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山樵
謹防『蹲式窗口』矮化黨的形象
□ 方山樵
隨著電視連續(xù)劇《人民的名義》的熱播,劇中被京州市委書記李達康批評的光明區(qū)信訪局低矮的窗口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如今,光明區(qū)“蹲式窗口” 有了許多現(xiàn)實版,多地服務窗口相繼被網(wǎng)友反映“過于低矮”、“讓人站也不是,蹲也不是”。據(jù)媒體報道,鄭州社保局辦事大廳一窗口柜臺設計“不高不低”,讓辦事市民“站立不安”,引起網(wǎng)絡熱議。對此,有網(wǎng)友吐槽道,“藝術果真來源于生活,原來電視劇的情節(jié)出處在這里??!”同樣有媒體報道,在湖南株洲火車站派出所的制證窗口,由于窗口低矮,市民需要蹲著辦證。
雖然幾例現(xiàn)實版的“蹲式窗口”被媒體曝光后,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并及時進行整改,目前已經(jīng)正式實施開放辦公,但是仍然止不住人們的追問——“蹲式窗口”為何能夠長期存在?為何待到媒體曝光之后才會被迫整改?現(xiàn)實中還有多少未被曝光的“蹲式窗口”?所有這些,其實才是值得我們反思的關鍵所在。
眾所周知,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yè)是政府與群眾溝通聯(lián)系最多的部門,也是最直接體現(xiàn)黨的形象的部門。這些部門在為民服務過程中的表現(xiàn),往往直接影響著群眾對干部的評價、影響著干群關系。在一些地方,老百姓對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yè)不滿意,主要感覺是“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一些干部以“當家人”、“管事人”自居,總讓群眾感覺是在“求”人辦事。無疑,“蹲式窗口”的存在,讓辦事群眾“站立不安”,這樣的窗口,非但沒有讓群眾感到方便與溫暖,反而疏遠了黨群干群之間的感情距離。在高高在上的官員看來,蹲著的群眾形象變得矮了些,殊不知,在群眾心目中,干部的形象就是黨的形象,在辦事群眾的心里面,“蹲式窗口”矮化的卻是黨的形象。
值得欣慰的是,被媒體曝光之后的“蹲式窗口”已然得到了整改,但謹防“蹲式窗口”矮化黨的形象,卻不能僅僅依靠拆除有形的實物。因為“蹲式窗口”既是“物”的問題,更是“人”的問題,“人”的思想、作風不改,“蹲式窗口”就會不斷以別的方式繼續(xù)上演。比如,“蹲式窗口”雖然整改了,如果黨員干部還是帶著老觀念去服務群眾,還是板著一副冷冰冰的面孔,讓老百姓感覺到“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或者讓群眾感覺到門確實好進了,臉也確實好看了,但“只微笑不辦事”的卻有增無減,群眾的獲得感就會再次受阻,黨的形象也依然會受到損害。
抓干部作風建設,就是要從細節(jié)入手,從小事抓起?!疤煜码y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細?!比魏坞y事、大事,無不是從基礎、簡單和小事情開始做起的。希望各級各部門都能以“蹲式窗口”為鏡鑒,認真查找工作上存在的不足,主動回應群眾期待,從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做起,從群眾最不滿意的地方改起,著力解決好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也希望廣大黨員干部能夠以此為契機,深刻反思自身在作風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切實轉變觀念,踐行為民宗旨,從最基本的要求、最基本的細節(jié)、最基本的小事做起,實實在在地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努力在群眾中樹立黨員干部的良好形象。只有這樣,“蹲式窗口”問題才會在現(xiàn)實中逐步消失,黨員形象、黨的形象才會真正樹立起來。
(責編:張靈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