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紐約時報》書評周刊涉華題材傾向性研究(2006—2015)

2017-12-15 21:10崔波李美茜
現(xiàn)代出版 2017年4期
關鍵詞:傾向性紐約時報題材

崔波 李美茜

摘要:立足于《紐約時報》書評周刊書評題材,選取該刊2006年至2015年間的涉華書評進行文本分析,發(fā)現(xiàn)《紐約時報》書評周刊的涉華書評題材總體上保持平衡傾向,但是在政治類和經濟類兩類書評題材中傾向性卻出現(xiàn)明顯的差異,前者偏向“負面”,后者偏向“正面”。這與中美經濟上相互依存、政治上相互博弈的現(xiàn)實有較強的關聯(lián)性,也與《紐約時報》一貫的對華刻板成見有關。

關鍵詞:《紐約時報》書評周刊;題材;傾向性

“書到報紙上就成了新聞”,它既是書評人呈現(xiàn)其特定意識形態(tài)、價值觀、世界觀的通道,又是巧妙表達媒體立場的主要平臺,較之新聞對讀者的潛在影響力有時更大,不僅直接影響著讀報者,而且潛在地影響著購書者。換句話說,報刊書評與其他新聞一樣,都是媒體影響力元素的組成部分。《紐約時報》書評周刊于1896年以《紐約時報》星期六增刊的形式創(chuàng)刊,1911年正式命名為New York Book Reviews,采用兩種形式發(fā)行,一是作為《紐約時報》副刊逢周日隨《紐約時報》發(fā)行,二是作為獨立刊物發(fā)行?!都~約時報》書評周刊見證了世界書業(yè)的百年歷程,被業(yè)界視為反映美國圖書業(yè)主流思想的文化符號,世界圖書銷售的風向標。本文立足于《紐約時報》書評周刊涉華政治類和經濟類書評文本所反映出的傾向性,探究2006年至2015年-間該刊對中國國家形象塑造的規(guī)律。

一、涉華題材及傾向性分布

本文分析數(shù)據來源于LexisNexis Academic學術數(shù)據庫,選擇“China”或“Chinese”為關鍵詞,“New York Times,the”為資源類型,“Bookreview”為文章類型,檢索時段為2006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排除文中雖出現(xiàn)了“Chinese”或“China”等關鍵詞卻不以中國為故事背景的文本,相反,將那些主題不涉及中國,但文中某些段落涉及對中國評價的文章均列為涉華主題書評,除去附屬板塊中的暢銷書榜單、讀者來信和專訪篇,獲得有效書評101篇。

觀察圖1不難發(fā)現(xiàn),《紐約時報》書評周刊涉華書評呈現(xiàn)顯著的起伏,在2008年出現(xiàn)了爆發(fā)性增長,計16篇,遠高于年均書評量10篇,另外的峰值出現(xiàn)在2010年、2013年和2015年,分別為12篇、11篇和15篇。自創(chuàng)刊初期,《紐約時報》書評周刊就從新聞記者的視角將書評視作新聞評論,因此書評數(shù)量的起伏變化可能與該報當年涉華報道的數(shù)量相關。通過檢索上述10年的《紐約時報》涉華報道量,發(fā)現(xiàn)其書評周刊涉華書評數(shù)量與《紐約時報》涉華報道有一定的相關度,但不是很明顯。

以題材作為分類依據,在《紐約時報》書評周刊10年問的101篇涉華書評中,政治類書評41篇,文化類書評26篇,經濟類書評1l篇,社會類書評17篇,歷史類書評6篇。涉及政治題材書評占40%。

既然書評數(shù)量與《紐約時報》存在一定的關聯(lián)性,那么《紐約時報》新聞報道對華的看法就可能與書評形成聯(lián)動效應,導致《紐約時報》書評周刊對書評的選擇也存在著一定傾向性,在文本中直接體現(xiàn)為作者的對華態(tài)度。為了證實這一假設,筆者將所有書評作者傳達出的態(tài)度分為三個層次,分別是“正面”“中性”和“負面”。通過對2006年至2015年《紐約時報》書評周刊所有涉華書評文本的研讀,筆者發(fā)現(xiàn)不同題材的書評所反映出的作者對華態(tài)度呈現(xiàn)顯著差異:在政治、歷史、社會類書評中,負面態(tài)度占比超過50%;而在經濟類書評中只有9%為負面態(tài)度,其余都為正面或中性態(tài)度(圖2)。筆者選擇上述五類涉華書評中負面態(tài)度和正面態(tài)度呈現(xiàn)最為顯著的政治類和經濟類書評的行文方式進行對比分析,旨在揭示《紐約時報》書評周刊涉華態(tài)度產生的原因。

二、政治、經濟類書評題材比較分析

1.選題方向比較

政治類書評所選擇的圖書大多是與“文革”等政治事件、“獨生子女政策”“法輪功”等選題有關,所評圖書的書名也有很強的負面指向性,如“最后”(1ast)“背叛(betrayal)”“令人噌惡的(hatred)”“黑色(dark)”“不公平(unfair)”。筆者發(fā)現(xiàn)負面標題與書評人的態(tài)度有很強的相關性(如表1,負面情緒色彩的標題以斜體字標識,另附中文參考翻譯)。

與政治類書評不同的是,《紐約時報》書評周刊中涉及經濟類的書評選擇的圖書大多針對中國的飛速發(fā)展和驚人變化,從書評選擇的圖書命名就可以一窺書評所要傳達的態(tài)度,基本上是正面的,如“有成效的(worked)”“全新的(New)”。從內容來看,經濟類書評強調中美經濟的合作,也承認中國的快速發(fā)展,與政治類選題的傾向性差異明顯(見表2)。

不過,《紐約時報》書評周刊涉華書評中無論是負面傾向占大多數(shù)的政治類書評,還是以正面傾向為主的經濟類書評,均呈現(xiàn)向好走勢,說明中國國家形象在《紐約時報》這樣的主流媒體中正得到改善。

2.措辭比較

英文中最能反映出寫作者情緒的詞匯是形容詞和副詞,其次是動詞。于是筆者抽取了書評中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形容詞和動詞做分析,反觀這類詞匯所表達的寫作者的態(tài)度。例如,2013年8月4日,《紐約時報》書評周刊刊登了題為“Signs of Protest(反抗表征)”的書評,該書評提到的兩本書中,有一本為小說《漆黑之路》,主要描寫獨生子女政策給中國家庭帶來的后果。這篇書評多次出現(xiàn)了貶義的形容詞:“tragic(不幸的)”“horrific(令人毛骨悚然的)”“violent(暴力的)”“harrowing(悲慘的)”“disgusting(令人厭惡的)”“notorious(聲名狼藉的)”等,貶義的動詞有“excruciate(折磨)”“banned(禁止)”“inflict(使痛苦)”“drowned(淹死)”等。這些詞匯折射出書評作者對中國政治極度負面的態(tài)度。

然而,2015年6月14日《紐約時報》書評周刊刊登了一篇題為《行動吧:讓美國公共建設重返領導地位》的書評,文章中多處涉及中國經濟發(fā)展,采用了如下形容詞:“shiny(耀眼的)”“gigantic(巨大的)”“extensive(廣闊的)”“plentiful(豐富的)”“nimble(敏捷的)”“efficient(高效的)”“ambitious(有雄心的)”“admitable(令人欽佩的)”等,出現(xiàn)的動詞有“move forward(向前)”“untangle(解決)”“repairing(修復)”“l(fā)auds(稱贊)”“adored(崇拜)”反映出作者以及該刊對中國經濟快速發(fā)展的肯定,這與政治類書評中的負面詞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三、不同題材書評態(tài)度差異的原因分析

《紐約時報》書評周刊在政治類和經濟類題材涉華書評中體現(xiàn)出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這不僅反映了美國主流媒體慣常的報道風格,也折射出中美關系的變遷。

首先,“批判性”報道風格。筆者通過對比《紐約時報》新聞報道和書評周刊,發(fā)現(xiàn)一個共同點,無論是針對不同國家的新聞評論,還是針對不同國家所做的書評,凡屬于政治類題材的,大部分采用針砭時弊的寫作手法。即使寫美國題材的政治類書評,也經常會出現(xiàn)批判性的文字,如對美國中央情報局問諜戰(zhàn)的不滿以及對一些領導人錯誤決策的批判。

其次,透過《紐約時報》書評周刊的涉華書評,發(fā)現(xiàn)書評人對華態(tài)度是歷史和現(xiàn)實中中美關系矛盾體的反映。對于長期從事專業(yè)性寫作的書評人而言,“美國國家發(fā)展歷程中形成的價值觀、秉信天定命運的使命觀及根深蒂固的反共情結,對他們影響頗深,使他們自覺地將弘揚和宣傳美國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及普世價值觀作為其辦報的根本宗旨、職責和歷史使命,充當了美國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傳播者和引路人的角色”。然而,現(xiàn)實中不斷強大的中國又在影響著他們既有的認識。因此,我們不難理解為何政治類書評延續(xù)著“冷戰(zhàn)”等思維慣性,把持著負面傾向不放,經濟類書評則傳達出美國這一世界大國對中國經濟崛起的刮目相看。

再次,隨著互聯(lián)網的飛速發(fā)展,人們獲取和傳播信息的渠道變得更加暢達,對于時政的評論更加多元化,但由于不能做到“身臨其境”,以致—方面很多外國書評作者大多數(shù)根據外媒的報道來認識中國,另一方面,一些境外的中國作者成為外國書商的寵兒,很多書商認為這部分人的言論才是可以真正反映中國“內幕”的言論。這導致了很多外國書評作家對中國的認識還停留在“冷戰(zhàn)”思維中。如在書評中涉及一篇關于余華的報道,有外國記者問余華:“你的書為什么在中國沒有被禁?”余華很吃驚地回答:“我的書為什么在中國要被禁?”這反映了外國媒體對于中國圖書出版的“刻板印象”,他們認為凡是涉及敏感政治的話題,在中國都不可能被出版。他們并不是中國變革的親歷者,只是轉述者,對于中國的認識有很強的片面性,并不能反映中國的實際。

四、結語

從話語塑造國家形象的角度看,外空間(西方)屬于形象主體幾乎不可控的場域,內空間(中國)則是可控場域,差異性空間游走跨越于兩者之間,并隨著博弈而發(fā)生變化。因此,我們首先需要把握中西話語空間的同一性與差異性、斷裂性與持續(xù)性,解構“他者”意識和“他者”身份,以平等主體的身份加入到中國國家形象的構建中。中國應該以更加開放的心態(tài)面對世界,培養(yǎng)一批優(yōu)秀的符合國際化要求的書評隊伍,將中國的現(xiàn)實情況客觀真實地呈現(xiàn)在西方媒介平臺之上。

《紐約時報》也給我國書評作者走向世界提供了一些啟示:國際大牌媒體的書評無需采用宏大的敘事來建構文章,更多地通過記錄普通人的生活,以講故事的形式展開敘述。因此中國的書評人首先要學會寫接地氣的書評,才能把中國故事講好,才有可能把中國的書評推向世界。

猜你喜歡
傾向性紐約時報題材
軍旅題材受關注 2022年03月立項表分析
廣電總局關于2020年4月全國拍攝制作電視劇備案公示的通知
分析我國體育新聞報道中的傾向性文獻綜述
兩篇調查性報道的有益啟示
論汪曾祺小說的真實性和傾向性
2016年9月,全國電視劇拍攝制作備案公示的劇目共117部、4552集
文化適應視角下的中介語傾向性探討
題材
嵩明县| 桦南县| 图片| 深水埗区| 曲麻莱县| 湘乡市| 东辽县| 新竹县| 丹阳市| 栾川县| 长顺县| 通州市| 汝阳县| 连州市| 兴业县| 阳西县| 新安县| 沂源县| 封丘县| 芦溪县| 和顺县| 焉耆| 元氏县| 昭苏县| 铜川市| 莱阳市| 托克逊县| 武鸣县| 宁武县| 平南县| 金平| 定远县| 天柱县| 东海县| 北流市| 雷波县| 方正县| 新密市| 鲁山县| 枞阳县| 河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