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傳勝
(沈陽體育學院 遼寧沈陽 110102)
沈陽體育學院“輕器械體操”教學改革實踐探索
——以花式跳繩為例
門傳勝
(沈陽體育學院 遼寧沈陽 110102)
“輕器械體操”教學改革,是沈陽體育學院體操學科2012年至今的教學成果展示,是體操學科特色發(fā)展實踐探索的階段性匯報;所涉及的教學改革內容緊緊圍繞——花式跳繩項目展開,從開設課程走向創(chuàng)立基地,從教學培訓走向社會服務,從國內舞臺走向世界賽場,經(jīng)過4年的完善,現(xiàn)已形成體系,使教學呈現(xiàn)常態(tài)化;這是一次體操學科從原始到升華的教學改革活動,在取得可喜成績同時,也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輕器械體操 教學改革 花式跳繩 實踐探索
體操學科是沈陽體育學院建院伊始的“老學科”,在長達幾十年的建設過程中,形成了很多優(yōu)秀的教學成果,但在新時期,由于體操大環(huán)境的不景氣,體操教學內容和方法沒有本質性改觀,除了分化出去的健美操、藝術體操等項目可以獨立門戶以外,體操學科不得不面臨脫離社會發(fā)展與中小學實際需要相適應的尷尬境地。
為緊跟時代的發(fā)展步伐和滿足不同層次的社會需求,沈陽體育學院體操學科從“輕器械體操”——花式跳繩項目入手,開啟了有針對性的一系列教改活動,力求體操教學改革能重新煥發(fā)體操本身的生命力。
目前,國內各高校的體操教學都進行了相應的改革,最明顯的表現(xiàn)就“去競技化”,這一點從體操學時的驟減就可以明顯表現(xiàn)出來,而學時減少最直接代價就是完全取消了一系列技術難度動作,即使保留的技術難度動作也因學時嚴重不足而影響學習的效果。體操教學內容的簡單化發(fā)展除了提升安全因素外,體操自身的許多固有價值,例如全面鍛煉人體的功能在“去競技化”的過程徹底喪失掉了。
體操教學有其固有的特點,但教學內容、形式的相對陳舊就成為阻礙其發(fā)展的根本原因。例如,基本體操中隊列隊形教學內容一直都單調和枯燥,幾乎所有學生練習時都很反感,主要原因就是內容形式過于保守,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一方面,日本的體操教學改革做得非常好,他們把簡單、枯燥的隊列隊形演化成趣味橫生的“超級隊列”——即表演性隊列,而且老少皆宜,適合不同(層次)人群的需要,此舉是在原有體操教學內容上的創(chuàng)新,大大激發(fā)了參與者的熱情,也很好地完成了練習任務。
跳繩隸屬于輕器械體操項目,但隨著時代的變遷,現(xiàn)如今花式跳繩相對于傳統(tǒng)的跳繩運動發(fā)生了本質性改變?;ㄊ教K的涌現(xiàn),已經(jīng)完全脫離了傳統(tǒng)跳繩跳法單一、相對枯燥乏味的特點,從單繩增加到多繩、從機械的單人單跳成長為單人花樣、雙人車輪跳及多人車輪跳花樣、三人交互繩及多人交互繩花樣項目。該項目不僅在外在表現(xiàn)形式上呈現(xiàn)出多樣化,而且走進了世界競技賽場、走進了校園、走進了群眾健身廣場。
2012年,沈陽體育學院體操學科獲得了遼寧省教改立項課題——《“大體操”視角下的沈陽體院“老學科”課程改革——體操課程內容改革研究與實踐》。此課題組成員匯集了沈陽體育學院“大體操”學科的幾位核心教師,經(jīng)討論,該課題將落腳點放在普修和專修的教學內容改革上,最后把教改的突破點放在花式跳繩項目上。
為盡快全面推行花式跳繩教學內容,體操教研室率先申請并開設全院通培《花式跳繩》選修課,此舉奠定了花式跳繩在該院的發(fā)展基礎。
該課程標準適用于沈陽體育學院所有學制、所有專業(yè)的學生。其基本理念是:使學生獲得該項目的運動知識和技能,實現(xiàn)花式跳繩體育鍛煉功能;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滿足各專業(yè)學生的實際需求:例如,花式跳繩中的雙人及多人項目可以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增強其走向社會的適應能力。從《花式跳繩》選修課近幾年的開課要執(zhí)行情況看,該課程起到了應有的推廣和普及作用。
在《花式跳繩》選修課基礎上,學校在體操普修大綱中全面加入花式跳繩內容:在體育教育專業(yè)的《體操普修大綱》中:輕器械體操花式跳繩教學內容為學生結業(yè)時必須熟練掌握全國跳繩大眾等級動作1~4級;其中,上學期學生要掌握1~2級,下學期要掌握3~4級;在《基本體操教學大綱》中:輕器械體操花式跳繩教學內容為學生結業(yè)必須熟練掌握全國跳繩大眾等級動作1~2級和1min速度跳。
沈陽體育學院體操專修的花式跳繩改革開創(chuàng)了中國跳繩的歷史。
2014年,遼寧省體育總會正式授予沈陽體育學院——《遼寧省跳繩項目培訓基地》的牌匾。
回顧這個“基地”的成長歷程,其實是沈陽體育學院體操學科輕器械體操項目深化改革的結果。
2012年,跳陽體育學院花式跳繩院隊首次參賽,就一舉在《2012年全國跳繩精英賽》中獲得了沈陽體育學院歷史上第一枚花式跳繩全國比賽金牌;2013年,在全國跳繩公開賽和錦標賽中再次蟬聯(lián)金牌,同時獲得了參加世界跳繩錦標賽的入場券;2014年,在香港舉行的世界錦標賽中,由三名體操專修學生組成的沈陽體育學院花式跳繩院隊,代表中國隊力克世界各國跳繩高手,勇奪男子三人交互繩世界冠軍,創(chuàng)造了中國跳繩運動花樣賽的歷史;2015年,該院花式跳繩院隊代表沈陽市跳繩協(xié)會在全國跳繩總決賽上奪取三人交互繩項目的金牌;2016年,中國國際跳繩公開賽,我院花式跳繩院隊獲一項冠軍、一項亞軍。
為適應迅猛發(fā)展的花式跳繩師資社會需求,學院在體操學科教學改革的階段性成果基礎上,果斷支持體操學科開設了新的專修課——《跳繩指導員》輔修方向專修課,此舉也開創(chuàng)了國內專業(yè)體育高校創(chuàng)辦跳繩專修的歷史先河。實踐證明,正是新興開設的《跳繩指導員》專修課所培養(yǎng)的第一批跳繩專項的學生,拓展和延伸了體操教學改革的發(fā)展方向。
2012年,體操學科響應學校號召,鼓勵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嘗試——引導體操專修的學生申請了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沈陽體育學院花式跳繩培訓基地》,并順利運行了兩年,為正式《遼寧省跳繩項目培訓基地》和參加遼寧省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大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15年,由《跳繩指導員》專修課培養(yǎng)的專修學生為主力的創(chuàng)業(yè)團隊,一舉獲得遼寧省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大賽三等獎,此批跳繩專修學生打開了體操教學改革的新局面。
為實現(xiàn)輕器械體操——花式跳繩項目的社會服務功能,跳繩專修學生積極參與了各種社會公益活動,包括走進孤兒院、各大中小學校免費表演和義務培訓等活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由沈陽體育學院花式跳繩院隊輔導的蘇家屯白清學校代表隊,在瑞典舉行的世界跳繩錦標賽勇奪男子交互繩項目第三名。
由于跳繩對提高運動員的協(xié)調性能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沈陽體育學院花式院隊利用業(yè)余時間專門為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和雪上技巧兩支國家隊進行義務指導花式跳繩訓練。
2015年,沈陽體育學院的世界跳繩錦標賽冠軍隊參加了央視第二屆《出彩中國人》節(jié)目的表演,同類節(jié)目的最高收視率——獲得了評委一致好評,為沈陽體育學院贏得了榮譽。
體操學科在輕器械體操——花式跳繩項目的改革過程中,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2015完成一項遼寧省體育局課題——《遼寧省跳繩項目培訓基地建設與發(fā)展研究》;2016年,在研一項遼寧省社科基金課題——《花式跳繩對超重/肥胖少年身心健康影響的研究》;2016年,被正式授予國家實用的新型發(fā)明專利一項——《一種防滑手柄》;2012年正式出版視頻教材——《輕器械之——花式跳繩初級教程》;近年來,由體操教研室指導的研究生撰寫了4篇跳繩方向的碩士畢業(yè)論文、幾十篇的本科跳繩方向的畢業(yè)論文。
在體操教學改革的過程中,體操學科獲得了一系列的獎勵和社會認可:沈陽市內五區(qū)教育系統(tǒng)為沈陽體育學院體操學科推廣花式跳繩運動開具了應用效益證明;沈陽體育學院花式跳繩院隊在各層次的義務表演活動中獲得眾多獎勵;為沈陽部分大中小學義務指導服務獲得普遍的一致好評。
(1)沈陽體育學院體操教學在輕器械領域實現(xiàn)了一次跨越性變革,花式跳繩項目的全面推廣不僅成為沈陽體育學院體操教學中的閃光點,更是起到了助力中國花式跳繩稱雄世界跳繩舞臺的榜樣作用。
(2)為本次體操教學改革做出突出貢獻的兩個專修——《體操專修》和《跳繩指導員》專修,充分體現(xiàn)了體操教學改革的教育功能。
(3)《遼寧省跳繩項目培訓基地》的創(chuàng)建,為大中小學體育活動指導、社會健身指導、奧運攻關指導所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不僅實現(xiàn)了培訓功能,還實現(xiàn)了體操教學改革的社會服務和大眾健身功能。
(4)本次改革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不僅是體操教學內容的補充,還實現(xiàn)了體操教學研發(fā)和創(chuàng)新功能。
(5)本次教學改革還首次為學生創(chuàng)業(yè)做出了努力,實現(xiàn)了體操教學改革打造學生就業(yè)平臺的功能。
綜上所述,沈陽體育學院體操學科以輕器械體操項目——花式跳繩為突破口的教學改革必將繼續(xù)推動體操學科向更高的層次發(fā)展。
[1]王宜賢.我國花樣跳繩“雙人車輪跳”成套動作編排的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以2012年全國跳繩精英賽和2013年全國跳繩錦標賽為例[D].沈陽體育學院,2014.
[2]姜全吉.邏輯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劉樹軍.花樣跳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4]王然科,張吾龍.中外跳繩運動發(fā)展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1(9):41-45.
[5]孫貴龍,蔡世昌,于洋.探析中國跳繩競賽規(guī)則的變化[J].體育科技,2015,35(2):46-48.
[6]劉飛舟,尹碧昌.體育競賽規(guī)則的文化審視[J].體育與科學,2010(7):78-81.
[7]張鳳.我國健美操術語的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13.
[8]樊宏博.FIG2013版與2009版競技健美操競賽規(guī)則的比較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4.
G807.4
A
2095-2813(2017)10(b)-0105-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9.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