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摘要】生物是高中教育中一門重要的課程,也是高考的必考科目之一。高中生物具有較強的抽象性,主要講解微觀世界的內(nèi)容,對學生的思維要求比較高。很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到吃力,甚至因此而喪失學習生物的興趣。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比喻教學法可以有效解決這個問題,比喻教學法可以將抽象的生物知識和形象具體的事物有效聯(lián)系起來,從而加強學生的理解和記憶,達到優(yōu)化課堂效果的目的。
【關鍵詞】比喻教學法;高中;生物教學;運用;思考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9-0152-01
高中生物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和專業(yè)性,很多專業(yè)名詞和抽象的內(nèi)容是學生無法理解和記憶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感覺非常吃力,學習效果也非常不理想。如果生物老師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引一些生動有趣的比喻,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教學氛圍,還能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一、比喻教學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運用的重要意義
(一)能夠化難為易,幫助學生克服畏難情緒
高中生物講述的都是微觀世界的內(nèi)容,雖然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是人們在生活中很難接觸和觀察微觀世界的事物,所以高中生物內(nèi)容對很多學生來說比較陌生,學生在理解和記憶方面也非常吃力,繼而產(chǎn)生畏難情緒。如果生物老師能夠引入生動具體的事物進行比喻,就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從而化難為易,使學生克服畏難情緒。例如,在講解同源染色體有關內(nèi)容的時候,生物老師可以將其比喻成自己的手指,在此基礎上進行更深一步的分析和講解,這樣就可以幫助學生有效理解同源染色體[1]。
(二)能夠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生物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且比較枯燥,如果生物老師一直按照教學大綱、教學內(nèi)容進行講解,學生就會聽得乏味,繼而產(chǎn)生抵觸的心理。如果生物老師在課堂上引用各種各樣的比喻,就會讓教學內(nèi)容變得非常有趣,學生也聽得津津有味,同時又能掌握相關的生物知識,學習主動性和學習積極性也就被充分調(diào)動起來,學習效率也隨之而提高。
(三)能夠化繁為簡,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通過對高中生物教材的研究發(fā)現(xiàn),很多微觀世界的生物活動實際并不復雜,但是教材中往往為了描述清楚,同時也為了加強學生的理解,往往描述的比較冗長,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的理解難度。如果生物老師使用比喻教學法,則可以化繁為簡。很多看似并不起眼的比喻,往往能夠闡述多少話也說不明白的問題。如果高中生物老師能夠有效利用這種類型的比喻句,則可以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果。
二、比喻教學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選擇簡單易懂的喻體
之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學中使用比喻教學法,目的就是為了加強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如果生物老師再使用復雜難懂的喻體,就違背了比喻教學法運用的初衷。因此,生物老師應當尋找簡單易懂的喻體,以此比喻復雜難懂、抽象化的生物知識,從而讓抽象的生物名詞有具體的含義,讓復雜的生物原理和知識變得簡單。生物老師要對此加強重視,結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學習特點尋找符合學生發(fā)展的、簡單易懂的喻體[2]。
例如,在學習細胞結構有關內(nèi)容的時候,很多學生不能完全了解細胞的結構,這是因為細胞結構非常微觀,是學生肉眼看不見,在生活中也很少接觸到的,所以學生無法理解。而很多老師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讓學生采取死記硬背的方式進行記憶。利用這種方式記住的知識學生很快就會忘記,而且并沒有從本質(zhì)上了解細胞的結構。如果生物老師使用比喻教學法,將細胞比喻成學校,將細胞核比喻成學校的管理部門,主要負責管理和協(xié)調(diào)學校內(nèi)部的所有組織,將細胞膜比喻成學校的保安,主要負責學校一切人員和物資的出入,將細胞壁比喻成學校的圍墻,將細胞器比喻成學校內(nèi)部的功能組織,如圖書館、教務處、食堂等。這樣,學生就能很快的理解和記憶細胞結構,而且這種記憶方式具有持久性和靈活性。
(二)選擇生動有趣的喻體
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活動中運用比喻教學法,除了要加強學生的理解和記憶,還要活躍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掌握生物知識。因此,生物老師在選擇喻體的時候,盡量選擇生動有趣的喻體,能夠?qū)W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出來,這樣可以大幅度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果[3]。
例如,在講解藻類有關內(nèi)容的時候,很多學生對多而復雜的藻類名稱記不住。生物老師就可以引用這樣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進行比喻:從前,有個老和尚要下山化緣,他的手里拿著一串念珠(即念珠藻),但是這串念珠與一般的佛珠不同,它非常大,仿佛一個籃球(即藍球藻),老和尚因為力氣有限,拿這么大的念珠非常吃力,所以手一直在顫抖(即顫藻)。老和尚這次下山想化緣點香油錢,所以嘴里一直念著要發(fā)財(即發(fā)菜)。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將所有的藻類都串聯(lián)在一起,既加強學生的記憶,又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選擇高相似度的喻體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運用比喻教學法,目的就是將具有相似性的兩個或者多個不同的物體有效融合起來,加強學生的理解和記憶。而這相似性并不單純局限于事物的本質(zhì)特征,生物老師在引用的時候還可以利用兩者或者多者事物的用途相似性、外貌特征相似性以及形狀相似性進行比喻。誠然,兩個物體相似度越高,比喻的價值和效果也就越大。因此,生物老師盡量選擇相似度比較高的喻體進行比喻,這樣可以有效拓寬學生的理解深度。例如,在學習蛋白質(zhì)合成這一工程相關內(nèi)容的時候,生物老師可以選擇建筑工程作為喻體進行比喻。這樣可以讓學生迅速掌握蛋白質(zhì)合成有關的內(nèi)容,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結論
綜上所述,比喻教學法是一種重要的教育工具和教學手段,既能讓學生更加容易掌握和理解生物知識,又能讓老師的教學工作更加高效輕松。高中生物老師要認識到這種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并對此進行深入探索,以此達到提升生物教學效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潘子敬.淺談比喻教學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5(15):34-35.
[2]馬亮亮.簡述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高中生物的興趣[J].考試周刊.2013(97):43-44.
[3]王艷江.例談比喻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作用[J].考試周刊.2011(49):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