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圭平
“達爾汗搏克”的傳奇人生
□石圭平
恰逢“七七事變”爆發(fā)80周年之際,我想起了一位堪稱忘年之交的朋友——特木爾吉如和。他是聲名遠播的一代跤王,曾經擊敗了日本的相撲冠軍。曾被譽為“達爾汗搏克”。他的傳奇故事在科爾沁草原家喻戶曉。
一
1921年,特木爾吉如和出生于內蒙古科左后旗的吉日嘎朗蘇木(鄉(xiāng))馬蓮秋嘎查(村)的一個富裕的牧民家庭里。草原上的風霜雪雨造就了他強悍的個性和一副結實的身板。從一個牧民的孩子成長為一代跤王,特木爾吉如和的經歷堪稱傳奇,就好像他脖子上的江嘎 (摔跤手在摔跤比賽時項圈上系的彩色綢緞條,彩條越多級別越高)一樣多姿多彩。
摔跤、賽馬、射箭是蒙古族男兒必備的三藝。蒙古族有句諺語“天上,沒有不搏擊長空的雄鷹;草原,沒有不會摔跤的孩子”,特木爾吉如和也不例外,他很喜歡這項運動,并且善于鉆研。每次勝利或失敗后,他都要認真琢磨一番,取長補短,后逐漸成為遠近聞名的摔跤手。特木爾吉如和16歲在吉日嘎朗鎮(zhèn)上學時,廣福寺里600多名喇嘛都曾敗在他的手下。
在黑夜漫漫的舊社會,特木爾吉如和雖然東殺西拼,獲得的冠軍無數(shù),他的英名在科爾沁草原上廣泛流傳,被鄉(xiāng)親們譽為“摔不倒的特木爾吉如和”,但仍擺脫不了厄運,以至于成為被日軍四處追捕的人,追憶起這段往事時,老人仍然百感交集、思緒難平。
二
日寇侵華,國難當頭。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東北淪陷,民眾在水深火熱中掙扎,日本侵略者到處宣揚他們的“文治武功”,企圖在精神上擊垮中國人。日本人特地組織了一個由72人組成的相撲隊來到東北,大肆宣揚他們的“國技”。在東北三省廣設擂臺,擂臺上掛著“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大橫幅,瘋狂地向中國人挑釁!日偽軍脅迫眾多老百姓到擂臺前觀戰(zhàn),扎蘭屯“國民高等學?!钡膶W生也被迫停課前去。日本人那副目空一切的嘴臉、飛揚跋扈的勢頭,讓無數(shù)正直的中國人怒火萬丈!作為一名“國民高等學?!钡膶W生,特木爾吉如和再也忍不住了,懷著為中國人爭一口氣的決心,大步流星地踏上擂臺,憑著自己的實力和技巧,挑戰(zhàn)日本相撲手。
首先出場的是個體重200多公斤的日本相撲全國冠軍。當時,特木爾吉如和的體重還不足70公斤,日本人看特木爾吉如和又瘦又小,根本沒有把他放在眼里。擂臺上,特木爾吉如和抓住機會,使用了蒙古族摔跤中的絕技,戰(zhàn)了不到三個回合就把肥大的日本相撲全國冠軍狠狠地摔到臺下,致其瞬間昏厥過去。一群助陣的日本相撲手驚恐萬狀,頓時亂了陣腳,不知所措。這一跤,摔掉了日本人的淫威,為中國人出了一口氣!特木爾吉如和本來還想再沖上臺去摔倒幾個日本人解解氣,校長阿辛嘎見勢頭不對,趁著場上一片混亂,急忙拉著特木爾吉如和飛快地跑回學校,偷偷將他藏了起來。果然不出校長所料,駐守在扎蘭屯的日本守備隊四處搜捕特木爾吉如和。他們氣勢洶洶地來到學校叫校長交出人來。校長說:“摔跤后他就跑了,到哪里去了我也不知道。”日本人氣憤地把校長辦公室的桌椅、窗戶玻璃全都砸了個稀巴爛。
擊敗日本相撲冠軍,給特木爾吉如和帶來了災難?!暗谝淮笙鄵涫帧钡膽K敗,使日本人惱羞成怒。從此,特木爾吉如和在日本兵的追捕下,開始了長達一年多的逃亡生涯,風餐露宿,辛苦備嘗。然而,無論逃亡之路多么艱險,但他從來沒有過一絲一毫的后悔,他始終認為這是一個中國熱血男兒面對猖狂的侵略者應該有的勇氣與擔當。當鄉(xiāng)親們知道他就是那個打敗了日本相撲冠軍的摔跤手時,紛紛伸出援手,給了他許多關懷與溫暖。
三
1945年日本投降后,特木爾吉如和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1947年春天,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與當?shù)夭菰癖娕e行的一次軍民聯(lián)歡大會上,特木爾吉如和一路過關斬將,先后戰(zhàn)敗了128名摔跤手奪得冠軍。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特木爾吉如和精神煥發(fā),終于可以揚眉吐氣地在體育場上自由馳騁了。他擔任內蒙古自治區(qū)摔跤隊的隊長和總教練,把自己的技術傳授給了年輕人,培養(yǎng)了一批又一批優(yōu)秀摔跤運動員。他的弟子僧格、蘇達那木、伊達爾等成為新中國首批運動健將。
最令特木爾吉如和難以忘懷的是1956年,他帶領內蒙古摔跤隊赴天津參加第一屆全國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會,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一舉奪得了摔跤項目中的兩塊金牌。特木爾吉如和帶領內蒙古的摔跤手,應邀到中南海為毛澤東主席等中央領導人進行蒙古族摔跤表演,得到了中央領導的好評。
幾十年來,在特木爾吉如和的帶領下,內蒙古摔跤隊在國內外大賽中獲得過400多枚獎牌,他用汗水、心血和智慧為內蒙古、為國家爭了光。
特木爾吉如和離休后,對蒙古族的傳統(tǒng)體育仍然熱情不減 ,積極從事體育科研活動。他搜集整理文獻資料,總結幾十年的摔跤經驗,辛勤筆耕,翻譯、撰寫了許多蒙古民族體育專著和學術文章。
特木爾吉如和一生獲得的冠軍難以勝數(shù),對蒙古族體育事業(yè)的貢獻巨大。1987年,他擔任全國中國式摔跤錦標賽仲裁委員會主任時,錦標賽組委會贈給他一塊“跤壇國粹”的匾額。1999年6月,內蒙古自治區(qū)第四屆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會開幕前夕,舉行了一個非常隆重的儀式:運動會組委會授予特木爾吉如和“達爾汗搏克”(蒙古語:摔跤之王)光榮稱號,這是草原上千千萬萬個摔跤手終生追求的最高榮譽。
四
如今,特木爾吉如和是位享受正廳級待遇的耄耋老人,歲月的風霜在他臉上留下了許多印痕。他慈祥和善,身體硬朗,步履穩(wěn)健,言談間還透著風趣和幽默。有一次,我到他家里做客時問他:“日本相撲手個個人高馬大,你是怎樣戰(zhàn)勝他們的?”他笑了笑說:“蒙古族的摔跤文化,博大精深。日本相撲手光想著以體重壓倒人是不容易的。蒙古族摔跤除了力氣之外還要靠智慧和技巧,當時我使用的是‘架梁踢’,戰(zhàn)勝了日本國的大相撲冠軍?!薄昂螢榧芰禾撸俊蔽颐曰蟛唤獾貑査?。他老人家覺得僅僅憑語言敘述很難使外行人聽懂。于是,他就站起來準備示范給我看,為了把這個動作做得更加到位,他的老伴吳葉香扮演日本相撲手配合進行。只見他將右手臂挽住老伴的胳膊,邊示范邊講解說:“我就是這樣的一擰一提,巧借那個日本相撲冠軍自身發(fā)出的功力,順勢就把他摔到了臺下。這叫借力打力,必須要猛、狠、準、快?!彼痉秳幼髦畫故?、靈活令我贊嘆不已,仿佛看到了他當年馳騁跤壇的英姿。不是我親眼所見,怎么也難以相信,一個80多歲的老人竟然還會有如此敏捷矯健的身手,可見他老人家的功力是多么的深厚!
[責任編輯 秦秀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