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古典通俗小說與詩詞的關系向來密切,而在創(chuàng)作中融入詩詞的做法,更是普遍。就四大名著中的詩詞創(chuàng)作和引用來看,用得好的詩詞,可對小說起到開篇明義、構建框架及塑造人物形象的三大作用。
關鍵詞:四大名著 詩詞 作用
中國古代的小說和詩詞歌賦有著密切的關系,到了宋元時期,通俗文學方興未艾,小說家們由于深受古典詩詞的熏陶,在創(chuàng)作中往往大量使用詩詞歌賦。這些詩詞“作為小說藝術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中國古代小說藝術的民族形式的基本特征之一”[1]1。古典小說中使用恰當?shù)脑娫~很好地增強了小說的表現(xiàn)力和渲染力。正如董國炎所說,“小說中的詩詞不僅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刻畫人物性格、推動故事情、深化主題思想,同時對展現(xiàn)古典詩詞的魅力、提高小說的藝術地位也有極大的功效”[2]3。本文將從四大名著中選取代表性例子探討詩詞對小說所起的開篇明義、構建框架和塑造人物的三大作用。
(一)開篇明義,點明題旨
例如,長篇章回體小說《三國演義》在篇首引用了明代楊慎所作的《臨江仙》一詞: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3]1
這首《臨江仙》本是《廿一史彈詞》第三段《說秦漢》的開場詞。清代毛綸、毛宗崗父子評刻《三國演義》時將其置于第一回的回目之前,詞意關系全書,奠定了恢弘壯大的基調,表明了主旨。該詞本是楊慎抒發(fā)自身對歷史紛爭、世事變幻的感慨,磅礴大氣,慷慨悲涼,不僅有蕩氣回腸之感,亦和《三國演義》的主旨吻合。毛氏父子將其用作《三國演義》的開篇詞,恰如其分,歷來為世人所稱頌。
又如,《紅樓夢》在第一回的開篇說明文字中,有這樣一首詩:
無材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誰記去作奇?zhèn)?。[4]4
結合前文可以得知,此詩說的是一位家道中落的貴族公子在晚景凄涼之時,回憶當初風流年少,不學無術以致虛度青春年華的悔恨,恰是《紅樓夢》一書的主題。此外,第五回的《紅樓夢引子》云:
開辟鴻蒙,誰為情種?都只為風月情濃。趁著這奈何天,傷懷日,寂寥時,試遣愚衷。因此上,演出這懷金悼玉的《紅樓夢》。[4]82
這首曲子實質上暗合了《紅樓夢》的主題思想,道出了賈、王、史、薛四大家族各色人物的風流都將煙消云散,更蘊含了寶、釵、黛玉三者之間的愛情悲劇。家族以及個人的悲劇,使得曲中蕩漾著濃郁的蒼涼??梢哉f,這首曲子在全書中起到了點明題旨、概括主題的作用。
(二)牽針引線,構建框架
有時,詩詞在小說的行文中還起到構建小說框架的作用?!都t樓夢》第五回連用了《紅樓夢引子》、《終身誤》、《枉凝眉》、《收尾·飛鳥各投林》等詞曲,構建了整部《紅樓夢》的小說框架。其中,《終身誤》云:
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諏χ?,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v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4]82
這支詞曲抒發(fā)了寶玉對釵、黛的不同感情。賈寶玉和林黛玉雖不得結為夫妻,卻終生互相懷念。賈寶玉雖被騙娶了薛寶釵,卻同床異夢,冷漠無情。盡管薛寶釵對他“齊眉舉案”,但他仍然抑制不住憤懣,“到底意難平”!這首曲借賈寶玉之口控訴了人生和罪惡的封建社會。又《枉凝眉》云: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禁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4]82
這首曲子則說的是寶玉和黛玉之間的愛情理想因遭遇變故而破滅,最終導致黛玉淚盡而逝的悲劇。又《收尾·飛鳥各投林》云:
為官的,家業(yè)凋零;富貴的,金銀散盡;有恩的,死里逃生;無情的,分明報應;欠命的,命已還;欠淚的,淚已盡。冤冤相報實非輕,分離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問前生,老來富貴也真僥幸??雌频?,遁入空門;癡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4]86
這首曲子頗有“樹倒猢猻散”的意味,道盡了四大家族走向沒落,最終家破人亡各奔東西的悲慘結局。由此可見,上述幾首曲子放到一起,便是整部《紅樓夢》的小說框架。文中故事情節(jié)的展開和各色人物的結局,都依據(jù)曲子所串成的線索和預示的結果去演化。
(三)塑造人物,刻畫性格
小說中也不乏用詩詞以塑造和刻畫人物性格的例子。例如《紅樓夢》第三回寫林黛玉初進賈府,通過寶玉之眼對其容貌進行描寫的詩云:
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態(tài)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4]49
該詩將林黛玉略帶病態(tài)的柔弱以及多愁善感、小心慎微的性格刻畫出來了,比那些啰嗦拖沓的描寫要好得多,可謂精妙得當。又如《水滸傳》,作者施耐庵憑借高超的寫作技藝,塑造了眾多形象迥異、個性鮮明的梁山好漢形象。第三十八回描寫黑旋風李逵時云:
黑熊般一身粗肉,鐵牛似遍體頑皮。交加一字赤黃眉,雙眼赤絲亂系。怒發(fā)渾如鐵刷,猙獰好似狻猊。[5]495
幾句詩對李逵的刻畫可以說是栩栩如生,活靈活現(xiàn)。作者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心粗膽大、仗義草率、率直忠誠的李逵形象。再如,《西游記》第十八回對高老莊高太公之三女兒翠蘭的模樣這樣寫道:
云鬢亂堆無掠,玉容未洗塵淄。一片蘭心依舊,十分嬌態(tài)傾頹。櫻唇全無氣血,腰肢屈屈偎偎。愁蹙蹙,娥眉淡;瘦怯怯,語聲低。[6]222
詩句描寫得十分恰當,將一個面容姣好但由于被妖怪困在后宅而憂愁恐懼,以致玉容憔悴、精神萎靡且身體虛弱的少女形象生動地刻畫了出來,讓人看之而頓生憐愛之心。
參考文獻
[1]林辰,鐘離叔.古代小說與詩詞[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1:1.
[2]董國炎.論小說韻文的價值與類別[J].明清小說研究,2005(3):4—15.
[3](明)羅貫中.三國演義[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年第3版(1979年?。?
[4](清)曹雪芹,高鶚.紅樓夢[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版(2005年重印).
[5](明)施耐庵.水滸傳[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5年版(2005重?。?
[6](明).吳承恩.西游記[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5年版(2005年重?。?
作者簡介
劉炳辰(1965—),肇慶學院文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