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勇,耿 婷,李 蕾
LIU Jun-yong1,GENG Ting2,LI Lei3
第13屆全運會女子自由式摔跤48KG級前十名運動員技術分析
劉軍勇1,耿 婷2,李 蕾3
LIU Jun-yong1,GENG Ting2,LI Lei3
運用文獻資料法、錄像分析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對第13屆全運會女子自由式摔跤預賽中48KG級別前十名運動員在比賽中的技術使用情況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jié)果顯示,運動員站立技術的使用次數(shù)和得分明顯高于跪撐技術,而跪撐技術的成功率高于站立技術;技術使用的得分比例高于失分比例;站立技術在使用次數(shù)、成功次數(shù)、得分上保持較大的一致性,而跪撐技術的使用差別非常大,主要集中在滾橋技術,其次是鎖臂和反抱技術;摔跤比賽的勝利既要有高超的進攻能力,又要有具備優(yōu)越的防守能力,既要保證技術動作的準確性與連貫性,又要熟練掌握攻防反技術,同時良好的體能素質(zhì)是確保比賽勝利的重要基礎。
女子自由式摔跤;跪撐技術;站立技術
摔跤是一項古老的運動項目,是兩人徒手在直接接觸中進行較量的一項對抗性體育項目。它不僅需要運動員的靈活,敏捷,速度,耐力,還需要運動員有較好的力量和體能基礎。而在比賽中技戰(zhàn)術的使用尤為重要。本文針對參加第十三屆全運會女子自由式摔跤48KG級前十名運動員在預賽中的技術情況進行統(tǒng)計分析,從技術層面上揭示現(xiàn)階段我國女子自由式摔跤存在的問題,為提高我國女子自由式摔跤將來比賽水平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依據(jù)。
1.1 研究對象
以參加13屆全運會女子自由式摔跤48KG級前10名運動員為研究對象,共計36場比賽。
1.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錄像分析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比較分析法對全運會女子摔跤資格賽中48KG前10名運動員的技戰(zhàn)術統(tǒng)計分析,并運用SPSS18進行統(tǒng)計分析,主要運用獨立樣本T檢驗,相關性的分析。
2.1 13屆全運會女子自由式摔跤48KG級前十名運動員比賽得分情況統(tǒng)計與分析
通過分析可知,前十名運動員比賽中總共使用技術219次,其中站立技術使用169次,占總技術使用的77.2%,成功率為61.5%;跪撐技術使用50次,占總技術使用的22.8%,成功率為84%;本次比賽場均技術使用為6.08次。從得分情況看,本次比賽總得分312分,其中站立技術得分為203分,站立階段得分占總得分的65.1%,場均達到5.64分;跪撐技術得分為109分,跪撐階段得分占總得分的34.9%,場均得分為3.03分。本次比賽中每人每場比賽平均得分6.25分。參考文獻資料,在2012年世界錦標賽女子摔跤運動員站立技術的場均使用次數(shù)達3.16次,跪撐技術動作得分為 2.08分/次[1],對比發(fā)現(xiàn),這次全運會資格賽48KG級別的運動員站立技術使用次數(shù)頻率及跪撐技術的得分都有所升高,特別是站立技術動作48KG級別運動員是錦標賽女子摔跤運動員平均水平的兩倍,這也表明48KG運動員擁有優(yōu)秀的靈敏素質(zhì)和快速的作戰(zhàn)能力。而其跪撐技術動作得分達2.18次/分,跪撐動作每次在2分以上,這充分表明運動員在比賽時使用了難度系數(shù)較大的技術動作,獲得大分值,也從側(cè)面反映了運動員技戰(zhàn)術水平的提高。比賽場上大分值、高難度動作的頻繁出現(xiàn),比賽進攻回合的增多,節(jié)奏的加快使摔跤比賽更具觀賞性。
表1 13屆全運會女子自由式摔跤48KG級前10名運動員比賽情況統(tǒng)計表
2.2 站立與跪撐技術使用情況的統(tǒng)計分析
2.2.1 站立技術使用情況分析
本次比賽中運動員站立技術的使用較多,得分也較多。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運動員總進攻次數(shù)與其總得分顯著相關,r=0.72,而在總得分的構(gòu)成中,運動員主要依靠站立技術動作得分,站立技術動作與比賽總得分存在顯著正相關,r=0.82.這充分說明摔跤比賽中站立技術運用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比賽的總得分,進而會影響到比賽的名次。
而站立技術種類多樣,對每名優(yōu)秀運動員而言,都有自己的絕招技術,通過絕招動作的高成功率來取得比賽的勝利。在本次比賽過程中運動員使用居前三位的分別是頭在內(nèi)抱腿及組合技術使用34次、占總站立技術使用的20.1%;抱雙腿及組合技術使用25次,占總站立技術使用的14.7%;抱小腿使用13次,占總站立技術使用的7.7%。通過對站立技術使用次數(shù)、成功次數(shù)、得分的分析,發(fā)現(xiàn)站立技術在使用次數(shù)、成功次數(shù)、得分上保持較大的一致性,抱單腿及組合技術和抱雙腿及組合技術的排名保持不變,但轉(zhuǎn)移類技術的也有較高的成功率,這就對運動員的防守轉(zhuǎn)移及技術動作的銜接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2.2.2 跪撐技術使用情況分析
從運動員跪撐技術使用及效果的統(tǒng)計中可知,運動員跪撐技術的使用差別非常大,主要集中在滾橋技術,本次36場比賽中,滾橋技術使用26次,占總跪撐技術的52%;成功23次,占總成功次數(shù)的88.4%;得分46分,占總跪撐得分的42.2%;說明滾橋技術是運動的跪撐技術中比較擅長和成功率較高的技術。其次是鎖臂技術,使用10次,成功8次,得分占總跪撐得分的14.7%;反抱技術使用6次,成功率為83.3%,得分占總跪撐得分的16.5%,滾橋技術和交叉抱小腿技術的得分占到總得分的73.3%,其他技術使用率偏低。也就是說運動員要想在跪撐技術上面得分,必須熟練掌握滾橋技術、鎖臂及反抱技術,并加強技術動作的連貫性。
2.3 優(yōu)秀運動員的技戰(zhàn)術特征
表2 第13屆全運會女子摔跤資格賽48KG前3名運動員技術統(tǒng)計表
2.3.1 運動員的進攻情況
從表2可知,前3名運動員在得分、每場平均得分、動作成功率、進攻指數(shù)和連貫技術的使用方面,均大幅高于前10名的平均值。特別是第1名運動員在進攻能力的各項指標方面都處于領先位置。運動員每場平均得分多,反映其技術水平穩(wěn)定,進攻能力強,從側(cè)面烘托出運動員大賽經(jīng)驗豐富,心理素質(zhì)好,能夠強有力的掌握比賽場面。動作成功率高,表明運動員能準確判斷賽場局勢,采用適宜的進攻技術,同時良好地運用站立接跪撐技術動作,促使動作高成功率的出現(xiàn)。進攻指數(shù)在1以上,表明運動員每分鐘都有運用技術動作使自己得分,這也表現(xiàn)出前3名運動員技術動作掌握熟練,進攻能力強。因此,女子摔跤運動員具備高超的進攻能力是贏得比賽勝利的關鍵。
2.3.2 運動員防守情況
前3名優(yōu)秀運動員除第1名外,其他3名運動員的每場平均得分、防守指數(shù)與前10名平均值相比,情況不甚理想,并且與第一名運動員差距較大。失分多、防守指數(shù)高,表明運動員在賽場的對于對手優(yōu)勢技術動作的防守未做到十分充分,同時對于個別技術動作的攻防反技術未掌握到位。另一方面摔跤比賽競爭激烈,瞬間爆發(fā)技術動作多,需要運動員具有良好地磷酸原和糖酵解系統(tǒng)供能能力,一旦運動員在下半場體能失去過多,防守能力會愈加不足。但第1名運動員顯示出低失分、低防守指數(shù)的特點。該運動員的每場平均失分和防守指數(shù)都是大幅低于其他3名運動員,這表現(xiàn)出該運動員具有優(yōu)越的防守能力,對對手的主要進攻動作防守意識強,攻防反能力強,同時表明該運動員具有良好地體能,在主動進攻的同時又能很好保證防守到位。
因此,摔跤比賽的勝利既要有高超的進攻能力,又要具備優(yōu)越的防守能力;既要保證技術動作的準確性與連貫性,又要熟練掌握攻防反技術。同時良好地體能素質(zhì)是確保比賽勝利的重要基礎。
2.4 提高我國女子自由式摔跤技術水平的建議
2.4.1 強化進攻能力,避免消極判罰
面對摔跤規(guī)則日新月異的變更,對摔跤規(guī)則及裁判的判罰要有深度的了解。在開場的前30s,運動員都要有積極的進攻狀態(tài)和主動進攻的能力,避免在賽場出現(xiàn)強判30s強制進攻的狀況[3]。同時強化絕招技術,保持個人進攻的主動性與自信心。掌握比賽的主導權,是比賽取勝、進攻動作取得較高成功率的基礎和關鍵。
2.4.2 加強連貫技術的運用
摔跤比賽以3min為半場,屬于高強度的對抗性項目。比賽激烈,如何在有限的體力內(nèi),取得更多的分數(shù),就要求技術動作擁有更高的成功率。在摔跤比賽中,一般由站立狀態(tài)到跪撐狀態(tài)。在將對手摔倒至跪撐狀態(tài)時,再乘勝追擊,繼續(xù)使用技術動作,得分率將會大大增加。因此,連貫技術是取得技術高成功率的關鍵。在平時的訓練當中,要加強動作的連貫練習,各方面各靶位各條件多方面結(jié)合,不斷提高隊員的綜合能力,提高動作的成功率。
2.4.3 突出實戰(zhàn)作用,提高技術動作的實用價值
技術動作的練習最終目的是取得比賽的勝利。日常的訓練與比賽相比,從對手到心理都相距甚遠。技術動作的多樣落腳點在于其實用性,即在賽場上取得得分點。模擬實戰(zhàn)則是檢驗運動員技術動作和競技能力的明鏡。在實戰(zhàn)過程中,運動員如何抓住有利時機,發(fā)動個人的絕招技術,同時在得分、體力及對手多方面考慮的情況取得比賽勝利,無一不在凸顯運動員競技能力的好壞。尤其對于競賽經(jīng)驗不足的年輕運動員,加強實戰(zhàn)的模擬練習,不僅可以提高其賽場上技術動作的穩(wěn)定性,又可以鍛煉其賽場戰(zhàn)術和心理掌控能力,這是一種在高強度對抗中練習運用技戰(zhàn)術穩(wěn)定性、靈活性和變化性的強化訓練模式。因此,以后的訓練中運動員要強化模擬實戰(zhàn),不斷提高自己技戰(zhàn)術水平和競技能力[4]。
2.4.4 將體能與技戰(zhàn)術訓練相結(jié)合,強化運動員體能
在激烈的摔跤比賽中,運動員體能素質(zhì)的好壞,直接影響比賽的結(jié)果。同時運動員供能系統(tǒng)能力的增強和自身耐乳酸能力的強化,是確保比賽取得勝利的重要因素。在日常訓練技戰(zhàn)術訓練課上,運用新穎的訓練方法將體能寓于技戰(zhàn)術的訓練中,讓運動員在提升技戰(zhàn)術水平的同時,又充分地調(diào)動供能系統(tǒng)的供能能力,運動員熟悉掌握這種供能方法,自身耐乳酸能力也會逐步增強。體能與技戰(zhàn)術訓練,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1)13屆全運會女子自由式摔跤48KG級前十名運動員每場比賽平均得分6.25分,運動員站立技術得分明顯高于跪撐技術得分,技術使用的得分比例高于失分比例。
2)站立技術在使用次數(shù)、成功次數(shù)、得分上保持較大的一致性,頭在內(nèi)及組合技術和抱雙腿及組合技術分別占據(jù)第一位和第二位。
3)運動員跪撐技術的使用差別非常大,主要集中在滾橋技術,其次是鎖臂和反抱技術,其它跪撐技術使用較少。
4)運動員站立技術的使用次數(shù)高于跪撐技術的使用次數(shù),跪撐技術的成功率高于站立技術的成功率。
5)摔跤比賽的勝利既要有高超的進攻能力,又要具備優(yōu)越的防守能力;既要保證技術動作的準確性與連貫性,又要熟練掌握攻防反技術。同時良好地體能素質(zhì)是確保比賽勝利的重要基礎。
[1] 鄭博文.新規(guī)則下女子摔跤運動員技戰(zhàn)術特點及訓練手段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16.
[2] 吳家榮,柳鳴毅,鄭 陽.女子摔跤技戰(zhàn)術特征探索及對倫敦奧運備戰(zhàn)的啟示[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1,27(9):78-81.
[3] 段 濤.自由式摔跤訓練應對新規(guī)則變化[J].山東體育科技.2006,28(2):16-17.
[4] 尼瑪拉姆.第12屆全運會女子自由式摔跤72KG級前八名運動員技術分析[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4(16):183-183.
Technical Analysis of Top Ten 48KG Class Women's Freestyle Wrestling in 13th National Games
This paper used literature, video analysis,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methods to analyzes the use of technique of top ten 48KG athletes in the women's freestyle wrestling competition in the 13th National Gam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usage and the score rate of standing technique of athlet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nd technique,while the success rate of ground techniqu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standing technique.The scoring average of technology using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disproportion;Standing technique maintained greater consistency in the number of use,the number of successful technologies and scoring average.However, ground technology using was different,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sit-back,followed by the chicken wing and reverse body lock technology;Wresters should not only had excellent offensive ability, and possessed excellent defensive ability, both to ensure the accuracy of the technical movements and consistency, and to grasp skilled offensive and defensive technology, good physical quality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 is also to ensure victory at the same time.
Women's freestyle wrestling; Ground technique; Standing technique
G80-05
A
1003-983X(2017)11-1002-03
2017-10-18
劉軍勇(1980~),男,山東平邑人,中級教練員,研究方向:摔跤運動訓練.
1.湖北省體育局重競技運動管理中心,湖北武漢,430074;2.湖北省體育科學研究所,湖北 武漢,430205;3.湖北大學體育學院,湖北武漢,430062
1.Weightlifting and Combat Sports Administrative Center,Wuhan 430074, China;2.Hubei Institue of Sport Science,Wuhan 430205, China;3.Hubei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Wuhan 430062,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