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曉峰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huán)境學院
李零就愛做學問
唐曉峰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huán)境學院
李零著《我們的中國》書影
與李零一起吃過飯的人都知道,他喜歡“軟爛”的菜,比如豆腐、西紅柿炒雞蛋、面條等,如果吃舒服了,他會學用內(nèi)蒙古臨河農(nóng)村老鄉(xiāng)的話,道一聲“如此!”(他曾在臨河插隊)。因為知道他愛吃西紅柿炒雞蛋,朋友請飯,有時要點兩份西紅柿炒雞蛋,就是為了讓他吃個夠。桌上的菜很多,好菜不少,有時也會有名氣很大的菜,但李零只是主吃西紅柿炒雞蛋、豆腐什么的。現(xiàn)在不少“美食”都掛有虛設的大名,不管別人怎么搶著吃,李零卻全不搭理,他只是悶頭吃自己愛吃的。
我這里要說的是,李零吃飯是“如此”,干別的事也是“如此”。從己,不從俗,是他的一大特點。李零最喜歡什么事?做學問,做學問他從不放手。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大事,李零的大事不在學問之外。
一個人為什么這么愛做學問,是被管教出來的嗎?有些人是,過去有些老先生,幼時被家族長輩管教,四歲背《詩經(jīng)》,五歲讀《尚書》,打下童子功,之后一路領先,做起學問。李零卻不是這樣,而且好像相反。舉個例子。上小學,這是人生最要被管教的階段,但小學生李曉風(李零原名李曉風),卻不聽管教,不好好上體育課。老師說:“上體育課是鍛煉身體,很重要的?!崩顣燥L卻說:“我也在鍛煉身體呀?!薄澳悴簧象w育課,怎么鍛煉!”“我在做五禽戲呀!”李曉風不知從哪里得了一冊《五禽戲》的古書,看得進去了,便開始不聽話。但話是不聽,身體照樣鍛煉著。這事該怎么說呢?(據(jù)說,國家體育總局曾委托上海體育學院展開對五禽戲的挖掘、整理與研究,并編寫了《健身氣功·五禽戲》一書,由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不管怎么說,喜歡五禽戲,還真有點學術味道。
李零重走孔子周游列國路
后來,李零又喜歡刻圖章,這也不會是管教出來的??虉D章,一般會引發(fā)對古文字的興趣,這是另一個方向了。李零在這個方向上越走越遠,這個大家都知道。不過,在這條路上,李零拐了個彎,從古文字轉(zhuǎn)到了古文獻。事情與銀雀山漢簡的發(fā)現(xiàn)有關。
從20世紀70年代初,考古工作者在山東省臨沂市附近的銀雀山陸續(xù)清理了一批漢墓。當時報紙報導:“我國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線指引下取得又一新成果,著名的《孫子兵法》和失傳的《孫臏兵法》等竹簡在山東臨沂銀雀山發(fā)掘的西漢前期墓葬中發(fā)現(xiàn),對于研究先秦儒法斗爭歷史和古代軍事思想提供了重要的新資料?!崩盍隳菚r不是做考古的,也不研究儒法斗爭,只是一個插隊的知青,卻對這次考古發(fā)現(xiàn)分外著迷。他在插隊的村里開始認真研讀簡文,并且,居然,撰寫論文。這在當年知青里面是太稀奇的事情。研讀漢簡文書,要有興趣,有好奇心,更重要的,還要有堅持的決心和解決難題的耐心,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人在年輕時代也有過學術閱讀,但那多是在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并沒有準備下手盯住一個問題做探底的研究,往往適可而止。李零則是認真的,他以知青身份撰寫了關于銀雀山漢簡的研究論文,正式發(fā)表在學術刊物上。
對古文字、古文獻、考古的興趣與鉆研,逐漸形成了一個路數(shù),又升為一種志向。興趣與志向,會讓人念念不舍,在混亂中走出一條道路,并且具有一種捕捉各種偶然機會的敏感。李零常感謝幾位老先生的幫助,其實這個機會也是他自己抓住的,更是他自己準備好了的。1977年,李零進入考古所,身份是臨時工。
我就是在考古所的一間小屋里第一次見到李零。那時,我已經(jīng)從北大考古專業(yè)畢業(yè),有一個科班身份。我了解考古界,在考古工作中,專業(yè)部門往往雇傭臨時工幫忙,最常見的,是發(fā)掘工地上聘用的技工,這些人往往有盜墓的經(jīng)驗,招安之后,加入官方,協(xié)助做田野發(fā)掘。20世紀70年代,我們在俞偉超老師的帶領下,參觀殷墟發(fā)掘工地,那次很開眼,見到小屯南地剛清理好的卜骨片堆,也見到幾位上了年紀的臨時工(技工),其中一位正是1939年私掘司母戊大鼎的人。
我問李零在考古所做什么,他說是臨時工。我說“知道”,并平靜地報上自己的科班身份。李零虔誠地向我請教這個那個,我干凈利索地作答。但說了一陣,我開始遲疑起來,他問的東西越來越多,越來越“偏”,我漸漸答不上來,“那你說呢?”我開始明白,這個“臨時工”是有兩下子、三下子的。而他對考古學術問題的專注勁兒,在我的考古班同學中也是少見的。
李零在波斯波利斯古城遺跡
1979年,李零做了張政烺先生的研究生。張先生學問博大堅深,鼎鼎大名,我也慕名去聽了一次課。張先生在講臺上幾乎是背對著聽眾,講話斷斷續(xù)續(xù),加之內(nèi)容艱澀,我什么也沒聽明白??磥恚@位先生念書,不能是大堂列坐,而只能在小屋私聊。
李零與張政烺先生私聊了三年,畢業(yè),不用說,學問又上了一層樓。那時正值20世紀80年代初。
80年代初,改革開放大潮一浪高一浪,尤其是農(nóng)村改革,導夫先路,全民關注,事比天大。當時有一個特別的睿智青年群體,簡稱“農(nóng)村發(fā)展組”,是中央特別信任的智囊小組,可與總理直接對話,一些重要中央文件,常有他們參與。這個小組在農(nóng)村改革中屢建功勞,名氣甚大,又因為出入高層,有志青年沒有不羨慕的。李零陰差陽錯,(因故)離開考古所后,成為這個小組的正式成員,并開始研究馬克思的農(nóng)業(yè)理論。這種情況下,有人懷疑李零是不是要轉(zhuǎn)向了。因為在那個時期,風氣是做人生重新定位,做二次選擇,有的當文學家,有的當思想理論家,其中經(jīng)濟學家越來越熱門。發(fā)展組是年輕人發(fā)揮才華的難得平臺,在那里發(fā)展,可以建功,可以做官,可以成名,也可以研究當代問題,抒發(fā)見解。但是,這個榮耀的群體,并不是李零的“西紅柿炒雞蛋”,在多少人想鉆進發(fā)展組的時候,李零卻出去了。那些李零都不要。他離開發(fā)展組,進了北大中文系,這是他認定的歸宿,是找尋多年的自由學者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更何況,在此期間,他心里正裝著一個我們大家都不知道的“子彈庫”。那時,我們常在一起聊天吃喝,談的多是改革開放的新事兒,李零住的人民大學是個據(jù)點,除了李零,院里還有他的發(fā)小張木生、張進京等,常聚常歡。我那時雖然也在北大上班,但興趣全在當下新潮,終日到處游竄。李零也常常跟著我們聊當下,但背后仍在做學問,我們當時竟然沒有看出來。直到1985年,他忽然出版了一本《長沙子彈庫戰(zhàn)國楚帛書研究》,我覺得這本書簡直是from no where。時隔32年,《子彈庫帛書》(上、下冊)出版,這是集成之作,也是持久之作。
人遇事,總會有自己的想法,有人愛說,有人不愛說。李零是愛說的一類。不過,他說話,喜歡小范圍。李零喜歡把正在琢磨的各種學術想法對人講,那幾年,聽李零講想法,覺得很費勁兒,我和劉北成都有這個感覺。費什么勁兒?他講想法,意思不在話面,或者說,話是一個層面,意思在另一個層面。這大概是因為想法有了,詞兒還沒找好,所以話顯得平淡甚至散亂,但背后的意思卻很大。
李零在德黑蘭伊朗國家博物館
現(xiàn)在,很多人慣于以組織的形式做學問,在潮流里面做學問,李零做學問不入組織不入流,自有一個世界。其中“組織”不是事情的關鍵,主要是“潮流”這個東西。做學問最忌隨波逐流,可組織經(jīng)常布置一些潮流題目,所以才不做組織的題目。盡管做組織布置的題目總有較好的激勵條件,但用在潮流問題上,總歸是有些浪費。
李零有一方印,“小字白勞”。因為“零”就是沒有,就是沒有回報的白干,就是“白勞”。所以他姓李,名零,字白勞。白勞,如果用插隊老鄉(xiāng)的話說,就是“實受”,意思是干活肯出力,不奸不滑。實受需要白勞精神,白勞才會實受,二者是有關系的。很多人以為前面掛一把青草,馬兒就會使勁跑,其實不對,馬兒吃完草就不跑了,那不是真正的實受。所以激勵機制之下不是真正的肯干,那都是為利益而干。白勞則不是,白勞是自愿受苦。
如果你看到那年(20世紀90年代中)大夏天李零汗流浹背整理滿桌子的戰(zhàn)國簡(上博簡的影印件)的樣子,你就會同意“白勞”這個詞兒。那時是沒有多少課題費,也不講怎么署名的。另外,如果你看見李零是如何奮力揮臂在密云水庫打水漂的(30年前的事兒),你就會同意“實受”這個詞兒。那次是大家到密云水庫玩,好幾個人打水漂,李零偶然扔一塊石頭,水面一串圓圈,比誰的都多。這下算是開了頭了,李零沒完沒了地“實踐”加“琢磨”起來,每一次都是著實用力。大家已經(jīng)都去聊別的了,李零還在悶頭打,一直打到天色朦朧。因為用力實在,胳膊竟落下毛病,到現(xiàn)在也沒好,而所獲得的打水漂的“技術心得”當然也全忘了。
做學問需要好的智力嗎?需要,但不是最重要的。真誠與勤勞,是打頭的品質(zhì),這個做不好,后面的都要打折扣。我看到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這個方面都不如李零。
2017年11月13日
于五道口嘉園
責任編輯/崔金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