、資產(chǎn)階級文化還占主導地位,舊東西很難改變。反修、防修,四清、五反都做了,思想上層建筑怎樣和它們適應。貫徹工農(nóng)兵方向的過程即貫徹文藝思想過程。掃清場地就要蓋高樓大廈。文藝工作者一定要跟群眾結合。文藝工作者投入群眾,才能創(chuàng)造一些東西。大躍進時代有些浮夸的東西反映到文藝作品里來,只是贊揚,沒有批評,也反映文藝作者本身的浮夸。結果是妨礙生產(chǎn),為文化而文化。
方法簡單粗暴。粗暴有三種:(一)本身就是粗暴;(二)主張對,方法粗暴;(三)保守主義連好的也認為是粗暴。
六〇年到六一年封建思想、資產(chǎn)階級思想再抬頭,它們不是從正面反對社會主義,而是離開、削弱社會主義,是在困難時期的一種動搖。
(乙)推陳出新。也是個方向問題。
推陳出新適應于整個文化工作。是事物發(fā)展的普遍規(guī)律。新事物從舊事物出來又代替舊事物。陳包括精華、糟粕,但主要是封建文化。也有反封建的和小部分資產(chǎn)階級文化。但也有形式上是回到古代去,實際上是出新的。
現(xiàn)在和以前不同:(一)創(chuàng)造社會主義文化,與歷史上的文化不同,與過去任何一種新文化創(chuàng)造不同。它是以勞動人民為主人,不以帝王將相為主人的。(二)過去是自發(fā)的,現(xiàn)在是有意識地掌握客觀規(guī)律,并有計劃地推進它。也可能是民主主義的改革,也可能是社會主義的改革?!拔逅摹睍r代只否認戲曲,不曾消滅戲曲,戲曲改革的任務留給現(xiàn)在。我們擔負雙重歷史任務,引起了混亂不清。我們要出的是社會主義的新,從內容到形式都要改,怕改形式也是保守主義。只要移步,就會換形??梢詣?chuàng)造表現(xiàn)現(xiàn)代生活程式,用來代替一部分舊的程式。戲曲是推陳出新的重點:(一)不止關系千百萬人的生活;(二)也關系它本身的生死存亡。保守主義是引導戲曲走向死亡的方針。反對粗暴是在肯定戲曲要改革、要改好的前提下進行的。保守是維護封建思想的東西,崇拜西洋也是保守。怎樣區(qū)別粗暴、保守?就是要批判繼承。要批判繼承的是小部分,不是大部分;但大部分也要研究。從歷史上說,舊的文化在當時也起過進步作用,到現(xiàn)在卻沒有了。因此,精華總是非常少的。需要有一個全國性的長期規(guī)劃,一個強大的編劇隊伍,演員也積極參加。
(丙)外來形式的民族化問題——音樂舞蹈。困難問題在于既是民族的語言,又是世界的語言。世界語言沒有民族性的說法,是不對的。只有民族的語言,才能有世界的語言。民族語言和民族生活有密切的關系。按西洋一套培養(yǎng)人才有崇拜西洋傾向。西洋音樂不過是歷史上的最高峰,不能當作偶像。高峰是歷史上的客觀事實,偶像是人為的。高峰只是一個時代的,是永遠驚嘆的榜樣,不是永遠學習的榜樣。外來形式民族化不只是形式問題,也是個方向問題。把外來的變成我們的,為我們服務,是無產(chǎn)階級的立場問題,還是個愛國主義的問題。問題不在要不要吸收,而在怎樣做?一種是站在六億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立場上,獨立地、批判地吸收;一種是奴隸式的硬搬,認為一切都是好的。搬,一定要和中國結合,否則是方向性的錯誤。不結合中國實際,就是馬列主義也不行。吸收什么?怎樣吸收?為什么目的吸收?以什么態(tài)度吸收?是為了建設社會主義,不是為了推廣資本主義;是為了發(fā)揚民族主義,不是為了一切硬搬西洋,也要吸收亞非拉美的東西。西歐有許多東西是不能前進的,應當和亞非拉美互相吸收,互相發(fā)展。對西歐,第一要學;第二是要突破,要有意識地擺脫它的影響。共同原則不可打破。但(一)要承認共同規(guī)律;(二)要找我們的特殊規(guī)律。共同規(guī)律是很少的,真正發(fā)揮作用、表現(xiàn)特點的是特殊規(guī)律。手法多對我們有利,問題是用得恰當,不中不西是不好的。不中不西,(一)是經(jīng)驗,學識、修養(yǎng)不足;(二)是思想作怪,以洋為主。應當要以我為主。要有創(chuàng)造精神,有熱情追求民族的東西。介紹外國的東西比重不能大。
(丁)工農(nóng)兵結合。體力、腦力勞動的分別還存在,與工農(nóng)兵結合的問題也存在。要時時刻刻想到群眾,和群眾結合,最主要是感情問題。下去只是找材料,是資產(chǎn)階級的辦法。不僅要從群眾得到東西,而且經(jīng)給群眾以東西。學習馬列主義,解決實際問題。
一月六日
張院長報告今年本院任務,說本院今年中心任務是革新京戲藝術,演現(xiàn)代戲。從《朝陽溝》《紅旗譜》兩戲下手。成功的標準第一是“行”;第二是“不落套”。《朝陽溝》特別要求在唱腔、唱法上改良,要有京劇傳統(tǒng),能表現(xiàn)農(nóng)村思想,有河南地方味。先從學豫劇入手。《紅旗譜》故事繼續(xù)往下編,使成為現(xiàn)代的《三國志》。它是一出群戲,著重人物塑造,突破行當,用新方式排英雄的群眾場面,唱腔要有河北味。繼續(xù)排《達吉》《女公務員》。
評論工作,著重現(xiàn)代戲的理論研究。戲曲史搞近百年史。教學,細水長流。
一月八日
晚,河北省保定專區(qū)清苑哈哈腔劇團在院演出《王小打鳥》《接閨女》《搬窯》《五蕩山》四劇。哈哈腔又名柳枝調,流傳在河北,有東路、西路之分。東路在山東交界地區(qū),西路在保定地區(qū)清苑、里縣一帶。
《打鳥》是小戲?!督娱|女》是現(xiàn)代戲?!栋岣G》寫王允到寒窯搬王寶釧回府,另配豪門,被王寶釧拒絕的事。戲詞里談到薛仁貴到王府拜壽,王允妻贈以衣米,被王允誣以偷盜,打死遇救的事。各地方薛仁貴戲里都不經(jīng)見。《五蕩山》是武打戲,寫宋英宗時,太師龐彥青勾結遼邦,害死邊關元帥孫廣、孫女梅英、秀英,丫環(huán)蘭香、老仆
孫成逃到五蕩山落草。八月中秋,龐騙英宗到五蕩山還愿,和山下遼兵預設埋伏。英宗被遼將哈里赤、黑龍所困。孫氏姊妹殺退遼兵、殺死龐彥青的事。戲是農(nóng)村作家所編,情節(jié)像《下河東》,又像《闖幽州》。所謂《五蕩山》,實即是五臺山的音變。飾龐彥青的石建國是一老藝人,從扮相即見功。
一月十一日
本日寫《清除目連傳鬼魂形象》論文稿完,共一萬二千字。
一月十四日
從本日起,開始續(xù)寫《湯顯祖編年評傳》。晚間做集體寫作《中國戲曲史》資料蒐集工作。
一月十六日
談話上?;〞?,開花會的名“頭主”?!氨@泵扒脠D”。帶花會的名“聽筒”,其更小的基層名“航船”。如“聽筒”管一甲賭戶,則“航船”僅管幾戶?!昂酱钡拿Q和青幫有關。運河大船名“漕糧船”,小船名“航船”。開賭名“開廳”。每天開賭兩次。賭注都是“亮”的,賭戶都是小數(shù)。賭廠擇賭戶最少的一名開出,所以保不賠本。月尾、大節(jié)、歲末總賬,乃開“暗注”?!鞍底ⅰ庇梅獍?,即是“封子”,賭戶都是大數(shù)。開賭由頭主任擇一名,名曰“拔字”。賭廠設火神廟,即張大帝廟。因花會36個人名,中有名“張九官”者,乃是火官。守廠無開,如牙牌中的天牌,故為花會所祀?;饛S必演戲祀神(火廠即總賬時所開“暗注”)。戲班多是杭、嘉、湖水陸班。此類戲班,用航船載江浙三個地帶,隨地搭班演出,由戲班向看眾,不受人家雇請。但班主多是花會“航船”,如在火廠開賭時到廠演出,就由廠供飯,且能從彩金抽得扣傭?;饛S開賭演戲,從早晨直到夜深,借作招徠。演員所得報酬卻大都耗于賭注(湯錫濛說)。
一月二十日
看戲晚七時,內蒙古自治區(qū)二人臺二人轉聯(lián)合演出團在院內演出《一把鐮刀》《探郎》《打金錢》《走西口》《婁小利》五個節(jié)目。看完了前三個節(jié)目?!岸伺_”是兩個人或三個人各去一個角色;“二人轉”由兩個人在臺上表演一個故事,分任故事的很多角色?!岸伺_”有某扮某人的限制;“二人轉”就只有“上裝”“下裝”兩人,分別演出所有的戲中人物,如《劈關西》就是一例。本晚演出《打金錢》是一出歌舞性很強的老戲。大概這種小戲就原是從“霸王鞭”的演唱發(fā)展起來的,所以它的曲調有【南繡荷包】【八板】【巫山高】等小曲牌子。又有一種名“拉場戲”的,大約只演一個出場,如《接姑娘》,但這次不曾演出。
一月二十一日
資料“二人臺”流行在內蒙古西部地區(qū),有八十余年的歷史。是滿清末年從陜北、晉北移來的劇種。最初是社火,因為有季節(jié)性,稍后才出現(xiàn)了清唱形式,用四胡、笛子等伴奏,唱演民間小曲,名叫“小曲兒坐唱”。蒙古人家舉辦喜事,賓朋不分蒙、漢,都能在酒筵前自拉自唱。只是這種“坐唱”沒有表演,后來更發(fā)展為化裝演唱,叫作“蒙古曲兒”,這就是“二人臺”的雛形。過去一個戲班有五個到七個人,每個戲都由兩人演唱。到解放后才打破兩人同臺演一出戲的固定形式,也可由多人演唱,但名稱卻仍叫“二人臺”。
“二人臺”的曲調分唱曲和牌子曲,唱曲有一百多個,牌子曲有八十多個。
“二人轉”流行在東北各地和內蒙古東北地區(qū),由“蓮花落”吸收東北小調和秧歌融合發(fā)展而成,在內蒙古有百多年的歷史。演出形式有獨角演出的“單出頭”,二人演出的“二人轉”。角色都不固定,可多可少。又有“拉場戲”,角色固定,人數(shù)可多可少,唱腔有“九腔十八調七十二咳”的稱號。
過去“二人臺”唱腔是男女同腔同調,男角多唱假音。過去沒武場打擊樂器,只有梆子和四塊瓦。過去也沒有專業(yè)性質的科班。
一月二十二日
河南省商丘專區(qū)豫劇團在院演出《社長的女兒》(本晚七時)。這戲寫農(nóng)村階級路線極深刻,間架打得很穩(wěn),演出也很精彩,是一部成功的現(xiàn)代戲。但也還有一些毛病。寫農(nóng)村階級斗爭是成功的,寫高中學校教育卻失敗了。對高中學生勞動教育估計不足,以為高中學生下鄉(xiāng)以后根本不能勞動。高中不是農(nóng)專,學生對米丘林的印象不能太突出。高中學生對地主的行為也并非全無覺察。高中學生搞戀愛,在今天不能不是嚴重問題。在現(xiàn)在的情勢下,農(nóng)村和城市都應當有進展,雖然或多或少,也只是分寸的問題,我們應當隨時適當把握。強調一面,放松一面,卻是個生活知識的領域問題。這部戲的優(yōu)點,是實生活的深刻描寫。編劇人卻愛用象征手法。社長夫婦向繼紅交出紅旗是最后一招,也是戲的高潮所在。繼紅當時感情應當怎樣把握,怎樣表現(xiàn),一點也不能放過,應當由實生活、真感情來解決問題。用象征手法就等于走了便道,要著力的地方,輕易地放過去了。以后的雷電也用得不實際。老狐貍不當場逮捕,只在口頭說出也不顯明。夾雜在雷電聲中,更有些像《天雷報》了。
一月二十三日
夜間,韓力同志來談《社長的女兒》。他認為蔣為民沒有在戲里做結論,可能使有心向上的地主兒子看了戲灰心。地主兒子有跟著地主跑的,就只能和地主一樣看待。有不跟地主跑也不求上進的,就只能看他的發(fā)展。有力求上進,背叛了他父親的階級、入團入黨的,就不能再看成是地主階級。成分和進步程度如何,兩者都應當估計到。因此,蔣為民要好好處理他的變化,或是變好了,或是變壞了。他也有些好處,如能聽姐姐的話,到鄉(xiāng)村里來立志做米丘林等。在老狐貍和他的女兒之間也還當有斗爭,也還當有爭取蔣為民的斗爭。蔣為民向哪一方轉變,和他姐姐對他的影響,都應當好好地寫。他的姐姐也應當是一個很有戲劇性的人物,更應當突出地寫。戲里的千絲萬縷都應當好好聯(lián)系,不能讓一絲一縷斷線。
二月十三日
午后,往北京飯店新樓禮堂參加文化部、全國文聯(lián)、市文化局、市文聯(lián)所舉行的春節(jié)聯(lián)歡茶話會。金紫光送《師生之間》戲票三張?!?,與大慈、增源(黃芝岡的女兒黃大慈和女婿徐增源)往長安戲院看北方昆曲劇院演出《師生之間》。
二月二十五日
午后作書復金紫光?!稁熒g》以改造落后學生工作中兩種教育方法和兩種教育思想的斗爭為主題。但小學教育和社會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小學教育事業(yè)隨時隨地和社會的惡勢力引起復雜斗爭,把教育的思想方法歸結為思想方法,不重視教育和社會的深切聯(lián)系,是一種舊的看法。在階級斗爭尖銳化的今天,不能把“師生之間”看成與社會無關,只是個老師怎樣對待學生的問題。從劇情的發(fā)展顯然能看出戲的主題已不能靜止在對向育周是開除,還是留校耐心教育的思想方法的斗爭上,而是要和流氓、騙子爭取青少年的無情的斗爭,它是具有社會意義的階級斗爭,而不是純教育的斗爭。
對落后學生要耐心教育,在現(xiàn)在小學教育里已不能引起爭執(zhí)。小學校也應當在黨團指導下進行教育。這一個小學??床坏近h團組織,也看不見集體行動。張教導主任以一個黨外人士的身份,憑他幾十年的辦學經(jīng)驗,專斷一切。女老師王卉卻只是孤軍作戰(zhàn)。斗爭在個人與個人的中間展開。張主任得不到黨團指導,思想既老搞不通;王卉離開集體行動,就只能由她一人去想方設法。他們沒有群眾,也無法通過群眾。輔導員是一個置身事外的人。小學校長不親行政,不接觸主任、教師。主任要開除學生,不向校長匯報;校長不主張開除,卻向教師寫信,信里又不就具體事實作具體指示,只說些大道理,像一位第三者。他一直讓主任固執(zhí)己見,等到事件已告結束,才給主任一次批評,但已經(jīng)是馬后炮了。
向育周因流氓、騙子的拉攏、利誘,偷走了學校的推云器模型。流氓仿制兩個假的交給向育周,向把一個當作原有的鎖在自己課桌抽屜里。失模型和鎖抽屜兩事同時發(fā)生,同學又發(fā)現(xiàn)向和壞人來往,但張主任和王卉卻不向社會找根據(jù),只把自己埋在教育思想方法的斗爭里。開不開這個抽屜,只意味著傷不傷向育周的自尊心。王卉既拾得向的鎖匙,又將它交還給向。其實是應當開抽屜看看,再將抽屜鎖好,不聲不響云找尋向育周變成壞學生的社會根源。他們對社會斗爭都很麻木。向育周為丟失鎖匙著愁,王卉卻將拾得鎖匙坦然交向,也純是教育觀點,不是社會斗爭觀點。向育周一定會猜疑到抽屜里的秘密,老師全知道了。因此就等于向流氓泄密。
二月二十二日
研究生提出問題的第一部分:
1、南戲到了元末明初的時候,演化出海鹽、余姚、弋陽、昆山各種聲腔,每一聲腔實際上各形成了新的劇種。同時據(jù)《南詞引證》記載,北曲雜劇在元末,在演出上也有冀州調和中州調之分。這所謂冀州調、中州調是不是由雜劇演化出來的新劇種?如果不是,那么,南戲能分化出新劇種,而雜劇為什么又不能呢?(現(xiàn)在各地方戲中昆曲劇目,雖曾采用各地方言演出,但其基本特點還是一樣的)它們這種不同的發(fā)展道路,是基于怎樣不同的發(fā)展道路和社會原因?
2、昆山腔和弋陽腔由于受著不同的觀眾支持,所以在內容和形式上都形成很多不同特點。但這兩個劇種,被不同的觀眾所選擇,走著不同的發(fā)展道路,最初的原因是什么呢?就這兩個劇種本身來說,最初一定具備一些不同的條件,決定這兩個劇種不同的發(fā)展方向,這些條件是什么呢?
3、關于海鹽腔、余姚腔的流傳情況,記載比較簡略。當昆山腔興長之后,它們都衰落了,顯然是被昆山腔代替了。為什么弋陽腔沒有被昆山腔所代替,而海鹽腔、余姚腔都被昆山腔代替了呢?
二月二十三日
魏良輔《南詞引證》談到南曲,也談到北曲,是魏在北曲基礎上對南曲進行研究時的寫作。他是北曲唱家身份來寫這篇文章的。關于北曲“有中州調、冀州調。有磨調、弦索調,乃東坡所仿,偏于楚腔。唱北曲宗中州韻者佳”?!瓣P漢卿云,以小冀州調按拍傳弦最妙”的一段話,所談的是北曲清唱,不是雜劇演出。
后來變“磨調”的都指昆山腔說,但魏卻說北曲也有“磨調”?!澳フ{”是一種細致緩慢的唱腔,只是依魏所說,卻可知這種唱腔不是魏的新腔。《度曲須知》說:“從來‘磨調曲,惟姑蘇特盛?!比缯J為北曲也有“磨調”,就當指蘇州一帶地方,當時北曲唱家所唱的北曲而言,因此,魏把它和北曲“弦索調”分出界線。
魏說:“‘弦索腔乃東坡所仿,偏于‘楚腔?!薄稏|坡集》說:“黃州人群聚謳歌,不中律呂,但宛轉其聲,往返高下如雞唱。”或知它是一種比較單調、直率的北曲唱腔。魏站在“磨調”立場對“弦索調”進行批評,如后來人站在“昆曲”立場對“弋陽腔”進行批評。
魏提到關漢卿的話,但出處卻不明。雖因此能說明冀州調、中州調是北曲唱腔所原有的區(qū)別,但主點卻還在魏的當時,實際上也還有這種區(qū)別。沈德符《顧曲雜言》說:“北曲今惟金陵尚存此調。然北派亦不同,有金陵、有汴梁、有云中;而吳中以北曲擅長者,僅張野塘一人,故壽州產(chǎn)也,亦與金陵小有異同處?!贝水斨肝旱耐砥诙浴H鐝堃疤帘鼻蓪儆凇澳フ{”,金陵派卻和它最相近。金陵是當時尚存的一種曲派,此外卻還有汴梁、云中兩種。汴梁指河南,大概是周王府的北曲;云中指山西,大約是大同、宣府一帶的北曲;金陵指南京、壽州、蘇州一帶而言。
《閱世篇》卷十,更談到張野塘死后,吳中北曲唱腔的分派說:“自張野塘死后,善弦索者皆吳人。分派有三:曰太倉、蘇州、嘉定。太倉近北,最不入耳;蘇州清音可聽,然近南曲,稍失本調;惟嘉定得中?!睆慕鹆暌蛔兌鵀閰侵校僮兌鵀樘珎}、蘇州、嘉定,都指的是唱腔變化。并不能因這些唱腔變化而肯定北雜劇會演化出新的劇種。
三月三日
陸容《菽園雜記》說“戲文子弟”一條所寫的是南戲在浙江的分布和演出,寫作時間在明成化、弘治之間。當時,海鹽腔、余姚腔和溫州雜劇,在浙江都屬于一個南戲區(qū)域,并不成各自獨立的、三個不同區(qū)域的三種聲腔,或是三個劇種。如認為當時就有獨立的海鹽腔、余姚腔,也就當有黃巖腔、慈溪腔了。
《菽園雜記》說明了南戲的一個特點,即是用男人裝旦,不像雜劇能用婦女裝旦、末、凈等。
元末《青樓集》記述了元代幾個大城市的生活片段。當時各大城市妓女都能演唱雜劇,或工小唱、歌舞、諸宮調等。從她們所在都市的地區(qū)來看,可證明當時北方雜劇已向江南轉移?!褒垬蔷啊薄暗ぼ恪睏l說這兩個妓女“俱有姿色,專攻南戲。龍則染塵暗簌,丹則驪珠宛轉。后有芙蓉秀者,戲曲、小令不在二美之下,且攻雜劇?!边@里所說的是三位工南戲的妓女。但所指南戲、戲曲,實為南曲清唱?!傲簤m”“驪珠”兩句,就和其他工雜劇的妓女兼談“色”“藝”不同。不能因此證明已有妓女的南戲演唱,并說南戲已北流。
《青樓記》更提到“國初京師小唱”和當時的“京師唱社”,雖指的是北曲清唱,但南曲清唱當時也自然盛行。又談到“賽天香”說:“無錫倪元鎮(zhèn)甚愛之”。《南詞引證》稱顧堅“善歌”,與“倪元鎮(zhèn)為友”,“善發(fā)南曲之奧,故國初有昆山腔之稱”。從這里更可知,顧堅的“昆山腔”,只是當時南曲的一種清唱,并不能證明當時的“昆山腔”已形成為南戲的演出。
三月四日
明何喬遠《閩書》卷一百五十三引陳淳《上傅寺丞論淫戲書》,寫于南宋寧宗慶元三年(1197)稍后,即稍后于光宗紹熙五年(1190~1194)的第四年。徐渭說:“南戲始于宋光宗朝(1190~1194),永嘉人所作?!边@時候,正當南戲初起時期,溫州和福建的戲曲流通早就如此。所以,這段資料很能說明南戲興起的社會背景。
南戲是純粹的廣大民間產(chǎn)物,和北雜劇曾受過都市洗禮根本不能一樣。它的唱腔非常簡陋,《南詞敘錄》說:“即村坊小曲而為之。本無宮調,亦罕節(jié)奏,徒取其畸農(nóng)士女順口可歌而已”。它用這種簡陋的唱腔,再加上些簡陋俗的演出方式,就成了最初的南戲演出形式。
南戲以班純是農(nóng)村業(yè)余組織,或是職業(yè)組織,演員成分是農(nóng)村青年男人,和北雜劇的戲班建立于教坊制度的基礎上有所不同。它們要適合于農(nóng)村巡回演出,每度演出一定要窮日竟夜,和北雜劇適合都市勾欄演出,每演出以四折為限也有所不同。因此,南戲用男扮女,和一部戲文多至三十多出,就成了它兩個特點。
南戲從“村坊小曲”的基礎上發(fā)展它的唱腔?!抖惹氈氛f:南曲字“宗洪武而兼中州”,也只是到后來的一種說法。初期南戲是只能從當?shù)胤揭?、方言的基礎上來發(fā)展它的唱腔的。它不能像北雜劇一以中原韻為歸宿。而且北方地區(qū)方音、方言彼此差別并不很大;南戲流布地區(qū)如浙江、福建,方音、方言是異常復雜的,因此,戲腔每在一處地方扎下根來,日子稍一長遠,就一定根據(jù)這處地方方音、方言引起變化,而形成一種新腔。
三月五日
《南詞敘錄》說:“其曲則宋人詞,雜以里巷歌謠”南戲唱腔除了“村坊小曲”或“里巷歌謠”的純粹民間成分,也還有“宋人詞”的都市成分,這是農(nóng)村戲曲進入都市以后,發(fā)展上的自然結果。
元·姚壽桐《樂郊私語》說:“海鹽少年善歌”,起于楊梓家“南北歌調”,而不起于民間,因而證明海鹽腔是由“北曲”轉化而來。到后來,焦循在《劇說》里就肯定地說:“今俗所謂海鹽腔者,實法于貫酸齋”。
李日華《紫桃軒雜綴》說,“海鹽腔”起于張功甫(即張鎡,字功甫,宋代文學家。北宋大將張俊之孫,南宋大詞人張炎曾祖父)家的“歌兒新聲”,而不起于民間,因而證明海鹽腔是由“宋詞”轉化而來?!断P廬曲談》(昆曲理論著作,近代曲律學家王季烈著。1925年附于《集成曲譜》各卷卷首印行,1928年又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單行本(分上下二冊))說“海鹽腔創(chuàng)自宋張功甫”。就是根據(jù)這個材料所下的結論。
究竟海鹽腔是由“宋詞”轉化,還是由“北曲”轉化?是貫酸齋(即貫云石,號酸齋,元代著名詩人,散曲作家。其父貫只哥也是著名散曲作家)所創(chuàng)始的,還是由張功甫所創(chuàng)始的呢?海鹽腔的曲調不妨是經(jīng)過不斷提高的南戲曲調,但植根卻還在民間;而且這種提高主要是勢家貴族的歌兒清唱,而不由于民間的南戲演出。
《南詞引證》說:“元朝有顧堅者,精于南詞,善發(fā)南曲之奧,故國初有昆山腔之稱?!币虼?,許多人就以為顧堅是昆山腔的創(chuàng)始人。錯誤和前人是相等的。
三月六日
王世貞《彙苑詳注》:“曲者,詞之變,金、元多用北曲,緩急之間,詞不能按。乃更為新聲以媚之。東南之士,稍稍復變新體,號曰南曲。高拭、則誠遂掩先后”(摘自《劇說》卷一)。這是明代士大夫論曲的一種方式。他們?yōu)樽约旱碾A層所限,根本看不見民間。認為樂曲變化,都是上層變化,詞變?yōu)楸鼻?,北曲變?yōu)槟锨锨兓灿墒看蠓蛉绺邉t誠,所以張功甫、貫酸齋、顧堅等,都掌握了曲調變化之樞紐,而成為海鹽腔、昆山腔的創(chuàng)始人。
都穆《都公談纂》卷下:“吳優(yōu)有為南曲于京師者,錦衣門達奏其以男扮女,惑亂風俗,英宗(明代第六帝朱祁鎮(zhèn)廟號)親逮問之。優(yōu)具陳勸化風俗狀。上命解縛,而令演之。一優(yōu)前云‘國正天心順,官清民自安云云,上大悅曰‘此格言也。奈何罪之?遂籍群優(yōu)于教坊。群優(yōu)恥之。駕崩,遁歸于吳?!?/p>
第一、正統(tǒng)(明英宗朱祁鎮(zhèn)年號,1436~1449)年間初,到北京來的南戲戲班是流行蘇、松一帶的海鹽戲班,不是昆山腔。
第二、以男扮女是它的特點。
第三、北京官府不習見以男扮女,因說它敗壞風俗。
第四、南戲里具有高臺宣教的封建成分。
第五、南戲農(nóng)民藝人不甘心做教坊伶工。
第六、能準確說明正統(tǒng)以前南戲不曾到過北京。北京都市、宮廷都不曾演出南戲。
三月九日
顧啟元《客座贅語》介紹南京萬歷(明神宗朱翊鈞年號,1573~1619)以前和萬歷當時公侯、縉紳、富家的戲曲演唱情形。它說:“萬歷以前,凡有宴會、小集用散樂,唱大套北曲;大戲唱北曲四大套”。“大套北曲”即北曲清唱;“四大套”即四折雜戲。沈龐綏《弦索辨訛》說:“明時雖有南曲,只用弦索官腔”?!跋宜鞴偾弧奔粗府敃r北曲演唱說。
又說:“后乃變而盡用南唱。大會則用南戲,其始止二腔——海鹽、弋陽。后則有四平,近又有昆山腔?!薄澳铣敝改锨宄?,如萬歷前小集散樂;“南戲”指大會戲文演出。這里所指“海鹽”“弋陽”“四平”“昆山”和《南詞敘錄》《猥談》《度曲須知》所指“弋陽”“余姚”“海鹽”“昆山”不同?!赌显~敘錄》明指“唱家”;《猥談》明指“歌唱愈繆”;《度曲須知》明指“腔”的“殊派”;但這里卻明指“南戲”戲腔,不指“南唱”。
可知南戲“弋陽”和南戲“海鹽”爭霸于南京、松江一帶,從萬歷稍前開始。但“余姚”“昆山”卻一直在南曲清唱地位。因此,后來提到“南戲”,“余姚腔”就不見了。昆山腔經(jīng)過魏、梁(指魏良輔、梁辰魚)的努力,從《浣紗記》登上舞臺,才成為“近”所有的南戲戲腔。
三月二十二日
三月二十二日《人民日報》第五版發(fā)表了羅大岡的《約翰·克利斯朵夫和文學遺產(chǎn)的批判繼承問題》。約翰·克利斯朵夫被描繪成頑強的個人英雄主義者,他反抗黑暗勢力的唯一的方式是個人奮斗。不甘心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志氣,成了他個人英雄主義的根源。從少年時代起,他已打下了追求個人“勝利”的決心。他必須在自己的事業(yè)上獲得勝利,“勝利”便是他向可惡的人和事的一種泄憤的方式。但是到了晚年,克利斯朵夫的藝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他企圖把宇宙間各種矛盾沖突的力量,融合在一種十分和諧靜穆的交響曲中,跟少壯時期勇于反抗的克利斯朵夫前后判若兩人。老音樂家但求平息一切沖突,調和一切矛盾。一切歸于和諧,實際上無異于一切歸于虛妄。個人英雄主義者終于落到虛無主義者的下場,他臨死前不得不向宗教信仰祈求虛幻的安慰??死苟浞蚱髨D按照自己的個人主義精神面目改造世界,于是在主觀上,人道主義精神和個人主義信念不但不至于自相矛盾,反而想得益彰。然而,客觀效果恰好與此完全相反,他企圖用虛幻的資產(chǎn)階級人道主義解決個人與集體間的矛盾,結果是完全落空,不能避免幻滅的下場。
這幾天正寫到達觀、李贄和湯顯祖的關系,讀此聯(lián)想到他三人的個人奮斗和湯顯祖的晚年情調。
九月九日
說元雜劇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要注意雜劇作者都市生活的一面:
(一)他們都集中在前大都,后杭州。
(二)與都市娼妓有往來。
(三)有的雖沒有做官,有的卻做了小官,少數(shù)還做了大官。但他們風調一致,交往很密。
(四)從他們的散曲精神來看,是宋詞婉約派風格的進一步的發(fā)展。
(五)他們散曲善寫風情、道情。他們或多或少受有出世影響。
元曲妓女嫁落魄文人,從《救風塵》《青衫淚》來看,已成為“才子佳人”的一條進路。不能從“豪家有勢,商賈有錢,秀才一無所有”來看問題。像鄭元和也原有錢,韓輔臣也現(xiàn)有勢,但他們人格都不高。再如《金錢記》的韓飛卿,《玉鏡臺》的溫嶠,這些秀才更無法恭維。所寫的全都是都市文人品質,到后來就成了戲曲里的“才子”形象。
歷史戲第一類雖含有民族、復仇的一些特點,但寫皇帝、寫忠臣、寫義仆也和第二類“赤心為主”“對皇帝一片忠誠”并無不同。第二類舉楊梓作品為例,楊梓為元“出謀劃策”,可以是這樣說。但元曲作家、雜劇和散曲里的“頌圣”成分,又當怎樣估價。楊梓是大官,馬致遠是小官,馬寫的皇帝悲劇列于第一類,又當怎樣估價。他們寫作立場主要還是封建立場。因此,“帝皇將相”“才子佳人”,早在元雜劇里已是這樣。
“家庭倫理、世態(tài)人情”的元雜劇,如《老生兒》的劉從善,《東堂老》的趙國器、李茂卿,這些大地主都用末扮,戲里要解決的是大地主的財產(chǎn)和嗣續(xù)的問題。再如《來生債》,卻是個“神仙道化”的戲,主點是大地主的財產(chǎn)宜聚不宜散,在元代也是個悲劇,是大地主在元代的苦痛,而不是人民的苦痛。
“隱居樂道”是有錢人和士大夫的感情,而不是人民的感情。元末顧阿英、倪瓚等都是實例。元統(tǒng)治者要依靠漢族大地主,但同時要摧殘他們,在明初的統(tǒng)治者也沒有例外。只是這種宗教感情,在戲里卻成了人民的新的毒素。(對《元雜劇作品的時代精神》的意見)
九月十日
從關漢卿《不服老》的精神說,他是個永不服老的“郎君”“浪子”,所以他要撰詞曲。這是他階層的根,他的“斗爭生活”是從這條根上發(fā)展起來的。
關漢卿和珠簾秀有交往,但珠簾秀和盧疏齋、胡紫山、馮海粟、王秋澗都有交往。珠簾秀和當時名公、文士都有交往,當從這一角度看兩人(指關漢卿和珠簾秀二人)的交情。
從滑稽佻達的王和卿看關漢卿,也可以看出他的階層。王和卿《胖妓》《胖妻夫》等散曲,風格都很低,關漢卿散曲《從嫁媵婢》風格也不高。
因此,關塑造了一系列的知識分子形象,諸如柳永、韓輔臣、安秀實、白士中等。他們的平庸、軟弱的一面,卻正是他們這一階層的知識分子的寫實。
既說關不屑仕進,作為他積極投入當時戰(zhàn)斗的洪流的說明。但又從《陳母教子》里得出了也不能忘懷知識分子所特有的仕進之路的肯定。對關漢卿的仕進問題到底怎樣估定?
九月十一日
午后,張院長作整風檢查報告。錄出報告的第二、第三、第四三部分。
(二)主要的問題:
甲:對戲曲革新的估計。
1、認為戲曲革新已經(jīng)完成。當民主革命已經(jīng)完成,正在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的時候,認為革命已經(jīng)到頭,社會主義革命已經(jīng)不需要。
2、認為人民性為衡量的最高標準,沒有新的社會主義標準。
3、認為傳統(tǒng)戲的絕大部分經(jīng)過修改就是好的。(2、3是從蘇聯(lián)搬來的)
4、對社會主義新戲曲沒有體認。強調戲曲的繼承性;談現(xiàn)代戲也談傳統(tǒng)劇目和新的歷史戲,對主要的方向不明瞭。
乙、思想工作,放棄了思想工作領導。
1、德、才、紅、專的位置沒有擺好。措施、方法重才、重專,對德、紅無具體措施。個人事業(yè)、黨的事業(yè)看法不明確。
2、對精神生產(chǎn)(稿費問題)看法失去標準,寫文章是為錢,還是為革命,不曾明確肯定。
3、政治學習的教條主義。A、不結合思想、業(yè)務實際,上面怎樣布置就怎樣學習;B、批評、自我批評既不經(jīng)常,更不曾提到階級斗爭的高度;C、組織紀律松懈,齒輪和螺絲釘?shù)乃枷牒苌?。資產(chǎn)階級思想合法存在。
(三)影響和危害。影響不但院部,而且到全國和國外。院內領導思想上下一致。思想影響停止在求名圖利、先專后紅。
(四)思想根源。黨委會同志出身都非工農(nóng),受資產(chǎn)階級思想(影響)深。入黨雖已多年,但工作卻浮在上面?;旧纤龅氖菣C關工作,不是群眾工作,基層工作。
甲、參加革命在民主革命時期,到現(xiàn)在思想、感情發(fā)生抵觸,對不斷革命沒有認識。
乙、長期脫離工農(nóng)兵,心不在工農(nóng)兵中間。對黨的政策、措施不了解,對領導指示和群眾要求都吃不透。
丙、丟掉階級分析,沒有敵情觀念,不知戲曲革命要依靠誰,要革誰的命。A、依靠藝人,不把馬列主義交給藝人。只注重尊重,避免粗暴,沒有幫助藝人革命化,并沒堅決的做。B、對戲曲界周圍的遺老遺少沒有認識和警惕。C、對本人、對干部也沒有階級分析。
九月十二日
董解元和王實甫同具有都市文人的疏狂特點,他們對“風月”“鶯花”“秦樓”“楚館”都很慣習,把他們的調情生活和他們的調情對象都生動地寫入《西廂記》里。因此,這種喜劇風格就具有它庸俗卑劣的一面。如張生的一見傾心,不癲不癡,似老實不老實;鶯鶯的半推半就,羞澀多變,以及《西廂記》的許多唱詞、做派,如果都各個獨立來看,卻不能和主線一樣,認為是很光明的。主線的斗爭性被喜劇風格烘托出來,但喜劇風格卻又都從“竊玉偷香上用心”。與其說是“當時現(xiàn)實”的條件限制,倒不如說是作者的“階層”和“都市生活”所必有的條件限制。
因此,六百多年來對《西廂記》喜愛的人是從各種角度有不同的觀點的。能體會《西廂記》的斗爭精神的是晚近極少數(shù)的人;用《西廂記》做色情的媒介的,事實上還大有人在。即從明代文人對《西廂記》的估價來看,觀點也極不一樣。李卓吾一類的人,當然是比較好的,但也不是沒有缺點。所謂對《西廂記》的“高度評價”,也應當分別來看。不能說明代迄今,人都說好。在這許多好評里,就能看出它們的思想內容、藝術風格的準確估價。(對《西廂記的喜劇風格》的意見)
九月十四日
金、元統(tǒng)治對漢人的殘暴壓迫同,不能說人民在元代的生活內容和時代精神與金有異。何以金院本不表現(xiàn)不屈的復仇意志,元雜劇卻突然表現(xiàn)出來?市民層的精神不只對歧視、壓迫的控訴,也還有要求滿足市民趣味的一些地方,后者所占的成分也還是很不小的。
都市文人參加雜劇寫作,一方面是他們不能做高官和他們的正義感,一方面是他們的都市情調的發(fā)揮。他們的審美感與其說是和廣大人民接近,倒不如說這些人民群眾最大部分是他們最熟悉的市民群眾。
關漢卿《不服老》是想走一世“煙花路”;曾瑞卿的《騁懷》是想“搦女兵”戰(zhàn)斗;白樸的《離情》是寫“害相思”。不能說這樣的“筆”就能寫出“富有人民性的劇作”。他們通“詩詞歌賦以至各種伎藝”,正說明他們的“子弟”行徑。
“偶倡優(yōu)而不辭”的都市文人是否都對“娼妓”平等待遇?不知關漢卿對《禿指甲》《從嫁媵婢》等曲中人物,比“手掌里奇擎著”的“珠簾秀”畢究如何?
民族的歧視和文化的交流似可并行而不相妨。蒙古人、色目人即地位卑下,對漢人、南人也會有他們的自尊感?!稗钡牧暼居伞敖窒锉扇恕钡健笆看蠓颉?,是文化交流的事,它的交流是不以地位高下為限制的。
元末雜劇南移是政治、經(jīng)濟發(fā)展趨勢所造成的。藝術南移和人口南移的關系很深,沒有人口南移,藝術也無法南移。人口南移是包括各階層的。因此,雜劇南移以后所面對的就不只是“南方的新觀眾”了。雜劇南移是因為先有它的觀眾,而后它才漸與南戲起同化的作用的。
元末科舉特盛,但南方寫南戲的文人卻大有人在,他們寫南戲也寫雜劇,藝人演雜劇也演南戲,不能說文人為科舉所困,都市的劇作者也一掃而空了。(對《雜劇綜述》的意見)
九月十七日
從南方經(jīng)濟發(fā)展全面來看,應當談到農(nóng)村經(jīng)濟、都市經(jīng)濟、國外貿易等,而都市經(jīng)濟繁榮卻是重點。但從南戲發(fā)展來看,農(nóng)村經(jīng)濟繁榮卻反當是個重點。南戲產(chǎn)生溫州,固然可用都市繁榮作為解釋,但南戲在浙江、福建沿海一帶進展,主要還在農(nóng)村,到明初也還是保留著適合農(nóng)村演出的戲曲形式。南戲在都市如杭州與雜劇相角逐,因而有融合與提高,但比起在農(nóng)村的發(fā)展來,卻反是不普遍的。“農(nóng)村不能產(chǎn)生南戲,卻不是不能接受南戲”的說法有問題。南戲不“產(chǎn)生”農(nóng)村而只能“接受”,到底南戲產(chǎn)生在什么地方?合陸游、劉克莊詩來找它的來源,或就陳淳禁戲“文字”鄉(xiāng)下諸村來說,又都將怎樣講呢?
在《夢粱錄》《武陵舊事》諸書里都不及南戲,可知杭州繁盛初期,瓦舍伎藝乃是雜劇、蹴球、唱賺、耍詞等,南戲入杭州是較晚的事,不是原有之物。
南戲在南方大都市的進一步的發(fā)展,和南方農(nóng)村南戲繼續(xù)不斷發(fā)展是深有關系的。不能在南方農(nóng)村衰落的情勢下,得出都市南戲進一步發(fā)展的結論。農(nóng)村土地集中產(chǎn)生地主經(jīng)濟的繁榮,也應當是南戲農(nóng)村發(fā)展的主要條件。戲曲在農(nóng)村發(fā)展和農(nóng)民的關系是間接的,和地主經(jīng)濟的繁榮反而是直接的。演戲的是農(nóng)民組成的農(nóng)村班社,但“鳩斂財物,聚眾裝扮”,為頭的卻是地主。農(nóng)村演戲實際是地主對農(nóng)民另一類的剝削。(對《南戲綜述》的意見)
九月十八日
以胡俗易漢俗,只是元對漢族統(tǒng)治的一面,更主要的一面還是想用中國固有的封建禮教來統(tǒng)治中國人民。高則誠是元進士,也做過元朝的官,但對于方國珍卻講氣節(jié)。他是個標準的封建知識分子,對元統(tǒng)治者的民族觀念并不濃厚。元統(tǒng)治者后半期對讀書人的態(tài)度不同于前半期,是要借讀書人的禮教宣傳來繼續(xù)統(tǒng)一中國,只是已經(jīng)無補于禮教廢弛的當時情勢了。明統(tǒng)治者提倡禮教,是繼承元統(tǒng)治者大統(tǒng)(應指元世祖忽必烈于1271年立國號為元,到1297年滅南宋期間。即1271~1297)以后的后期作風,而不是與元統(tǒng)治者相反。因此,《琵琶記》成于元末,卻又為朱元璋所重視。大倡禮教的社會風氣是元末禮教廢弛的社會風氣的反響,和胡服移入漢俗有關,和南方都市經(jīng)濟發(fā)展有關,但不是明對元的反響,也不是一個封建統(tǒng)治集團對另一個封建統(tǒng)治集團的政治的反響。封建集團無論元、明,總是一種貨色。元末的元統(tǒng)治者,已不能看出是部落的小局面了。
陳留災荒前的蔡從簡、張廣才同是中小地主面貌,牛相是大地主面貌。牛相對蔡家的矛盾,張廣才對牛相的矛盾,是地主階層間的矛盾,并不是民族矛盾,也不是階級矛盾。雖說蔡家因饑荒而中落了,但不能把蔡家看成勞動人家,把趙五娘看成是勞動婦女形象?!杜糜洝返姆饨ㄕf教是具有它的階級性的。如果蔡家真是勞動人家,蔡公和趙五娘情調上就不會那樣服從封建禮教,蔡伯喈的禮教根基就不會如此之深,趙五娘見牛氏后,竟把家鄉(xiāng)三年生活拋向腦后,更多的是體諒丈夫和牛氏,就說明她不是一個勞動婦女形象。如果將蔡伯喈說成是封建知識分子,將趙五娘說成是勞動婦女,理由上能說得通么?作品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和人物的真實感,是都應從這個尺度來加以衡量的。(對《琵琶記》的意見)
九月二十五日
午前,訪仇亦老,問青島美事,蓋前日聽未真切,恐誤記也。前張宓公談劉曉云先生,劉江西九江人,世家子。習京戲旦角,有“江西梅蘭芳”之稱。四九年后,曾組私人戲班勞軍義演,并在班社教戲,因血壓高退休在家,與一妻一女同居。女亦藝人,未就業(yè)。亦老曾介紹見田漢同志,時值觀摩演出后,故欲為之地而未得當。今復與宓公談及此事,因往存其家。小院中有房二間,頗雅潔。女名蒨云,亦嫻靜。聞月入只三十元,而布置井然,不易得也。
十月十二日
王玉章教授昨來信,并寄《元曲選正律序》油印稿來?!墩伞纺送踔f稿,曾由商務刊行上編四卷,續(xù)成下編六卷,尚未刊行。他想找書店刊行這部書,因托德安代向中華書局探詢。致德安函與復王函同于本日發(fā)出,并發(fā)致閻幼老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