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芬蘭學校體育的發(fā)展、特征及啟示

2017-11-27 12:28:53曾玉山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2017年6期
關鍵詞:芬蘭課程內(nèi)容體育教師

曾玉山,王 健

芬蘭學校體育的發(fā)展、特征及啟示

曾玉山1,2,王 健1

由于近年來芬蘭學生在PISA測試中表現(xiàn)出優(yōu)異的學業(yè)成績,其基礎教育體制也相應受到了全球的關注。芬蘭學生優(yōu)異的表現(xiàn)是諸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而體育作為芬蘭學校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被認為是促使其基礎教育整體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和比較研究法,以芬蘭學校體育課程改革為研究視角,分析、回顧了芬蘭學校體育課程的發(fā)展歷程,進而概括了芬蘭學校體育的基本特征,包括:倡導“以生為本”理念、重視教師教育一體化發(fā)展、課程內(nèi)容設置合理、推進性別平等教育、“信任文化”氛圍濃厚和以信息技術為導向。在此基礎上探討了其對我國學校體育改革與發(fā)展的啟示,包括:落實資源均衡配置理念、推動生命教育整體發(fā)展、加強體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完善體育課程內(nèi)容設置、建構學校體育信任文化和積極回應信息技術革新。

芬蘭學校體育;課程改革;基礎教育;生命教育

引發(fā)全球?qū)Ψ姨m基礎教育體制的關注,主要源自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 the Programmeof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該項目是由國際經(jīng)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主辦的定期(每三年評估一次)的動態(tài)監(jiān)控項目,旨在從閱讀能力、數(shù)學能力和科學素養(yǎng)三個方面比較各國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了解各國學生是否具備未來社會生活所需的知識與技能。自2000年,芬蘭連續(xù)三屆位居PISA測試之首,雖然2012年芬蘭學生的PISA測試成績有所退步,但其表現(xiàn)仍位于一系列西方教育強國(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英國、法國等)的前列,芬蘭學生在PISA測試中優(yōu)異的表現(xiàn)被學者歸功于芬蘭基礎教育的成功[1]。尤為重要的是,在所有參與評估的國家中,芬蘭學生的表現(xiàn)落差(最高分與最低分之差)全球最小,校際間學生成績差異幾乎為零,且在校學習時間最短[2]。由此,芬蘭被譽為擁有全球?qū)W生成績落差最小、最均衡的基礎教育體制。2012年,為增強學生學習的樂趣,調(diào)動其學習的自主性(autonomy)和情感體驗(emotional experience),芬蘭教育和文化部(Finnish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Culture)頒布法令對基礎教育再次進行改革,制定了新的基礎教育國家核心課程(National Core Curriculum for Basic Education),并于2016年秋季學期全面推行[3]。在芬蘭基礎教育改革過程中,體育一直是芬蘭國家學校課程的必修部分,國家核心課程的發(fā)展亦反映了芬蘭學校體育課程的發(fā)展。

2012年,芬蘭奧盧大學(the university of Oulu)有關人員對9 000名15歲至16歲的青少年進行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愛好體育運動的青少年學業(yè)更成功[4]。芬蘭學者認為,學校體育可促進學生生理健康(physical health)、社會認知(social cognition)和心理運動(psychomotor)的發(fā)展,因而學校體育是學生在PISA測試中取得優(yōu)異表現(xiàn)的重要促進因素之一,確保了芬蘭基礎教育健康發(fā)展[5]。由此,本文在回顧芬蘭學校體育發(fā)展的基礎上,分析、概括其基本特征,以期對我國學校體育的改革與發(fā)展提供借鑒。

1 芬蘭學校體育的發(fā)展歷程

以芬蘭學校體育課程改革為研究視角,回顧芬蘭學校體育的發(fā)展,不僅對于我們理解芬蘭學校體育的內(nèi)涵和本質(zhì),歸納其基本特征,具有重要意義,而且有助于我們理解芬蘭學校體育發(fā)展的有益要素,將其轉(zhuǎn)化為促進我國學校體育發(fā)展的新動力。

在芬蘭的綜合教育計劃(integrated educational plan)中,體育、藝術、音樂和手工藝共同構成一個跨學科的主題(theme),旨在培養(yǎng)全面的個體(holistic individual)。如同西方其他國家,在學校本位(school-based)體育方面,芬蘭經(jīng)歷了類似的改革。1843年,體育首次被作為芬蘭學校課程的必修部分,旨在增強青少年的體質(zhì)。芬蘭獨立后,學校體育課程中增加了軍事目標,此目標持續(xù)了近30年,直至二戰(zhàn)后才逐漸消失。二戰(zhàn)后,芬蘭從農(nóng)業(yè)社會到城市社會的轉(zhuǎn)變進一步提高了學校體育的地位,增進學生健康、預防靜態(tài)生活方式(sedentary lifestyle)則成了芬蘭學校體育的旨趣[6]。自20世紀70年代,芬蘭已開始定期地修訂學校體育課程,逐漸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芬蘭模式”。1970年,芬蘭教育部首次對學校體育課程進行修訂,此次修訂旨在為所有學生提供平等的參與機會,讓所有學生皆得到發(fā)展。1985年,芬蘭教育部再次修訂學校體育課程,本次修訂突出了體育教師專業(yè)化(professionalism)發(fā)展,從資格準入、體系構建和經(jīng)費投入等方面建立了體育教師教育機制。1994年,芬蘭教育部第三次修訂學校體育課程,此次修訂強調(diào)體育的愉悅和積極的體驗、提高自尊以及健康的體育生活方式,把健康教育融入體育教育中,重視學校體育的健康促進作用。2004年,芬蘭教育部第四次修訂學校體育課程,本次修訂規(guī)定了學校體育課程目標和課程時間的分配,強調(diào)體育教育和健康教育是兩個獨立的學科,倡導通過一系列的體育活動,促進學生的潛能優(yōu)化發(fā)展,包括生理、認知和社會心理能力(psychosocial competencies)的發(fā)展[7]。2009年,芬蘭政府成立專家組,分析芬蘭基礎教育的目前優(yōu)勢和未來發(fā)展,在《基礎教育2020》(Basic Education 2020)中,專家組為新一輪體育課程改革提出了具體建議,吸引力(attraction)、自主能力(independence ability)、交往能力(associates ability)和創(chuàng)新能力(innovation ability)成為學校體育課程改革的核心[8]。

2012年,芬蘭教育和文化部頒布了基礎教育改革的法令,制定了新的核心課程,這些課程包括教育目標、課時分配、國家核心課程和地方課程,已于2016年秋季學期全面實施。作為一個新的起點,此法令為學校體育提供了更多的時間和資金。學校體育課程修訂的出發(fā)點在于回答學生在未來社會應具備何種能力,此次所修訂的體育課程強調(diào):在1-6年級,學校體育課程注重各種運動技能的學習;在7-9年級,學校體育課程強調(diào)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體育生活方式,使學生理解體育活動如何影響其生理健康、社會認知、心理運動和社會幸福感[9]。可以說,芬蘭學校體育課程改革并非僅僅是學校體育課程組織形式上的轉(zhuǎn)換,而是更體現(xiàn)為學校體育觀念的轉(zhuǎn)化——提高所有學生的健康和幸福水平。

2 芬蘭學校體育的基本特征

2.1倡導“以生為本”理念

尊重“以生為本”是芬蘭學校體育發(fā)展的核心理念,即芬蘭學校體育保障所有學生平等地參與體育活動。首先,均衡配置體育資源。均衡配置優(yōu)秀無差異的體育教師和城鄉(xiāng)學校體育設施,無論是規(guī)模較小的學校,抑或是偏遠地區(qū)的學校,它們均與首都的學校享有同等優(yōu)質(zhì)的體育教師和同樣標準化的場館器材[10]。其次,注重“育生成人”目標。芬蘭學校體育蘊涵著諸多獨到的理念,而多數(shù)理念的目標指向皆是“育生成人”,即把學生“養(yǎng)育”(foster)成身心健康、人格獨立、掌握一定的體育知識與運動技能、對社會及他人有所助益的“全人”[11]。最后,不以成績評斷學生。芬蘭法律明確規(guī)定,教師不能以等級或成績來評價學生[12]。此現(xiàn)象背后有著合理的內(nèi)核,芬蘭學校體育所追求的是理性地培養(yǎng)學生,對學生美好人性、自主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社會情緒等方面的重視使其獲得了比成績更為重要的學習態(tài)度,學生在掌握體育知識和運動技能的同時亦在享受體育運動的成功和樂趣。芬蘭學校體育所蘊涵的“以生為本”理念值得我們反思“學校體育的本質(zhì)是什么”這一最為原始的問題。

2.2重視教師教育一體化發(fā)展

芬蘭擁有完善的職前、入職和職后體育教師教育一體化體系,體育教師教育一體化發(fā)展是當前芬蘭學校體育發(fā)展中的重要戰(zhàn)略之一,是學校體育貢獻于芬蘭基礎教育成功的重要保障。首先,對體育教師學歷有嚴格要求?!斗姨m教師教育法》和《芬蘭基礎教育法》(Basic Education Decree)規(guī)定,綜合學校的體育教師應具備碩士以上學歷,并通過體育教師資格考試,方能申請基礎教育的體育教師崗位[13]。其次,入職教育注重實踐能力培養(yǎng)。在初任體育教師的入職教育中,強調(diào)體育教師的教育潛能(educability)、學習動機(learning motivation)、社交能力(sociability)和人格特質(zhì)(personality trait)等,并注重培養(yǎng)體育教學法和學科知識[14]。最后,職后培訓重在促進體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近年來,芬蘭不僅在制度上為體育教師發(fā)展提供了必要保障,更在培訓模式等方面進行了探索,如設計了體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測試系統(tǒng),旨在豐富體育教師的專業(yè)知識和教學主題,培養(yǎng)其反思能力,以促進其專業(yè)化發(fā)展[15]。

2.3課程內(nèi)容設置合理

芬蘭學校體育課程內(nèi)容設置秉承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原則,重視課程內(nèi)容的綜合性、基礎性和延展性。首先,在課程理念方面。課程內(nèi)容設置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自主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注重發(fā)展其社會適應能力,鼓勵其理解并尊重他人。課程內(nèi)容的設置不僅有助于發(fā)揮學生個性,更能最大程度地讓其體驗體育運動的成功和樂趣[16]。其次,在課程內(nèi)容方面。課程內(nèi)容貼近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注重豐富性和多樣性,以社會生活和學生發(fā)展的需要為基點,體現(xiàn)了生活化、個性化、健康化和終身化的特點。近年來,課程內(nèi)容設置更加重視北歐文化所代表的一些活動,例如滑雪運動、定向運動(orienteering)、游泳、戶外教育以及與冰相關的運動(如冰上曲棍球)等[17]。最后,在課程結構方面。課程結構主要是按健身功能進行排列,例如發(fā)展耐力素質(zhì)和力量素質(zhì)等,體現(xiàn)出體育知識與運動技能的學習過程與能力、習慣、意識的培養(yǎng)過程以及體育鍛煉的健身過程和諧統(tǒng)一[18]。

2.4推進性別平等教育

作為歐盟成員國之一,芬蘭實施歐洲互認學歷的“歐洲學校計劃”(Uuropean School Program),此類“歐洲學?!背珜信降取>蛯W校體育而言,芬蘭政府始終推進性別平等作為學校體育發(fā)展的重點,推行諸多新舉措以促進學生體育運動方面的性別平等。2013年4月,芬蘭青少年體育委員會(Finish Youth Sports Committee)建議,學校體育所設立的經(jīng)費預算皆應考慮性別平等,包括體育設施建設、體育科研和青少年健康運動計劃等。在體育資源配置方面,芬蘭政府把性別平等作為財政支持政策的重要因素,以防止出現(xiàn)性別比例失調(diào)的不公平現(xiàn)象[19]。此外,芬蘭教育和文化部要求體育教師應考慮學生性別平等,采用“性別隔離”(gender segregation)的方式進行教學。在基礎教育的1-4年級,女生和男生通常參與同校體育教育(coeducational PE),在5-9年級,主要以單性別班級為標準[20]。雖然國家體育課程強調(diào)女生和男生有相同的體育目標,但是5-9年級的體育課程強調(diào)“體育教學必須考慮男女生此階段發(fā)展中的個體需要和差異”[21]。

2.5 “信任文化”氛圍濃厚

芬蘭沒有實行國際上較為普遍的教學問責制運動(accountability movement)和嚴格的教師評價,而是實行建立于信任文化基礎上的自覺職業(yè)責任(conscious 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y)[22]。從學校體育的角度而言,芬蘭的信任文化對學校體育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影響。首先,體育課程設置的權力下放。通過5次對基礎教育國家核心課程的修訂,芬蘭政府和教育部僅對體育課程提供一個寬泛的框架。芬蘭分權化的體育課程政策為學校體育的發(fā)展提供了條件,地方、學校和體育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差異來設置更加有效的課程內(nèi)容。其次,體育教師參與學校體育決策。這對學校體育的發(fā)展有著積極的影響,體育教師對學校體育發(fā)展進行決策,可有效地整體規(guī)劃學校體育的發(fā)展。最后,體育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擁有真正的自由。體育教師自主權的擴大使其不僅可以根據(jù)學校的體育資源組織教學,而且可以根據(jù)國家要求適當?shù)卣{(diào)整教學時間[23]。在信任文化的影響下,學校和體育教師具有高度自主的學校體育改革的領導權力,信任文化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學校體育的質(zhì)量。

2.6以信息技術為導向

世界經(jīng)濟論壇所發(fā)表的《2010-2011年世界競爭力報告》表明,在被調(diào)查的115個國家中,芬蘭信息技術綜合實力排名連續(xù)三年位列第一[24]。為建設全民信息化社會,自20世紀90年代起,芬蘭政府積極推行“國家教育信息化戰(zhàn)略”(The Strategy of National Education Information),加強學校信息技術資源與信息文化環(huán)境的整體建設。這有助于芬蘭學校體育共享優(yōu)質(zhì)的信息化體育教學資源,從而為學校體育創(chuàng)設了一個公平、開放的教學環(huán)境。近年來,信息技術與學校體育課程整合已成為芬蘭基礎教育領域研究的重要課題,芬蘭逐步把信息技術作為新生態(tài)學校體育發(fā)展的導向,尤其重視信息和通信技術(ICT,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與學校體育課程的深度整合。2010年,芬蘭政府頒布了“ICT融入學校日常生活的政策”,對學校體育的發(fā)展而言,ICT拓展了體育教學的空間,對學校體育課程提出了更高的挑戰(zhàn)。同時,芬蘭政府不斷推進體育教師信息技術培訓,不斷探索ICT教學策略,以提高體育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25]。

3 對我國學校體育發(fā)展的啟示

3.1落實資源均衡配置理念

從資源均衡配置視角審視我國學校體育,可以發(fā)現(xiàn)明顯的“資源墜距”現(xiàn)象,即城鄉(xiāng)體育資源配置存在較大落差。有學者認為,當前我國農(nóng)村學校體育存在著“荒漠化”現(xiàn)象和“文化意識淡薄”現(xiàn)象[26]。芬蘭基礎教育的成功歸功于其所倡導的公平教育理念,公平是芬蘭學校體育資源均衡配置的目標取向,更是實現(xiàn)芬蘭學校體育均衡發(fā)展的路徑選擇。借鑒芬蘭學校體育均衡發(fā)展的理念,我國學校體育的改革與發(fā)展應注意以下幾點。首先,強化政府責任,增強均衡意識。只有我國政府不斷完善均衡配置體育資源的保障制度,構建監(jiān)管體系,深入推進學校體育均衡發(fā)展,才能保障所有學生接受更好的體育教育。其次,整合利益訴求,推動資源共享。政府應深入?yún)f(xié)調(diào)各部門,最大限度地整合各部門的利益訴求,共享優(yōu)質(zhì)體育資源,提高社會體育資源利用水平,探索學校體育與校外體育活動有效銜接的方式。最后,加大財政投入,合理配置師資。在芬蘭,政府會給予條件差的地區(qū)更多的傾斜。鑒于此,我國政府應對農(nóng)村地區(qū)投入更多的資金和師資,以提升農(nóng)村地區(qū)學校體育的發(fā)展水平。

3.2推動生命教育整體發(fā)展

葉瀾教授認為,教育改革必須“從更高的層次——生命的層次,構建新的教育觀”[27]。亦有學者認為,生命教育是教育的原點[28],生命教育是教育的出發(fā)點[29],生命教育是教育的基點[30],生命是體育存在的本體[31]。這意味著,學校體育應具有生命價值和生活意義。然而目前,我國學校體育的“訓練化”“技術化”“幼稚化”“空殼化”并存[32],這不僅影響學生體驗生命、感悟生命的內(nèi)在需要,更使其偏離了提升生命、敬畏生命的本真追求。芬蘭學校體育突出“全人”關懷和“全人”培養(yǎng),可以說,芬蘭學校體育是在為學生的生命發(fā)展奠基。就生命教育而言,我國學校體育面臨“再出發(fā)”的問題,今后的發(fā)展應關注生命教育,為學生未來的幸福做準備。首先,應設立全新的教學觀。體育教學應回歸生命本真的內(nèi)在訴求,突顯感悟快樂、享受生命的過程體驗,讓學生在體育體驗中,感悟生活、感知生命、尊重生命。其次,應設立全新的教師觀。培養(yǎng)關注個性、追求人生幸福的智慧型體育教師,他們應以自身生命情感感召學生的生命,使其學會做人,學會學習。最后,應設立全新的學生觀。從個性化和生命化的角度審視學校體育,體育教師應既注重學生的運動技能,又注重其理論修養(yǎng),使其在體育活動中體驗幸福,這是更深層次的“綠色體育”。

3.3加強體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

體育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直接影響著學校體育工作的質(zhì)量和效果[33]。有學者認為,體育教師“質(zhì)”上的“軟表現(xiàn)”成為制約我國學校體育改革與發(fā)展成敗的關鍵,“軟表現(xiàn)”即體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欠專業(yè)”[34]。目前,我國體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總體平穩(wěn),成績斐然,但在學歷層次、資格準入和專業(yè)培訓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國應借鑒芬蘭一體化的體育教師教育體系,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以使體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步伐更加科學。首先,提升教師學歷層次。未來我國體育教師教育改革應注重提升體育教師的學歷層次,通過提高體育教師的學歷以促進其專業(yè)化發(fā)展,進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其次,提高職前教育質(zhì)量。我們可借鑒芬蘭嚴格的準入政策,在職前注重人格和心理測試,力求選拔出真正適合體育教師職業(yè)的人選。同時,重視培養(yǎng)體育教師的教學法知識和科研意識,力求為體育教師建構良好的體育知識體系和運動技能框架。最后,加強職后教育培訓。對入職的體育教師進行及時指導,提供多種有實效性和針對性的在職培訓項目和課程,以促進其專業(yè)化發(fā)展。

3.4完善體育課程內(nèi)容設置

新課程標準倡導“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fā)展”的課程理念,力求構筑具有現(xiàn)實生活意義的課程內(nèi)容。然而,近年來,體育課程內(nèi)容的改革仍滯后于課程理念[35],現(xiàn)行的課程內(nèi)容仍存在忽視學生生活經(jīng)驗的情況。有學者認為,長期以來,我國都是依循體育學科的邏輯內(nèi)容體系來設置課程內(nèi)容,未從學生的視角來構建和選擇課程內(nèi)容,從而造成課程內(nèi)容競技化、成人化傾向十分嚴重[36],難以為學生健康、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新課程。芬蘭學校體育課程內(nèi)容設置蘊涵著“全人”發(fā)展的理念,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首先,在課程理念上,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芬蘭把體育知識結構的內(nèi)容分為兩部分,一是知識結構部分,二是實施應用部分[37]。例如,芬蘭體育教師要求學生理解健康的體育生活方式對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意義,掌握預防高血壓和冠心病的體育鍛煉方法,并布置相應行為改變的作業(yè)。芬蘭體育教師這種實用且簡單的課后作業(yè),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使其能靈活地將所學的體育知識轉(zhuǎn)換為生活技能。我國較為注重基礎體育與健康知識和基本運動技能的傳授,而非把學生作為創(chuàng)新的參與者。其次,在課程內(nèi)容設置上,應深化對“回歸生活”的認識。芬蘭學校體育課程內(nèi)容關照師生的生活經(jīng)驗,課程內(nèi)容設置注重與師生的現(xiàn)實生活相貫通。我國在課程內(nèi)容設置方面,應以師生的現(xiàn)實生活為根源,正確處理課程內(nèi)容、課堂教學和師生現(xiàn)實生活的關系。最后,在課程內(nèi)容選擇上,應強調(diào)學生全面發(fā)展與社會需要相結合。芬蘭教育工作者在《基礎教育2020》中提出了選擇教育內(nèi)容的標準,即社會責任、實用、知識的內(nèi)在價值和學生快樂成長。因此,我國體育教師選擇課程內(nèi)容時,應真正關注學生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發(fā)展的需要。

3.5建構學校體育信任文化

芬蘭擁有一個信任的“學校體育生態(tài)”環(huán)境,其信任文化為學校體育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了有利條件,而信任文化恰恰是我國學校體育改革亟待進一步完善的環(huán)節(jié)?!白灾餍怨铝ⅰ笔钱斍拔覈冃Ч芾砟J较麦w育教師的生存狀態(tài),若要走出此困境,必須建構學校體育信任文化,這是我國學校體育發(fā)展的應然選擇。首先,強化制度建設,維護信任理性。加強學校體育制度化建設,通過理性的制度提高信任意識,在實現(xiàn)教育權力優(yōu)化配置的同時,建立“政府宏觀管理,學校自主辦學”的學校體育體制。其次,促進能力建設,確立信任形象。提高體育教師的自身能力,確立可信任的體育教師形象,加快完善學校體育信任機制的步伐。近年來,我國日益重視體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一些學者已開始研究體育教師專業(yè)標準,并試圖建立有效的機制以評估體育教師的表現(xiàn)。最后,創(chuàng)建和諧環(huán)境,塑造信任心理。我國學校體育改革應注重對體育教師高度信任,激發(fā)其內(nèi)在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和改革的動力,唯如此,才能從根本上保證我國學校體育改革的質(zhì)量。

3.6積極回應信息技術革新

信息技術與學校體育整合是深化我國當前學校體育改革的有效途徑之一,我國學校體育能否通過信息技術來提升學生能力素養(yǎng)和教學質(zhì)量,正面臨嚴峻的挑戰(zhàn),尚無有效的解決辦法。芬蘭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在學校體育中的創(chuàng)新功能,構建“活”的學校體育生態(tài)系統(tǒng),芬蘭學校體育在推進ICT與體育課程整合,建設信息化教學資源,提高體育教師信息素養(yǎng)等方面,將對我國學校體育信息化的健康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首先,應強調(diào)信息技術與體育課程有效整合。我國在學校體育改革中應積極發(fā)揮信息技術的作用,變革傳統(tǒng)教學模式,營造信息化教學氛圍。其次,應重視信息化體育教學資源建設。芬蘭學校體育教學更多地關注網(wǎng)絡教學資源的利用,而我國當前學校體育網(wǎng)絡教學資源技術含量低,且對已開發(fā)的體育教學資源不能很好地利用。所以,我國應建立和完善體育教學資源建設的管理體制,以推進體育教學資源的有效使用。最后,應加強體育教師信息技術培訓。從芬蘭政府發(fā)展信息化社會的規(guī)劃來看,芬蘭政府ICT教育的資金投入不僅用于建設網(wǎng)絡體育學習資源,而且用于體育教師培訓,并制定相關的激勵機制。我國應借鑒芬蘭經(jīng)驗,切合體育教師的實際情況進行信息技術培訓,以提升其信息技術素養(yǎng)。

4 結語

如何實現(xiàn)學校體育健康、協(xié)調(diào)、持續(xù)發(fā)展,是當今世界各國普遍關注的重大學校體育理論和實踐問題。體育在發(fā)達國家學校教育系統(tǒng)中占有重要位置,其教育價值廣受認可,其作用日益凸顯。分析與合理借鑒發(fā)達國家的先進經(jīng)驗,對我國學校體育的改革與發(fā)展有現(xiàn)實的啟示意義。近年來,芬蘭的教育制度因其學生在PISA測試中表現(xiàn)出的優(yōu)異學業(yè)成績而受到全球的關注,而其學校體育的良好發(fā)展被學者認為是其基礎教育整體成功的重要促進因素。因此,芬蘭學校體育在對生命教育、性別平等教育、信任文化氛圍以及信息技術應用等方面的重視與追求,應引起我國學校體育界的重視。

[1] TEIKARI K. Perspectives from Finland: educational voices[J]. Delta Kappa Gamma Bulletin, 2016, 82(5): 26-30.

[2] SAHLBERG P. Finnish lessons. What can the world learn from educational change in Finland?[M].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2011: 98.

[3] Finnish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Culture.Background for Finnish PISA Success[EB/OL].[2012-10-11]. http://www.minedu.fi/pisa/taustaa.html.

[4] OECD. Finland: slow and steady reform for consistently high results[EB/OL].[2012-06-20]. http://www.oecd.org/pisa/pisaproducts/46581035.pdf.

[5] PALOMAKI S. A follow-up evalu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learning outcomes in Finnish basic education 2010[EB/OL].[2011-4-19]. http://www.oph.fi/download/131648.pdf.

[6] MEINANDER H. The history of Finnish sport and exercise[M]. Helsinki: VPK-kustannus, 1992: 283-301.

[7] NUPPONEN H, LAAKSO L. Questionnaire-assessed moderate to 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 of the Finnish youth in 1979-2005[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edicine amp; Science in Sport, 2010, 20(1): 20-26.

[8]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Culture.Basic Education 2020[EB/OL].[2010-10-6]. http://www.okm.fi/export/sites/2010/okmtr01.pdf.

[9] YLI-PIIPARI S.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in Finland[J]. Quest, 2014, 66(4): 468-484.

[10] AHO E, PITKANEN K,SAHLBERG P, et al. Policy development and reform principles of basic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in Finland since 1968[M]. Washington: World Bank, 2006: 39.

[11] MAKELA K, HIRVENSALO M. Work ability of Finnish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J]. Physical Educator, 2015, 72(1): 384-398.

[12] LAINE S. Finnish teachers’ conceptions of giftedness[J].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 of the Gifted, 2016, 39(2): 151-167.

[13] TRYGGVASON M T. Why is Finnish teacher education successful?[J]. Europea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009, 32(4): 369-382.

[14] MALINEN O. Teacher education in Finland: a review of a national effort for preparing teachers for the future[J]. Curriculum Journal, 2012, 23(4): 567-584.

[15] JAAKKOLA T, WATT A. Finnish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self-reported use and perceptions of Mosston and Ashwoth’s teaching styles[J].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2011, 30(3): 248-262.

[16] JAAKKOLA T, WANG C K, SOINI M, et al.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motivational climate and enjoyment in Finnish physical education[J].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 amp; Medicine, 2015, 14(3): 477-483.

[17] ANNERSTEDT C. Physical education in Scandinavia with a focus on Swede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J]. Physical Education amp; Sport Pedagogy, 2008, 13(4): 303-318.

[18] HEIKINARO-JOHANSSON P, TELAMA R.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in Finland[M]. Aachen: Mayer amp; Meyer, 2005: 250-271.

[19] Finnish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Culture.The promotion of gender equality concept in physical activity[EB/OL].[2013-04-21]. http://www.minedu.fi/opm/.html.

[20] BERG P, LAHELMA E. Gendering processes in the field of physical education[J]. Gender and Education, 2010, 22(1): 31-46.

[21] Finnish National Board of Education. National core curriculum of Finnish basic education[EB/OL].[2004-12-16].http://www.minedu.fi/pisa/taustaa.html.

[22] ITKONEN T. An analysis of accountability policies in Fin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bility,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2007, 54(1): 5-23.

[23] YLI-PIIPARI S, BARKOUKIS V, LIUKKONEN J, et al. The effect of physical education goal orientations and enjoyment in adolescent physical activity[J].Sport, Exercise, and Performance Psychology, 2013, 6(2): 15-31.

[24] OMSTON D.The limits of high-technology competition in Finland[J].Review of Policy Research, 2014, 32(5): 454-477.

[25] ENNIS C D. Finnish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priorities: Evidence for education and skillfulness[J]. Quest, 2011, 63(1): 5-18.

[26] 奚天明, 周麗萍, 田雨普, 等. 農(nóng)村學校體育的異化與理性規(guī)避[J].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2010, 36(3): 82-84.

[27] 葉瀾. 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活力[J]. 教育研究, 1997(9): 3-8.

[28] 馮建軍. 走向道德的生命教育[J]. 教育研究, 2014(6): 33-40.

[29] 段麗梅, 戴國斌. 基于“全人”生命教育視角的體育教育邏輯起點新論[J]. 體育科學, 2015, 35(6): 78-82.

[30] 劉慧. 生命教育內(nèi)涵解析[J]. 課程·教材·教法, 2013, 33(9): 93-95.

[31] 冉學東, 王廣虎. 生命教育:新時期學校體育改革的取向[J].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2012, 38(1): 1-6.

[32] 舒宗禮, 王華倬. 生命教育視閾中我國體育教學現(xiàn)狀的思考[J]. 天津體育學院學報, 2014, 29(3): 237-240.

[33] 朱秀清, 張歡. 高校體育教師職業(yè)素養(yǎng)評價體系研究[J].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2014, 40(6): 85-90.

[34] 黃愛峰, 王健. 學校體育發(fā)展的10大問題省思[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15, 38(2): 95-100.

[35] 殷榮賓,季瀏. 基礎教育體育課程內(nèi)容改革的現(xiàn)實訴求與路徑[J]. 體育學刊, 2015, 22(5): 75-80.

[36] 季瀏. 論面向?qū)W生的中國體育與健康新課程[J]. 體育科學, 2013, 33(11): 28-36.

[37] HUISMAN T. An evalu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learning outcomes in Finnish basic education[EB/OL].[2009-08-13]. http://www.oph.fi/download/48961-2009.pdf.

(編輯 馬杰華)

TheDevelopment,FeaturesandEnlightenmentofSchoolPhysicalEducationinFinland

ZENG Yushan1,2, WANG Jian1

In recent years, Finnish students demonstrated excellent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the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 As a result, the basic education system in Finland has drawn the world's attention. The excellent performance of Finnish studentsis attributed to various factors. Physical education, an important aspect of school education in Finland, is believed to be one of the factors to the success of basic education. By means of literature review, logical analysis and comparative study,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Finl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and then summarized the primary featur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Finland including promotion of the student-centeredconcept, emphasis on teachers' overall development, reasonable curriculum content, gender equality education, strong "trust culture" atmospher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orientation, Based on that,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enlighten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Finland for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 China, including implementing the concept of balanced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promoting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life education, enhancing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mproving the cont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constructing the trust culture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actively responding t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schoolphysicaleducationinFinland;curriculumreform;basiceducation;lifeeducation

G807.0DocumentcodeAArticleID1001-9154(2017)06-0121-06

G807.0

A

1001-9154(2017)06-0121-06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新時期我國學校體育教育理論與實踐重大問題研究”(11amp;ZD150)。

曾玉山,在讀博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理論、學校體育,E-mail: zeng121121@126.com。

王健,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體育理論、學校體育,E-mail:jwccnu1@163.com。

1.華中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2.安順學院體育學院,貴州 安順 561000 1. P.E. Institute,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 2. P.E. Institute, Anshun University, Anshun Guizhou 561000

2017-06-14

2017-09-20

猜你喜歡
芬蘭課程內(nèi)容體育教師
基于“課程內(nèi)容六要素”的繪本文本解讀路徑探析
芬蘭學校能治愈“厭學癥”
好日子(2018年9期)2018-10-12 09:57:26
在芬蘭坐火車
華人時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6:10
Herrmans對芬蘭工廠進行擴建
中國自行車(2017年5期)2017-06-24 10:45:35
學前教育專業(yè)體育課程內(nèi)容的構建
依標明辨 巧用萃取——談如何將文本內(nèi)容萃取成課程內(nèi)容
語文知識(2015年9期)2015-02-28 22:01:41
《風電場規(guī)劃與設計》課程內(nèi)容探討
風能(2015年4期)2015-02-27 10:14:38
體育教師如何上好室內(nèi)課
體育教師要重視“聽、說、讀、寫”
體育師友(2011年5期)2011-03-20 15:29:46
由“小學兼課體育教師”引發(fā)的思考
體育師友(2011年2期)2011-03-20 15:29:31
榆林市| 和林格尔县| 台北市| 区。| 中超| 海阳市| 麦盖提县| 蒲江县| 怀柔区| 黄大仙区| 德清县| 温宿县| 上犹县| 信阳市| 隆回县| 兴仁县| 屯昌县| 浏阳市| 资溪县| 湖南省| 安丘市| 金山区| 西吉县| 益阳市| 晋州市| 宜州市| 额济纳旗| 八宿县| 广饶县| 阿图什市| 于都县| 荔波县| 克拉玛依市| 韶关市| 香港 | 淮北市| 四子王旗| 信阳市| 临颍县| 咸丰县| 嵊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