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嵐
教育是誰的事?第一直覺,教育是教師的事。近年來,有識之士紛紛呼吁:教育也是家庭的事。作為教師的我,常常對家長講的一句話是:教育是三個人的事——我的事,你的事,他的事。
是的,教育是我的事(教師的事),你的事(家長的事),他的事(孩子的事)。只有三方共同努力,教育才會是一件成功的事。但是,放眼目前的教育現(xiàn)狀,似乎每一方面都有著自己的苦衷,都不是容易的事。
先說說家長。我們可以認為現(xiàn)在的家長重視教育,又可以認為他們不重視教育。他們可以為了讓孩子進入一所好的學校而節(jié)衣縮食,去買學區(qū)房,可以為了進入一個好的班級而上躥下跳地找關(guān)系,還可以為了開闊孩子的視野,一趟趟地出門旅游。但是,大部分家長的重視,似乎只能落實在物質(zhì)上,對于更高水平的“精神”“習慣”方面的重視,卻常常做不到位。大家都知道低年級是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guān)鍵期,又有多少家長會經(jīng)常監(jiān)督孩子的習慣養(yǎng)成情況?大家常常痛心疾首地抱怨國人的素質(zhì)不高,可是自己卻經(jīng)常闖紅燈、隨手丟垃圾,而不考慮這樣的行為會給孩子帶來不良的影響。所以,我們常常聽到教師抱怨:開家長會,詳詳細細地講了家校配合的要點,但是第二天一檢查,平日作業(yè)完成不好的還是不好,或者堅持了幾天,又恢復成老樣子……
作為家長,也有著他們的苦衷——忙,抽不出時間。其實,這只是家長為自己教育失職開脫的借口。誰的工作不忙?在忙碌的工作面前,大家有權(quán)選擇工作第一事業(yè)第一,也有權(quán)選擇重視家庭陪伴孩子。就看你要的是什么!所以,根據(jù)自己孩子的具體情況,如何合理安排時間對孩子進行有效引導,陪伴成長,這才是家長該做的事!
作為教師,也覺得教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先不說現(xiàn)在的孩子由于見多識廣而顯得古靈精怪增加了教育的難度,就說家長的配合度、社會的期許、職業(yè)的壓力,都讓教師有喘不過氣的感覺。
雖說是八小時工作制,但是這八小時只夠用來備課、上課、改作業(yè)。與家長的交流、班級事務的處理經(jīng)常要延續(xù)到八小時之外;雖說有令無數(shù)人羨慕不已的寒暑假,但是雷打不動的各種培訓,還有不期而至的加班,這令人期待的假期也不再那么美妙;除了教書育人,還要面對各種部門的檢查,而準備無數(shù)的材料,再加上社會上對教師這個職業(yè)的種種誤解,對教師要求的莫名嚴苛,讓無數(shù)教師心生疲憊。
但是,即使這樣,還是有無數(shù)教師用自己可敬的事業(yè)心、珍貴的責任心在這個崗位上做出了成績!
汪國真說:“既然選擇了遠方,我只能風雨兼程!”既然我們選擇了這份職業(yè),無論這份職業(yè)有多么的不如意,也請執(zhí)著走下去吧!我相信,只要我們心懷夢想,意志堅定,總會到達心中的遠方。那兒可能沒有豐厚的物質(zhì),但是卻有著水晶般晶瑩的童心、有著桃李滿天下的愉悅,那是專屬于教師的幸福!
學生,是家庭、學校雙方教育行為的實踐對象,但是由于其具有主觀能動性,因而會影響到教育效果?,F(xiàn)在的孩子也不容易,他們身上承載著家庭的夢想與未來。一句“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就讓他們遠離了快樂的、無憂無慮的、隨意玩耍的童年,而過早投入到專業(yè)學習的大軍中。語訓、繪畫、樂器、跆拳道、作文、奧數(shù)……各種的學習班,似乎能讓孩子文武雙全,出類拔萃,但是這樣的“搶跑”卻輸?shù)袅撕⒆拥膶W習興趣,大大增加了學習壓力。
大教育家孔子,弟子三千,賢人卻也才七十二??梢姡诮逃?,成才率本就不高。所以,家長、教師都要擺正心態(tài):能成龍成鳳的畢竟是少數(shù),能否成才不僅與教育環(huán)境有關(guān),更與學生的個人資質(zhì)、后天的努力程度有著重要的關(guān)系。教育的目的不僅是“成才”,更應該是“成人”。培養(yǎng)面對野菊花的盛開而怦然心動的情趣,培養(yǎng)憐惜弱小的悲憫情懷,培養(yǎng)感恩生活感恩他人的情感,……這種精神世界的豐富遠勝于知識的學習。
難!難!難!教育實在是一件難事。但是,如果教師做好“我的事”,家長管好“你的事”,孩子自然也會成就“他的事”,或許這樣的教育,就不再是難事。
教育是誰的事?看來,教育是大家的事!
(作者單位:福建省福州市西峰小學 責任編輯:朱蘊茝)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