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蕾
【摘要】“輸入假說”是克拉申語言習得理論的核心,它強調語言的可理解性輸入與語言學習效果的密切關聯(lián)性。本文基于對克拉申可理解輸輸入理論內涵及特征的粗略分析,探討了“輸入假設”在提高大學英語聽力教學效果中所起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可理解輸入假說 可理解性 教學
一、“輸人假說”的內涵
可理解輸輸入假說(Input Hypothesis),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克拉申(Krashen)于1989年提出的語言習得理論的五個假說之一,是該理論的核心部分。克拉申認為,習得得以產生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輸入不能超越學習者的理解水平。若語言輸入難度過大,會導致學習者對知識內化不夠,造成學習障礙;反之,學習者將接觸不到新的信息來源,知識雖能夠被完全理解,但毫無意義?;谶@一觀點,他提出了著名的輸入公式:i+1。其中“i”為習得者當前的外語水平,是他們當前所能理解的語言材料;“1”則是一個不定量,是難度稍高于習得者現(xiàn)有水平的語言輸入材料。很顯然,i+1則為學習者將要達到的更高一級的語言水平,而“i”和“i+1”之間的差距是學習者學習的動力所在。由此,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可理解性輸入的前提是:語言輸入必須是大于“i”,小于“i+1”。
在輸入假說中,克拉申還指出,理想的語言輸入應該具備以下3個特征:
1.可理解性。語言輸入的內容應當有適當?shù)摹靶畔⒉睢?,也就是“i+l”中的“1”。這個信息差不能過大,因為如果學習者所接受的語言輸入遠遠超出他所能接受的范圍,他就難以理解輸入的信息,就會導致學習效果不佳,甚至談不上學習,也就不能習得語言。只有可理解輸入才是語言學習的促進因素,是語言習得的必要條件。
2.趣味關聯(lián)性。輸入的語言不僅要有趣而且要有聯(lián)系,要考慮學習者的社會需要。要使語言習得有效,需要學習者對輸入的語言信息內容感興趣,并自覺對其進行加工。只有學習者想要了解的東西才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才能成為有意義的學習材料,并獲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3.足夠的輸入量。人類習得語言最基本的途徑就是對語言輸入的理解。足夠的可理解輸入才能對語言習得產生作用,因為沒有量的輸入自然就談不上質的獲取。要有足夠的語言輸入量,學習者的語言習得才能夠實現(xiàn)??衫斫廨斎氲牧吭酱螅瑢W習效果越好。
二、影響聽力教學效果的因素
聽力,是一項綜合性的技能。它不僅涉及語言、詞匯和語法等語言因素,而且還涉及聽力技巧、聽力策略、心理因素等非語言因素的影響。毋庸置疑,制約和影響聽力教學質量的因素是多樣的。具體來說,本文認為有以下幾點:
1.教學模式固化,輸入質量偏低。對于初級階段的英語聽力學習者而言,教師的教學模式、教授技巧則扮演著更為突出的角色。當前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大學依然有不少老師采用傳統(tǒng)的三步教學模式“教師放錄音一學生聽一對答案”教授聽力。這種模式往往是片面追求知識方面的講授,比如語法,詞匯等,而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聽力技能、聽力策略的培養(yǎng)。
2.背景知識匱乏,可理解性輸入少。英語,是一門典型的西方語言,無論是句法結構還是語用習慣,都體現(xiàn)著其不同于漢語的文化色彩、價值觀及思維方式,這在無形中增加了中國學生學習的難度。很多大學生甚至少數(shù)教師對影響聽力理解的因素僅僅停留在語音、詞匯、語法等語言層面,而沒有充分認識到文化背景、民族思維方式及語用風俗習慣等非語言信息的重要性,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材料輸入的可理解性降低。
3.忽視學生情感,輸入的趣味關聯(lián)性差。學習是一項復雜的心理活動,因此學生的情感因素如學習態(tài)度、興趣、自信心和焦慮等就顯得尤為重要。然而,很多教師在傳統(tǒng)外語教學觀的影響下,片面強調知識的傳授,忽視了與學習活動及創(chuàng)造潛能發(fā)展密切相關的情感因素,以至于出現(xiàn)“情感空白”的尷尬局面。大多數(shù)大學生還不具備基本的聽力技能和策略,所以對英語聽力有畏懼感,只要聽音就會表現(xiàn)出極度緊張或注意力不集中,以至于大腦一片空白不知所措。
三、可理解輸輸人假設對聽力教學的啟示
1.擴大語言輸入量。目前初中英語聽力教學效果不理想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教師對語言輸入量的重視程度不夠,而輸入又是語言習得的前提條件。因此,本文建議教師在英語教學中重視擴大學生的語言輸入量。具體操作中,可通過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方面予以加強。
a.課前,教師應該督促學生完成與所教聽力內容相關閱讀材料,讓學生提前對所聽話題有一個宏觀的了解和認識,這樣就避免了學生在聽力過程中對輸入材料一無所知,茫然無助狀況的發(fā)生。
b.課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能力程度巧妙安排教學環(huán)節(jié),結合文章的層次和內容設計一系列的任務鏈,幫助學生全面地理解和把握輸入的聽力信息。
c.課后,教師一方面應該要求學生回顧自己在聽力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反思和自我評價,并找出原因和解決辦法。
2.增強輸入的趣味J陛和關聯(lián)性。根據克拉申的可理解輸輸入理論,當輸入的語言材料越有趣,越有關聯(lián),學習者就越能在不知不覺中輕松地習得語言。有效的語言習得,需要學習者對輸入的語言信息內容感興趣,并自覺對其進行加工。這就告誡教師在選擇聽力材料時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如生活環(huán)境、語言能力、認知水平及興趣愛好等要素,保證使其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從而最大限度地集大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在聽力中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從而積極主動地去獲取聽力輸入的語言信息和語言知識,將“輸入”及時有效地轉化為“吸收”。
3.創(chuàng)設良好的輸入環(huán)境。心理語言學的研究表明,信息的輸入不是簡單的直線過程,而是結合了信息接受者的心理和情感狀態(tài)。對于聽力教學而言,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年齡階段,認知水平,創(chuàng)設一定的輸入語境,降低學生在聽力過程中產生的情感焦慮,使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下習得輸入信息。具體可以在師生關系和生生關系這兩方面作努力。新課標指導下的英語教學,要求教師不僅僅應該是傳統(tǒng)觀念下的“知識源”、“傳到授業(yè)解惑者”,更應該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有效的課堂組織者、謙虛的傾聽者。也就是說,為了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務必要與學生建立起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
總之,英語聽力,作為英語學習的重要輸入形式之一,與學生英語輸出能力(說、寫)以及英語綜合能力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在聽力教學中,教師應予以高度的重視。
參考文獻:
[1]劉曉蕾.可理解性輸入與輸出并重的大學英語聽力教學模式研究[D].燕山大學,2012.
[2]楊家敏.輸入理論在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D].山東大學,2006.
[3]魯華山.克拉申的可理解性輸入假說的研究[D].吉林大學, 2004.
[4]Thinking for speaking and thinking for listening:The interaction of thought and language in typical and non-fluent comprehension and production[J].Lucy T.Dipper,Maria Black,Karen L.Bryan.Language and Cognitive Processes.2005(3).
[5]Testing the Effects of Regional,Ethnic,and International Dialects of English on Listening Comprehension[J].Roy C.Major, Susan M.Fitzmaurice,F(xiàn)erencBunta,ChandrikaBalasubramanian.Language Learning.2005(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