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鄭淑榮
摘要:“誠意”思想經(jīng)由《大學》的闡發(fā),在宋明理學大興之時得到發(fā)展和強化,到明代出現(xiàn)轉(zhuǎn)向和分化,最后到明末得以圓融。但無論如何沒有阻擋道德觀的一步步顯現(xiàn),對現(xiàn)代人格修養(yǎng)和社會風氣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
關(guān)鍵詞:誠意;道德修養(yǎng);現(xiàn)代啟示
任何學說都有其歷史淵源,“誠意”道德觀亦是如此,對誠意的源流端緒進行疏解,對于今天構(gòu)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樹立個人的誠信道德乃至全社會的誠信公德都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
一、《中庸》與《大學》中的“誠意”
“誠”字的結(jié)構(gòu)是“言”旁,“成”聲。人要說話、言說,就要守信,否則就不符合做人的道理,就是要“誠”?!罢\”最早出現(xiàn)在《尚書·大甲》中,在原始社會,人們相信有鬼神的存在,并且相信他們是受神靈保佑的,所以祭祀神靈必須十分隆重和虔誠,但是,祭祀的人們很多,所求多種多樣,鬼神不是能經(jīng)常享受到祭祀的,只能享受到那些篤信鬼神的虔誠的人的祭祀,而那些流于形式或褻瀆神靈的,就一定得不到神靈的庇護了。所以“誠”在古代帶有宗教信仰色彩,在今天則泛化為誠信的概念。這也是誠信概念的最早出處。誠信概念由對鬼神的崇拜到人與人之間的誠德禮儀,在《周易》中顯現(xiàn)出來,其中誠被解釋為“孚”,“有孚惠我德”,有了誠信,不僅自身的品性能得到認可,而且擴大到人與人的朋友關(guān)系以及人與社會關(guān)系的交往準則,這是對誠意概念的豐富與發(fā)展??酌陷^少地討論“誠”,只認為是人與人之間的誠信無欺,是個體道德反思的過程。荀子則從外在自然與社會的關(guān)聯(lián)上來言誠,把人與人之間的誠信擴展到了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實踐中來,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也要做到誠信,這是對之前“誠”的概念的更進一步的展開。
“意”字的結(jié)構(gòu)是上音下心,音,即言語,以己之心,察人言語,便可推知人之意。由此推知的“意”帶有主觀的意思,缺乏客觀依據(jù),必然對行為造成影響,所以孔子有“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即不要憑空猜測,不要絕對肯定,不要故步自封,也不要自私自利,唯我獨尊。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地做出判斷。在后來的學者中,“意”要么是種猜測,要么表示含義、意味,要么表示本意,“言不盡意”,都是無法甄定、難以把握的意思。因此,要想使主觀的意保持正確,就必須要“誠意”,使其意念發(fā)于精誠,不欺人,也不自欺。
二、宋代“誠意”的發(fā)展
周敦頤作為宋代理學的鼻祖,秉承先儒至誠理論,并有所發(fā)展和強化。提出“以誠為本”。他對《老子》的“無極”、《易傳》的“太極”、《中庸》的“誠”和陰陽五行等思想進行熔鑄改造,將“誠”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認為,“誠”來源于宇宙本體的“太極”“無極”,在太極滋生萬物中確立起來。它本質(zhì)清明,至善純凈,是為極境。由此,周敦頤將“誠”提升到了宇宙本體的高度,與天道同一。同時也找到了道德至善的本源。
宋代理學集大成者朱熹又在前人的基礎(chǔ)上把“誠”進一步完善化和系統(tǒng)化。在《中庸或問》中,朱熹首先把“誠”解釋為“實”?!罢\”,真實無妄,天然本體,無一物之不實。因為自然物都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客觀實在,都是合乎自然之理的,沒有“不實之物”的道理。然而,實與不實是一回事,行與不行又是另外一回事,雖知善惡,但不知能夠踐行,所以朱熹強調(diào)在格物致知的基礎(chǔ)上,還需要誠意,做到內(nèi)心有主,而不能知而不行,自欺欺人。朱熹也解釋了“意”:“意者,心之所發(fā)也。實其心之所發(fā),欲其一于善而無自欺也。作為自修之首也?!闭J為意是心念的發(fā)用流行,心念具體表現(xiàn)出來就是意。
總之,“誠”在程朱的思想體系中既是本體,又是達到最高本體的工夫手段。而“意”是已發(fā)的外在表現(xiàn)。
陸九淵是心學的鼻祖。他對意的論述見多。他認為“意”是不合理的主觀意念,像“物欲”一樣都是惡產(chǎn)生的根源,必須去除。楊慈湖是陸九淵弟子,拋卻了“理”“氣”等概念,認為“心”是萬事萬物的本源,是先天固有的心體,此“心”就如“太虛”“明鏡”一樣清明,心體本為善,人人皆可成堯舜。但是,后天多有不善的行為產(chǎn)生,是源于“意”,人心本明,意動而昏,“意”就像“云氣”,遮蔽了清明之性,就會使人喪失本體的甄定,從而產(chǎn)生道德上的“惡”。如何驅(qū)趕云氣,時時顯露至善清明?“毋意”便可做到。就是說,使心保持寂然不動的“明鏡”狀態(tài),不思,不慮,不接觸外物,順應(yīng)心的本然狀態(tài),便可維持本心之善,無塵無垢。
統(tǒng)而言之,誠意思想在宋代思想家這里,既有“善體自現(xiàn)”的本體提升,又解釋了世事無常的緣由,又給出了修養(yǎng)解決之道,理論體系上貫下達,誠意修養(yǎng)完整理論體系就此形成。
三、王陽明“誠意”的轉(zhuǎn)變及后學的分化
誠意思想在明代以前大致略同,以誠信無欺為宗,惡均由于后發(fā)的意念歪曲導(dǎo)致。誠意思想出現(xiàn)轉(zhuǎn)向和分化是從明代開始的。
王陽明,心學之集大成。他反對程朱事事物物追求“至理”,因為事理無數(shù),無法格盡,于是提倡“致良知”。那么在這一立場上“誠意”便成為成德過程中的首要環(huán)節(jié)。他說:“誠意之功,格物而已矣,誠意之極,止至善而已矣。止至善之則,致知而已矣?!闭\意最終被解釋為致知,陽明通過《大學》“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來加以論證?!案裰抡\正”是人生修養(yǎng)的手段,而“心意知物”中的“意”在4個方面中處于上貫下達的關(guān)鍵地位,心是萬事萬物的本體,知和物是萬事萬物的具體表現(xiàn),而意則是溝通本體與客體,使其貫通融匯的樞紐。此時,意便具備了即本體即工夫的特質(zhì),否則無法起到聯(lián)結(jié)的作用。
正是由于陽明對“意”的詮解不確定,其講學又靈活,不拘泥,再加上他的弟子脾氣秉性、生活背景、資質(zhì)天賦等均有差異,對靈活多變的陽明學說的理解也自然摻雜了主觀的體驗,因此,陽明之后,王門弟子們開始走向分化。
如浙中的王龍溪,他的理解先天是心,后天是意。讓先天性體之天則暢然流行,人只需保任此天則,不必專用功夫。心意知物都是無善無惡的,由此本體的心與已發(fā)的意便都處于本體層次,若這樣理解,必然是對本體地位的降低,同時又將功夫空置起來,重知而不重行,顯然是對陽明知行合一的曲解,流于空談。陽明又一弟子錢德洪恰恰與龍溪相反,他重后天誠意功夫修煉。把“意”偏向于后天生活體驗層面去理解,所以意應(yīng)是有善有惡的,必須凸顯后天功夫修養(yǎng),時時去惡為善。endprint
江右的王時槐看到王門后學要么重本體,要么重后天日常修為,離心學體系漸行漸遠,他想救正撥亂,統(tǒng)一思想。他反對將意看作是有善有惡、念起念滅的東西,不應(yīng)以時位動靜觀念看待,意應(yīng)是幾于有無之間的。但同時時槐又認為,意必發(fā)用流行為意念,若不如此反倒顯得意的凝積與怠惰。所以在時槐看來,意本身又不能高高在上地主宰念的起落。時槐卻想救正撥亂,然而同樣是模棱兩可。相比之下,泰州的王棟要來得堅決。他看到心體捉摸不定、難以把捉,必須要個主宰來甄定靈明變幻的心體,此主宰就是“意”。他提出“謹念”之旨以為對治之方,就是說,先立定主宰,不使妄念發(fā)生,而不是發(fā)生后再回過頭來查檢和省察。這也為后來儒者理論體系的構(gòu)建提供了借鑒和啟發(fā)。
明末儒學殿軍劉宗周受前人啟發(fā),自成理論體系,提清“誠意”為其理論宗旨,“意”為本體,無任何摻雜,純凈無染,將上貫下達的本體工夫理論闡釋得緊致圓融,無一毫泄露,并用一生的敦篤和言行踐行自己的理論體系,使誠意思想在明末劉宗周這里得到了最圓滿的表達。
誠意思想在歷代學者們的思想體系中明覺妙應(yīng)般變幻著,時而至上清明,純?nèi)恢辽?,時而圓融感通,上貫下達,時而生活日常,活潑靈動,這些無不彰顯著誠意的多義與分化,而這正是誠意思想的閃光,是精神的傳承,是留給我們后人的寶貴財富。
四、反思“誠意”
人與自然的和諧。從誠意的歷史淵源中可以看出,我們的祖先很早就把誠意擴大到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中來,很早就意識到人與自然亦是平等的關(guān)系,顯示出古人的智慧與遠見。大自然使人類的生命和生活有了保障,人類離不開大自然,但同時,大自然也有自己生存的權(quán)利,人類不能剝奪,所以人類必須自覺地用誠意去保護大自然,實質(zhì)也是保護人類自己,保護人類生存的家園。
自我修養(yǎng)與人生價值的實現(xiàn)。誠意思想若作本體講,是萬事萬物的主宰,就必須要保持它的本體清明,時時做得了主。這就需要人不斷地進行自我修養(yǎng),修養(yǎng)就是人們在道德品質(zhì)、思想情操、精神境界、業(yè)務(wù)能力等方面進行自我修煉和自我培養(yǎng),強調(diào)的是“自我”,重點在“修煉”。無論是古人的內(nèi)圣成德,還是今人的品質(zhì)修養(yǎng),都需要時時警醒,三省吾身,不僅是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也是社會安定與健康的重要因素,畢竟人生的最高價值與主宰完滿的境界是同一的。誠意若作手段講,人不僅要完善自己,還要成人之美,成人之善,物盡所能,這樣才能參天地,化萬物。誠意若作念起念滅的客體講,人要在日常工夫中加以修正,阻止惡的產(chǎn)生,這更是成德、為善的內(nèi)在修養(yǎng),是人的自覺性和價值理性的體現(xiàn),所以對于現(xiàn)代人來說,內(nèi)在修養(yǎng)與外在表現(xiàn)一致的情況下,才是道德人的實現(xiàn),道德人的實現(xiàn),增強了自身的人格魅力,也是決定個人事業(yè)成功與失敗的關(guān)鍵因素,同時道德人的實現(xiàn)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人文精神的弘揚和價值的引導(dǎo),對國民素質(zhì)的提高和民族氣質(zhì)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意識自主性與自信。“天非人不盡,性非心不體?!比酥灰3肿±硇?,就能做到自由圓融,不負累。從歷代學者對誠意的闡釋中可以看出,他們沒有隨波逐流,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方法作出合理的理論構(gòu)建,不斷地透顯著成圣成賢的為己之學,主要表現(xiàn)在克己,以己感染他人,當然克己不是強制自己不做違反規(guī)則和道德的事,而是通過讀書明理,時時省察自己的自覺行為,這顯示出了高度的自主意識,所以必須要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才能樹立起堅定的道德準則,也才能自信自立,成圣自強。今天,法治中國得到廣泛推進,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遵守法律已慢慢成為習慣,這不得不說與人們自覺的認同、自覺的實踐密切相關(guān),也與人們對真善美的認同、對道德的自覺遵守與踐行密切相關(guān)。越自覺,越自信,依法治國就越能順利開展,德法兼治也就能和諧配合,社會也就越來越健康。
誠信的回歸。其實從古至今,雖然時代不一樣,但人心常常一樣,就看人們對那些鬼話、謊話、假話、大話、空話厭惡至極、憎恨至極、排斥至極,就可知真善美在古今中外的世人心中基本是統(tǒng)一的。所以誠意思想給我們的啟示少不了人與人的誠信。以真誠之心,行信義之事,言行相符,表里如一,這無論是對古人,還是對現(xiàn)代人來說都尤為重要。立世以誠,待人以誠,做事以誠,誠信是生命的動力,是生命的源泉,是人在生命危急時刻的救命稻草,一旦失去信用,則無法在社會立足,所以誠信又是公民的第二張“身份證”,而這第二張“身份證”可不是符合一定客觀條件就能得到的,它需要人們不斷地自我修煉,培養(yǎng)優(yōu)秀的道德品質(zhì),對人不欺,言而有信;對己不欺,豁然坦蕩。若人人都能得此修行,對社會和諧實乃最大幸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