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沁
摘要:目前,隨著國家教育理念不斷地改革創(chuàng)新,我國的幼兒教育正處于一個十分重要的轉型時期,該年齡段的學習特點是模仿能力大于邏輯思考能力,因此,我們應該將教育的重點放在幼兒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之上。幼兒本身活潑好動,傳統(tǒng)枯燥的教學方式往往收效甚微,我們要采取某種方式讓他們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從而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健康的發(fā)展。
本文以幼兒園音樂課教學為具體實例,探討“趣味教學”方式在當前教學領域中的有效運用與取得的成果,并且從實際來看,該種教學方式的確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效率。筆者基于上述觀點,通過理論結合實際,旨在為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貢獻一份綿力,同時也能夠對相關領域課題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幼兒教育;音樂;趣味教學
幼兒教育是整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授課形式以幼兒園為主體,宗旨是實現(xiàn)幼兒德、智、體、美、勞的全面協(xié)同發(fā)展,為幼齡兒童群體接受下一階段的學習過程打好堅實基礎,綜合來說,幼兒園的教育形式應該注重引導性、計劃性,培養(yǎng)幼兒主動學習的能力,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教學理念要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力求實現(xiàn)教與學效果最大化。
1音樂在幼兒教育中的現(xiàn)實意義
幼兒階段對于聲音因素十分敏感,從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很多孩子在聽到音樂的時候,會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會不由自主地隨著音樂“咿咿呀呀”,有的還會隨著旋律“舞蹈”起來,而從科學研究的角度,我們也得出了相應的結論,就是音樂可以促進孩子腦部的健康發(fā)育,可以開發(fā)智力,能夠有效調節(jié)幼兒的情緒波動。拿幼兒園托管來說,絕大多數(shù)的孩子在剛剛進入幼兒園的時候,隨著環(huán)境的突然轉化和離開家人的不安情緒的產(chǎn)生,他們會變得焦躁不安,對環(huán)境表現(xiàn)出強烈的不適應性,這個時候,除了父母親人,無論誰的安撫都不會起到任何效果,但若是能采用音樂的方式進行引導,便會發(fā)現(xiàn)孩子們會被旋律吸引,情緒會平復很多,慢慢的抵觸心理也會隨之降低,仔細觀察生活點滴,我們也會發(fā)現(xiàn),無論是幼兒園、小學、初中甚至高中,每天早晨我們上學或者晚上放學的時候,校園廣播中都會播放一段輕快的音樂,因為它可以起到舒緩情緒、放松身心的作用。
音樂教育可以豐富幼兒的學習生活,塑造孩子們的精神世界,教育者可以借助音樂的力量實現(xiàn)孩子們健康的、全面的發(fā)展。但是,教學的同時,我們還要看到幼兒群體的特殊性,就是他們雖然對音樂本身有興趣,但對音樂教學則是敬而遠之,傳統(tǒng)的發(fā)聲練習、樂譜練習等并不能夠讓他們產(chǎn)生學習愿望,相反的,若是長期處于枯燥的、重復的練習模式當中,反而會引起他們的抵觸心理,事倍功半。因此,尋求一種高效可行的教學模式是我們教育領域中一直在追尋的目標。
2 趣味教學方式的應用及探索
幼齡兒童階段的教學活動必須具有足夠的吸引力,這是為了與該年齡段受教育者的心理、生理活動相適應,在這個階段,興趣是最好的導師,有效的教學方式能夠引起學生的足夠重視。我們知道,對于小孩子這個群體來說,玩游戲會使他們產(chǎn)生極大的興趣,因此,若能在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中加入一些游戲內容,一定可以激發(fā)孩子們的自主學習的能動性,事半功倍。趣味教學便是在這種理念之下應運而生,新穎的教學模式結合必要的知識儲備,在培養(yǎng)學生的同時,又避免了枯燥乏味的“填鴨式”教育,寓教于樂,收效顯著。從目前的實際運行效果來看,趣味教學的確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
處在幼齡時期的孩子自主學習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較弱,模仿能力和記憶力則是十分強烈,我們也都會發(fā)現(xiàn)一種現(xiàn)象,就是大部分人在小的時候記憶過的內容,雖然理解不一定透徹,但印象卻十分深刻,反而長大之后,記憶背誦能力明顯下降,但邏輯思考與分析能力顯著增強。當前,隨著趣味教學模式的普及,很多幼師都會精心編排很多游戲內容來融入日常教學當中,這種精神值得鼓勵發(fā)揚,它有效的激發(fā)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對適齡階段兒童的學習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凡事都會存在疏忽與錯漏,看似高效完備的教學模式也仍會存在某個方面的缺點與不足。幼齡兒童自我防范與保護意識遠遠不及青少年,他們會對自己產(chǎn)生興趣的事物毫無保留,對于游戲更是如此,盡管幼兒園在趣味教學活動中做了最大程度的防范與保護措施,仍避免不了突發(fā)事件的出現(xiàn),寓教于樂方式固然可取,但尚要把握好一個度,不過分于游戲,以避免傷害或原理教育意義,也不要偏重于乏味的教學,而失去了趣味教學的本意。
3幼兒園音樂課中的趣味教學
3.1 編排音樂戲劇,強調主動參與
音樂戲劇、情景劇本身含有游戲性的元素,這便很好的契合了幼齡兒童階段活動的特點,小孩子往往會對游戲一類的內容產(chǎn)生強烈的反映,另外,情景劇自身的特性是強調參與、強調互動,換句話說,這種方式的教學會充分調動小孩子主動學習的能力,在娛樂中受到教育,且隨著劇目編排的多樣性,不會讓受教育者感到重復、乏味,能夠始終保持著新鮮感、趣味性。
3.2 結合媒體技術,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教學
隨著科技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多媒體技術正變得越來越多樣、越來越普及,各種媒體介質(如電腦、手機等)的應用已經(jīng)滲透到日常生活中的各個領域,教育系統(tǒng)更是走在時代的前沿,充分利用了媒體技術帶來的方便與快捷,享受了科技帶來的成果與喜悅,多媒體教學改變了傳統(tǒng)板書授課的形式,采取視頻、圖片、文字和表格等形式,實現(xiàn)了更為靈活的教學,且同樣有效的結合了幼齡兒童的心里特點,利用色彩變化,聲音加圖像等形式來引起他們足夠的興趣,簡化了教學過程,卻受到了更好的教學成果。但是,在看到成功帶來喜悅的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到一個問題,就是小孩子自控能力較弱,在對電腦、手機等設備產(chǎn)生興趣的同時,很容易沉浸其中并產(chǎn)生依賴感,由于認知能力的限制,不能夠準確辨別出信息的好壞,因此,這便需要學校和家長共同進行有效引導,以防止不利后果的發(fā)生,在當今各種媒體設備如此普及的今天,這種制約更顯得尤為重要。
4結語
基礎教育是我國的根本大計,他是一個公民進行社會活動的基石,而幼兒教育在這當中又是重中之重,他是個體認知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階段,萬丈高樓平地起,根基打的好與壞,直接關系到后續(xù)所有過程的進行,幼兒階段的教育著重體現(xiàn)在對孩子學習熱情的培養(yǎng)與邏輯思考能力的鍛煉上面,并不在于讓他們能夠獲取大量的知識,在這一階段,若能有效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便會使他們受益一生,隨著當前幼兒教育中趣味教學模式的普及,充分證明了這種方式的可行性與成功性,它可以極大地提高小孩子主動學習的能力,同時也提升了學校的教學質量與效率,為孩子打下良好堅實的基礎,以全面健康的姿態(tài)面對未來的學習與考驗。
參考文獻:
[1]程英.讓音樂成為幼兒表達與交流的工具[J].教育導刊,2003(12)
[2]澤仁拉錯.論趣味教學如何在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學中運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8
[3]蔡之旋.新課改背景下小學音樂課堂有效性教學現(xiàn)狀調查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1
[4]趙津.淺析趣味教學在幼兒教育中的運用[J].關愛明天.2016
[5]任傳良.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重慶卷)[C].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