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凱虹
我國古代藝術文化歷史悠久,燦爛而輝煌,有多種多樣的表現(xiàn)形式,一直流傳至今,對現(xiàn)代藝術的發(fā)展有巨大的影響。其包括漢字、繪畫、樂器、舞蹈等基本形態(tài)。在發(fā)展現(xiàn)代藝術文化的同時,人們應該提高自己對中國古代藝術文化的了解和認知,積極主動地體驗古代藝術,了解古代藝術豐富的文化內涵與精神實質,在學習的同時多比較古代藝術與現(xiàn)代藝術的異同,從而取長補短。
進入新時期,中國經濟突飛猛進,文化藝術也獲得了飛速發(fā)展。每一個藝術文化的創(chuàng)造者、參與者,都應該弘揚民族精神,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激發(fā)民族自豪感,傳承中國古代優(yōu)秀藝術文化就顯得尤為重要。由于歲月的積淀,中國擁有許多獨特的藝術圖形和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品。中國古代藝術圖形的美感體驗有很多方法,如學習理論、欣賞藝術作品或是觀察古代藝術圖形在現(xiàn)代設計中的運用,這些都能潛移默化地提高人們的藝術修養(yǎng)。因此,本文重點分析了三種中國古代藝術圖形,即書法藝術、中國圖形紋樣和中國水墨畫。
一、書法藝術
中國書法藝術以漢字為主要元素。漢字的空間構造多種多樣,曲直有序,產生了獨特的美感、意境和氣勢。漢字富有形態(tài)美、動態(tài)美和意境美,使得中國書法藝術具有不可估量的藝術價值?,F(xiàn)代漢字從甲骨文演變而來,經歷了金文、隸書、楷書、草書和行書等階段。其中,楷書與隸書屬于正書體,草書和行書屬于輔助字體。由繁至簡是漢字發(fā)展的重要規(guī)律,中國書法的發(fā)展經歷了兩個非常重要的階段:自發(fā)階段和自覺階段。書法藝術是中國古代藝術圖形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它經歷了所有事物都會經歷的過程:從萌芽到具體,由理性使用上升到感性的審美創(chuàng)造,即慢慢地由實用性向藝術性發(fā)展。魏晉之前,人們對于書法的使用和設計只注重文字的功能性和解讀性,忽略了書法的藝術性和審美性。秦漢時期是書法的原始啟蒙時期,秦代之前,各個國家書寫方式不同,秦朝統(tǒng)一六國后,推行“書同文”政策,統(tǒng)一了度量衡和文字,秦代書法偏向統(tǒng)一,便于理解和使用,生成了統(tǒng)一的文字——秦篆(即小篆)。后來,隸書的發(fā)明使得文字慢慢走向了藝術性,隸書,顧名思義:用隸人佐書,稱之隸書。隸書,萌生于秦代,在西漢時生成,盛行于東漢,可謂歷史悠久。它兼容了小篆的實用性,又融合了藝術審美性,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
隨著時間的推移,隸書慢慢演變出當今的楷書、草書和行書。魏晉時期,在許多書法家的共同努力下,書法演變成中華民族特有的一種藝術表現(xiàn)形式。魏晉時期的書法從實用性慢慢轉變?yōu)樯猩耥?,或筆勢剛勁或清冷峻峭,或婉麗清媚或嚴整敦厚。這一時期,書法可以說是達到了鼎盛時期,涌現(xiàn)了許多著名的書法藝術家和傳世經典作品。例如,王羲之是東晉著名的書法家,其書法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其代表作《蘭亭集序》被后世譽為“天下第一行書”。衛(wèi)夫人,可以說是王羲之的啟蒙老師,其代表作是小楷《古名姬帖》,她的作品以嚴整肅穆、自然古樸為主要特點。
二、中國的圖形紋樣
在中國古代藝術圖形中,最不能忽視的便是“祥云”。祥云,顧名思義,就是祥瑞的云氣,古代傳說中的神仙都是腳踏彩色祥云而來。文學家郭小川曾在《廈門風姿》中這樣寫道:“那長街、那小巷,都好像掩映在祥云瑞氣之中?!庇纱丝梢?,祥云這種古代藝術形式對現(xiàn)代藝術文化也有非常大的影響。說起圖案祥云,不能不提的就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火炬設計,通體紋樣采用祥云裝飾,展示了淵源共生、和諧共融的意境。祥云是非常著名的中國歷史藝術文化,其文化概念跨越了幾千年的中國歷史。奧運祥云火炬本身造型采用了“卷軸”式,眾所周知,造紙術是我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它通過絲綢之路傳到西方。二者的巧妙結合,使整個祥云火炬充滿了中國古代的神韻又不失當代藝術設計的優(yōu)雅感。
中國古代的藝術元素本著有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本質,產生了許許多多的吉祥圖案。例如,著名的中國結,又叫如意結,形狀靈感來自靈芝,在古代文化中,靈芝作為仙草可包治百病,有長生不老之效,被視為吉祥瑞草,許多中國神話文學作品都將靈芝作為無所不能的療傷仙草。再如,如意,顧名思義,就是圓滿稱心的意思,在佛教中如意是菩薩所持的法器之一,如意結正取其平安吉祥、四季如意之意。如意結雖然是中國比較古老的藝術形式,但是富有千變萬化的結構和吉祥的寓意,在現(xiàn)代藝術設計和生活中應用極其廣泛,如應用在服裝圖樣或者配飾中。在如意結的使用中,最著名的當屬中國聯(lián)通公司的標志,整個logo采用巨大的如意結圖樣,顏色使用了中國紅,中國人自古尚紅,紅色在中國不僅代表熱烈、溫暖,更代表吉祥、如意。中國聯(lián)通公司主題標志采用了寓意吉祥的如意結,整個圖案回環(huán)貫通,看似復雜,其實簡單通順,象征著中國聯(lián)通公司在信息傳播的道路上暢通無阻,順風順水,也寓意公司發(fā)展毫無阻礙,迅達暢通。在中國佛珠、手鏈等配飾中,打結也會采用如意結的方式,這樣既美觀又非常牢固,增強了實用性,也為配飾增添了吉祥的寓意。如意結的運用可謂層出不窮,比如春節(jié)期間,每家每戶都會懸掛帶有如意結的裝飾,祈求新年順心如意。
三、中國水墨畫
除了中國的圖形紋樣,中國水墨畫在古代藝術中也占了很大比重。中國傳統(tǒng)水墨畫歷史悠久,它與其他國家同一時期藝術繪畫不同,水墨畫不僅強調藝術創(chuàng)作本身,更注重的是作者本身的主觀感受以及意境的發(fā)揮。水墨畫由黑、白、灰三部分構成,黑白在如今的藝術中有些被邊緣化,其實在傳統(tǒng)藝術中,黑白恰恰孕育了其他色彩根本無法取代的意境與深邃之感。在水墨畫中,恰當地發(fā)揮和把握黑白的意境,其實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其復雜程度不亞于其他藝術繪畫,只是方式不同而已。我國著名的水墨畫家許許多多,其中,齊白石作為現(xiàn)代畫家,對水墨繪畫有巨大的貢獻。齊白石的作品充滿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和天真爛漫的童心,不僅渾樸稚嫩又富有詩意。他的許多作品人們都耳熟能詳,如著名的《蝦圖》。又如,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黃公望常年生活在我國富春江一帶,經常在作品中展現(xiàn)富春江兩岸一年四季的景色。再如,徐悲鴻的《奔馬圖》,只通過水墨的黑白灰,就展示出駿馬在奔騰過程中的動感、瀟灑和健美。近現(xiàn)代時期,大量西方的藝術文化流傳到中國,對我國水墨畫產生很大的沖擊。新時期,水墨畫要想實現(xiàn)突破和發(fā)展,在繼承傳統(tǒng)的基礎上,必須大膽革新。在當代平面藝術家靳埭強的設計中,人們能看到中國水墨繪畫的身影,例如,在1999年為寧波海報展設計的服飾與文化海報中,靳埭強就采用了水墨畫中大寫意的表現(xiàn)手法,使整個海報看上去隨意流暢,意境豐富,充滿韻味。
四、結語
中國,作為歷史悠久的古國,有著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燦爛文化,中國古典文化對當代藝術和生活都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人們要想發(fā)展當代藝術,就要理解并欣賞中國古典藝術文化,汲取中國古代藝術圖形中的有益元素,提高自身的藝術素養(yǎng),這樣才能更好地了解過去,做好現(xiàn)在,展望未來。
(長春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