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明代科舉取士中的時務策研究

2017-11-24 23:50張怡涵
小品文選刊 2017年18期
關鍵詞:登科會試進士

張怡涵

(河南大學 河南 開封 475001)

明代科舉取士中的時務策研究

張怡涵

(河南大學 河南 開封 475001)

在科舉考試中,殿試時務策作為最高級別的考試題目,占有獨特的地位。它如實地反映著最高統(tǒng)治者的治國思想、政治理念,也反映出帝王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所關注的重大問題。與之相對的是應試者的對策,這些對策集中反映了中國古代高級知識分子的思想水平與個人素養(yǎng)。明代 《進士登科錄》 中“皇帝制策”和“進士對策”這兩部分保存了大量明代科舉考試的原始文本,它們分別有一定的格式體例。明代時務策問往往是發(fā)策者感時事而發(fā),士子對策也都有的放矢。問答皆重時務,很有針對性、現(xiàn)實性,是極其珍貴的歷史文獻,可補史之缺佚,同時,也具有一定的文學價值。

明代;明代進士登科錄;時務策

近年談及登科錄的有駱兆平《談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①、萬明《北京圖書館藏四種明代科舉錄》②、沈登苗《也談天一閣藏明代登科錄—與駱兆平、李大東先生商榷》③等。至于時務策,近年雖出版了《中國歷代狀元殿試卷》④、《天下第一策—歷代狀元殿試對策觀止》⑤、《狀元大典》⑥等幾部著作,但均是介紹性文字或資料匯編,并未對之進行深入而系統(tǒng)的研究。如果把主要存在于登科錄中的這些策問和對策聯(lián)系起來看,不但可補史之缺佚,同時更重要的也可為明代勾勒出一幅較為完整的歷史長卷。站在史學研究的角度,明代的這些時務策作為研治明史的可貴資料,是一方尚待開墾的領域。本文力圖從文獻學與歷史學相結合的角度,通過對明代時務策的初步研究,進而對明代政治、經(jīng)濟、軍事等各個歷史方面的相關問題進行膚淺的探討。

1 明代時務策資料的載體

1.1明代登科錄

明代登科錄是明代時務策資料最主要的載體。明代登科錄,顧名思義就是關于明代登科的記錄,即在每一科考試結束之后,由官方刊印的關于該科考官、中式人員(姓名、籍貫、名次等)、三場試題及程文(范文)等基本內(nèi)容的文字記錄。根據(jù)科舉考試類別和等級的不同,相應地登科錄一般分為進士登科錄、會試錄、鄉(xiāng)試錄、武舉錄、武舉鄉(xiāng)試錄五類。習慣上它們被統(tǒng)稱為登科錄。登科錄始于唐代的“登科記”,可以說它們基本上是伴隨著科舉制度的產(chǎn)生而產(chǎn)生,發(fā)展而發(fā)展,終結而終結。它們是我國一千多年科舉時代遺留下來的印痕,是研究科舉制度和其他相關問題的實物例證,是彌足珍貴的歷史文獻。

1.2某些科舉文獻

除了明代各類登科錄,還有某些科舉文獻載有明代科舉考試的試題。如明嘉靖時俞憲著的《皇明進士登科考》(從洪武四年至嘉靖二十九年),該書除記載每科進士的姓名、籍貫外,還記載皇帝出的策問。此外,還有明萬歷年間張朝瑞著的《皇明貢舉考》(從洪武四年至萬歷十一年),其資料更加豐富,除記載殿試的御制策問外,還載有會試的三場題目,其中包括第三場的五道策問題目。以上兩部著作都是明代人整理當代科舉資料而成,其中雖未載對策程文,但卻保存了較完整的殿、會試時務策問,對研究明代的時務策具有很大價值。

1.3明代《實錄》

每當辰、戌、丑、未年二月,禮部會試,三月皇帝殿試,《實錄》在相應月份下載有每科的考官、錄取的進士人數(shù)以及殿試御制策問。有明一代,只有崇禎朝無實錄,故缺崇禎朝的六科殿試策題。另外,萬歷朝缺萬歷二十年(壬辰)、二十六年(戊戌)、三十二年(甲辰)、四十一年(癸丑)和四十七年(己未)五科策題?!秾嶄洝分兴4嫦聛淼?0余科殿試策問,幾乎貫穿了明朝的始終。《實錄》上所載的殿試策問在??泵鞔M士登科錄和《皇明進士登科考》、《皇明貢舉考》等科舉文獻資料中將發(fā)揮較大作用。

1.4明人文集

在流傳下來的一些明代士人的文集中也偶爾見到他們的殿試對策。出于對平生得意之作珍愛,往往把殿試對策置于他們文集首篇。如大明首科(洪武四年)狀元吳伯宗的殿試對策收進他的《榮進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以下皆同);洪武十八年榜眼練子寧的對策收進他的《中承集》;景泰五年榜眼徐溥的對策收進他的《謙齋文錄》,第二甲第十六名進士張寧的對策收進他的《方洲集》;成化二年狀元羅倫的對策收進他的《一峰文集》;弘治十五年狀元康海的對策收進他的《對山集》;嘉靖/又年狀元羅洪先的對策收進他的《念庵文集》,第二甲第一名進士唐順之的對策收進他的《荊川集》;萬歷二年狀元孫繼皋的對策收進他的《宗伯集》;萬歷十四年第三甲進士顧允成(顧憲成之弟)的對策收進他的《小辨齋偶存》等等。這些殿試對策有的為明代進士登科錄所不載,對研究明代的時務策以及這些人物的政治思想都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2 明代時務策的構成

2.1殿試時務策

殿試時務策包括殿試策問即皇帝制策和貢士⑦殿試對策兩部分。

2.1.1關于殿試策問。據(jù)俞憲《皇明進士登科考》載,“洪武辛亥(四年)、乙丑(十八年)皆親制策問,其后間命翰林擬撰,取自圣裁用之”。事實上,明代制策雖名為“御制”,實多出自翰林詞臣之手,最后交由皇帝裁定。另外,制策還有一個不斷完善、日趨程式化的過程。太祖洪武年間的制策都較為簡潔,直抒胸臆,字數(shù)一般為100余字,最少的一科(洪武二十七年甲戌科)只有88字。此后字數(shù)漸多,通常為二三百字,也有多達五六百字的。隨著字數(shù)的增多,形式也日趨固定化。制策多以“皇帝制日:聯(lián)惟(或膚聞)……”發(fā)端,先說唐、虞、三代怎樣好,漢、唐、宋怎樣不如三代;接下來說太祖高皇帝、太宗(成祖)文皇帝怎樣文治武功,冠絕百王;“列圣相承,益隆繼述”,即繼承太祖、太宗之功業(yè);再進一步說“聯(lián)自即位以來,宵吁圖治,然而治效未臻其極”,列舉出當時社會所存在的一些弊端;繼而表示要遠效三代、近法祖宗以達雍熙泰和之域;最后以諄諄告誡諸生“悉心以對,聯(lián)將親覽”,“聯(lián)將擇而行焉”等語作結。

就一般殿試策問而言,說唐、虞、三代的情況實際上是考諸生的經(jīng)學;說后世漢、唐、宋的情況,實際上是考諸生的史學;說到“聯(lián)自即位以來”的情況則是測定諸生對時務的見解。故明代的殿試策問通常情況下,都是先談經(jīng)論史,后及當今時務,融經(jīng)史、時務于一體,渾然天成,故稱經(jīng)史時務策。當然,在明代二百余年考試實踐中,也有只論經(jīng)史而不及時務的,也有只談時務而不論經(jīng)史的,但這類殿試策問相對較少。用今天的眼光來看,明代經(jīng)史時務策可以說是把對考生的知識性考察與能力性考察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是一種較為完善的考試文體。從史學的角度看,殿試策問(制策)中的“時務”部分無異最具史料的價值。

2.1.2關于殿試對策。這里先談一下我國現(xiàn)存惟一的一份明代狀元卷——明代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狀元趙秉忠的殿試卷(國家一級文物,現(xiàn)存故宮博物院),以便對明代殿試卷的外觀形貌有個大致了解。

該狀元殿試卷封面封底均系絞裝裱,正文系三層宣紙裝裱,非常精致。整個試卷共19折,通高47.6cm(其中,天頭8.6cm,地腳3.3cm,中間35.7cm),每折寬14.1cm,每折六行,行寬2.4cm。卷首頂天頭有朱書“第一甲第一名”六個大字,下鈴楷書“彌封關防”四字長方印。正文共15折,2460字,每字有一厘米見方,用工筆小楷寫就。策末印有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張位等九位讀卷官的職銜、姓名,占了2折。正文卷尾印有“印卷官禮部儀制清吏司署郎中事主事臣朱敬循”大字一行。最后4折是所附狀元趙秉忠的簡歷,為仿宋體書寫,首折上方鈴有篆書“禮部之印”四字朱紅方印,末騎縫處亦鈴此印二分之一。簡歷全文如下:應殿試舉人臣趙秉忠,年貳拾伍歲,系山東青州府益都縣人。由凜膳生員應萬歷貳拾伍年鄉(xiāng)試,中式;由舉人應萬歷貳拾陸年會試,中式;今應殿試。今將三代腳色并所習經(jīng)書,開具于后:

一、三代:曾祖紳(故,不仕)、祖道(故,不仕)、父禧(存,仕)。

二、習詩經(jīng)⑧。

該對策的中心內(nèi)容是論述皇帝必有“經(jīng)理之實政”、“倡率之實心”,方可致雍熙之治。統(tǒng)篇對策一氣呵成,文筆流暢。

殿試對策本身也有一個不斷程式化、藻飾化的發(fā)展過程。洪武三年五月頒布的《初設科舉條格詔》規(guī)定:“殿試時務策一道,惟務直述,限一千字以上。”通過對若干科進士登科錄上所載一甲三名殿試對策字數(shù)的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明初建文二年狀元胡靖、榜眼王良、探花李貫三人殿試對策的平均字數(shù)為1268字;以后逐漸增加,到成化五年時張昇、丁溥、董越一甲三人的平均字數(shù)增至3007字;此后,除嘉靖、萬歷時進行過“文風”改革,字數(shù)曾有過短期下降外,平均字數(shù)一般都在3000字以上。另外,通過對殿試對策策冒(策首一段概括全篇主旨的綱領性文字,通常叫策冒或冒語)字數(shù)的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建文二年、永樂十年兩科一甲三人的策冒字數(shù)一般較少,多為幾十字,句式多為單句;天順以后,及至成(化)、弘(治)年間,策冒字數(shù)為二百字左右,且句式對仗較為工整。

此外,明代鄉(xiāng)、會試初場考四書義、五經(jīng)義又稱制義等,俗稱八股文。顧炎武說:“經(jīng)義之文,流俗謂之八股,蓋始于成化以后。股者,對偶之名也。天順以前,經(jīng)義之文不過敷演傳注,或?qū)蛏?,初無定式,其單句題亦甚少。成化二十三年會試《樂天者保天下》文,起講先提三句,即講樂天四股,中間過接四句,復講保天下四股,復收四句,再作大結……故今人相傳謂之八股?!雹嵊纱丝芍?,八股文大致完善于成化、弘治年間。

由上可以看出隨著制義(八股文)的日趨程式化,明代殿試對策幾乎與之同時—大致也在成化、弘治年間逐漸格式化。

殿試對策的起收有一定格式,起用“臣對臣聞”,收用“臣草茅賤士,不識忌諱,干冒衰嚴,不勝戰(zhàn)傈隕越之至。臣謹對?!薄俺肌弊峙詫?,不寫題目,不許點句鉤股,禁止添注涂改。低二字寫,空上二字留為抬頭之用。策冒數(shù)行,提出全文主旨,提綱契領,一目了然。接著以“恭(欽)惟皇帝陛下”轉(zhuǎn)折,對當時在位皇上大加贊揚一番,“秉神圣之資,撫盈成之運”之類,并說皇上“于萬機之暇,特進臣等于廷,俯賜清問”,接著答策者再自謙一番,“臣雖愚陋,敢不披瀝愚忠以對揚于萬一耶”接著,對策冒稍微展開闡述一下之后,以“伏讀制策有日”發(fā)起,(第二、三問則用“制策又以”發(fā)起)針對策問一一具體作答。在回答具體問題時開始聯(lián)系時務,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這一部分是殿試對策的核心部分。一個士子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多從這一部分作答內(nèi)容體現(xiàn)出來。最后是數(shù)行策尾,告誡皇上若照對策所言實心圖治,自可“比隆三代,超絕百王”。此外,文內(nèi)頌圣“恭惟(欽惟)皇帝陛下”、“干冒窟嚴”句,其“恭惟(欽惟)”、“干冒”須在行之末二字,“皇帝”、“衰嚴”另行雙抬等等,諸種形式方面的要求不一而足。

2.2鄉(xiāng)、會試時務策

它們也都分為策問及對策兩部分。二者策問內(nèi)容及對策書寫規(guī)則也大體相同。但相比較而言,鄉(xiāng)試策問地方性、區(qū)域性特征較為明顯。因各省的士人較為了解他們本地的人物和事件,所以鄉(xiāng)試策問時常涉及本省的時務。鄉(xiāng)試策問多就某一事、某一問題發(fā)策,較為具體。而會試與殿試一樣,系全國性的考試,故時務策問帶有全局性,多涉及軍國大事。

鄉(xiāng)、會試因發(fā)策者是各級考試官而不是皇帝,所以對策格式不象殿試對策那樣嚴格而繁瑣。故鄉(xiāng)、會試對策形式較為靈活,應對較為自由。尤其是鄉(xiāng)試對策,發(fā)策者多為由低級官吏充任的試官,他們對社會下層了解較多,對社會弊病也有較深感觸,所以鄉(xiāng)試策問多觸及社會弊端,有時甚至措詞相當尖銳。而對策者對社會的黑暗非常痛切,因而他們對當時弊端叢生的社會問題的描述及提出的解決問題的方案無異極為珍貴。

鄉(xiāng)、會試時務策與殿試時務策一樣,在明朝初期,無論是策問還是對策都相當簡約,字數(shù)較少,愈到后來,字數(shù)愈多,每道對策甚至多達二三千字,形式也越來越像殿試對策。

3 明代時務策與時務

3.1軍事問題

明代的邊疆和民族問題幾乎貫穿始終,所以無論在各省鄉(xiāng)試還是在會試、殿試中,這類策問在“時務策”中都占相當大的比重。在明前期主要是備邊,即防備北方的撻鞋和瓦刺。尤其是英宗正統(tǒng)年間的土木堡之變以后,政府更加重視“御虜”、“治戎”,所以在時務策中多出現(xiàn)“武備”、“兵食”、“馬政”、“屯田榷鹽”、“選將練兵”等這一類與軍事相關的問題。自明朝中期以后,北方防御蒙古依舊,同時還必須在東南沿海進行抗樓。所以這一時期多為“南樓北虜”之類的軍事、民族間題。及至明朝后期,即萬歷晚期、天啟、崇禎三朝,軍事防御對象逐漸轉(zhuǎn)為對付東北的滿族人侵,故這一階段策問多為“奴酋發(fā)難”、“建酋為患”、“夷狄之患”等間題。同時,云南、貴州、四川、廣東等省少數(shù)民族在明朝中后期也經(jīng)常發(fā)動起義和叛亂。所以軍事、民族、邊疆這些矛盾交織一起,是明朝政治中核心內(nèi)容之一,因此這類策問的數(shù)量最大。

3.2經(jīng)濟問題

賦稅、財政是國家的命脈。明朝中后期,由于以皇帝為首的統(tǒng)治者的揮霍、抵御南樓北虜、鎮(zhèn)壓國內(nèi)農(nóng)民起義以及旱、澇、蝗等自然災害,導致財政狀況愈益惡化,以至于到了崩潰的邊緣。因為這是治國安邦的一個重要方面,所以各級考試多有涉及。

如《萬歷四十六年河南鄉(xiāng)試錄》策問第五道說:“至我皇上益勤經(jīng)理,倍加節(jié)省,固宜隨取隨足。頃者,遼警碎至,司計束手,廷臣畢慮效忠,固皆汗漠遠酞,恐究竟不能外開源節(jié)流二說,顧不知今日內(nèi)外出入之間亦有當準之《周禮》者欽”第十四名中式舉人梁廷棟(焉腸陵縣學生)的對策被選為程文。他這樣描述萬歷末年明朝的財政危機:

我皇上萬歷丙申(萬歷二十四年,1596)以來,誤聽宵小,開采使貂相望于道,而榷稅諸役擅集焉,此又前代所無而我圣祖所禁者。析利至此,豈不駕出桑弘羊等上,而較其歲入,寧直加往昔數(shù)倍已耶?頃者奴酋狂逞,請發(fā)無措,上下篙目,賴皇上發(fā)格金十萬、水衡司寺各二十萬暫救目前。聞之太倉老庫,不殊懸罄,有如南餐北虜一旦抵釁,變生不測,不知巧婦能為無米之炊,壯士能賈空拳之勇乎否耶?夫開事例、括格藏、追扣省者,一時通變之微權,而謂此足以濟用是何異持杯水而救車薪之火也。議屯田、議開墾、議廣鑄者,平時阜財之常道,而謂此足以救變是何異三年病而求七年之艾也。留商稅、留鋪墊并查解余稅者,目前應用之急著,而民方嗽嗽求罷,是何異急愈瘡而忍刻心頭之肉也。

梁廷棟的對策雖也不出開源節(jié)流之一途,然而他以極富洞察力的筆觸提出了當時各種財政解決辦法的局限,使我們得知了當時政府極端拮據(jù)的財政狀況。

3.3階級矛盾和農(nóng)民起義間題

在階級矛盾比較尖銳的時期,這類時務策在考試中就有所體現(xiàn)。如明朝正德年間,武宗內(nèi)色外荒,加之宦官劉謹專權,致使朝政日非,天怒人怨,正如正德九年正月庚辰乾清宮火災后,武宗所下罪己詔中說:“殆以敬天事神之禮有未能盡;祖宗列圣之法有未能守;用舍或有未當;刑賞或有未公;征斂太重,有傷民財;工役繁興,有勞民力;讒談并進,而直言不聞;賄賂公行,而政體乖謬;奸貪弄法,而職業(yè)多未能修;撫剿失宜,而盜賊尚未見息。有一于此,皆足以傷(和)致災,靜言思之,悔悟方切!”其中所言“而盜賊尚未見息”,指的是從正德五年十月到七年九月間山東、河南爆發(fā)的劉六、劉七和趙隧等起義,四川的藍廷瑞、鄙本恕、廖麻子等起義,此外,還有江西的五支起義軍,尤以王浩八率領的姚源洞起義軍為最勁。

這種時局很快便在當時考試策問中體現(xiàn)出來。正德六年的殿試策問中就說“竭貸之詔屢下,而人多告饑,流徙之余化為寇賊,以遺聯(lián)宵吁之憂”。正德九年的會試第五道時務策問就是“彌盜之術在立綱紀”?,F(xiàn)以《正德十四年山東鄉(xiāng)試錄》第四道策問為例:“問:山東齊魯之地也,齊擅魚鹽、魯崇信義,素號富強守禮之國,何民之凋擦、盜之縱橫,今乃異于古耶?安之、彈之,必有其道,悉心以對?!?/p>

4 結語

明代時務策的主題,雖不外乎內(nèi)圣外王、修齊治平。然而,無論是御制策問,還是鄉(xiāng)、會試策問,往往是感時感事而發(fā)。對策也都有的放矢,陳述主見,故多注重“時務”,富有現(xiàn)實性。尤其是在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比較尖銳的歷史時期,一些忠耿之士目睹時艱,更是滿腔熱血,慷慨激越,提出了不少治國安邦之良策,更能體現(xiàn)出他們超群的才智、強烈的憂國憂民的社會責任感及其威武不屈、貧賤不移的高尚人格。那些忠耿之士飽蘸血與淚寫就的時務對策,因而具有較高的史學、文學價值。

[1] 張廷玉.明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4.

[2] 鄧洪波、龔抗云.中國狀元殿試卷大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 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M].北京:中華書局,2005.

[4] 潘榮勝.明清進士錄[M].北京:中華書局,2006.

[5] 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M].北京:中華書局,1977.

[6] 王凱旋.明代科舉制度考論[M].沈陽:沈陽出版社,2005.

[7] 朱保炯、謝沛霖.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8] 孟森.明史講義[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9]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M].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5.

[10] 牟復禮.劍橋中國明代史[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11] 楊學為.中國考試史文獻集成第五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2] 王興亞.關于明代科舉制度研究中的幾個問題[J].中州學刊,1990(4).

[13] 陶榕.論科舉制之殿試[J].三明職業(yè)大學學報,1995(1).

[14] 趙毅、胡凡.論明代洪武時期的北部邊防建設[J].東北師大學報,1998(4).

[15] 王雄.明朝科舉殿試探析[J].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3).

[16] 王興亞.明代殿試管理制度及其作用[J].黃河科技學院學報,2004(3).

[17] 黃光明.明代會試初探[J].廣西右江民族高等師范??茖W校學報,1999(12).

[18] 陳長文.明代進士登科錄研究[D].浙江大學博士論文,2005(12).

[19] 張連銀.明代鄉(xiāng)試、會試評卷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4(5).

注解:

① 駱兆平.談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J].文獻,1984(3):24-25.

② 萬明.北京圖書館藏四種明代科舉錄[J].文獻,1985(3):10-11.

③ 沈登苗.也談天一閣藏明代登科錄—與駱兆平、李大東先生商榷[J].浙江學刊,1998(2):34-35.

④ 鄧洪波等.中國歷代狀元殿試卷[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3.

⑤ 李維新.天下第一策—歷代狀元殿試對策觀止[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⑥ 陳光輝、席鳳寧.狀元大典[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⑦ 明代稱已通過會試,允許參加殿試著為貢士。

⑧ 魏振圣、姜建成.明狀元趙秉忠殿試卷[J].文物,1984(4).:85-86.

⑨ 顧炎武.日知錄集釋[M].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張怡涵(1993-),女,漢,河南開封人,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2015級歷史學中國史方向碩士研究生。

G256

:A

:1672-5832(2017)09-0143-03

猜你喜歡
登科會試進士
曹陸軍攝影作品
競技足球比賽技術制勝因素研究
清代科舉考試制度淺論
古代科舉考試,哪些情況會延期
四進士(上)
趙樹理“折磨”年輕人
第五屆“侯登科紀實攝影獎”正式啟動
進士橋
巧改對聯(lián)
說“進士”(中)
霞浦县| 巫溪县| 江西省| 安陆市| 天镇县| 天津市| 麻城市| 依安县| 体育| 镇平县| 巨鹿县| 滕州市| 康定县| 江华| 荔浦县| 万安县| 全州县| 凤翔县| 阜新| 荔波县| 横山县| 仪陇县| 日喀则市| 巩留县| 河间市| 岳普湖县| 蓝田县| 夏邑县| 霍林郭勒市| 长兴县| 昌吉市| 自贡市| 义马市| 醴陵市| 邮箱| 鄢陵县| 布尔津县| 贵溪市| 乐山市| 贵阳市| 新宁县|