勻一勻
冬天和夏天
勻一勻
會變成春天吧
海和山
勻一勻
會變成平地吧
黑夜和白天
勻一勻
會變成黎明吧
壞脾氣的爸爸
和好脾氣的媽媽
勻一勻
我就不會挨罵啦
人們常說嚴(yán)父慈母,父親在孩子心中多半是威嚴(yán)的,讓人懼怕的。相反,母親則是另一面,對孩子呵護(hù)寵愛。一個家庭同時具有兩面性,說不清是好是壞,他們在子女的成長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也讓孩子體味著多樣的世間人情。
說到我爸的脾氣,其實談不上威嚴(yán),準(zhǔn)確地說應(yīng)該是“暴躁”,因為一些小事動不動就發(fā)火是常有的事。比如,吃飯的時候,被魚刺卡到了喉嚨;啃雞骨頭,腮幫子被磨了個泡;家里孩子哭了等等。只要他一發(fā)火,就要和我媽吵架,兩個人就要打起來。我們常常嚇得不知道怎么辦。
我們家四個孩子,我和小妹挨打最多。我因為從小在鄉(xiāng)下跟著姥姥長大,土了吧唧,不愛說話,按照我爸的話叫“木頭疙瘩”,再加上脾氣倔強,不會看人眼色,所以不討喜。小妹呢,比較愛哭,常常遭弟弟的欺負(fù),一哭起來沒個完,嗓門又大,我爸一聽到她哭,不問青紅皂白,巴掌就揮了過來。所以我們家常常分為兩派:我爸、二妹和弟弟一派;我媽、我和小妹是另一派。他們吵架的時候總是鬧分家,我們躲在屋子里就聽我媽說:“現(xiàn)在就分,我?guī)Ю洗蟆⑿∷倪^,你帶小二和小三!”接著是我爸的粗嗓門:“分就分,誰怕誰?”我們聽著,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心里想著分成了兩半的家會是怎樣?其實,他們雖然這樣說,但從來沒真正分過家。怎么分呢?沒有我媽,誰做飯吃?沒有我爸,誰去買糧食?
不吵架的時候,我們家還是其樂融融。夜晚,我們坐在外面的涼床上,聽我媽給我們講故事,我爸也湊過來聽,有時候他也會插嘴,故意說:“盡胡扯!”我媽就笑著不理他。有一段時間,我爸的腰扭傷了,為了給他增加營養(yǎng),每天早上,我媽都會給我爸沖糖水雞蛋湯喝。一大茶缸蛋湯,我爸咕嘟咕嘟喝個精光。喝了蛋湯,我爸的脾氣依然不好,還是動不動發(fā)脾氣打人,我媽氣得不再給他沖蛋湯??墒沁^一陣子,我媽氣消了,又開始給他做。我媽總是心太軟。
小時候,我媽身體很不好,或許是孩子太多,過于操勞,經(jīng)常牙疼,臉腫得老高。我爸就用板車?yán)バl(wèi)生所掛水。有時,他帶著我們?nèi)フ恍┲袢~回家給我媽熬水喝??墒?,我媽的病總是反反復(fù)復(fù),所以我爸的臉色也像多云的天氣,總是陰沉著。要是家里四個孩子接二連三地發(fā)燒咳嗽,他的脾氣就越發(fā)不好了。其實,我爸年輕的時候還是很樂觀的,他是個文藝份子。聽我媽說,他經(jīng)常去廠里的廣播站唱大鼓戲,因為人長得帥,廠里搞文藝表演,他還去扭秧歌。或許因為生活的窘迫和壓力,讓他沒辦法有一個平和的心態(tài)吧。
從小到大,我們很少像其他孩子那樣和自己的爸爸親近,連說話都很少。我們習(xí)慣于聽從他的命令,然后像士兵一樣迅速執(zhí)行,慢一點,就要挨罵,甚至挨打。因此,每每回憶我的童年,總覺得少了點什么。少了什么呢?我想應(yīng)該是父親的愛吧。
如今,父親老了,我們都不在身邊,每次回家,他都特別高興。脾氣也沒了,對孫子、孫女是言聽計從??粗弥鞣N零食討好小孩子,我常常想,要是小時候,他也能這樣對我們,該多好??!
(鞏孺萍,著名兒童詩人,江蘇電視臺教育頻道編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